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个案的高职学分制改革实践与反思

基于个案的高职学分制改革实践与反思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本文将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学分制改革为案例,就学分制的内涵,在高职院校的实施和理性思考进行论述。这便是学分制的雏形。“五性”的核心是贯彻个性化教育理念和实施柔性化教学管理模式。实施学分制的关键是要确保学生拥有选择教育资源的权力。积极推行“双证书制”,把教育主管部门、劳动主管

基于个案的高职学分制改革实践与反思

王永莲

摘 要:文章首先对学分制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结合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学分制的个案,从整体构架、管理理念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当前在高职院校推行学分制改革存在的诸多问题,分析了问题存在的根源,找到了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改革的方向。

主题词:高职教育;学分制;改革;个案

高职院校首要任务是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便要求高职教育要与市场、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与学生个性需求相适应;其次以国家级高职示范院校建设项目为龙头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之风,也对传统的刚性教学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呼唤新的教学秩序的建立。与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相适应的柔性管理理念呼之欲出,助推了学分制改革推行和实施。为此,本文将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学分制改革为案例,就学分制的内涵,在高职院校的实施和理性思考进行论述。

一、学分制的内涵与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改革的意义

(一)学分制的内涵与特点

1872年,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指出:人的能力和素质有差异,不能按同一的模式培养人才。他主张增加课程科目,扩大学生的学习选择范围,让学生有权自己安排专业学习和课程学习。这便是学分制的雏形。它的诞生和发展,既是西方国家尊重民意、尊重个性的民族文化的体现,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学分制“就是以选课制为前提,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取得最低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

学分制一百多年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波浪式的前进的历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但是不管怎么变其核心仍然没变,即学分制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五性”,即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性,课程考察的变通性,培养过程的指导性,质量考核的综合性。“五性”的核心是贯彻个性化教育理念和实施柔性化教学管理模式。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创新管理手段,使得学生能够有效行使选择教育资源的权力,并通过学生选择教育资源来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益和质量。

(二)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改革的意义

曾经有人断言,职业教育和军校均不适宜实施学分制,因为“职业院校是以培养技能为主,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和统一的实习锻炼。”但是笔者认为,高职教育的本性还是以育人为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的为出发点和归属,而学分制是以人为本的理论、人的发展理论以及终生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的教学管理模式,同样以人的本性教育为出发点和归属的。除此以外,实施学分制的意义还在于:

第一,学分制有助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性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更强调人才培养要符合社会和市场需求,着力解决课堂教学和专业能力训练的关系。学分制的柔性教学管理模式和课程设置的灵活性、针对性、开放性为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尤其是推行“双证”融通,学分替换,在课程体系和职业资格考试体系中可以免修免考相对应的课程,获得资格证书的学生奖励学分等措施,有利调动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积极性。

第二,尊重个性需求,实施差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特点,实施学分制可以满足学生对学制、专业方向、学习方式、辅修专业等方面进行个性选择,可以做到“快速先达,慢速后至,因才施学,工学结合”,增强了学生对课程选择的参与度,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第三,学分制可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实施学分制,必将打破现行的教学资源配置方式,学生的需求虽然受兴趣爱好的影响,但更多的受到市场的就业率来引导,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就是以就业为导向来引导教育资源的投入和流向。

第四,学分制推行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学分制中的校际学分互认、区域间学分互认等措施,针对了高职教育办学时间短、积累少、条件有限等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节约教育成本。同时推行的辅修制,也是实现了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攻读第二专业,这在时间资源和教育成本上实现了高效益的复合型人才的储备。

二、基于个案的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实证分析

从2000年起,我院就开始了在高职院校进行学分制的研究,并在2002年选择性进行了试点,实施中先后分为“学年学分制”和“部分学分制”两个阶段,并按照 “总体把握、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策略来逐步实施。

(一)方案理念体现以人为本

实施学分制的关键是要确保学生拥有选择教育资源的权力。但首先要弄清学生可以选择什么,可在多大程度上进行选择,选择的渠道是否畅通,如何保障学生的选择权等问题。建立相应的制度确保学生的选择权力,建立相应的教育机制确保学生的理性选择,给予学生以自由,构建学生成长成才的立交桥。为此,实施中做出以下规定:

第一:学制选择自由,推行2~4年完成学业的弹性学制,赋予学生选择学习年限的自主权。

第二:学习选择自由,学生可自主选择授课教师、听课方式、学习进程和专门化方向,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自主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选择。

第三:辅选自由,开通辅修通道,搭建多渠道成才的平台,鼓励学习成绩优异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辅修第二专业,达到条件的可颁发相应的结业证书。

第四:强化素质教育,构架文化素质教育框架,规定学生必须完成8~10个学分的任选学分。设立创新学分,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和发表科技论文,获奖者可获奖励学分,奖励学分不收学费,计入总学分。

第五:设置导师确保选择高效,为了避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形式和学习进程的盲目性,以及克服学生“避难就易、避重就轻”的心理,特建立了导师制。导师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发展方向,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选择专业方向、指导学生选课、安排学习进程等,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减少盲从性,提高针对性。

(二)方案构架体现高职特色

方案的构架是实施学分制的核心,为此,我院在实施学分制的过程中,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第一:搭建“双平台”“三模块”课程架构。为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确保学生素质和专业能力协调发展,本着“专业建设要立足市场,课程设置要服务专业,培养目标对应要求”的原则,制定了搭建基础平台和特色平台两个平台,构筑了公共基础模块、专业技术基础模块和专业技能模块的课程设置方案。

第二:“三环节”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动手能力培养。为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按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需要来设计实习实训环节。围绕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开展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和综合职业能力训练,按照试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建立新的实践教学体系,重点关注三者之间的衔接,注重校内校外训练内容的统一性,在教学计划以及学分分配比例上体现职教特点。

第三:“双证书”与“教考分离”结合推动学分制纵深发展。积极推行“双证书制”,把教育主管部门、劳动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等机构承认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折算成学分,纳入必修范围,进入教学计划,使得双证推进有序化。进一步引导实现教考分离,规定实施考教分离课程的合格学分的绩点高于其他非考教分离的课程,而考试多以校企联合组织进行,以此促进教风和学风改善,推动学分制纵深发展。

第四:学分互换高度体现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改革。为进一步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实施学分制改革的时候,允许学生工学交替,边实践,边学习,计算相应学分。为了调动学生参与顶岗实习,保障顶岗实习的质量,明确规定社会实践学分可与任选学分互换,顶岗实习可与某些专业实习学分互换等制度。

(三)“分层教学、学分加权”满足高职学生差异性需求

随着高职生源素质差异性的逐年加大,学生在学习能力与习惯、学习基础与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针对这种情况,在英语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实施“分层教学、学分加权”的改革试点。即每门课程按照要求不同制定三个标准,基本合格(参加学校考试)、合格(由国家和行业认证考试合格)和优良(合格等级较高者),达到合格计相应学分,基本合格计合格学分的70%,优良计合格学分的120%。英语教学中,参加国家认证考试合格学分的绩点为校考80分的绩点,未完成英语学分的学生可以通过其他学分弥补。为此,新生入学后,根据学生高考成绩预选不同的班级,按两种不同的教学要求和评价标准组织教学和考核。一学期后,根据期末考试成绩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学习层次,学习层次实行动态管理。用学分为杠杆实行分层教学,解决了学年制无法打乱班级建制的约束,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也尊重了学生个性特征,实现学生学习个性化,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四)“双管”齐下确保教学质量提高

在学分制改革的过程中,通过实施学分制,进一步增强了学生选择教育资源的自主权。为保障此项改革的质量,强调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加强对学生自主择学的指导。同时,从教学活动的主体和客体两方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了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保证了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一方面,我们建立了一整套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组建了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督查机构,从教学管理过程上确保教学质量。并建立了“开课资格评审制度”“专家会审教学计划制度”“教师育人工作考核制度”等多个制度。另一方面,实施学分绩点、考教分离、严格考试制度、设立奖励学分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学分制改革实践的理性反思

以示范院校建设为龙头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之风,呼唤新的教学秩序的建立,加之高职教育要与市场、企业需求的接轨,与学生个性需求相适应,这就要求与学分制相适应的柔性管理理念进一步深入推广。与此同时,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学分制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日益成熟的教务管理软件系统为学分制的推行提供了有效管理工具。但是,应该看到,在学分制纵深发展的进程中,还存在如下一些制约因素。

(一)赋予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权利有限,文化是根源

以学生为本位,以个体为服务对象,是学分制个性化教育延伸的主旨,而赋予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权利则是其具体体现。然而,在当前的学分制情景下,学生的个性张扬和创造潜能依然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比如,我们的模块学分构成通常为必修和选修,其比例分配为80%和20%,其中20%的选修中还有15%~10%的限选,而真正意义的自由选择范围仅为5%~10%。而美国的学分制课程结构为:主修课、普通教育课、自由选修课,其比例为29%、29%、42%。可见,当前实施学分制中赋予学生的选择权利十分有限。

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异,归根结底是教育的价值取向受到传统文化的桎梏所致。传统文化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它的社会取向性,即是个体服从整体,淹没于整体,过分强调人的社会性而压抑个性,社会可以对个体采取高度约束。如“非礼勿动”“非礼勿视”的古训,就是鼓励“角色行为”而抑制“独立行为”。这便导致教育理念中始终不能逾越的心结,教育的价值取向由此产生“文化锁定”效应。教育就是为了培养社会的人,培养社会理想的角色,凡是超出既定模式都将被限制,不主张个性,不推崇创新。学分制要走出这个樊篱还有相当的距离。

(二)学校办学自主权有限,相关政策和制度亟待完善

为了避免学生单纯追求学分,防止“60分万岁”的不良思想侵蚀,学分制通常采用学分绩点的方法来衡量学生的学习品质。将学分绩点作为免修、在校或离校自修以及评优、入党推荐、就业推荐的基本条件。但仅仅如此还远远不够,若绩点的高低能够在毕业证书上体现,则对学生的影响将会更大,但学校在毕业证书的填写上尚没有更多的自由。此外,为鼓励学习成绩优异和学有余力的学生上进,学分制设立了辅修第二专业的办法。但对达到条件的学生还不能得到相应的第二专业的毕业证书,只能颁发相应的结业证书来鼓励学生,而结业证的含金量远远低于毕业证。

实施弹性学制的结果会有一部分学生先行进入社会,而教育主管部门尚无明确的权威性文件定义弹性学制,因而社会用工部门对“两年制高职”的认可度和接受度都会大打折扣,这必将给就读两年就毕业的高职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弹性学制难以真正实施。类似的还有提前毕业、延迟毕业所涉及的毕业证颁发权限以及学校之间的学分互认制度等等问题。在高职高专层次的学校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都还不通。这也揭示了现行的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自主办学的强势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分制的深入推行。

按学分收费也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尴尬。事实上,学分费用是按学年收费标准倒算到学分的。由于不同专业的收费标准不同,因而各专业学分的经济价格不一致。甚至专业不同,但课程相同、授课教师相同、教材相同,其学分价格也不等值。显然这对学生是不公平的。跨专业选课以及校际间学分互认的情况如何收取学费,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相同课程如何付费等问题都亟待解决。这不仅仅是收费标准和政策的问题,同时也关联到管理手段和管理系统配套适应的问题,更牵涉到整个社会对学分制的认识和认可程度。

(三)院校之间壁垒森严制约了校际学分互认和资源共享

伴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国际化、市场化和大众化起势与特征的凸显,尤其是市场的力量在高职教育中逐渐被认可被强化,高职院校在行业内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一方面要面临社会威望、政策倾斜、市场份额、资源流向等的竞争;另一方面还要面对中国教育市场逐步开放的无边界、无国界的国际竞争。在多数高职院校竞争优势不明显,办学特色不突出,整个高职院校尚未形成“错位发展”的良性竞争态势的情况下,院校之间壁垒森严,没有形成学分互认政策制度环境。

(四)自身的办学理念和条件限制了学分制的推行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高职的初建到今,高等职业教育仅仅走过了20余年的历程,而且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从中职、技校发展起来,有的院校是仓促上马。加之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受到计划经济时代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诉求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难以关注,教学管理本位思想严重,保守倾向和抵触情绪等都影响学分制推行。另一方面,教学资源严重匮乏,教室、实训室、实验室、教学设备、课程资源、教师数量的不足,教师教学方式和知识结构难以适应学分制改革的需求,实训室和机房等教学设施开放程度不够等都影响学分制的实施效果。

(五)高职主流校园文化还无法应对学分制下管理环境变化的需要

学分制的实施为我们展示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研究视野。传统管理理论只能对具有线性特征的实践环境实施管理,而对非线性条件形成的实践环境就无能为力。学分制的深入推行,班级概念(自然班)逐渐淡化,而以学生公寓为基本单元构建的新型组织结构尚未得到学生心理上的认可,加之学生可跨年级选择课程,进一步加大了教学管理的难度,导致教学管理环境的构成要素增多,动态性增强,管理结果难于预测。笔者认为,要深入推行学分制,教育管理者应花大力气去造就一种精神,培育一种传统,营造主流特征鲜明的校园文化。也就是要建立共同的愿景以及广大师生员工共享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并能够依据这种强健的文化去感召师生的行为,浸润师生的灵魂,形成师生员工和教育管理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只有通过文化管理,才能超越行政手段所不能涵盖的领域,才能真正将学分制深入推行。

四、结 束 语

学分制绝不单纯是一个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而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全局的改革。虽然目前在高职高专层次的学校推行学分制实践时间不长,但它的触须已经和触及到学校形而上的层面和形而下层面,关系到办学思想的转变和各个管理环节和角落。高职院校目前实行的学分制还带有强烈的学年制色彩,学年制僵硬的管理模式的影响还顽固的制约着对学分制优越性的发掘,我们必须对学分制的内涵和精髓以及我们教育管理的思想、体制、文化背景、制度背景、社会心理结构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找到实施真正学分制的出路,不仅适应学分制引发的革命,更要创造性地利用学分制的优势,推动职业教育更加理性化,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徽青.推行学分制改革的理论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6(06)

[2] 姚利民.再论中国高校学分制[J].大学教育科学,2003(02)

[3] 王慧青.学分制与选课制[J].教学研究,2005(01)

[4] 孔祥国,周蓉.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学分制的比较分析[J].高教论坛,2005(01)

[5] 杨建群,张明.关于高等学校实行学分制的实证探讨——以浙江大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05(12)

该文发表于《职业技术教育》(中文核心期刊,双效期刊)2009年2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