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的特征主要有哪些

大学生心理的特征主要有哪些

时间:2022-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渴望友谊和情感交流是大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4.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大学生追求独立的成人意识,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表现出矛盾的两方面。这对学习、生活和成长无疑是大有好处的;另一方面,独立意识的增强可能使他们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妄自尊大,不善于接受不同观点和意见,以“成人”自居,不乐意接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批评教育,甚至产生反感,表现出情绪上的对抗。

这些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虽然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大学生仍然是少数,是令同龄人羡慕的对象,是家庭的骄傲、社会的希望和未来。在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其生活环境、活动的主要目标和特点、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对社会的认识等方面的不同,在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心理倾向、心理发展等方面亦会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心理特点表现如下:

1.强烈的求知欲望

一位新生在他的日记中写道:“上大学是我多年的梦想,今天我终于步入了这神圣的殿堂,一个多星期的所见所闻,令我感慨万千。清晨,桂花树下林荫道上的读书声,仿佛是呼唤太阳的晨曲;广告栏上色彩鲜艳的各种学术讲座海报,莫非就是大学的神秘面纱;图书馆里络绎不绝的借书人好像在寻找最心爱的朋友;灯火通明的教室里,沙沙的翻书声衬托出夜晚的宁静……,这一切太美了!我一定要珍惜这四年的学习机会,成为一个真正拥有知识财富的巨人。”这篇日记以浪漫的笔调描绘了大学校园的书香氛围,烘托出当代大学生热爱学习、置身于知识海洋的情景。这位新生坦率地表达了要努力获得知识财富的愿望和决心,这无疑代表了当代大学生的心声。

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反映在大学生的头脑中就成为一种内在需要。因为,大学生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成员,无论是追求个人未来高质量的生活,还是实现其社会价值和理想,都需要以知识和能力为基础。

2.强烈的参与意识

大学生的参与意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二是指大学生个体积极参与校园内的各项活动。

大学生参与社会事务的领域是十分广泛的。“希望工程”的捐款里有他们的真挚爱心;在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的活动中有他们刚毅的面容;他们为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热情讴歌;他们为成为一名青年志愿者为社区服务感到自豪……,积极的参与意识来自当代大学生日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都标志着大学生心理的社会性的发展和成熟。大学生的参与意识,更多地表现在参加校园内的各项学习、社会工作、文化体育活动中,如果说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是责任感和使命感所驱使,那么参与校园内的各项活动则多是成长动机和表现欲所驱使。绝大多数的在校大学生都希望能够担任一些社会工作或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是因为他们认识到从事一些社会工作、参加社团活动,能学到更多的专业之外的东西,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扩大知识面,使身心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同时,通过参与各项活动来表现自己的才能,获得他人的赞许,以满足个人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等方面的心理需要。

3.强烈的情感和交友需要

人是社会性动物,人与社会的联系实际上是通过一系列的人际交往活动来实现的。一般人都会有和他人交往和建立某种关系的倾向。当代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他们十分渴望获得真挚的友谊,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所谓友谊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建立发展起来的真挚情感,它反映着人际关系的状态。大学生一般都远离家乡父母,过着集体生活,与其他同学处在平等位置,失去了以前那种对父母的“血缘上的”“无条件的”依赖。因此,人际交往活动,在交往过程中获得友谊,是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需要,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需要。事实上,在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感慨地说:“在大学里,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生活。生活中最宝贵的是沉甸甸的同学友谊。”是的,友谊是宝贵的。当你遇到困难时,是同学伸出热情的双手帮你渡过难关;当你受到挫折时,是同学的鼓励使你获得信心和勇气;当你感到痛苦时,是同学的安慰使你摆脱忧郁;当你获得成功时,是同学的喝彩让你感到自豪和存在的价值。这些都表明友谊对学习和生活有多么重要。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朋友、没有人际交往的人,他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

渴望友谊和情感交流是大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但是,也有不少大学生却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自我封闭”的倾向,时常出现“孤独寂寞”“没有朋友”的情绪体验。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较为普遍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友谊,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真正走出早期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依赖他人”的“不平等的”人际交往模式,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依附于人”“利用他人”“个人中心”“求全责备”等倾向,偏离友谊“无私、平等、尊重”的根本原则;另一方面是缺乏社交的技巧,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不善于了解他人的情感和思想,缺乏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等,因而导致人际交往受挫或交际范围狭窄。长期发展的结果就是感到孤独寂寞,缺少朋友。

4.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

大学生追求独立的成人意识,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表现出矛盾的两方面。一方面,独立意识增强使他们表现出顽强、刚毅、坚忍不拔、办事有主见、有头脑、不愿随波逐流、有一定的自控能力。这对学习、生活和成长无疑是大有好处的;另一方面,独立意识的增强可能使他们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妄自尊大,不善于接受不同观点和意见,以“成人”自居,不乐意接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批评教育,甚至产生反感,表现出情绪上的对抗。一旦这种缺乏基础的、盲目的自信受到挫折或其“独立性”受到挑战时,就易于感到沮丧、自卑,或对人、对事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或退缩到依赖他人的状态。

大学生除了具有上述四种较为显著的心理特点外,由于身心发展趋向成熟,各类知识和经验不断积累和丰富,在智力发展上也超出一般青年的水平,主要表现在具有丰富的想像力、敏捷的思辨力和极强的创造力等方面。丰富的想像力、敏捷的思辨力和极强的创造力,为大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进一步拓宽精神视野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