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课程中教师的论辩训练

新课程中教师的论辩训练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辩有助于开发智力,增长才干。论辩有助于惩恶扬善,匡扶正义。论辩的对抗性,指论辩问题是在持有对立观点的双方之间展开的。论辩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除了一般有功利目的论辩以外,还有旨在提高人们口语表达能力的竞赛性论辩。注意风度,是从道德方面对论辩提出的要求。如若“论敌”、一再恶语中伤,方可有理有节地进行回击。所谓反例斥谬,就是寻找与论敌的观点相反的事实或事例,从而指出论敌谬误的方法。

第五节 新课程中教师的论辩训练

一、论辩的意义

论辩是观点对立的双方探求真理、明辨是非,借以说服或驳倒对方的口语交际活动。

论辩有助于获取真知,提高认识。俗话说:“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真理总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论辩有助于开发智力,增长才干。论辩是知识、智慧和意志的综合较量。通过论辩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以及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论辩有助于惩恶扬善,匡扶正义。善于论辩,可以凭三寸不烂之舌,揭穿各种谎言谬论,推倒各种不实之词,从而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保护自己以及他人的声誉和权益。

论辩具有对抗性、逻辑性、机敏性等特点。

论辩的对抗性,指论辩问题是在持有对立观点的双方之间展开的。在论辩中,双方观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是语言素养和论辩技巧的较量,也是智慧、意志的较量。

论辩的逻辑性,是指论辩双方都必须遵守逻辑思维的规律,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严密。1858年,林肯在论辩中说:“你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人,但你不能在所有时候欺骗所有的人。”这段辩词以其逻辑的缜密赢得了世人的称赞。

论辩的机敏性,是指辩场风云瞬息万变,机会与陷阱同在,论辩者必须机智敏捷,反应迅速,随机应变。不仅必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坚守住本方阵地,而且要能随时发现对方漏洞,伺机反击。

论辩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政治活动、经济决策、外交斗争、商业谈判、科学研究乃至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论辩。除了一般有功利目的论辩以外,还有旨在提高人们口语表达能力的竞赛性论辩。

二、论辩的基本要求

论辩必须做到:紧扣论题,能攻善守,注重风度。

1.紧扣论题

在论辩中双方都必须紧紧围绕论题发表意见。如果双方都背离论题、互不交锋,就不成其为论辩了。

例如,新加坡“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辩论“人性本善”,反方复旦大学队从正方观点中合理地引申出“善花结恶果”的错误命题,穷追不舍。连续五次追问对方“善花是如何结出恶果来的?”正方难以回答,一再回避。结果,反方便占了上风,最后获胜。

2.能攻善守

在论辩中,攻,是驳论;守,是立论。攻,就要集中精力攻击对方基本观点。守,就要确保本方引用的事实、数据、典故准确无误,而且论证严密,滴水不漏,不给对方以任何可乘之机。攻与守是辩证的统一。论辩讲究的是攻守兼备,不偏于一端。只守不攻,对论敌的观点不予反驳,构不成威胁,显得过于懦弱;只攻不守,看似咄咄逼人,但对论敌提出的问题始终避而不答,也会给人以色厉内荏的感觉。

3.注重风度

注意风度,是从道德方面对论辩提出的要求。在论辩中。一定要尊重对方人格,做到“讲理不伤人”。“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进行人身攻击,这不仅会失去听众的信赖,同时也降低了自己的人格。即便受到“论敌”的辱骂,也要努力克制自己,表现出良好的教养。如若“论敌”、一再恶语中伤,方可有理有节地进行回击。

三、论辩的方法及训练

参加论辩,不但要对辩题有透辟的研究,还要掌握论辩的方法和技巧。

(一)阐释论题

阐释论题,首先要阐释论题所包含的概念。阐释概念有下定义、外延列举、特征描述等方法。下定义就是借助词典或已有知识,揭示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列举是通过穷举或例举的方法说明某个概念反映的是些什么事物。特征描述就是对概念所反映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叙述。需要指出的是,下定义法虽然看来很准确很规范,但用起来有些问题。一些概念很难下精确的定义。比如说“温饱”“人性”等概念就是这样。假如勉强下个定义,在论辩中就可能招致论敌的攻击。例如,将“恶”定义为“本能和欲望的无节制的扩张”。论敌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如有一个朋友酒量是三两,一次酒逢知己,多喝了二两,这算不算“恶”?如果回答了这个问题,还可能引发其他的问题。在阐释论题时,除非必须硬着头皮给某个概念下定义外,要尽力避免对事物作抽象的概括。可尽量运用“外延列举”或“特征描述”的方法。还可以用语词解释的方法来阐释概念。比如像“温饱”就解释为“衣暖饭饱”。这种语词解释,虽从实质上看并未提供多少新信息,但它给人的感觉是你已经清楚地阐释过“温饱”的概念了。这样做不会给论敌留下任何把柄。

(二)追加前提

任何观点的成立都依赖于一定的前提条件。比如说“水是液体”这个观点的成立就依赖于“标准大气压下,摄氏零度到100度之间”这一前提条件,如果前提条件发生了变化,观点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论辩中,为了更好地立论和反驳,常常需要追加前提条件,使本来比较抽象笼统的论题具体化、现实化。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就善于使用这种方法。

欧提德莫斯认为,欺骗、偷盗行为是不正直的。苏氏在上述论辩中,避免泛泛议论抽象的欺骗、偷盗,而是运用追加前提的方法,将这个一般性的辩题具体化为“欺骗敌人”,“偷敌人的财物”,“骗孩子吃药”等辩题。然后迫使论敌得出与自己观点相矛盾的结论。后人称这种方法为“苏格拉底式问答法”。

苏格拉底式问答法的步骤是:论辩开头不涉及双方分歧,而是顺应对方思路,站在对方角度提出一系列问题,诱使对方连连称是,以致丧失防卫意识和对抗态度最后落入圈套。

又如,1986年亚洲大专辩论会上,北京大学代表队就曾用追加前提的办法,把本方辩题“发展旅游业弊多于利”限制为“无条件、无节制、盲目地发展旅游业弊多于利”,这样进可攻,退可守,最后赢得了论辩的胜利。

(三)善用事实

事实胜于雄辩。在论辩中,人们常常选用典型事实或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反驳论敌的观点。

(四)逻辑推演

在论辩中需要借助于逻辑推理的地方很多,逻辑推理的种类也很多。下面只扼要介绍一种最常用的逻辑推理:三段论。三段论的客观基础是: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属性,这类事物中的每一小类,每一个别事物也都具有;一类事物不具有的属性,这类事物中的每一小类,每一个别事物也都不具有。例如,笔具有写字画图的属性,毛笔、钢笔、铅笔等等,只要属于笔这个类的事物就都有写字画图的属性。笔不具有能切削的属性,因而毛笔、钢笔、铅笔等也都不具有能切削的属性。在论辩中,常常由一般性的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可推断其中特殊性或个别性的事物具有或不具有该属性。

(五)反例斥谬

所谓反例斥谬,就是寻找与论敌的观点相反的事实或事例,从而指出论敌谬误的方法。当论敌作出一个错误的一般性推断时,只要能找出一个反例来,就足以证明论敌犯了“轻率概括”的错误了。例如,一个小学生告诉老师:“我发现所有带‘风’偏旁的汉字都读作fēng,像枫树的枫,疯子的疯,讽刺的讽等等。”老师反问道:“秋风飒飒的‘飒’也带有偏旁‘风’,照你发现的规律,就不能读sà,而要读fēng了?”一下子问得这个学生张口结舌。“反例斥谬”法是一种很有效的批驳方法。

(六)以矛攻盾

根据形式逻辑的矛盾律,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事物的同一方面所作的一对相互否定的论断不可能同时都正确。由其中一个判断的正确就可以必然推出另一个论断的错误。在论辩中,辩手不但自己要严格遵守矛盾律,而且要特别留心对方是否有相互抵牾的地方。一旦发现论敌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就可以抓住,加以抨击。这种方法就叫做“以矛攻盾”法。

(七)引申归谬

运用“引申归谬”法时,先假定论敌的观点是正确的,然后顺承论敌的思路进行联想,从论敌的观点合乎逻辑地引申出一个荒谬的结论来。这实际上是一种“以谬制谬”的方法。

(八)形象类比

在论辩中,逻辑思维起着重要作用,但它显得过于凝重,缺乏活力和情趣。如果以形象思维加以配合的话,会使论辩充满生气和幽默感。因此在论辩中,聪明的辩手常常用形象的类比取代抽象的说理。

简单一点说,类比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某些属性相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论证方法。

四、竞赛性论辩

竞赛性论辩是双方知识积累、思维能力、语言表达、心理素质、道德修养的综合较量和锻炼,也可以使听众获得教益,受到熏陶。因此,论辩比赛深受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

(一)论辩比赛的组织

论辩比赛的组织包括确定赛制、评判标准和论题,约请主持与评委,安排赛程等。

1.赛制

比赛双方,有1对1式、2对2式、3对3式,最常见的是4对4式。

4对4式是新加坡国际大专辩论会的赛制。正、反方各有4名队员组成,甲为主辩,乙,丙、丁为助辩,简称一、二、三、四辩。比赛开始,按正方甲、反方甲,正方乙、反方乙,正方丙、反方丙的次序进行程序发言。每人均限时3分钟;然后进行自由辩论,各方限时4分钟;最后由反方丁、正方丁做总结发言,限时各为4分钟。

2.评分标准

正规论辩比赛的胜负由评委评定。评分标准及个人成绩、团体总分计算办法,由比赛组织赛前规定。

1988年新加坡第二届亚洲大专辩论会的评分标准为:

①个人分数:

img15

②团体总分:

img16

3.辩题

辩题的选择是论辩比赛组织的第一大事。辩题如何,直接关系到论辩比赛的成败,标志着比赛的组织水平。因而重大的论辩比赛常常是公开征集辩题并组织专家甄别筛选。

辩题要求:

一要公平,不一边倒。一定要避开真理性和常识性的简单是非。如果硬让一方拥有真理;阐述常识,另一方反对真理,违背常识,论辩就无法进行。二要有意义,值得辩。这就得选取具有一定社会价值和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三要可辩,能辩起来。辩题并不高深莫测,辩手经过努力可以驾驭得住。双方能有话可说,有理可讲。使辩论具有观赏性,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观众能听得懂,乐意听。

下面是一些重大论辩比赛的辩题:

①发展旅游业利大于弊

儒家思想可以抵御西方歪风

③物价上涨的趋势是可以抑制的

进口高档消费品利大于弊

⑤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⑥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

⑦人性本善/人性本恶

⑧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在于发挥个人专长

⑨应对女性就业实行保护

⑩人类社会应重义轻利/重利轻义

img17法制能消除腐败

img18烟草业对社会利大于弊

img19效率必然牺牲平等

img20提倡购买国货有利于发展经济

img21不破不立/不立不破

img22金钱追求和道德追求可以统一

img23维护社会秩序主要靠法律/道德

img24愚公应该移山/搬家

img25知难行易/知易行难

(二)论辩比赛的准备

1.吃透辩题

赛前准备阶段要尽可能周密地审题。要找准有利于本方立场的总体思路,寻找驳斥对方的“杀手锏”。例如,复旦大学代表队参加新加坡首届国际大专辩论赛,对“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这一论题,事先就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最后明确思路:“医学对艾滋病无能为力。艾滋病给人带来的严重危害,远远超过了医学问题。艾滋病在社会中发生和发展,必须用社会系统工程(包括医学治疗)加以解决,因而是社会问题。”在论辩中吃透辩题,发言时就会胸有成竹,理直气壮,立于不败之地。

2.搜集素材

吃透辩题后,就要广泛搜集有关素材,并制成卡片备用。比如要辩论“维护社会秩序主要靠法律”,就要把与法律有关的知识和法规搞清楚。特别要重视搜集各种有力例证。这样比赛时既可以引经据典,也可以幽默调侃。如果材料准备不足,就会像打仗缺乏子弹,在赛场上只有被动挨打。如悉尼大学队与复旦大学队辩论“艾滋病是医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时,由于悉尼大学队不知艾滋病的防治口号,在遭到复旦大学辩手盘问时,不得不以“更要加强预防”来搪塞,引起哄堂大笑。

3.准备辩词

准备辩词包括撰写程序发言的辩词和草拟自由辩论的辩词。以4对4赛制为例,4位辩手的程序辩词像是一篇分成4段“起承转合”的文章。即一辩开题,说明本方立场和基本观点;二辩、三辩,从特定角度演化本方立场、观点,展开论述核心观点;四辩总结发言,反驳对方观点,综述本方观点,再上升到新的高度。4位辩手的辩词各有侧重,又相互配合。程序发言实际上是一种备稿演讲;拟稿时要集中群体智慧,构思时立意要高。4辩的总结陈词,要努力与人类社会的真、善、美这些大问题联系起来,造成对方难以超越的境界。在稿子的篇幅上,除正方一辩外,二辩、三辩和反方一辩的发言时间要比限定时间少半分钟左右,四辩的发言时间要比限定时间少一分钟左右,以便发言开始时先驳对方。

在论辩中,进攻主要靠提问,防守主要靠应对。除了赛场上随机应变、突发奇想外,在准备阶段还要精心设计一些对方难以回答的问题,考虑好对方极有可能提出的问题,届时自己怎样回答,并进行反击。发问可以是本与已有现成答案而对方可能没有准备的问题。例如:“当今世界上有多少个艾滋病毒携带者?”“今天治疗一个艾滋病患者需要花多少钱?”此外,还可以准备一些风趣幽默的辩词。到适当时可拿出来压倒对方,赢得听众。

(三)论辩比赛方略

论辩赛场上,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方略:

1.攻其要害

辩论赛的大忌是双方在细枝末节的问题上纠缠不休,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偏离了主体。论辩取胜的关键在于迅速判明对方的要害所在,猛攻到底,从而在理论上彻底击败对方。例如:“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这一辩题的要害是:在不温饱的状态下,能否谈道德? “人性本善”这个辩题的要害是:既然人性本善,那么恶从何来?形象一点说,就是善花如何会结出恶果?在论辩中抓住这一类问题不放,就能给对方论点以致命的打击。

2.寻找破绽

论辩比赛双方高度紧张,难免出现失误。除了本方要避免口误外,还要努力寻找对方的这类破绽,及时进攻。例如,一位辩手在论辩中误称李光耀为“新加坡总统”,对方就马上指出“这是个常识性错误,李光耀是总理而不是总统”。台北大学队与复旦大学队论辩,复旦队引用荀子的一句话时,台大队三辩脱口而出,说“荀子说错了”。复旦队四辩马上抓住不放:“你说荀子错了就错了吗?那么还要那么多儒学家干什么?”仍是这场论辩,台大队四辩说:“我倒想请问对方辩友,在人性本恶下,我们为什么要法律,要惩治制度呢?”复旦队一辩立即紧接高兴地说:“对呀!这不正说明了我方观点嘛!如果人性都是善的,还要法律和规范干什么?”

3.短兵相接

所谓短兵相接,是指在自由论辩阶段,发言针锋相对,简明扼要。这样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发言次数,增强进攻力量。运用这种方法,发言常常是一两句话,而且多是反问句。例如:“请问西方歪风这么多光靠孝顺能够解决问题吗?”“请问对方同学,历史上哪一种病没有被根除呢?”在回答问题时运用短兵相接法,也要力求简洁明快,避免言多有失。从论辩的实际情况看,短兵相接在自由论辩阶段进攻最简便有力,最容易得分。

〔训练〕

1.观看一次国际大专辩论会录像,然后讨论:a.总的感觉怎样? b.胜方的成功表现在哪些地方? c.哪些论辩员表现出色?具体辩词是什么? d.有哪些论辩技巧值得学习?

2.按照论辩赛的规程要求,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论辩比赛。先征集辩题,然后组织辩论队,推选主席和评委,经过抽题做好充分准备后,再进行正式比赛。

〔训练检测〕

一、目标要求

1.了解论辩的意义、特点和基本要求。

2.掌握论辩的要领和一般论辩的方法。能参加一般论辩和赛场论辩,并知道怎样取胜。

二、方法步骤

1.检查各种〔训练〕的实际效果。

2.组织赛场论辩,全班同学人人参与。由同学们按论辩赛规程要求进行组织活动。)

3.根据每个同学在论辩中的发言(包括集中发言和自由论辩时的发言)评定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