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回族教育的形成

回族教育的形成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伴随着穆斯林的来华定居,回族先民的教育也拉开了序幕。其中,回族特有的经堂教育制度也在此时形成,并随即诞生了一大批回族伊斯兰教学者。回族的汉文教育、武术教育也逐渐走向繁荣。民国回族的新文化运动,是以教育为主要突破口的。建国以来回族教育经历了又一次重要的转型,突出表现在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回族民族教育的大发展上。同时,回族传统的教育形式也继续得到保存和发展。

回族教育的形成

中国与中亚、西亚的文化交流早在伊斯兰时代以前就存在。汉代的时候,就有张骞出使西域的官方活动,以及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国并引发了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文化变革。伊斯兰教开始传播于公元610年,在中国历史上正是隋炀帝大业六年的时候。可以推测,隋末唐初,穆斯林商人通过古以有之的“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应该是很有可能的。到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的时候,伊斯兰教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时期,麦地那的穆斯林政权正式派遣使节来到中国长安,这一年被看作伊斯兰教正式传入中国的时间。伴随着穆斯林的来华定居,回族先民的教育也拉开了序幕。

我们基本上可以按照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把回族教育的历史加以简单的分期。

第一个时期:唐宋时期(618—1279年)回回先民的教育。从唐朝,经过五代,到北宋和南宋,包括同时代的辽、西夏和金代,这一长达650年的时期,是回族先民零星来华并逐渐在一些重要城市定居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尚未形成制度,处于父子相授的自发样式;同时,接受汉文化的教育也已经开始了。

第二个时期:元代(1271—1368年)回回先民的教育。元代虽然只有短短97年的时间,但在回族历史上却是一个重要的时期。由于蒙古西征,差不多整个亚洲都处于成吉思汗后裔的统治之下,天下疆域一统,东西交通大开。大批中亚、西亚的穆斯林在此时来到了中国,并把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带了过来。同时,穆斯林使用的语言波斯语成为元代主要的外交用语,穆斯林的治国技术尤其是财政管理技术,也成为元代官方学校的重要学习内容。

第三个时期:明代(1368—1644年)的回族教育。明代是外来穆斯林逐渐中国化并形成为中国的回回民族的关键时期。其中,回族特有的经堂教育制度也在此时形成,并随即诞生了一大批回族伊斯兰教学者。同时,回族的汉文教育也有较大发展。

第四个时期:清代(1644—1911年)的回族教育。清代是回族教育持续发展、百花齐放的时期。经堂教育趋于繁荣,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以神秘主义方式师徒相授的苏非教团也相继出现,并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在中原地区,出现了独具特色的清真女寺和女学。回族的汉文教育、武术教育也逐渐走向繁荣。

第五个时期:民国时期(1912—1949年)的回族教育。民国时期是回族教育的现代转型时期。民国回族的新文化运动,是以教育为主要突破口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新式学校的创办以及大批留学生的派遣。

第六个时期: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至今)的回族教育。建国以来回族教育经历了又一次重要的转型,突出表现在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回族民族教育的大发展上。同时,回族传统的教育形式也继续得到保存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