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时政类

社会时政类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合分析类型题目种类繁多,题目五花八门;认真研究发现,综合分析类题型是结构化面试的重头戏,社会时政类试题又是综合分析类题型的重中之重,各层次、各类型面试中必然出现,应考人员必须引起重视。利益分析法,适用于对任何社会时政类现象所涉问题的分析,尤其在分析涉及社会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时,更是透彻到位。

综合分析类型题目种类繁多,题目五花八门;认真研究发现,综合分析类题型是结构化面试的重头戏,社会时政类试题又是综合分析类题型的重中之重,各层次、各类型面试中必然出现,应考人员必须引起重视。

从题量题型来分析,考生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时政类问题,对综合分析类题型的掌握也就完成了一半;从答题思路来分析,也是区分度最高、最能区别出不同考生的思维模式、答题方式、表达流畅程度的题目,也能从考生回答社会时政类题目中,有效地考察出考生对社会问题、社会热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把握。

在回答社会时政类题目时,考生可以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组织答案,也就是回答、阐述的过程中,着重突出“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这一条主线。

要灵活掌握、运用“积极正面类、对立争议类、消极负面类”三种题型的答题思路,做到不同类型的社会现象评价和对策有所区别,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有所区别、有所不同,紧扣社会问题、社会现象进行系统、条理的阐述和论证。

(一)答题思路

1.提出问题。着重是考察应试者归纳、概括、提炼和引申问题的能力。考生要善于从题目中抓住关键词、关键字、关键句,特别是问题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看清楚“题目”究竟反映了什么问题、突出什么主题;遇到问题比较复杂时,要审视遴选,根据身份,抓住要害,切忌面面俱到或舍本逐末,才能有效地归纳、概括、提炼和引申出问题。

2.分析阐述。“追其根,究其源,才能得其策”,分析问题在面试中举足轻重,只有把考察的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透彻,提出的对策才更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更全面、有条理、准确地分析问题,有三种方法供考生把握和选择。

(1)角度分析法。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瞬息万变,每一社会问题存在的原因都是多方面的,必须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加以分析。如“土地征用与土地的持续利用”问题,可以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角度进行分析。从政治角度分析,某些政府角色定位错误,直接参与其中谋取私利,或在态度上倾向企业一方,严重影响了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从经济角度分析,最大的问题是征地赔偿与征地收益之间存在巨大的差额,不符合价值规律,势必造成社会矛盾;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民的利益,引起了失地农民的不满,导致了冲突、上访等社会现象;另外,要清醒认识粮食安全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要解决好土地的合理利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2)内外因分析法。尤其适用于分析解决某一问题的发展。例如“贫困人群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分析与解决。解决农民贫困问题两种方案——其一,“输血”: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参与扶贫开发,进一步开展扶贫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这属于外因。其二,“造血”: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水平;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把扶贫工作与计划生育结合起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贫困地区的“劳务经济”等。这属于内因。众所周知,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解决贫困问题单靠“输血”或“造血”都不行。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内外因——“造血”、“输血”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如此思考,答案就更加完美。

(3)利益分析法。现实社会是一种各方利益较量的社会。和谐社会的要义之一就是要平衡社会各方的利益,寻找一个平衡点向前发展。利益不平衡,便会产生矛盾,有矛盾就有可能引发社会问题。利益分析法,适用于对任何社会时政类现象所涉问题的分析,尤其在分析涉及社会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时,更是透彻到位。重点要把握:一是确定利益主体,二是分析哪些利益是合理合法的,哪些利益是不合理不合法的。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策就非常明确——保护谁的合法合理的利益,破除谁的不合法不合理的利益。还有一点,用利益分析法,解决对策的重点是“利益的导向”而非惩罚非法行为。

综合“角度分析法、内外因分析法和利益分析法”,可以发现,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加以分析与剖析,方法本身无好坏之分,考生只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仔细揣摩,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可以,因为方法只能让我们思考问题的思路更加清晰、观点更加明确、语言更加流畅。

3.解决问题。坚持客观地承认问题、辩证地分析问题、积极地解决问题的原则,针对分析、归纳、概括、引申出来的问题,科学选择,充分运用综合分析、统筹兼顾的方法,站在政府的角度,转换到公务员的思维,从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体制、机制层面,从监督、管理和执行层面,从政府观念、社会观念层面,从科学技术层面,从经费投入层面,从国家、社会、行业、企业、个人等层面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和措施,并突出对策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有效地解决题目中所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或社会现象。

4.总结提升。结合题目,阐述今后工作中努力(或改进)的目标和方向,在答题中突出“进一步”、“加强”、“加大”、“提高”、“完善”、“健全”等关键词,使事实由“非常态”进入“常态”,促进事实、事物朝着理想的方向前进和发展。

(二)例题解析

1.当前,一些部门和领导存在这样一些问题:联系领导多、联系群众少;听取汇报多、深入基层少;发文件多、抓落实少。你认为其原因何在?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答题思路及参考答案】

首先(是什么),题目中所反映的这三种现象在我们公务员队伍中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反映了我们部分公务员、机关干部在工作作风、思想作风方面存在错误的群众观、不正确的政绩观、浮躁的工作观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对我们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百害无一利,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其次(为什么),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源主要有:第一,执政理念发生严重偏差,没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第二,党性修养严重不够是产生这种现象的思想根源。第三,干部考评体系的不科学不合理是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提拔任用干部时是上面说了算,群众的话语权十分有限。第四,干部监督、问责不到位也是产生这一原因的关键因素。第五,少数干部宗旨意识不强、作风漂浮。

再次(怎么看),党的十八大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我们正处在推进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公务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工作观,发扬我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综上所述(怎么办),建议从以下几方面采取解决的措施和办法:

第一,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第二,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踏踏实实做事,不要急功近利。要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要热衷于“密切联系领导”。

第三,转变工作作风,重视调查研究,注重调研时效,要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尊重民意。强化宗旨意识,彻底改掉官僚主义的陋习。

第四,依法建立健全官员责任追究制,落实领导问责制。要加强决策监督,实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加大对造成重大决策失误者的惩罚力度。

第五,改革和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干部考评体系,让作风漂浮、不负责任、形式主义的干部提拔重用没机会、工作没舞台,创造一个注重实效、关注民生、真抓实干的工作氛围。

2.“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被称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群体。你如何看待“蚁族”这个现象?

【答题思路及参考答案】

首先(提出问题),这些现象的出现,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一定原因的。我们应该辩证地分析,慎重地对待。

其次(分析问题),大学毕业生宁愿“蜗居”于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甘当“蚁族”,也不愿去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就业,在这种选择背后,有一种“剪刀差”不容忽视:中西部地区和农村需要人才,却难以吸引大学毕业生。与之相对的是,过多的大学毕业生集中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造成劳动力的相对过剩。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一面是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就业“洼地”,另一面却是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的就业“井喷”。这种就业“剪刀差”,其实源于另外两种“剪刀差”——地区间的“剪刀差”和工农“剪刀差”。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大学毕业生大量流向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工农间的“剪刀差”,则形成了两个局面:其一,几千万农民工涌向城市,与大学毕业生抢饭碗;其二,农村基本上处于一种就业真空地带,很难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再次(解决问题),对于“蚁族”聚居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社区应当负担起更多的责任。一是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同时避免增加他们的生活成本。二是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增加文化和体育等活动设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三是有关部门可为“蚁族”提供切合实际的就业培训,提供心理辅导等。四是各级政府还应当着力加大扶持中小和非公企业发展的力度,鼓励青年人创业,这才是解决他们就业问题的主要出路。当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当转变就业观念和择业方向,才能有效促进就业、服务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找到自己努力和发展的方向。

3.近年来,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南京等多个大中城市为水价上涨进行听证或者调整了水价,有些城市水价上涨幅度甚至达到了45%。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题思路及参考答案】

首先(亮明观点,明确方向),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客观需要,也是推动节能减排,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

其次(利弊分析,辩证思考),作为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公共产品,自来水的属性首先在于公益性,其次才是商业性,调价应当充分考虑广大居民尤其是困难群众的承受能力。否则,一刀切式的提价,不但起不到节约用水的约束作用,反而会伤害部分群众的利益,损害社会公平。我国作为最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部分省(区、市)干旱加剧,节约用水的必要性自不待言,水价偏低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借助于价格杠杆调控也无可厚非。但将节约用水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涨价上,显然没看到我国水价机制存的根本问题。只有真正建立和理顺水资源的价格机制,才能一劳永逸解决水资源浪费问题。

最后(政策优化,提出对策),合理水价的形成,一方面要合理确定供水的真实成本,另一方面要改进管理、投资和监管机制。要建立和完善以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核心的水价形成机制,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在水资源配置、用水需求调节和水污染防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运用价格机制加大污水处理力度。运用价格机制促进节约用水,促进全社会都来关心水资源利用,关心水资源保护,共同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有利于促进水资源开发、保护和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用水需求。

4.有人认为“发展地方经济要亲民、爱民、富民”;有人认为“发展地方经济要亲商、爱商、富商”,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答题思路及参考答案】

亲民、爱民、富民反映了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民本思想;亲商、爱商、富商是搞好招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的必要措施,是进一步关心好、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所以,对于上述观点应该全面地看待。

首先(辩证分析和阐述第一种观点),“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思想,是一种源于古人而又由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苦探索赋予其崭新内涵的重要思想。就领导干部而言,必须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权力观、政绩观和发展观,尤其做好亲民、爱民和富民。第一,亲民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做到情为民所系。作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只有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尊重群众,深入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坚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倾听群众疾苦,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立志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才能树立亲民作风,将富民政策、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与水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二,爱民就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做到权为民所用。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才能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深怀爱民之心,恪守爱民之职,善谋爱民之策,多做爱民之事,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第三,富民就是树立科学发展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促进人民群众增收作为一项政治责任,才能在实践中统一干部群众思想,聚合各方面的力量,增强经济社会整体实力。才能做到在一方土地,活一方经济,成一番事业,富一方百姓。

其次(辩证分析和阐述第二种观点),投资商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财富的创造者,营造一个全民亲商、爱商、富商的良好发展氛围和投资环境有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谓亲商,就是通过零距离接触、零距离服务、零距离沟通和零距离交流,使投资商能够充分了解地方特色和确定投资方向;爱商就是要依法保护投资商的合法权利;富商通过投资商投资与地方建设相结合,实现双方的共赢。树立亲商、爱商、富商的理念,有助于强化地方软环境建设,推进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作风,形成政策优、环境佳、工作实、服务好、人气旺的投资热土,最终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综合归纳,形成结论),民生大于天,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领导干部要忧民之忧,急民之急,办民之需,实实在在地做事情,通过各种办法,排解民忧,解除民苦,使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领导干部尤其要通过地方经济的发展带动群众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所以,亲商、爱商、富商就是亲民、爱民、富民。通过全方位营造招商引资,创造容纳百川,容人致富的人文环境;创造基础设施建设过硬,城镇市容、市貌良好的硬件环境;给予降低门槛,给予优惠的政策措施,实现吸引客商,投资地方,发展地方的目的。因此,亲民、爱民、富民为亲商、爱商、富商之本。发展地方经济既要做好招商、亲商、富商,做好显性工作;更要亲民、爱民、富民,多做隐性工作,真正把最广大群众的利益关心好、维护好、实现好。最终实现经济更加发展,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