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靖远县第一中学办学理念

靖远县第一中学办学理念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润、德行润泽万物,恩惠广施万民;学校以仁德治校,以仁义育人。一中人“朴实、勤奋、求实、努力”的精神,同德同心造文明学府,群策群力造无量英才,时时以德行教育人,处处以仁义授感悟。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尊重校园文化的核心——全体师生,努力把美好和谐作为文化的最高要求来育人。

办学理念:德润人心,文化校园,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合一,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努力。

【释义】

德润人心:“以德为本”规范教师行为,让教师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坚持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创社会满意的学校,把学校的德育工作延伸到家庭德育、社区德育和社会德育等方面。

学校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坚持把“德”字放在第一位,这不仅是对师生行为规范的严格要求,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师生,关注师生的成长,保证所有学生的发展同社会发展的总方向相一致,还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一方面要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另一方面又要通过个别教育来加强和影响学生集体,既要重视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力求达到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相统一,真正做到“以德为本”。

润:使得到好处,扶助。“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一个动词的运用将“德育”工作,融入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之中,大德无形、大化无痕,把“润”字作为工作的切入点,体现了教育者以人为本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也真正将对人的关爱和尊重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德润、德行润泽万物,恩惠广施万民;学校以仁德治校,以仁义育人。德即得,雨露润泽芊芊校园,甘泉眷顾莘莘学子。一中人“朴实、勤奋、求实、努力”的精神,同德同心造文明学府,群策群力造无量英才,时时以德行教育人,处处以仁义授感悟。

文化校园:“文”是错综交杂的痕迹,是一种界限,是知识结构性的积累,是各种事物有章有法地聚在一起非常“美好和谐”的一种现象。一中人秉承学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将“人性”与“人文”相结合,内强素质,立根树魂,关注师生的终身学习,促进师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化:“因时而化。”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化”就是改变,就是教化育人,同样用一个动词和“润”字相对应,润化的是心灵,塑造的是一中人“朴实、勤奋、求实、努力”的精神。

文化: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

校园文化是师生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淀,是师生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是师生的高级精神生活,是师生认识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依托的框架。它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论,是师生对伦理、道德和秩序的认定与遵循,是师生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与准则。思想和理论是文化的核心、灵魂,没有思想和理论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有一种思想和理论、生存的方式和方法。需要是现实,理想是向往,愿望是想得到的,要求是必须做到的。

学校坚持用“文”这种“美好和谐”的理念行之于一切,即以“文”“化”之,就是“文化”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尊重校园文化的核心——全体师生,努力把美好和谐作为文化的最高要求来育人。

德润人心,文化校园:这是道德与文化的统一,也是学校长效发展的灵魂与依托。靖远一中从创办伊始就为学校的文化创设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提供了一个有较大自由度的挥洒空间,让一中人在校园文化这个充满激情与想象力的命题下得以不断探索与追求。六十余载,一中人已形成了“朴实、勤奋、求实、努力”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学校清醒地认识到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无论是从目标、时间和空间的维度,还是从内容和形式来看,都需要具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结构。未来学校的竞争,从很大程度上讲,是文化的竞争,而不再是简单的教学设备的竞争、校园设施的竞争,或是一小部分教师的竞争。

学校确立“致远求实、团结奋进”的校训,在办学思想的定位上,始终坚持以适当超前的社会、文化和科技的发展需求作为育人目标,结合学校教育资源的具体情况,紧紧围绕“德润人心,文化育人”这一核心,以“责任教育”为载体,以“感恩教育”为平台,以“珍爱教育”为出发点,努力构建良好的育人格局,以严明的纪律、文明的细节、成长中的感恩、追求的目标和人生的价值教育人,切实把“求实教育”和“有效教学”相结合来具体实践教育的“三个面向”。

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办学目标是:“一流的办学思想,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手段,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教学质量。”为此,学校一直在建设崇尚一流、团结进取的管理文化;以人为本、宽严有度的制度文化;高效有序、和谐顺畅的管理文化;开放创新、灵活多样的课程文化;相互欣赏、严谨求实的教师文化;生动活泼、诚信善良的学生文化;文明健康、快捷安全的网络文化;整洁优雅、积极向上的环境文化。以文化培育教育核心竞争力,让局部优势与整体实力、发扬传统与改革创新、理性竞争与全面合作、坚持共性与彰显特色、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有机统一。学校秉承“教好了一个学生,就是稳定了一个家庭;发动了一个学校,就是带动了一个社区”的思路,努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架构

一个学校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教育者的创造和智慧,是学校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校园文化的发展与复兴,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离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校园文化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诚然,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学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以德为本、文化育人就应创造出能够体现传统文化意蕴的新形象、新载体和新传播渠道,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富有时代感的表现形式,使青少年真正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学校根据新课改“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同时落实我校“德润人心,文化校园”的德育目标,加强了对学生进行优秀人文传统的教育和熏陶;帮助学生认识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吸纳中华民族注重和谐的文化精神,引导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热爱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学生了解并践行中华民族的良好礼仪,继承中华民族的人文传统。

教学相长: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深刻地说明了“教”与“学”之间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并认为“教”与“学”是不断深入、不断发展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学”因“教”而有进;“教”因“学”而得益。这一教学原则具有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揭示了教学工作中的客观规律,也是对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思想的发挥。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先生既没有进步,学生也就难有进步了。这是教学分离的流弊。那好的先生就不是这样,他必是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喜欢和教师赛跑。后生可畏,正是此意。我们极愿意学生能有一天跑在我们前头,这是我们对于后辈应有之希望。学术的进步在于此。但我们却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敬在于此,所以我们要一面教,一面学。这充分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不是分离的,而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正所谓“教学相长”。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并不是万能的,自然也会碰到疑难和困惑,而教的过程正好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发现困惑的平台,从而发现自己知识储备的缺漏,进而及时有效地补缺补漏。学校强调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互动中争取师生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是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相长”,是一种实质性的师生互动行为,是一种确立目标——提出问题——分组讨论——交流合作——展现提升——归纳总结——达标测评的教学理念。夸美纽斯在其著作《大教学论》的封面上就有这么一段话:“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倦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夸美纽斯从教学文化的角度阐述了学生应该在一种祥和的氛围中学习。针对教学艺术问题,他认为“教导别人的人就是教导了自己”。约阿希姆福尔丁斯就常说:“假如任何事情他只听到或读到一次,它在一个月之内就逃出他的记忆;但是假如他把它教给别人,它便变成了他身上的一个部分,如同他的手指一样,除了死亡以外,他不相信有什么事情能够把它夺去。”夸美纽斯在此生动的强调,令教导别人的学习者,真正能够从教导过程中学到知识。这种教学思想就是新课程理念提倡的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的学习方法。

面对新课改,学校必须改革或改善办学的思想,使思想解放,并且在诸多要改的事物之中,使教学先行,因为教育终究代表着我们的民族精神。

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出自《论语·为政》的“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圣人之道,精粗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才而笃焉。”这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言。可见“因材施教”是古今都推崇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就是按照学生的条件及其所能接受的最佳方式设计教学。

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注重在人的差异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每个人的发展,是科学求实的,是孔子留给后世的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也是我们学校一直秉承的办学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意即学生都是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因材施教。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也认为,任何学生都有其优势智能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说,受教育群体是无差别可言的。学校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孔子认为,学生的个性特点千差万别,因此教学的方法应有所不同,教学的内容应各有侧重,不能千篇一律,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进行教育。

学校在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以“个性发展,共性生长,成才为主”为基本目标。坚持因材施教,因需施教。随着新一轮因材施教最为根本的育人方式落实到课程改革上来,满足学生需要,建立使学生有自主学习权利的机制,让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水平情况,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选择课程,尊重个体差异,以学生为主体,分析个性特征,重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实施主体教育。

要适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要求,学校要求教师完善和更新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多地尊重和理解学生,因材施教,让学生更多地体验成功,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和谐、健康地发展,真正做到“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孔子的教学论中,他非常重视“学”和“思”的作用,学思结合,是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过程。其中“疑、思、问”在教学中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生只要认真地独立思考,必然生疑,疑则生问,问则求解,通过不同的形式解问答疑;学生不仅增长知识,而且还养成了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论语》的首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特设了练习、实习阶段,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本领,将“习”纳入教学过程是孔子的一大创造。“学而时习”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形成能力的过程,而且也是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孔子是第一个将知行一致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之中的人,这样就完成了学、思、习、行的教学过程。

孔子的这种“学、思、习、行”相统一的观点对我们今天素质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也不无启示。“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从生活和社会中研究专题,通过亲身实践,以模拟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是用一定的知识原理来指导的学习,它要求学生将“学、思、习、行”真正统一起来。

学是思的前提,不学而好思,虽知不广矣。思离不开学,同时,学也离不开思,思是学的升华和提高。正如孔子所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让“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一理念落到实处,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将“学”和“思”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组织教学时,必须要有明确的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无需思维。古人也曾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里的问题包括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学生提出的问题,而鼓励学生提问题更为重要,问题都由教师提出,仍然是牵着学生鼻子走的应试行为。二是必须创设思维的环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要充分相信学生,让他们去探索。对此,北京师范大学肖川博士曾说:“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把握;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面对;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创造。”三是要把握好点拨的火候。即不到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就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有想法要表达而说不出的时候,就不去启发他。如此将学生的“学”与“思”才能有效地统一起来,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奠基,为师生全面发展、终身教育努力。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作为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而且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孔子的“讷于言而敏于行”,墨子的“口言之,身必行之”,荀子的“知之不若行之”,程朱的“知先行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以及孙中山的“知难行易”,毛泽东的《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无不在探讨知与行的关系。

学校在素质教育方面,非常重视启发式教学,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让学生的智慧得到发展,在管理方面做到善抓善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真正做到人的品德和能力的统一。在学校“有效教学”学习课堂中,为贯彻“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教学方针,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学为主”不动摇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积极尝试实践性学习。学校认为教学不光是课程的改革,应该是整个教学的改革,课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应该在教学中更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人的思维、人的理想、人的创造精神、人的道德准则等,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教学改革应该做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教是为了不教”。不在于老师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数学家或文学家,而在于老师能给学生以启蒙教育,教他们学会思考问题,然后用他们自己的创造思维去学习,用他们的终身去学习。

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努力: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学校依据实际,在深刻理解评价与考试改革理念的基础上,围绕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在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工具和评价反馈等方面作出很多有益的努力和尝试,通过发展性评价,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科学地评价自己和他人,促进学生的主动、全面发展。探索学生多元化的发展性评价方案和制度,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积极主动良好的发展。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我们学校秉承“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着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学生的主动发展,着意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的优良传统,以培养基础扎实、个性优良、特长突出、素质全面,具有发展潜质和创新品质的21世纪新人为目标,通过学科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通过学科竞赛活动和体艺科技人文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营造出适合各类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的教育生态,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学校在办学的过程中一直坚持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德育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根本和罗盘。因此,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始终把德育作为首要工作常抓不懈,在实践中形成了德育“13458”育人工程,以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和健康成长。

遵循学生教育规律,构建学校德育模式;加强德育常规管理,构建德育协同工程。学校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通过家长委员会、校长信箱、校长接待日、社区德育基地等多种形式,努力使学校、社会、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发挥整体优势。另外,学校注重时事政治教育,开展系列德育活动。德育“13458”工程的实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茁壮成长。另外,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学校努力做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类课程相结合,以“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为载体,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办学理念乃学校发展之魂,体现了学校办学的优良传统,代表学校发展的方向和育人目标。我校经历了六十余载的文化积淀,形成了“致远求实、团结奋进”的校训,坚持“励志有为,博学笃行,弘毅,博专,知行,民主”的育人目标,提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德育为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思想领先”和“改革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课改方案,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基”等教育教学思路,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书香校园建设,扎实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德润人心、文化校园,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合一,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努力。

办学目标:一流的办学思想,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手段,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教学质量。

办学思想:坚持一中心,贯穿两主线,倡导三意识,突出四创新,实现五转变。

校训:致远求实、团结奋进。

【释义】

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

求实:“诸葛亮在本传里,是一个非常求实的人,是一个实干家。”出自孙犁的《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二)》。

校风:奋发向上、文明整洁、尊师爱生、全面发展。

教风:勤奋严谨、实干高效、铸魂启智、为人师表。

学风:勤学苦练、善于思考、尊师守纪、团结奋进。

通讯地址:甘肃省靖远县乌兰西路1号

邮编:730600

联系电话:0943-6121580

电子邮箱:28723215@qq.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