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差生”的形成与教育中的反思

“差生”的形成与教育中的反思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文中可以看出,这些学生成绩落后,而绝大部分“问题学生”的前奏就是成绩差,这个时候,教师如不注意及时与他们交流,给他们补习,则会使他们越来越感到学业的压力,进而产生逃避现实的思想。追究原因,“差生”的出现有相当部分因素应归咎于老师,是由于在对待“差生”的问题上,他们是“差师”。更可怕的是一些教师对学生不符合实际的评估,还得到某些领导的认可,把“问题学生”的责任都推卸到学生身上。

二、“差生”的形成与教育中的反思

(一)“差生”探因

教育工作中最难也是最苦的“差事”就是后进生工作。要重视优化其心理品质,变“后进”为“先进”,不仅仅追求“分数”的上升,更重要的是矫正其不良的心理品质。

1.非健康家教环境的不良影响。有些做父母的,为了让孩子学文化知识可说是绞尽脑汁,但在培养孩子心理素质方面却很少动心思费力气,甚至把自身的一些不良习气、错误观点传播给孩子;还有些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养成了孩子任性、抗拒和目中无人的非健康人格。有些家长对子女的关怀较少,子女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他们无法忍受家中无休止的争吵,或厌恶父母的不好品质、不良作风,从而变得性格孤僻,感情脆弱,心理自卑。有些家长本身就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子女势必受到这些不良心理环境的影响。

2.丧失集体友谊和同情。后进生通常是集体荣誉的破坏者,同学都讨厌害怕他们,不愿和他们亲近。即使他们有过勇于改正错误的表现,但也常常难以得到重视、信任和鼓励,因而他们产生了心理对抗;另一方面,一般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差、表现不好,经常成为老师批评、家长打骂、同学嘲笑的对象。为了表示不满与反抗,他们在外表上往往表现出傲慢骄横的样子,而其内心却又常常低估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对自己缺乏信心。久而久之,形成了强烈的自卑心理和“表里不一”的心理特点。外表对批评满不在乎,内心却蕴藏着要求进步的“火种”;外表对人对事漠不关心、不太合群,内心却渴望友谊、理解、尊重、支持和信任。

3.学业有压力教师不关心。尽管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但目前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不轻松,学生的压力还是很大。从文中可以看出,这些学生成绩落后,而绝大部分“问题学生”的前奏就是成绩差,这个时候,教师如不注意及时与他们交流,给他们补习,则会使他们越来越感到学业的压力,进而产生逃避现实的思想。

4.学生因逆反、从众心理作祟,丧失进取心。不少教师、家长在处理“问题学生”上显得不够冷静,往往是讽刺、挖苦、指责一顿,甚至打骂,使他们感受不到爱,产生逆反心理,用“我就这样,怎么了”的心态来对抗教师和家长。

5.学生没有学好或不好好学,一定是老师没有教好或教得不好。

所谓差生并不仅是学生个人问题。如学生上课爱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老师通常会认为这孩子不遵守纪律、调皮、捣乱、思想品德差,而对孩子批评一通,甚至用各种方式处罚。学生拘于被管教的地位,不能不服从,但是否能真正改正上课不认真听讲的毛病就难说了。

学生爱做小动作、不听讲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孩子心理发展水平过高,不用听课就可以了;也可能是孩子心理发展水平过低,根本听不懂;还可能是孩子根本就不爱学习(受家庭的影响或是受同伴的影响等等);更有可能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当等等,这几种情况都有可能导致不听讲、做小动作。因此,老师解决问题决不能简单从事。这句话几乎每位老师都知道,但真正能做到的老师却不多。就是说当老师教学生失败时,很少有老师从自身找原因,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而一味埋怨学生,总是要求学生适应老师的评价标准,从不考虑自己怎样适应学生的心理水平。

追究原因,“差生”的出现有相当部分因素应归咎于老师,是由于在对待“差生”的问题上,他们是“差师”。他们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没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回避了工作中难免出现的难题。更可怕的是一些教师对学生不符合实际的评估,还得到某些领导的认可,把“问题学生”的责任都推卸到学生身上。

对待所谓差生,作为一个教师或学校,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学生没有学好或不好好学,一定是老师没有教好或教得不好。

(二)面对“差生”教师应该反思

教师对学习困难学生尊重不够、关心不够、爱护不够,教育手段简单、生硬、不科学,是导致教育效果较差的重要原因。为此,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应进行深刻的反思,在反思中增长教育智慧。

1.教师应该如何看待学习困难学生的特点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常常要求教师去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这样有利于学生建立自信,运用优势去克服自己身上的不足。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抱怨,我很难看到学习困难学生的优点,只看到如学习成绩差、注意力分散、上课纪律不好、脑子反应迟钝等缺点。

教师应该如何看待学习困难学生的一些特点呢?

第一,建议教师换一种思维方式。比如,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那么他可能是一个发散性思维比较好的学生;有的学生写作业很拖沓,那么他可能是一个仔细周全的人;有的学生非常懒惰,那么他可能是个非常放松的学生等等。如果把学生不可忍受的缺点换一种角度去看,就会变成了一种积极的品质,教师就会对学生产生很多好的期望,而教师的期望是可以促进学生发展的。

第二,教师要成为学生强项的发现者。在国外,如果你要问老师“你们班谁是最好的学生”?他们都没办法回答,因为在他们眼里,所有的学生都一样优秀,只不过他们表现在不同的方面而已。如有的学生是语言高手,有的是写作高手,有的是画画天才,也有的是运动健将等等。他们把学生的特点分得很细,每一方面都有不同的学生擅长。

第三,建议教师为学生建立档案袋。虽然学校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了档案,但传统的档案里面只有薄薄的几张纸,记录学生的成绩。但是在国外一些学校,档案袋里面的内容却丰富多彩,有学生的作品,如学生写的作业、画的画、制作的小手工,还有学生得到的奖励等等。这些内容,详细地记录着学生成长的轨迹,成为发现学生优点和长处的重要资料。档案袋还能够帮助教师发现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为教师创设不同的教学方式奠定基础。

第四,教师要多反思自己的问题。北京教科院学习障碍研究中心曾对200名中小学教师做过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形成的原因,只有2.7%的教师认为是因为自己教得不好。大多数教师都归因于学科内容难、学生素质差、家庭教育环境不良等教师以外的因素。这表明,教师对自己在学生形成学习困难的过程中的一些不良影响并没有足够重视。而学生却认为,学生有学习困难,有35%的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和管理。有的专家更是提出一些这样的观点,认为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些表明,教师在学生形成学习困难的过程中是有一定责任的。有一位数学教师,诉说他的学生两极化十分严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能在区里有名,而不好的学生只能得几十分甚至十几分。后来听了他一节课,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这位教师讲课速度很快,而且很少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己思考,他的课是教师拽着学生往前跑,有一些学生能够紧跟教师的思路,掌握所教的内容,而且思路也快,所以学习成绩非常好。而跟不上的学生,就落得很远。这个例子说明,教师本身的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困难有很大的作用。作为教师,应该深入反思自己教育教学行为,从而减少学生学习困难的产生。[2]

2.教师对待一些违规或犯错误的学生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时期,他们的自尊心、好奇心独立意识、模仿能力以及积极向上的愿望都较强。但由于他们涉世不深,辨别是非能力、自理、自立、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做出一些令人看不惯、不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良影响的事情是很难免的,其中绝大多数应属行为规范问题。

仔细分析学生存在问题的案例,很多都是非道德品行因素形成的。其中,有学生相互之间因误会引起的争吵,有因对某学科不感兴趣而被迫放弃,有因对某个老师不满而故意作难,有因生理变化带来的困惑,有因心理紧张造成的失误,有因天生好动、个性倔强引起的是非,有因自控能力不强而产生的不恰当的从众行为,有因缺少家庭温暖而产生的发泄行为,有因受到不公正批评而诱发的逆反心理等等。我们应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积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不要抓住他们一点错误就横加指责、坚持曝光,一味求全责备。即使对问题较多的学生也要耐心开导努力帮助,绝不可新账老账一起算,那种做法只会更加降低学生改正缺点的勇气与信心,其结果往往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更不能习惯性地给有行为过失的学生戴上一顶坏“帽子”。从另一角度看,学生调皮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潜在的求知欲、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如果不去了解,不加分析,甚至上纲上线批评,教育往往会事与愿违,既不可能引起学生内心深处的震动,更不可能让他们心服口服地接受,心甘情愿去改。所以教师首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要认识到处于身心发展期的学生身上有缺点,行为有错误是正常的,并给学生自我反思和改正缺点的时间。在“宽容”中闪耀着教师的教育智慧。

3.教师批评教育学生要讲究艺术

长期以来,一些教师批评教育学生,往往习惯于把学生“请”到办公室。学生肃立面前,教师端坐椅上,一条两款地指出其“罪行”,并责令限期改正。此类审判式的批评,教师伤肝损气而无功,学生抵触、赌气,收效甚微。

记得上大学时,一位教育学教授曾给我们讲了陶行知先生找一位学生谈话的教育智慧——“四块糖果”的故事:当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一天一位男生要用砖头砸同学,陶先生将其制止,并让男生到校长室。见男生已在那里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块糖果给男生:“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受糖果。陶先生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能不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这个故事对每一个教师都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心理学中有一种“自己人效应”,它告诉我们要使对方接受你的批评教育,你就必须同对方保持“同体观”的关系,即在对方看来,你是为他好。这样,双方的心理差距就拉近了。对方不会感到有心理压力。要实现此效应,我们不妨给批评以全新的“包装”。我们应像陶先生那样,细致观察,多动脑筋,精心“备课”,在发现学生闪光点的基础上,创设意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现出“教书育人”的教育智慧。

“鞭挞孩子,是教育最不适用的一种方法,因为惩罚会使孩子从良心的责备中解脱出来,把孩子推向教育的另一端”。这句话,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回味。

为此,我们郑重提醒广大教师:惩罚学生就是摧残学生;习惯于用惩罚手段对付学生的教师也是“差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