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隐性学科中的生命教育

隐性学科中的生命教育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文学科对于个体生命而言,至少具有以下两方面的价值。语文学科几乎所有的内容文本都可以进行生命教育,所以从内容上不一一罗列,关键的是教师的生命教育意识和能力的不断提高。),死亡的气息,反正是让人感到很压抑、沉闷,同时也说明巴尔扎克已经走到了生命最后一刻,奄奄一息。

(一)语文学科

语文学科对于个体生命而言,至少具有以下两方面的价值。一方面,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对语言的品味,进入他人的心理世界和生活世界,体验他人。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语文教学获得生命的自我表达。表达的需要是人的一种天然的需要。语文学科在实施生命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语文教材中的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无疑是实现生命教育的最佳载体,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和开发现有教材,通过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审视自我、学会调适,感悟自我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陶冶学生的心灵。在引导学生欣赏经典作品、体味作者生命情感、走进他们生命世界的同时,还可以引领学生多层次地认识生命的本质、探求生命的意义、建构生命的信仰、实现生命的和谐,最终实现生命质量的全面提升。

语文学科几乎所有的内容文本都可以进行生命教育,所以从内容上不一一罗列,关键的是教师的生命教育意识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语文教研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确定了分年级实施生命教育的侧重点:高一主要实施“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教育,高二主要实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教育,高三主要实施“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教育;同时还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对课堂教学实施生命教育进行研究课的示范和研讨,分别由三个年级的老师示范执教《最后的常春藤叶》《老王》《音乐短章》《项脊轩志》《巴尔扎克之死》等课文,进行教研组研讨,既探讨了在语文学科如何真正实施生命教育的问题,又对全组每位老师自觉在语文课堂中落实生命教育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有些老师还在区级以上层面开了生命教育公开课研究课,比如周家宏老师的《巴尔扎克之死》和陈学政老师的《老王》,姚杰老师的《古诗词鉴赏》和杨俊杰老师的《邂逅霍金》,郑岚老师的《想北平》、柳苏琴老师的《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胡志成老师的《生命的五种恩赐》等。这些课都紧扣教材,在课文的学习中渗透关于生命现象、体验、理解、感悟的教育,或多或少使学生们对人为什么活、怎样活的问题展开思考,从而激发他们对生命的尊重、珍爱,对生命奥秘的探索,提高生命的境界,提升生活的质量。更重要的是,通过开课之前上课老师和备课组乃至全教研组老师的反复、深入的研讨,以及开课后的教学反思、再次研讨和案例的形成,使得语文组所有的教师都能从这些教学展示活动中有所得,并使生命教育的实施成为语文教师一种职责和日常语文教学中的自觉行动。

《巴尔扎克之死》一课的教学实录,集中体现了市西中学语文学科生命教育的思路和实践。

《巴尔扎克之死》(教学实录)

【引题】

新学期以来,我们一起阅读了史铁生的《合欢树》,母亲在史铁生第一部小说发表的时候,死了;我们又一起阅读了《冰山愈冷愈情热》,孔繁森死了,一腔热血洒在了青藏高原;《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的老贝尔曼画好最后一片叶子,也死了。这些天以来我们一直沉浸于一个沉重的话题——死亡。生老,每个人都要经历;病死,每个人也无法避免;生老病死是谁也无法逃避的人生过程。安徒生笔下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冻僵之前想起了去世的祖母,祖母曾说过:地上的人死了就会变成天上的星星。有时候我就会想:那划过天际的流星又向我们昭示着什么呢?今天,虽然外面春光烂漫,但我们还要再一次面对、再一次探讨一个和我们每个人距离都并不十分遥远的话题,那就是——死亡。

【阅读过程】

师:我先来采访一下大家的阅读情况。课前让大家进行了预习,大家阅读了几遍?实话实说,为了今天和大家进行交流,我认认真真地阅读了三遍。有没有阅读了三遍的?大家都进行了非常认真的阅读,那我们就有共同交流、共同探讨的可能。

【问题一】文中对巴尔扎克之死作了非常真切的描述,你看完之后,有什么感受?

生1: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课文中的第30段,文中说“鼻子塌倒在脸颊上”,一具死尸,已经腐败了。

师:能读一下吗?

生1:(朗读)。

师:也许腐败的还不只是鼻子?

生1:文中说“面孔毁坏得很快”“脸孔已毁败”,看来应该不仅仅是鼻子。

师:读完之后,什么感受?

生1:怕死了,害怕,很恐怖,想呕吐,平常我见到小猫、小狗的尸体,可能都会呕吐,吃不下饭,恶心。

师:读第一遍的时候,我也有这种感觉:害怕、恐怖。所以我很敬佩殡仪馆的美容师。放死尸的屋子,肯定充满了腐臭的气味,这个气味大家是可以想象的,一具死尸,没有了生机,迅速的崩溃、腐败。应该是恶臭,一股难以忍受的恶臭。

生2:刚才老师说到气味,我在阅读的时候,就注意到文章里面许多关于气味的描述。

师:有几处描述,具体一点,找一找。

生2:第37页的第10段和第18段,好像就这两处。

师:给大家读出来好吗?

生2:(朗读第10段、18段)。

师:这个时候的巴尔扎克死了吗?……还活着。谈谈你的感受?

生2:应该是一种死亡的味道(是味道吗?),死亡的气息,反正是让人感到很压抑、沉闷,同时也说明巴尔扎克已经走到了生命最后一刻,奄奄一息。

师:两次的描述有区别吗?

生2:第二次描写加了两个修饰语“难以忍受”“冒出来”。都说明巴尔扎克快要……死了,已经奄奄一息。

师:“难以忍受”说明气味太浓重了,让人窒息。“冒出来”是因为巴尔扎克“掀开”了毯子。刺鼻的味道,令人窒息。第一次对气味的描述作者来到巴尔扎克身边了吗?第12段有句话“还要穿过一个走廊”。

生2:雨果还没有进入巴尔扎克房间的时候,他就闻到了这样一种尸体的气味。整个公馆都充满了尸体腐烂的味道,令人窒息。第二次的描述,雨果已经来到了病床前,当然气味更浓,所以作者用了“难以忍受”一词。

师:这是怎样的一种恶臭?腐败、行将就木、上气不接下气、苟延残喘。

师:还有类似的描述吗?找一找,找到的同学请示意我。

生3:第12段,雨果还没有来到巴尔扎克的卧房就听到了“很响的不祥的喘气声”。

师:写了几处喘气声?

生3:两处。

师:两处吗?再找一找。

生:三处。

师:哪三处?

生3:在第9段的末尾,“几个小时以来,他发出嘶哑的喘气声”。

师:这是一个哭泣的女人的转述,“11个小时以来,他发出嘶哑的喘气声”,还有呢?

生3:第12段“我听到了很响的不祥的嘶哑的喘气声”。

师:和第一处描述有区别吗?

生3:“很响的”“不祥的”,多了两个修饰语。

师:说明了什么?

生3:呼吸急促,声音很大,奄奄一息;“不祥”是说巴尔扎克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

师:第二次描述,雨果是在哪儿听见的?

生3:文中说“我们穿过走廊”“然后是另一个走廊”,说明雨果还没有到病床前。这应该是说明声音很大。最后一次描述是在第16段,病床前听到的。他就要死了,也许是这一刻,或是下一刻。

师:巴尔扎克的肺部已经像一只生了锈的风箱,也许早已千疮百孔,呼吸极其困难,仿佛这呼吸要用尽他全身的气力一样。他就要停止呼吸,不可避免,上帝也回天无力。

师:我们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第9段的文字。

生4:(朗读。声情并茂,体现恐怖、压抑的感觉)

师:借女仆的嘴,我们又知道了巴尔扎克之死的一些相关的讯息。文中描写到:

先生的水肿像……(猪皮似的水肿)/皮和肉就像……(猪肉,不能作穿刺术)

先生撞上了家具……(皮肤划破了,身体里所有的水都流出来——脓和血水)

师:医生们说……/他们说……/于是他们说……/所有的医生都回答……

师:这都说明了一个事实。

生:(第9段第一句话)他已奄奄一息。

师:是啊!他已奄奄一息。夫人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不再陪侍他的左右;医生从昨天起撒手不管,管也没用;医生们已经给他判了死刑:他完了,没有任何办法;教士们为他做了临终涂油礼,准备把他送到上帝那儿去了……

【问题二】雨果追忆巴尔扎克之死,留下了一代巨匠临终前的最后一刻。但我一直纳闷,为什么作者要把气氛渲染得如此恐怖、压抑甚或是恶心?

我给大家朗读几段文字,看第13段至18段。雨果来了,来看他的好朋友巴尔扎克来了。请大家静静地聆听,体会一下雨果当时的情感。

师:(朗读13至18段。语调极度的沉痛)谁来谈一谈作者此时此刻的情感?

生5:从老师的朗读中,我感到了雨果的沉痛,极度的沉痛。雨果在文中处处都在营造一种压抑沉重的氛围,让人感到一种死亡的气息,具体我也说不清楚,但我能感受到雨果当时内心深处的痛苦。雨果的内心不可能不痛苦,他把好朋友当时的情况很真实地记录下来,让读者来感受,就是为了表达他内心的沉痛。

师:你的意思是,内心的痛苦无法言表,只能用冷静的文字来记录,让读者来感受是这样吗?

生5:是的。

师:生6,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6:我也感受到了雨果当时的痛苦,我同时也感觉到了两个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师:这两种情感矛盾吗?

生6:不矛盾。老师刚读到第18段文字“我掀开毯子,捏住巴尔扎克的手”,如果没有深厚的友谊,雨果为什么会忍着难闻的味道,捏住巴尔扎克的手?

师:不是敷衍了事,是忍着难闻的气味,是“捏紧”。

生6:他很悲痛,不忍心好朋友死去,也许早已顾及不了恶臭。“捏紧”这个词,肯定值得推敲,雨果想通过这样的动作,把他的情感传递给巴尔扎克,想要唤醒巴尔扎克,但已没有作用,文中说“他对挤压没有回应”,因为巴尔扎克已经到了弥留之际。

师:刚才两位同学体味到了雨果内心深处的悲伤,因为他与巴尔扎克有着深厚的友谊,不忍诀别。看似平实的语言,实际上蕴蓄着作者翻江倒海似的巨大的悲痛。

【问题三】太压抑了,抬起头来,做一下深呼吸,让我们暂时从沉重的氛围中走出来,一起来思考另一个问题!为了和大家交流我读了三遍,第一遍我也读到了一种沉闷、压抑;第二遍和同学们一样感受到了雨果对巴尔扎克的深厚友谊,不忍诀别呀!但第三遍,我却注意到了一个细节:文中有好几处描写到了一件雕刻作品——巴尔扎克的大理石巨大胸像。请大家在文中把相关文字找出来,坐上记号,并看看几处描写上的区别,有没有什么深刻含义?

生7:有三处,第7段,还有第10段、第25段。生7:读第7段、第10段。

师:(范读第25段)。对照一下,写雕像有什么深刻含义?我们来议论议论。(学生讨论)

生8:第7段雨果来到了巴尔扎克的房间,“写雕像”我觉得并没有深刻含义。应该是一个客观的叙述。和燃烧的蜡烛一样,烘托了一种氛围,即将死去的人的屋子:压抑、沉闷。

师:大理石是否可以看作是不朽的象征?

生8:第一处我觉得没有什么深意。老师说象征了不朽,我看有些牵强。第二处描写应该是有深意的。我也不太理解,但里面提到幽灵,是否和灵魂、精神有关。

师:巴尔扎克正轻轻地离开,一颗巨星正在陨落,他的灵魂正在离开残损不堪的肉体。

生9:第三次的描述,有一些词语“傲视一切”“隐约闪光”应该是渗透了作者的情感。

师:什么情感?

生9:我觉得应该是赞美。

师:你再给大家朗读一下第25段。

师:生10在边上一直表现得比较冷峻。你来谈谈。

生10:我觉得这应该不仅仅是在写雕塑,应该是指一种精神,特别是第25段段末“我将死与不朽作比较”应该是很重要的一句话。应该是对巴尔扎克的一种赞美。

师:“我将死与不朽作比较”,你觉得死亡的是什么?不朽的又是什么?

生10:死亡的是巴尔扎克的肉体,不朽的是巴尔扎克的精神、人格、作品。

师:巴尔扎克的肉体正趋于死亡,但巴尔扎克的精神、人格、作品永垂不朽。

课前我也要求同学们查阅一下雨果和巴尔扎克的一些材料,现在谁来简单介绍一下巴尔扎克(请简略讲,重复的就不要说了,宝贵的时间留给别人)。

生11:我上网查了一些有关巴尔扎克的材料。巴尔扎克是法国小说家,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大师。创作了宏伟的《人间喜剧》,一生写了91部小说。

师:《人间喜剧》被称作是“社会百科全书”。有名的像《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

生12:我还从网上看到了雨果的另一篇《巴尔扎克葬词》,里面有这样一段文字: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高大而又坚固的作品,金刚岩层的雄伟的纪念碑

生13:巴尔扎克和雨果是欧洲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相对峙的高峰,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有很大影响。雨果曾说过:巴尔扎克死了,欧洲将失去一位伟才,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高的一个。

师:刚才大家简单介绍了巴尔扎克。对巴尔扎克大理石巨大胸像的描述,你们现在有什么新的理解?刚才有同学提到“对大理石巨大胸像的描述”是对巴尔扎克的赞美,我同意。结合前面恐怖、压抑的场景描述,好像作者又进入了另一个层面的思考。

生14:作者在第25段提到“将死与不朽作比较”,让我想到第二处、第三处对胸像的描述,由“昏暗”到“闪光”,好像作者的心情也明朗起来了。巴尔扎克虽然死了,但巴尔扎克的精神、作品将永远流传下去。

生15:其实文中除了对巴尔扎克胸像的描述,我还想到文中有一处说“巴尔扎克酷似皇帝”的细节。我认为巴尔扎克就是皇帝,在法国文坛上他就是皇帝,这就是文中雨果对巴尔扎克的直接赞美。

师:多少页,多少段?我非常感谢你提到了这个细节。巴尔扎克曾经给拿破仑塑像的剑柄上刻过一行字:他用剑未完成的事业,我要用笔来完成。巴尔扎克在他傲视一切的精神王国里熠熠生辉,在精神王国里,在他奋斗一生的文学事业中,他就是皇帝。

师:作者看到了死亡的不可避免。但同时他也看到了巴尔扎克的精神、人格、作品的不朽。从这个意义上讲,巴尔扎克还活着。

【结束语】

当我们仰望天空时,我们看到在浩瀚无垠的宇宙有数不清的星星,而其中总有一些特别的醒目、闪亮、耀眼。将星星与人呼应,人类社会中也有一些杰出人物,这些杰出人物以其超群的智慧、开阔的胸襟、高远的境界,给世人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巴尔扎克就是人类历史长河里的一颗恒星。

外面的春光依旧灿烂,走出这座教室,大家就会沐浴在无尽的春光中。大家也许会感叹:活着真好。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而我要说:未知死,焉知生。我想巴尔扎克之死所昭示给我们的伟大意义在于:死亡不可避免,关键如何活着。(本案例作者:市西中学教师周家宏)

(二)英语学科

外语学科蕴涵着使学生获得生活中的交际能力,使学生体验不同的文化氛围,实现文化交流的内在可能。左焕琪教授特别指出:外语教学除了“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学好外语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与学生一起探讨有效的学习策略”之外,“更重要的是,外语课也与其他课程一样,应该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同时,结合外语的特点,使学生认识中外文化的差异,逐步增强世界意识和形成健全的品格”。[26]英语教学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法国作家蒙田说过:“灵魂不是一只注满的瓶子,而是一个要生火的灶。”英语学科进行生命教育,就是要从学生生活的实际出发,努力点燃学生生命的激情、唤起朝气蓬勃的生命意识,培养学生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育学生的灵魂,让每一个生命都燃烧起来,释放生命的活力。学生的认知情感发展、学生的观点态度的建构、学生的审美倾向与价值观念的形成,是英语教学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着眼点。

英语学科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因素以及涉及安全、生命等题材课文教学内容,如有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森林、海洋、陆地、台风;有节约用水、预防火灾、爱护环境;有中国的端午节、外国的圣诞节;有东方的传统习俗、西方的风土人情。所有这一切,无一不是在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关注安全、珍惜生命等意识教育。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立足课堂,把握教材,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和生命火花,使学生在对教材内容的咀嚼、体验中,感受到人生智慧,从而潜移默化地形成健康的人格。

同时,英语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一章节都有与该章节的主题密切相关的漫画,每一篇阅读课文均配有与该材料有密切联系的插图。教师可以首先通过要求学生对图片的描述,激活学生的认知图式,并使其产生阅读课文以了解信息的愿望,为教学设计时引导其自发领悟到生命意识铺平了道路。

此外,英语教材中不乏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有些充满着生命激情,荡漾着生命意识。“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这些经典作品,通过细细品读,你会油然体会到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情致,那闲适、充满乐趣的田园生活,那富于哲理的侦探小说,那充满想象的寓言故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借助文本传递的情感,唤醒学生披文入情,使文本传达情感和学生独特情感融合起来,促进学生思想认识的提升,以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生命意识。我想多读多看这一类文章,学生的生命意识中,定会少一份无动于衷,事不关己的漠然心态,多一种热情活力和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生命意识。

英语教学十分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更强调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习得语言知识和技能。教材中让学生动手做的题材比比皆是。学生通过活动,完成了一系列有明确目的、趣味性、真实性的任务。在完成任务中,使学生有较多的人际交往,有较多的机会思考、决策、应变、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性格和情感,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从而使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英语课程资源不能局限于课内教材,要挖掘课外生活资源,拓展英语教材,培养人文精神和生命意识。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自我意识较强,他们往往不懂得关心别人、爱护别人。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引导,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得到良好道德情感的熏陶。如在母亲节、父亲节便可写上:“I love you,Mum./You are the best father in the world!”通过这些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交际能力和想象力,而且还促进他们形成尊敬师长,关爱他人的情感品质及对美好事物的认知情感,使他们真正懂得因为有爱,世界才会运转。

英语教学的总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所谓交际就是要开口说话。“说”是一种利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作为英语教师,要为学生的“开口说话”搭建平台,即利用两分钟预备铃让学生上台讲一个英文小故事,背两句英语谚语,一首英文小诗;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建歌唱、朗诵、演讲等小组,经常举行朗诵、讲故事、演讲、课本剧表演等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通过比赛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挖掘潜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和对生命的珍爱情感。通过活动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体验到了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