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课程教学中口语交际训练的策略及技法

新课程教学中口语交际训练的策略及技法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课标加大了语文阅读量和口语交际这一环节,重视培养语感。只有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渗透口语交际训练,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是由口语交际活动本身的综合性决定的。在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要学习借鉴优秀的口语交际方法。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我们不能忽视普通话语音的训练。这就要求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对口语交际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其内在需要,克服心理障碍。所以,口语交际训练要经常化,应设计多种多样符合学

新课程教学中口语交际训练的策略及技法

江汉大学 梁 蓉

新世纪需要新型的人才,善于交往、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是21世纪人才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新课标加大了语文阅读量和口语交际这一环节,重视培养语感。只有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渗透口语交际训练,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口语交际训练的原则

如何有效地训练并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明确口语交际训练应遵循的原则,这对于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系统的、有目的的训练十分重要。

1.思想性原则

口语教学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与高尚的道德教育、崇高的理想教育、健康的心理教育相结合,把学文与育人协调一致,相互促进。

2.实践性原则

口语交际本身就是一种交际活动。这就决定了口语交际教学必须坚持“在做中学”的实践性原则,不能仅靠理论指导,不能搞“纸上谈兵”。口语交际的话题不但要具有现实意义,而且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情感和思想。学生感兴趣,才愿意说,才有话可说,才有可能说好。

3.系统性原则

口语交际教学必须像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一样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要有明确的目标、科学的计划、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和具体的措施。同时,口语交际训练活动还应从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和有序性原则出发,根据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特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不宜操之过急,要求学生一步到位。

4.综合性原则

口语交际教学必须与读写结合,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相结合,与观察、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提高综合效益。这是由口语交际活动本身的综合性决定的。

5.创新性原则

在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要学习借鉴优秀的口语交际方法。应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有独特的见解和主张,敢于坚持真理,勇于探索,善于发现有各种创新(新问题、新思路、新窍门、新词语等)的闪光点加以扶植和激励,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口语交际训练的关键

1.语音训练

口语交际训练首先需要进行普通话语音的训练。因为口语交际是说与听双方互动的,说话者的发音准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听者的理解是否正确。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我们不能忽视普通话语音的训练。说普通话是一种技能,必须靠多练。一要多听,比如看电视、电影,听广播、录音,这些都是矫正发音不准的好方法;二要多说,平时多参加说普通话的活动,多练习发音,使自己的发音规范、标准。

2.心理训练

由于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很少有说的锻炼机会,往往因羞怯心理,不敢说不敢讲。这就要求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对口语交际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其内在需要,克服心理障碍。一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信息社会和高科技发展的时代,具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是生活交往的需要,更是生存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说话的积极性。二是要让学生知晓,某种程度的害怕说话的现象,表现为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怯场紧张等,从生理角度讲,是正常现象,是人们为适应环境所作出的一种准备,一旦准备就绪,人们就会有比平时更敏捷的思维,更流畅的表达。要锻炼学生当众说话的胆最,在反复的锻炼中克服紧张的心理,达到从“不敢讲”到“不怕讲”的状态。

3.思维训练

思维与语音是紧密地联系着的,语言所表达的是思维活动的速度和结果。思维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口语交际的逻辑性、条理性及言语的概括性。因此,口语交际训练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训练的程度,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辨力、想象力、应变力和调节力。为此,可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实际,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恰当地传授一些思维方法的知识,传授一些思维的方法,从观察积累、想象联想、综合分析、比较分类到归纳概念,一步步分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

三、口语交际训练的技能

口语作为一种技能必须在方法上加强指导,在提高教学效率上动脑筋、想办法,这样才能保证口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1.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新大纲提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这是口语专题训练最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主阵地,处于中心枢纽位置。它的主要任务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为便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新教材编排科学有序,自成体系;图文并茂,结构简明;内容丰富,形式鲜活;一事一训,一练一得;预留空间大,便于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效训练。教师应努力寻找到语文教学与听说活动的最佳结合点,要处处留意,挖掘教材的语言要点,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1)短时演讲。有些文章讲的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学生有切身的感受,在课外也容易收集到同类的材料,教学时,可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的材料。如《只有一个地球》,作者在文中强烈呼吁: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正遭受巨大的灾难,必须立即行动起来,拯救我们的家园——地球。学习此文时,大概分析了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拿出自己的读书笔记,把课前收集的有关破坏环境的信息进行整理,选派代表面向全班进行短时演讲。

(2)表演。有些文章生动、有趣,学生学起来也趣味盎然。这时,创造机会让学生成为文中的“主人公”,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地展示。鲁迅先生的名作《少年闰土》中对少年鲁迅与闰土之间是怎样依依惜别的没有作具体的描写,这时就可联系文中的插图进行想象:他们分别时会说些什么,有什么表情和动作,让学生两个一组用对话的形式表演。

(3)化简为繁。教材中,有些课文文字简练,文中常有一些概括性的词句,虽然比较抽象,但有丰富的内涵。可让学生通过想象,化简为繁,对抽象的、概括性的语句进行扩展加工,变成自己的话说出,使其具体化、形象化。如《八角楼上》的“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觉察到”。

(4)续说故事。一些故事性的课文,文章虽然结束了,但意犹未尽,学生的兴致也很高,这就可以让学生对故事进行续说。如《小摄影师》,小男孩好不容易才取得给高尔基照相的机会,却忘记了带胶卷,只能返回。小男孩有没有再一次来?他再来的时候是怎样的情景?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进行续说。

教师要从发展学生素质的高度出发,用活教材。教材中的专题训练编排比较简洁,主要是配图提示或问题,教学时教师要对其进行合理补充,适当变通,精心设计每一节训练课,认真上好每一节口语交际课,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2.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是日常的生活交际,是现代生活必备的生活技能。所以,口语交际训练要经常化,应设计多种多样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感知,生活积累,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说得具体,说得真实,说得生动有趣,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创设生活情景。如可设计“打电话”、“购物”、“导游”、“问路”、“路遇亲友”、“捎口信”等生活情境;有条件的可将口语交际过程实录下来;可让学生模拟生活交际中熟悉而又有趣的内容,如家庭生活交流、学习体会交流、课外阅读交流、游戏介绍、对喜爱的动物的情感交流等。这样,学生有话可说,愿意去说,满足了他们日常学习、生活交际的需要。他们不仅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学会了生活技能,丰富了生活经验,为“学会生存”奠定了基础。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十分感兴趣。教师可考虑学生今后社会交际的需要,适当选择一些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交际中必需的内容。例如,可让学生观看科幻片,描述精彩情节,或观看其他音像作品,表演精彩片段;听广播节目,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模仿广播、电视台的媒体语言形式,举办“快乐传真”、“实话实说”、“时事点评”、“热点人物”等活动。这样做,既拓宽了练习的渠道,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学生更好地说话提供了素材,又挖掘了潜在的智能。

只要教师有心、留心、用心,就会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开拓一条十分宽广的途径。从课堂教学,创设情境,到走进生活,使口语交际训练经历一个由练习到应用的过程,从而能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和深刻性,提高言语表达的规范性、条理性、敏捷性,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

四、口语交际训练的核心

1.营造轻松和谐的交际氛围

老师在课堂上要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提供一种自由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训练。

为了鼓励学生大胆“讲话”,可以实行如下“开放政策”:

(1)允许说错。学生在课堂上答问时,说错了话,老师不能责怪,不能讽刺,不能挖苦,同学之间也不要互相嘲笑。老师应该创设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由“惧说”向“敢说”发展。

(2)允许反复补充。在课堂上,学生发言如果比较简单,教师可以启发他讲得具体些;如说话含混,观点模糊,教师可启发他讲得明确些。如果教师看到学生发言后再次举手,就应该给他机会补充,并因势利导,鼓励他完整、全面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允许不断修正。教师要摸清每个学生的性格,要鼓励那些敢于修正自己不正确看法和说法的学生。

(4)允许质疑。学生可以对教师讲授的任何问题质疑,也可就其他同学的发言提出质疑,展开辩论,也应该允许别人对自己的质疑进行申辩或答辩,真正形成踊跃发言的整体氛围。

(5)允许保留。对老师、同学的发言、讲话的内容,如有的学生持不同看法,教师应允许其保留看法,直至想通为止。

2.形成双向互动的交际方式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两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它重在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鼓励发展合作精神。这就不同于我们传统教学中的“说话训练”。“说话训练”过多强调“说”,难免内容单一、形式单调,学生主动性不强。它必须打破过去单向听说的格局,使口语交际训练形成开放、互动的局面,变“师──生”单向静态交流为“师──生”、“生──生”、“个人──集体”双向和多向互动的交流,譬如采访、辩论、集体讨论、演课本剧等运用说、问、评、议、比、演等形式的训练,使学生在双向、多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训练中,逐步形成自然、大方的语言交际能力。

3.切实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1)因材施教

由于先天素质、后天社会生活及所受教育的不同,每个人的气质、性格、兴趣、能力也各有差异,这就决定了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我们决不能“一刀切”,只有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就像一个烹调师,做出的每顿精神食粮都要合学生的口味,满足其需要,这就必须研究学生的心态、学生的喜怒哀乐、学生的特长和追求。比如对于“能说会道”的学生,我们应充分发挥其在口语交际方面的特长,让他们当好小老师,以带动其他学生,对于“沉默寡言”的学生,则要多做工作,启发开导,消除其畏惧感,抓住动机,使其闪光点显露于众,这有利于激发兴趣。

(2)开展激励性教学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兴趣的源泉还在于运用”,“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我们的学习”。一方面,教师应重视在口语教学中及时评价,并让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从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学生参与评价,从内容上说,一是评价交际的语言是否清楚明白;二是评价交际的方式是否讲究文明礼貌;三是评价交际的习惯(态势语、普通话是否准确)。对学生的评价教师不要求全责备,关键在于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应特别注意的是,教师指导的重点和方式,不是讲授大量系统的交际知识,而是在学生饶有兴趣的口语交际活动实践中,切实、精当地提示有关知识,点拨语言表达、语言规范、听说习惯、交际方式与态度上的偏差,使之受到正确的训练,有效地提高实际口语交际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考核,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特别是注意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过程的评价,便于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检测学生听说能力和听说教学的情况、调整教学活动、对听说教学有引导激励作用,还可让学生看到学习成果,激励学习信心。通过实践,积累方法。

总之,在口语交际训练中,面向全体是训练的基础,自主参与是训练的关键,双向互动是训练的核心,促进学生发展是训练的归宿。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需要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也更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和长期坚持、艰苦训练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