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班级日常管理的实施

班级日常管理的实施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班级日常管理重在实施落实,贵在齐心协力、常抓不懈。总之,第一周内各项管理要求尽可能到位,尽可能让每个同学清楚“规范”和“常规”并参与到管理中来。值日班长制是目前大部分班级推行且行之有效的日常管理办法。重大问题或突发事件及时告诉班主任,同时值日班长记录当天的班级日记。检查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班级管理过程的重要一环,是对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管理活动。

第二节 班级日常管理的实施

班级日常管理重在实施落实,贵在齐心协力、常抓不懈。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班主任要注意导向性,借助公众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要大力开展民主管理,以民主的机制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使每个成员承担各自的职责,发挥其主体作用,共同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允许学生有认识上、行动上的差异,通过民主协商,提高班级日常管理效能,达到有效管理班级的目的。

一、明确要求,人人参与

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了解日常管理的内容与要求,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而且要让学生理解、明确这些要求,人人参与日常管理。

第一,刚组织班级时,在入学教育中,班主任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一日常规”等规章制度,同时要求学生按“规范”和“常规”做好各项工作,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校的一天应如何度过:着校服进校,早上几点到学校,到学校后交作业,课代表对作业情况进行记载,早读课应有计划地读书,按课表上好每一节课等等。班主任应根据同学及任课教师的反映,及时了解学生的听课情况。总之,第一周内各项管理要求尽可能到位,尽可能让每个同学清楚“规范”和“常规”并参与到管理中来。

第二,第一周内,利用班会指导学生确定班级奋斗目标,制订班级规章制度,制订各项工作、学习计划。班级目标要切实可行,留有余地,使学生有可能达到。在后续的实施中班主任要注意提醒同学,发现制度不健全、计划不够好要及时修正、完善。

第三,做好阶段工作。期中、期末考试半个月前,班主任要做好考前动员、复习指导;要求学生制订复习计划,并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考试前几天,班主任要对学生做考试及考试心理指导,提醒学生遵守考试纪律,安排好考试座位。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充分调动全体同学的主动积极性,提高管理效果。

第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人人参与管理。班级是学生的班级,学生是管理的主体。班主任必须发扬民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每个学生都具备主人翁意识,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更新班级管理理念,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要充分认识学生是班级的主人,他们既是管理的对象更是自我管理的主体。树立管理新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并为其参与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在班级建设过程中,老师与学生是平等合作的关系,老师扮演着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班主任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日常管理中来。

2.激发民主参与动机,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意识

班级是由每一个个体组成的,在外人眼里每一个人就代表了班级,同时班级也代表了每一个个体,班主任要向每个学生灌输这种观念并通过各种集体活动,形成“班兴我荣,班衰我耻”的共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人人参与管理的动机,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意识。

3.树立榜样、比学赶帮超,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管理的能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不仅要树立各方面优秀的典型榜样,还需要练就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在大家面前给予表扬肯定,这样就对学生进行了最好的行为标准的传递,在班级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运行机制,让学生在集体的力量中不断自我发现、自我调节、自我改善,完成自我管理。此外,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计划、自我选择能力的指导与培养,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管理的能力。

4.知人善用、扬长避短,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管理效果

南怀瑾先生认为,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长处和短处是一个东西,用之不当就是短处,用之中和就是长处。因此,班主任要充分了解研究学生的个性特长,知人善用、扬长避短。班主任的工作就是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性向,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创设各种自我教育情景并鼓励他们积极在班级管理中各执所长,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效果,促进学生发展。

5.建章立制,明晰法规,民主集中完善班级管理

民主与法制是不可分离的,任何民主都需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进行。同样,在班级管理也需要有“法”可依,依“法”治班,在民主集中制度上不断完善班级管理。使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勇于承担责任,自觉接受制度的约束和监督,也避免了班级管理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主观性。

二、落实责任,机制保障

虽然我们强调人人参与日常管理,但有效的班级日常管理必须落实责任,要有机制的保障。

(一)明确班干部的职责

班干部队伍是落实常规管理的关键。为保证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新组建班级开学第一天就要将主要班干部、课代表、劳动委员落实到位。一般可以根据学生的档案材料结合自己的考察(主要是入学成绩及学生在校的综合表现)先暂定班干部,一个月内进行班委会的组建。班主任要对班干部进行培训、教育,不仅要让班干部明确自己的职责,还要知道日常工作中该做哪些具体的事情。如劳动委员要安排教室值日和清洁包干区值日小组,每天早上要检查教室卫生和清洁包干区卫生,课间不定期对教室进行巡查;在大扫除时,值日小组长要在上周末提醒下周值日的同学,每天及时提醒同学值日,并对值日不到位的情况及时调度等等。班主任还应对班干部进行集体主义和责任心的教育,要求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锻炼沟通、协作、组织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实行值日班长制

值日班长制是目前大部分班级推行且行之有效的日常管理办法。值日班长可由班干部轮流担任,也可以按学号由所有同学轮流担任。班主任赋予值日班长一定的职责,一般为一天的常规管理,并对一天的值日情况进行记录。重大问题或突发事件及时告诉班主任,同时值日班长记录当天的班级日记

三、检查督促,及时反馈

检查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班级管理过程的重要一环,是对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管理活动。检查不单是对情况的了解,它也包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因素,检查里边也有督促指导。在小学班级日常管理中,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自主自控能力较差,在班级的各项工作及其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需要外力的约束、调控和帮助,越是年龄小的学生,就越是需要检查、督促和指导。学校可建立健全值周检查和班级考核评比制度,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监督、检查、记载,从侧面督促学生养成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班主任要加强班级日常管理检查督导工作,通过开展分散与集中检查、全面与专题检查、自查与互查等多种形式的检查活动,及时了解各项工作和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对检查情况特别是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通过监督检查和及时地总结反馈,使学生的正确行为得到强化,不良行为得到纠正,有效促进班级日常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成绩。

四、全员激励,适当惩罚

激励就是激发学生的行为动机,激励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工作的热情,通过鼓励与表扬使其行为保持积极状态。全员激励就是要求在各种学习、活动过程中,全班学生包括后进生都能以积极的态度投入,而不只是少数学习成绩优秀生或几个班干部被激励。

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注意做到:第一,公正对待每位班级成员。使班级中男生与女生、优等生与后进生都能得到成功的机会、成功的体验。第二,善于挖掘学生闪光点,并给予及时鼓励与表扬。每个学生都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与表扬,所以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应特别注意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小小的进步也不要放过,要给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与期望,从而增强其自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第三,善于用班级共同目标激励所有成员,为最终实现班级总目标而不断努力。

表扬(奖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表扬为主就是要用多赏识少批评的方式教育学生。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学生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的,小学生更是如此。班主任一定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语言,因为它是教育中最奏效、最受学生喜欢的教育方式。

班级工作点评时,也要以表扬为主,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提醒大家注意。班主任对违纪现象一般不要点名批评,以免引起学生的逆反。对班级中的较严重违纪现象,尽可能采用个别谈话的方式。个别谈话时,要注意了解学生违纪的原因,给学生申辩的时间和空间;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分析违纪的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

对于长期违反纪律的同学,可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但惩罚要与必要的思想工作配合使用。惩罚的方式最好由学生讨论,形成决议,以后参照执行。如有的学生做操不认真,老师就请他到前面领操,或请他补跑步。还有的列出几种惩罚方式,让学生自己选择。但要特别提醒的是:惩罚不是体罚,禁止体罚学生。所有的惩罚必须适可而止,绝不能伤害学生。

相关链接

让儿童自我教育

傍晚,我迈着轻快的步伐,准备到班上去放学。快到教室门口时,忽然听到教室里边传来“呜呜”的哭声。跨进门,孩子们开始愣了一下,接着就七嘴八舌地嚷开了:“葛建国打史海燕……”我不由心头冒火,真想把他们狠狠教训一顿,放学了事。但是又想,如果不弄清事情的缘由,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那结果只能是压而不服。不晓之以理,孩子分不清是非,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我沉思了一会儿,让激怒的情绪慢慢平静下来。于是我尽可能用平和的口气叫他们两人把事情经过叙述一遍。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刚才史海燕匆匆忙忙跑进教室,把同桌葛建国的文具盒碰掉了,葛叫史捡,史不肯,一气之下葛便打了史。

这是孩子中间经常发生的事,我想应该抓住这件事,让孩子们学会自己教育自己,使他们懂得同学之间要友爱相处的道理。当时,我便召开了一次临时的班会,向大家提出:“这件事谁错了?错在哪里?”要孩子们发表意见。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评论起来。这个说:“葛建国打人就是不对。”那个不服气,大声反驳:“都怪史海燕,她把人家铅笔盒碰掉了,还不肯捡起来。”还有的说:“《小学生守则》要求小学生不打人,不骂人,葛建国打人就是不对。”马上又有个孩子接上去说:“史海燕说话不和气,做错了事,还不改正,这件事主要怪她。”还有个孩子说:“他们两人都不对。”

我仔细地听着他们的发言,为了把讨论引向深入,我又提了个问题:“如果是你碰到了这样的事,你该怎么办?”孩子们讨论问题的兴趣更浓了,人人争着发言。有的说:“如果我是史海燕,那我应该马上把文具盒捡起来,放回原处,并说‘对不起’。”有的说:“如果我是葛建国,明知道史海燕是无意碰到地上的,我应该说‘没关系’。自己把文具盒捡起来,以后文具盒向桌子里边放放,决不会动手打人。”孩子们的讨论严肃而又热烈,这是他们自己组织的一堂生动的文明礼貌课,海燕和建国十分专心地听着,他俩诚恳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海燕羞愧地低下了头,腼腆地说:“葛建国,对不起,我错了。”建国连连摆手:“是我不对,我打了你,请原谅,下次我保证不打人了。”

(资料来源:《清江市实验小学班主任工作笔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