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考试的现状

语文考试的现状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文考试,尤其是中学作文考试,一直倡导人文关怀,即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融合统一,通过笔者分析中考作文及其评价体系,发现人文关怀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作文题目的设定,允许学生自选题目,充分体现“人文主义”的思想。以语文考试为例,试题的多样性就是为了促使学生及时查漏补缺,提高知识把握的敏感性、系统性。

(一)试卷结构——单一性

据笔者走访河南师大附中和河南省建业外国语中学得知,语文教师和学生均在承受着语文试卷题量偏大的压力,同时也面临着试卷结构单一的尴尬窘境。通过对近几年的试卷分析发现,试卷结构有一些小的变化,但还是包括语言基础知识理解和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鉴赏、作文五大模块。语文试卷虽然也在力图改革、走向生活,但是试卷的设计和构思几十年来并无大的改观,这使长期困战在题海中的学生感到疲惫不堪。

结构单一、模式固定,固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强化学生的训练模式,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根据分值进行区别对待;也方便语文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根据题型、分值进行详略精当的讲解。但是,从语文和生活这一长远的关系来看,必会导致积重难返。越是模式固定的东西,越能够局限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最后只能导致语文评价体系的倒退。

(二)考试周期——频繁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考试不再是评价的唯一方式,但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仍有其积极的作用。”通过走访笔者所在城市的几所中学,公立性质的中学考试频率要略低于私立性质的中学,但是考试强度依然很大。每周有周练,每月有月考,期中、期末还有两次重大考试。除此之外,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督促学生学习,又针对每节课的内容设置了“日清”、每周又有“周清”。这些恐怖的考试名词在中学语文的考试战场上无声地蔓延,增加了学生对于考试的恐慌心理。

任何事情都有其发展的规律,考试也不例外。过于频繁和稀疏都不利于语文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和学生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对于语文基础好和语文基础稍差的学生,应该加以区别对待。学生的学习心理是有弹性的,合理范围内的测试能检验其知识掌握的程度,促进其及时地查漏补缺,但超出正常范围的、压力过大的考试,则会打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悲剧。

(三)答案设置——刻板性

在正规的语文考试中,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古诗文背诵题均属于客观题,但阅读理解、古诗词鉴赏、写作都是主观题。客观题答案的设置,理所应当的标准化、客观性、单一性,但若是为了评卷方便,使主观题的答案也趋于统一性、标准化,不免有些违背考试规律,使语文试题的答案走上刻板的道路了。

“主观题相对于客观题,它更加具有开放性的特点,需要考生自行组织语言,能反映出学生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和语言组织能力。”[13]虽然主观题允许答案的不唯一性、主观能动性,但当其真正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却难以改变其趋于单一、程式化的现实。众所熟知,语文试卷题量大、耗时长,一场考试下来,学生难免困顿不堪,而评卷结束,阅卷教师也会叫苦不迭。从方便阅卷这个角度,主观题答案也进行单一的固定似乎有其存在的道理。但是,长此以往,学生思维也会越来越局限,为了考试而考试便成了主流思想。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也就限制了语文的蓬勃发展,积旧以深,未来语文发展的道路难免越走越窄。

(四)作文评改——“八股性”

语文考试,尤其是中学作文考试,一直倡导人文关怀,即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融合统一,通过笔者分析中考作文及其评价体系,发现人文关怀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但令人欣慰的是,很多地区在命题上很大程度地注重了人文性,各省市都在促进语文的人文性方面做出了很好地尝试。以南宁市2002年中考语文试题为例,请看其中的一条题干语:“顺利完成了以上题目后,你一定在信心百倍的准备作文了。接下来是作文,提供两个题目,你要考虑自己的特长和生活体验任选一题,但是不能在作文中出现真实的信息。”作文题目的设定,允许学生自选题目,充分体现“人文主义”的思想。虽然在命题上倡导了人文性,但在评卷中又回到了刻板、八股性的层面。

在评改作文时,由于试卷繁多,阅卷压力大,评改中的疏忽难免会发生。但是对于“龙头、凤尾、猪肚”的作文要求,阅卷教师通常只关注到“龙头、凤尾”,根本没时间关注“猪肚”。接受了语文教师灌输的“开头华丽、结尾精练、字体工整、段落清晰”,这些固然重要,但过于标准化的作文要求必然会导致考场作文僵化,这和古代“八股文”有何区别呢?

八股性的作文体,在高中议论文中有其明显,学生过于讲求铺排、重视名人事迹的论据、讲求辞藻的华丽、对仗对的工整,使作文的多样化大大降低。一味迎合考试,努力赢取高分,而忽略了语文本身的多姿多彩,不得不哀叹语文考试对语文教育所带来的诟病。

(五)考试态度——偏离性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学生进入学校学习,就要面临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考试,竞争也就在学生之间蔓延,且普遍存在,甚至成了学校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尺,家长、教师评价学生是否进步的唯一工具。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对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激励性和对学生进步水平的鼓舞性,因为对于一件本就难以衡量公平性的事情,如果倾注了过多的关注,难免会造成思维的偏激和僵化。

对于教师而言,能不能评上先进教师、能不能获得奖金、能不能晋级、评职称都与教学成果——所教学生的成绩有着直接的关联。因其存在的重要性,会使教师盲目地忽略了自身能力的差异、所带班级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只偏重于考试这一单一的形式。对于学生而言,得到家长的认可、教师的表扬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体现,而他们认为只有分数可以证明这一切。因其这种心理,又会忽略自身学习能力的差异、学习进度的快慢,只一味地追求高分数,最终导致社会培养的多是“高分低能”的人。

考试评价制度必须有相对固定的评价标准,根据考试目标制定而不能随意改动。[14]在素质教育积极倡导、但应试教育仍然大行其道的今天,努力实现语文教育的考试评价、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三结合,树立一个端正、健康、阳光的考试态度,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尤为重要的。

(六)考试结果——失真性

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失真性。与古时的八股取士不同,现在考试也不是一考定终身,其在社会评价体系中位置的降低不免会对其结果的真实性造成影响。以语文考试为例,试题的多样性就是为了促使学生及时查漏补缺,提高知识把握的敏感性、系统性。但是,教师、家长、学生对考试结果——分数的过分关注,已经远远超出了督促学生查漏补缺的关注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考试本身的目的,并未能真正发挥出语文考试的工具性——促进学生及时的反思、进取,成长、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