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背景与条件的视角,分析历史问题

从背景与条件的视角,分析历史问题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背景是指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环境。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军的失利充分暴露了沙皇政府的昏庸无能。1917年初,俄国经济已陷入全面崩溃的境地。“和平、面包和土地”成为俄国民众的共同呼声。可见,在20世纪初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俄国从二月革命向十月革命的过渡又有着具体的历史条件。由此学生对历史进行反思,进而在对历史的思辨中学会历史主义地看问题。

嘉定区中光高级中学 姜芳芳

目标内容:从背景与条件的视角,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基本史实和相关问题。

一、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条件

梁启超说:“史者何?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华书局2009年版)这告诉我们,历史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的演化,另一是探究其因果关系。而要理解历史的这两层含义,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条件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作为历史事件的两个核心要素,背景和条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背景是指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环境。任何历史事件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任何历史人物都活动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之下。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为我们提供了某一历史事件发生时(前)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阶级关系、民族关系等方面的状况,从中揭示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深刻社会根源,进而成为帮助我们认识历史人物、了解历史事件的依据之一。

从广义上说,条件是指历史人物、事件所处的时代、地域、国度、文化背景等历史环境条件。从狭义上说,条件是指制约、影响历史人物、事件产生、存在和发展变化的相关直接因素。条件有时和原因、背景可以通用。但严格来说,背景所包含的内容比条件和原因所包含的内容更加宽泛,覆盖的范围更广阔,原因和条件只是背景的组成部分。

《高中历史》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这样描述20世纪初的俄国社会:20世纪初的俄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的十字路口。一方面,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沙皇专制制度却日益强化,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传统农业发展失衡,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结构性矛盾不断激化。俄国人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与民主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俄国在1904年日俄战争中的失败,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1905年革命”。战争是革命的加速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军的失利充分暴露了沙皇政府的昏庸无能。战争困境更使国内危机空前加剧。1917年初,俄国经济已陷入全面崩溃的境地。“和平、面包和土地”成为俄国民众的共同呼声。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十月革命在俄国的爆发绝非偶然,而是由其特殊的国情决定的。 自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不断向西方学习,但始终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土地问题和民主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904年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则进一步激化了俄国人民对沙皇政府的敌对情绪。这些因素构成了20世纪初俄国有别于其他国家特殊的历史时代,酝酿着革命的爆发,也呼唤着能取代旧式沙皇政府而拯救俄国的英雄。因此,有了之后的二月革命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上台。

教材又进一步交代了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虽然实行了一些资产阶级民主改革,但对民众最关心的和平与土地等根本问题置若罔闻。前线继续在流血,后方依然面临饥荒。在这种情况下,新的革命形势又出现了。这一次,站在革命潮头的是列宁及其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

可见,在20世纪初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俄国从二月革命向十月革命的过渡又有着具体的历史条件。一方面是临时政府拒绝正视俄国民众的呼声,继续战争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列宁及其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顺应了形势,推进了革命的发展。

进一步思考本课所在单元“1917年俄国革命与苏联的现代化道路”的其他内容,“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和“苏联的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它们可以概括为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在艰难的国内外环境中不断摸索适合本国发展的迅速现代化道路。

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历史事件都不是自我封闭的,每一个事件与前述事件都存在着必要的关联。因此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条件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交织的,这正是历史的复杂性所在。

二、从背景与条件的视角分析历史问题的重要性

1.构建完整的史实逻辑

史实逻辑是以史实为对象的思维、思维规则和规律,它遵循的是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则。背景和条件作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脉络中之首要,是构建史实逻辑的两个核心要素。我们要理解史实,必须将史实置于历史背景和条件之中,即史实所在的那个时代。因为历史学以人为研究对象,而人都生活于自身的环境之中。正如英国历史学家卡尔在《历史是什么》这本书中说的,历史学“关心永远身在社会框架之中,他们是这些社会的成员”“关心某个时代的这些社会中的人类成员,这时代也正取决于他们的发展演变”。

可见,没有背景和条件,任何历史事件都会失去赖以存在的时代情境,历史发展的逻辑链就会缺失,也就无法架构起完整的史实逻辑。从某种程度上说,历史背景和条件就是历史的起点。只有把背景和条件讲透,学生知道历史的起点在哪里,才会更清晰地明白历史究竟走了多远,才会更透彻地理解历史何以至此。

2.学会历史主义地看问题

古人有云,学历史要“了解之同情”,强调的是在研究和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客观理性,以一种充满温情与敬意的心态走进历史。当今史学界也强调历史主义的方法,即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必须把历史人物放在他所处的具体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下去考察,把人物作为其所处时代的社会诸条件的产物来分析,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实际,也不能以今天的尺度衡量他们,不能脱离开一定的历史条件来谈论他们的进步性。因为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就不能找到判断善恶、是非、功过的标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也强调“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因此,历史教学也强调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本质上就是历史主义地看问题。而要培养历史意识就离不开对具体历史境况的分析与体验,需要认识主体深入到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去仔细辨析。否则,在时代背景信息不全面的情况下,学生容易站在当代的立场上、并从自身的需要出发去认识,否定历史人物在当时条件下存在的理由和作用,也无法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的分析,从而导致认识上的误差,甚至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坑。因此,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应从背景和条件入手,尽可能提供足够的信息,努力构建贴近历史时代背景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产生与发展的条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由此学生对历史进行反思,进而在对历史的思辨中学会历史主义地看问题。

3.落实史学思想方法

历史学科的特质决定了历史教学的特色,即“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必须借助史料再现历史、获取真知,绝不能以论带史、简单灌输。历史学科要培养创造性学习能力,必须让学生走进历史,移情体验当时人的言行及其价值观,然后才能做出比较客观的分析,从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前因后果关系,探究历史的走向。

但由于受篇幅、课时、总体设计和具体编写诸多因素的影响,高中历史教材在内容设置上大多比较概括,有些地方还会出现密度过高、跳跃性过强、抽象概念多、现成结论多等问题。这容易导致课堂空泛,机械记忆,学生缺少对历史的体验和感悟,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历史事件为何发生、为何呈现此种特点等问题思考的兴趣和能力。

因此,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强调:“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可见史学思想方法受到了非常高的重视。在具体的方法内容中,“解释与评价的思想方法”是我们如何认识历史的思想方法,包括运用“背景与条件”概念和范畴,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基本史实和相关问题的方法。其目标重在引导学生从背景和条件入手,进入历史情境。从当时人的思想和历史环境分析问题,做出合理推理和论证,并通过研究史实运动各个阶段的背景和条件的变化来理解史实的演变。由此,在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中,分析、揭示历史发展与演变的规律,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三、如何从背景与条件的视角分析历史问题

从背景与条件的视角分析历史问题,教师要精选史料,尽可能多方面呈现历史发展的线索,帮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何以产生的时代风貌。首先要理出纵横的线索。横的线索是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层面之间实现“横通”,借助各历史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果关系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发展原因的复杂性,避免历史认识的简单化。纵的线索是把历史上前后相关联的事物连成一条线,实现“纵贯”,从历史发展的沿革中探寻历史事件的“所以然”。纵横线索交织,共同架构出一个庞大的关系网络。正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认为的,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正是由事物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互相交错形成合力的结果,历史合力是制约历史发展的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教学中在把握背景和条件时,往往存在若干误区,如将背景或条件演绎成一个直线发展的因果链;或是一个个孤立的事件罗列,呈现为先后发生的事情;或简单地按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因素来排列,至于这些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关联性等一概置之不理;或在思考“因果关系”时,忽略了人的动机和意图的重要性。事实上,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因素汇集在一起而产生的结果,具有多重性、多向性和多面性。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以具体的客观史实而非空洞的概念来解释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条件。

十月革命的发生正是国际、国内背景;直接、间接条件;客观、主观原因等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从纵向线索来看,十月革命前的一百余年,是俄国急剧变革的时代:腐朽没落的沙皇专制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其他复杂的社会矛盾使国内局势动荡不定,曾经盛极一时的俄罗斯帝国风雨飘摇。 当时,有血性、有理性的俄罗斯人都在摸索前进的道路。十二月党人、革命民主主义者和平民知识分子、民粹主义者,都曾为推动俄国社会的发展做过艰苦的努力,但是当时的各种努力都没有成功。 当俄国人民已不再对各种改革寄予希望的时候,便将目光转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希望在俄国建立西方式的民主制度。但他们的希望又一次落空了。

从横向线索来看,一是革命前夕,落后的俄国是各种矛盾的集合点,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20世纪初,俄国虽然具备了帝国主义特征,但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迟缓,仍然保留着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性大,沙皇制度依然占统治地位,这使得俄国许多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动荡、危机,酝酿着革命。二是俄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为革命准备了阶级基础和领导核心。俄国无产阶级深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人数虽不多,但相对集中,组织性、革命性、战斗性强,又有以列宁为领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还有广大的农民作为革命同盟军,这一切使俄国成为20世纪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前沿和中心。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俄国革命造就了有利的国内外形势。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带来了惨重损失,不仅夺去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而且使俄国的经济陷入瘫痪,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沙皇政府的腐败无能更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士兵和群众的反战情绪和革命热情日益高涨。“战争引起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

四、案例实施

目标1:从背景的视角,分析、归纳基本史实。

师:俄国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而是国内国际形势的历史必然,请看以下材料。

材料1:20世纪初的俄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的十字路口。1861年农奴制改革以来,俄国社会经历着深刻的结构性变动,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获得相当发展,传统的村社体制趋于瓦解;另一方面,沙皇专制制度日益强化,落后的政治体制顽固地阻挠着村社的彻底瓦解和市民社会的形成。于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传统农业的发展失衡不断加剧,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结构性矛盾不断深化,使其现代化进程面临危机。

俄国的工业发展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危机。它是在不具备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通过政府部门推行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而使某些工业部门获得优先发展,从而使资源配置处于人为扭曲的状态,量的扩张和速度的提高是以经济效益的低下为代价的;严重依赖外资。

……

发展的不平衡和结构性矛盾首先是通过农业危机暴露出来的,农业危机的集中表现是接连发生的饥荒和愈演愈烈的暴动。每年都有局部饥荒,三年一中荒,五年一大荒。

——王斯德主编,余伟民、郑寅达著,《世界现代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24页

材料2: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垄断组织已分布于各工业部门,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在全国人口中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1%。 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5,法国的1/4。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 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投资约10亿卢布,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

——吴恩远,《论十月革命发动的内在逻辑性》,《江汉论坛》2007年第9期

师:从以上材料中,我们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面临怎样的社会状况?

生: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已经进入垄断阶段,但资本主义经济实力不足,发展缓慢,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并且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西方列强;野蛮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和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

目标2:从背景与条件的视角,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基本史实和相关问题。

师:20世纪之初,俄国在社会和经济领域显著落后于欧洲和其他发达国家。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尽快融入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潮流,这是当时俄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社会关系必须做相应的改变。

材料1:世纪之交的俄国农民的生活是十分贫苦的。1861年获得解放以后,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了,营业税,尤其是对酒类的税收简直成了令人窒息的重负,因为农民们就是靠饮酒才使自己得到点安慰的。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日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工人工资的1/3)

——《人类文明史图鉴丛书19:战乱中的世界》,吉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师:从这段材料中看出20世纪初俄国社会存在着哪些阶级矛盾?

生:广大农民同地主阶级、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俄国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因此人民不得不奋起反抗,以求生存。

师:总结20世纪初处在现代化进程十字路口的俄国面临着如下社会问题:

一是保留下来的沙皇专制制度日益强化(政治的视角)。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发展,但资本主义工商业与传统农业发展失衡(经济的视角)。三是人们的土地和民主问题没有解决(生活的视角)。

以上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加之俄国在1904年日俄战争中的失败,终于引发了“1905年革命”,成为革命的“总演习”。

1915年夏,一位俄国将军对前线俄军这样描述:“想一想参加最近几次战斗的几个步兵团吧,他们中三分之一的人没有步枪!这些可怜的家伙在暴风雨般的榴霞弹片中耐心等待,等待着拾起倒下的同伴的步枪。他们在这样的条件下居然毫不恐慌,这真是一个奇迹……这种磨难我们的士兵要忍受多久呢?这种残杀太可怕了!”列宁说:“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这里所说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它给俄国带来什么影响?

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沙皇俄国的落后与腐朽充分暴露出来,加深了人民群众的痛苦和不满,为革命创造了有利时机。

师: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十月革命的爆发带来了直接的影响。俄国国内:战争接连失利,国内经济濒于崩溃,激起全国各地不断爆发革命运动,革命潮流冲击着沙皇专制统治,革命时机成熟;而国际上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使无产阶级有可能在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突破而取得革命的成功。

材料2: 20世纪初,500人以上的664个大企业(占全国工厂总数的4%)集中了80万工人。此时,俄国工人阶级连同家属的总人数已达到2200万人,占俄国人口的18%,其中产业工人的人数为300万。

——赵士国,《论十月革命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因素》,《史学理论研究》2009年第3期

师:根据材料,20世纪初期俄国的这一现象对革命的爆发带来了什么影响?(结合前面材料综合分析)

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俄国无产阶级深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革命性较强,还有革命的同盟军——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贫苦农民。工人集中程度高,大多数工人集中在几个大城市的大企业中,便于发挥战斗力,又有助于组织性和团结性的提高。

师:随着无产阶级的壮大,俄国产生了比较成熟的代表工人阶级的政党——布尔什维克党,而且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正确的革命策略。这是促使俄国爆发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观条件。总之,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和条件,我们可以从国际国内背景、直接间接条件、客观主观原因等因素立体多维地进行考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