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显性学科中的生命教育

显性学科中的生命教育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市西中学政治教研组根据《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建立了三个层面的对学生的生命教育的目标:生理层面——关注人身安全,教育学生学会自我保护,珍惜生命。显然现在的学生对自己的生命非常珍惜。过去,我们的教育偏重于强调个人对社会负有的责任,强调为了保护国家、集体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

(一)思想政治学科

现代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也是以学生个体的发展以及公民思想品德与健全人格的构成为依据的,与上海市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政治学科的教学绝不仅仅停留在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和哲学常识的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注重每一课教学内容中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注重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同。市西中学政治教研组根据《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建立了三个层面的对学生的生命教育的目标:生理层面——关注人身安全,教育学生学会自我保护,珍惜生命。具体包括学会用法律和其他合适的方法保护自己等;心理层面——让学生学会悦纳自己,积极乐观地看待事物,愉快地生活。具体包括学会应对挫折的方法和技能,学习应对精神创伤和危机干预技能;理解生与死的意义,培养积极的生命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人生观;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充实自己,学习规划自己美好的人生等;社会层面——生命不仅仅属于个人,也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人。具体包括学会尊重、理解和关爱他人,能够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和矛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关心人类生态危机,理解生态伦理,参与景观保护,关心和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拓展自己的精神世界等。

以高一《经济常识》的教材内容为例,市西中学政治教研组对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并明确了生命教育目标要求:

(续表)

(续表)

下面是市西中学两位政治教师实施学科生命教育的课例和思考,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思想政治学科之中生命教育的契机之多,也体现了教师生命教育资源开发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生命教育思考

高三下半学期我和学生做到了这样一道习题:高中生黄亮等三人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弄堂口有一个形迹可疑的人正在撬一辆助动车的锁,黄亮大声一喝:“你在做什么!”那人拔腿就跑,三人猛追把歹徒拖住。周围的人纷纷上前围观,有的人动手殴打歹徒,引起交通堵塞。黄亮等想起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一面劝阻动手殴打歹徒的群众,一面拨打110报警,民警及时赶来,依法对歹徒进行了处罚。当时,正发生了市北中学一名高三学生勇擒窃车歹徒而头部受伤的真实事例。结合正在进行的生命教育,我布置了题外的讨论题:一个正在高三冲刺阶段的重点中学学生只身与携带工具的歹徒斗争值不值得?同学们都肯定了这名中学生的勇气和正义感,觉得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明哲保身,对社会中的恶习不愿管、不敢管,间接助长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如果连血气方刚的青少年都不敢管,那么社会就将看不到希望。有的学生指出,我们常常把不良社会风气的造成推却到社会和他人身上,在为受害者惋惜、为英雄唏嘘的同时自己却无动于衷,从这一点上讲这位高三学生尤为可敬。但也有学生认为这名中学生的行为不值得效仿,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硬拼只能带来无谓的损失,应该智取。我统计了一下,认为这名学生精神可嘉但行为不可取的超过了半数。显然现在的学生对自己的生命非常珍惜。有一名学生还将了我一军:“老师,你特别指出是市重点中学的学生,是不是意味着如果是普通中学的学生牺牲一下就无所谓了呢?我觉得,不管是歹徒、普通中学的学生、重点中学的学生还是市民或其他什么人,生命都是宝贵的,在生命权上都是平等的,我们除了对社会负有责任也对家庭和自己负有责任,不能轻易地以命搏命。”对这样的回答,我首先报以掌声,学生们也都表示赞同。我让学生们继续讨论应该如何智取?学生们立刻联系到了那道习题,有的说要多叫几个同学,有的说用手机报警,有的说记下歹徒的外貌特征和被偷车辆的牌照,等等。高三学生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智慧和想象力。我又问:习题中的群众打歹徒解气的行为是否可取?学生们马上说那是犯法的,他们认为现在是法制社会,虽然很多学生都有自行车被盗的经历,但还是认为应该克制冲动,让法律去惩治歹徒。最后,我们达成了两点共识:要对社会负责,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斗争;也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在进行斗争的同时善于保护自己。

在最新的一次宪法修改中,把“尊重和保护人权”明确地写入了宪法,而人的生存权是人权的基础,生命权是人的基本权利,人权的平等首先体现为生命权的平等。过去,我们的教育偏重于强调个人对社会负有的责任,强调为了保护国家、集体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今天我们进行的生命教育则在强调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强调法律意识、要求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这应该说是一大进步。我们所进行的生命教育的素材生活中比比皆是,作为教师关键是对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给予高度的重视,要有自己的思考,要有教育的意识,教育就会水到渠成。当然,学生分析得头头是道,但真的碰上了事情可能又是另一个样子,这更说明持之以恒的教育是必须的。

(本案例作者:市西中学政治教师张青)

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明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具体内容,知晓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能够具体分析案例,具体指出消费者哪些应享有的权利被侵犯。了解我国法律规定的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的途径,知道怎样维护消费者自己的合法权益,让学生更能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对三鹿奶粉事件进行分析,探讨信息不对称原理。并通过课堂的讨论、讲解,让学生对各类消费者权益遭侵害的案例进行评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进学校和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依法、守法的公民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法律意识。

二、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节,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谈论和学习消费者合法权益,必然要说到今年的一个重要事件——三鹿奶粉事件。这件事情我们已经从很多角度开展了分析,现在首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作为那些奶粉的消费者来说为什么会去买那些“毒”奶粉呢?

回答:因为便宜。

三鹿奶粉还不是最便宜的,如果只考虑价格因素,大家还不一定会选择三鹿。

要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首先我们要还原一下消费者购买奶粉的情景。我这里有两种奶粉,并且有奶粉的相关介绍,我们请两位同学做代言,等他们做好介绍以后,你们告诉我你们的选择。

(演示两种奶粉包装袋,无商标,并请同学做代言广告)

问:你为什么选择A奶粉?

回答略。

告诉大家你们的选择到底是什么?A奶粉其实是三鹿奶粉,某明星不幸做了三鹿奶粉的代言人,B奶粉其实是多美滋奶粉,这次的奶粉测试中是安全产品。现在同学们是否能明白你们为什么作出错误的选择吗?

回答略。

消费者在选择奶粉时,不具备作出正确选择的条件,我们并不知道奶粉好坏的真实情况。

问:我们知道什么?

答:价格,标注的生产日期,包装上的说明书,别人提供的间接经验等。

问:那么奶粉的真实全面的信息谁知道?

答:生产者、经营者。

问:他们知道什么?

答:真实的生产过程、产品成分、成本等。

问:谁掌握的信息重要?谁掌握的信息更加核心?

答:生产者和经营者。

这种现象,我们称作为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的含义:(略)

(1)信息不对称使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正当权益容易受到侵犯。

拓展:柠檬市场,二手车市场,信息不对称与博弈论

(2)消费者维权难

问:谁知道现在那些因为食用了毒奶粉的儿童们情况如何?他们是否获得了赔偿?

赔偿难的原因——赔偿数额巨大,涉及390亿元,远远超过了三鹿厂家能支付的数额。

举证难,要收集的证据很多,包括发票、病例、鉴证等。

由此可见,消费者与经营者相比处于弱势地位,因为他们的权益特别需要保护,因此我们才有了相关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部法律与其他法律的不同之处在于只强调消费者拥有的权利,而没有强调消费者的义务。

这里,请同学们思考:以前我们总是说消费者是上帝,现在说消费者是弱势群体,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

这里关键是要弄清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消费者总是希望买到价廉物美的东西,而经营者总是想卖出价高质低的东西,两者是斗争的关系,但是,两者也是相互依存的,消费者需求的满足要依赖于生产者的生产,生产者利润的实现,也需要有消费者的“投票”。制造毒奶粉的生产者只看到了自己的利益,而没有看到自己的利益来源于消费者对自己产品的信任和选择。

三鹿厂现在已经停产,面临破产。蒙牛可能被外商并购,光明损失了3亿,这些事实都说明,只有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才有利于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才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那么消费者究竟享有哪些权利呢?

同学自学课本62页到64页。并请回答以下问题。

酒店“谢绝自带酒水”、收取“开瓶费”的行为是否合法?

(侵犯了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公平交易权)

顾客的物品在超市免费寄存时被调包,超市是否承担责任?

(安全权)

顾客的胶卷被彩色扩印部损坏后可否要求赔偿精神损失?

(获得赔偿权、公平交易权)

存款被他人支取,储蓄机构是否承担责任?

(安全权)

保姆偷盗后去向不明,可否要求家政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购买IT产品能否要求经营者查看真机?

(知情权)

举例:国美购买手机与百思买购买手机的区别,与产生的结果。

教师总结(略)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对此很有多的感受和经验,比较愿意参与。再加上三鹿奶粉事件的讨论在之前已经有很多铺垫,所以,整个课堂的学生参与度很高。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很多问题,环环相扣,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深入思考,课堂的大多数问题难度也并不大,同学们比较愿意参与。因此最大的感受是课堂氛围很好。

在课堂中介绍了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博弈论,拓展了同学们的知识,也让此课的内容从生活走向了理论,提升了课堂的内涵,让学生们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地运用理论思考问题。

整个课的设计是比较实用的,特别是对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比较有帮助,也算是一堂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本案例作者:市西中学政治教师陈雯)

(二)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是显性的生命教育课程,有着非常丰富的生命教育点。

下表为市西中学生命科学教研组梳理的教材内容与生命教育落实点。

(续表)

下面这堂生命科学课,也体现了很好的生命教育思想。

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变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三类有机物的代谢途径;

2.知道三类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3.知道合理营养的含义和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的过程,理解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转变过程和转化关系,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营养物质的转变,认同并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建构健康、科学的膳食观念,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关注个人健康,促进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

通过营养物质转变等内容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生命的自我更新特征。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类营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认同并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构建科学的膳食观念。

难点: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类营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四、教学手段:板书结合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续表)

(续表)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围绕教师通过设计一些问题在学生中开展调查形成案例,师生共同分析展开,通过案例分析,学生了解了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这一知识内容,反过来这些知识从科学的角度又极有说服力地让学生感受到了不良饮食行为和习惯对健康的危害,促使他们从内心来接受正确的生活习惯。(本案例作者:市西中学教师金惠珍)

(三)体育健身

体育课程本身的性质决定了体育在生命安全教育方面有着明显的学科优势。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有关的生命安全常识,更能提高应对生命安全威胁的保护技能,体现体育与健身课程在生命安全教育中的实践性。首先,体育课程本身就有安全教育功能。体育与健身课程在学生的运动损伤预防、营养卫生安全以及安全参与活动的常识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教师通过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达到一般的安全教育目标。其次,体育课程在生命安全教育方面有着较为显著的实践性。例如,在障碍跑教学单元中,教师可以结合火灾或地震等相关知识,设计符合相关情景的障碍,组织学生进行爬行、跨越、钻过、躲闪等练习,并同时引导学生学习相关常识,达成知识、技能、情感等多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教师有意识地提取相关教材,并有针对性地整合到教学中,不仅能活跃体育课堂气氛,更能提高生命安全教育的深度,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生命安全教育的目标。同时,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学生还可以掌握情绪调节的运动方法,培养顽强的耐挫能力,培养不轻易放弃生命的坚韧品质。人体在面临各种压力的情况下,如果不及时调整,就会出现身体不适或过激行为,而体育运动是调节人体情绪的最佳方法之一,合理地采用个体习惯的运动手段,可以达到很好的调适效果。

下表是市西中学体育教研组梳理的生命教育教学内容与处理方法。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