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课程中教师职业口语

新课程中教师职业口语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职业口语的内容应包括教学口语和教育口语。教师职业口语还包括教师在学校和校领导、同事之间的交际口语。和一般口语交际相比,教师职业口语的应用范围虽然小得多,但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对一般口语交际技能的运用却无处不有,这也从另一角度强调了教师职业口语必须以一般口语交际能力为基础。教师职业口语的作用对象是学生。

第一节 新课程中教师职业口语

一、教师职业口语同一般口语的关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一种从事精神劳动的职业。他的劳动产品是人才。

然而,作用于劳动对象学生的这种复杂的“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是语言,特别是口语。荀子说:“诵说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荀子·致仕》)意思是在吟诵经典解说文意时能做到不凌乱不违逆的,才具备当老师的条件;能洞察精微的道理并且能表述出来,就具备当教师的资格。由此可见,口语表达对教师就提出了与其它行业不同的特殊要求。因此,教师职业口语概念的形成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的自觉与加强是摆在教师们面前的不可忽视的课题。

(一)教师职业口语的含义

教师职业口语是教师从事教学教育的工作用语。

教师职业口语的内容应包括教学口语和教育口语。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可以利用多种信息传输形式,如板书、讲义、教具、体态、口语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口语。语言学认为:有声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它的种种符号如文字、旗语、红绿灯等等都是有声语言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教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绝大部分是通过教学口语达到和完成的。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同样也可以利用多种信息传播方式。如以自己的行动“身教”,利用专栏、电视、电影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等,但更多的还是“言教”。虽然“身教重于言教”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正确的,但教育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表明“言教多于身教”。因为教师的“育人”工作是贯彻整个教师工作始终的,他随时都在进行着说服、激励、批评、诱导的工作。教育口语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一直伴随着教师。

教师职业口语还包括教师的其它工作口语。如教师在进行家访工作时尤应注意教师口语的使用。有时因语言策略不当会导致家访工作的失误甚至失败。相反,如采取了恰当而巧妙的语言策略可能会事半功倍,使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获得正常的沟通,形成强大有效的教育网络。教师职业口语还包括教师在学校和校领导、同事之间的交际口语。如何处理上下关系以及左右关系,也是一名教师以教师身份参与“学校社会”交际应考虑的言语策略范围。

(二)教师职业口语必须以一般口语为基础

一般口语所反映的是社会告行业、各人群的共同的口语规律。它所概括的是各种语言环境中说话者的语言表达的共同形式要求和普遍的能力要求。一般口语学科所研究的是人们共同的独白对话的言语策略。因此一般口语是教师职业口语的基础。无法想象,一个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完成口头交际的人能在课堂上滔滔不绝、条分缕析、生动直观地进行教学;也无法想象一个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胜任口语交际的人能在教育工作对象学生面前循循善诱、入耳入心地进行教育工作。相反,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口语能力强的人,在教学教育活动中就有应付自如的基础。和一般口语交际相比,教师职业口语的应用范围虽然小得多,但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对一般口语交际技能的运用却无处不有,这也从另一角度强调了教师职业口语必须以一般口语交际能力为基础。

(三)教师职业口语是一般口语的专化

教师职业口语和其它各类行业口语如司法口语、商贸口语、外交口语等一样,都属于是一般口语的行业延伸和应用,但教师职业的“教书育人”性,使得其职业口语既是一般口语的提高和发展,又是一般口语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专化。教师口语有它特有的术语体系、表述方式和语言风格。这些都与教师职业的性质以及教师职业口语的特征紧密联系着。

二、教师职业口语的性质

教师职业口语的性质是指与其它社会职业相区别的一种内在特征。它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作用对象的独特性

教师职业口语的作用对象是学生。从二者之间发生联系最多的课堂教学来看,在班级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就不宜过多地与学生作一对一的语言交流,他必须以单向表述为主要形式,必须在单位时间内输出一定的知识量以保持学生的听课兴趣,同时协调不同水平的学生的不同需求。此外,他还须有意识地以提问学生的方式从“反馈”角度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并随时加以适当的调整。

现代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各个年龄段特点使得教师还要能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运用不同的语言。如同为思想品德教育,对初一的学生则要多用具体描述的语言,多用形象化的语言,多用带有情感色彩、亲昵平和的语言;而对高三的学生,就可以适当多用抽象化的语言,适当多用有一定理论色彩的语言,等等。

根据教学和教育的不同目的,教师职业口语可以分为教学口语和教育口语;而从教师自身有无准备的角度而言,又可以分为有准备的课堂教学和品德教育,无准备的解难答疑和满足日常要求。从进行形式的角度看,又可以分为教师一人独白的单向表述和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等等。

(二)使用环境的独特性

教师口语的使用环境包括上述的学生对象以及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和一般的口语交际不同,教师的口语表述通常都受到特定的时空限制。以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教学内容的教学,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以思想教育而言,教师还必须在学生“在校期间”这特定的时间段内完成教育的任务,还必须随着学生的成长因时施教和“施说”。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必须简洁、达意,如果语言拖沓,必然会使学生生厌,让他们难以卒听,如果表义不清,就无法准确清楚地传达有用的信息。而教师如不能随着学生年龄和思想的变化而因人、因时、因地“施说”,自然无法完成教育的目的。

教师口语受特定的空间的限制。教学教育环境包括社会这无形的空间以及学校、教室和个别谈话时的与谈话对象的距离这些有形的空间。教师必须在这些空间的综合制约下施言。如教室这个有形空间对教师的音量就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没有辅助教学设备(如话筒、耳机)的帮助下,教师要在讲台上面对几十个学生发话。这就要求教师音量要适中,吐字要清晰、发声方法要得当。音量、吐字、发声方法三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学生全体听清教师的话语。教师在这种情况下还应该注意语言的节奏,只有节奏和谐的语言才能传情达意,不然学生昏昏欲睡,听教师讲话如同听催眠曲。

这个特定的空间还决定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批评时都应采取适当的言语策略。任何一句过头或过分的话都可能导致走向目的的反面,并且导致不良传播。至于表述中的逻辑错误、知识错误,则可能误传给学生,或者给学生留下笑柄。

这种特殊的空间还给教师的教学教育辅助语——体态语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教师的体态必须朴素大方、简洁达意。任何不规范的动作或多余的动作甚至习惯性的“小动作”都会映入学生眼中,有损语言表达效果,也有损教师形象。

(三)使用目的的独特性

一个合格的教师总是承担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责任。“教书”的内涵包括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这是教师“教书”应达到的基本目标。不仅如此,在“教书”中,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完全采取满堂灌的一味独白式的表达方式。“育人”的内涵包括传授德育知识,提高品德修养,提高学生自我修养能力。而这一切都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言导”完成的,所以教师的语言不仅应该具有传授功能,还应具有直接的培养获取知识技巧的功能,不仅有传授德育知识的功能,也应有直接的育人功能。因之,教师的口语在这样的功能要求之下,就有必要变得敏感、灵巧、美好。敏感是指它的变化性。它要随着学生对象的改变,随着教学内容的改变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表述方式。灵巧是指表述时语言单位的轻捷、不死板、不拖拉。美好是指教师口语的美学特征,它不仅包括语声美、语气美,还包括语态美、语情美。

三、教师职业口语的特征

教师职业口语的外在特征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口语语体与书面语体的结合

口语与书面语在语言学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作用于人们的听觉,后者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前者存在的方式是语音,后者存在的方式是文字。这里所说的,教师职业口语的口语语体与书面语体的结合,主要是指两种语体的特点的结合。

教师职业口语的表述内容里,占主体部分的是传授知识、讲授道理。而书面语体具有规范性特点,教师职业口语中能兼顾书面语体的规范性特点,有助于学生准确地把握道理,接收知识;书面语体又具有凝炼性特点,教师职业口语中能兼顾书面语体的这一特点,有助于提高教师在单位时间内的信息输出量,同时有助于学生简洁明确地深化认识,掌握知识。

同时,还应该看到,教师职业口语与一般口语一样,也具有不断发出又不断消失的转瞬即逝的特点。即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板书”对其讲述要点、重点予以“书面化”、“稳定化”,但“板书”的限量与语言表述总量之间的差距之大,使得教师职业口语可以兼顾书面语特点而又不宜过于“书面语”化。以课堂教学而言,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好其教学语言中,口语特点与书面语特点交融结合的“度”,以使得其既能在限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又不使学生在接受、消化知识时有过多的理解、记忆方面的困难。

教师职业口语所应有的知识性、科学性、简洁性、准确性等特点正是通过其口语语体与书面语体的结合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二)单向表述语言与双向交流语言的结合

单向表述方式和双向交流方式是教师职业口语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个合格的教师是应当能自如地转换这两种语言表述形式的。教师的单向表述语应该具有准确性、层次性,并且往往单位时间内信息含量较高。教师的双向交流语应该具有灵活性、敏捷性。如在教学口语中,教师在介绍背景知识、叙述某事件的原委、论证某结论时常进行大段大段的独白。而在进行提问和答疑时则常用到对话语体。按现代教学论看,教师应该多采用对话语体进行教学。有学生直接参与的具有双向交流特点的会话式教学过程必然会及时地向教师提供反馈,教师也会随时针对学生不懂或不清楚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答话。所以单向表述语言和双向交流语言的有机结合是教师职业口语的又一特征。

(三)预设语言与应变语言的结合

一般地,教师的教学口语和教育讲话是预设性的。即教师在发话前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因而预设语往往是教师口语的主体。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往往会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它们的出现是随机的,因而要求教师掌握应变语技巧。如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针对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师没有料想到的问题,而且必须正面作答,这时就需要教师快速判断问题的性质,针对学生的疑问作出现场解答。在教学中,教师还难免会碰到一些调皮的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有时甚至还会出现恶作剧,这时教师也应该有一定的应变技巧,不能一概怒语压制。在教育活动中,如果是有准备的教育讲话,如主题班会上的开场白,那大多是预设性的。但是教师也会经常碰到一些突发事件,如下课时发生的打架、斗殴等,教师进行制止和教育时就应该随机施言,因而具有极强的随机性与应变性。

以上三种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预设性的话语、“单向表述”的话语一般都是经过准备的,可能书面语特征浓一些;而在“双向交流”语体中口语性就强一些,其应变性自然也强一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