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联系与区别视角分析历史问题

从联系与区别视角分析历史问题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用联系与区别的视角,分析历史问题,让学生在比较中看到差异,同时更关注历史事物之间的肯定与批判、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这节课课题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分为两子目,第一目是“空想社会主义”,第二目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联系与区别的视角,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历史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认识、深刻理解历史现象,在“求通”中探究历史发展规律都大有助益。从联系与区别的视角分析

嘉定区中光高级中学 王 莹

目标内容:从联系与区别的视角,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基本史实和相关问题。

一、从联系与区别的视角分析历史问题

历史认识,是人的主观意识对人类过去的客观存在的一种反映。历史认识的对象是人类的过去,而且是对这一特定认识对象的主观认识。历史认识所反映的对象是非常广泛的,涉及人类历史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及其相互之间内在的联系。历史知识的内容所具有的这种复杂性和综合性,决定了历史认识必然,也需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只有探寻历史发展背后的必然逻辑和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关系,才能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形成较为客观的历史认识。

从联系与区别的视角,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历史问题这一过程与方法,从时间角度讲,要求学生在学习历史中必须十分重视对历史现象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学习宽度上讲,要求学生学会用联系与区别、全面的观点分析历史,重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种不同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从区域上讲,要注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避免把不同的历史现象割裂开来,孤立地进行学习。

此外,这里所讲的“从联系与区别的视角”,与我们常说的“历史比较法”,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历史比较法是一种更强调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放在一起,辨别异同,认识本质,揭示规律的思维方法。“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不同时间、空间条件下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人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发现本质,探寻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这就是历史比较法。”(荀瑾,《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学生历史比较能力的培养》,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历史比较法是从历史联系中考察历史现象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马克思也曾说过:“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都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再把他们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科学地运用历史比较法进行教学,与本文所讲的“从联系与区别的角度看待历史问题”在作用上有相通之处。两者对于深化历史教学改革,对于培养学生历史知识分析、综合、比较、归纳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发现和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学习。

但两者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尤其是在比较的历史对象上。“历史比较法”也是从历史联系中考察历史现象的方法,但比较的对象往往是“不同时间、空间条件下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人物”。“历史比较法”比较的两种历史事件,可能本身两者就存在因果、传承等本质联系,也可能是完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原本毫无联系的两个历史事件。如比较西周分封制与中世纪西欧的采邑分封,两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只是因为具有某种相似性,才被教师拿来进行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区别中加深对两者的认识。而这种类型的比较就明显不属于本文所指范畴。

“从联系与区别的视角看待历史问题”,是强调彼此本身就存在联系的事物。如《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一课中把“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这种比较不仅仅要去寻找到两者学说的相同之处与区别之处,更应关注引导学生在对两者的比较中,看到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之间的联系,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正是在对空想社会主义吸取和批判中得以产生的。

可见,用联系与区别的视角,分析历史问题,让学生在比较中看到差异,同时更关注历史事物之间的肯定与批判、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这种比较的背后是史观的变化,即比较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对空想社会主义指指点点,而是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一些历史学说由于时代原因而存在缺陷性是必然的。但正是在这些带有缺陷性的学说的不断改进与实践中,人类的认识才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这样的教学设计,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何在,并形成正确的史观,做拥有理性思维的历史理解者,而不是对历史持一味批判的态度。

教材在介绍“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这一目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展开,表明无产阶级已经独立登上了政治舞台。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这段文字强调了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在19世纪40年代的历史背景,而这种历史背景,既创造了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历史条件。除了这段文字以外,这节课在纲目的设置上,也埋下了伏笔。这节课课题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分为两子目,第一目是“空想社会主义”,第二目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两目之间紧密相连,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不容忽视,应是突破本节课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从联系与区别的视角,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基本史实和相关问题”这一过程与方法的重要着手点。

二、从联系与区别的视角分析历史问题的重要性

中学历史课程是以人类发展历程的重要史实,基于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及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为学习内容,以接受、理解和自主地学习这些内容,收集并解读典型史料,发现和探索历史及有关问题为学习方式,帮助和促进学生在追寻文明足迹、知晓前人得失、体验历史发展、感受史学进步的过程中,习得了解、解释与评价历史的基本方法,汲取历史经验,增强民族精神,开拓国际视野,陶冶道德情操,成为有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的公民。

育人是历史学科课程的最终目的。中学历史课程育人价值的精髓就在于知真、求通与立德三个层面。其中“求通”是育人的重要途径,就是要让学生形成对历史事件的通感意识,认识到历史事件前后的关联性,从而可以宏观把握历史内在的发展脉络。培养学生运用联系与区别的视角,学会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基本史实和相关问题,正是培养学生“求通”能力的主要途径。

从联系与区别的视角,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历史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认识、深刻理解历史现象,在“求通”中探究历史发展规律都大有助益。更重要的是它把教授历史知识,转变为教授学生掌握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实现了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变。

三、如何从联系与区别的视角分析历史问题

从联系与区别的视角分析历史问题,要求学生要有时序和时空意识,并学会把独立的历史事件放入历史长河的脉络中和历史宏观背景中去审视。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这一历史事件是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为标志的,但其产生的背后却关联到工业革命后的西欧社会。放入历史大时空中来看,它是属于工业革命后西欧历史发展的一环。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不仅与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开展,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迫切需要革命理论指导有关,更与工业革命后各种历史问题的长期积聚下,经济危机爆发等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凸显有关。同时,从时空上来看,19世纪以来人类各项优秀文化成果,如自然科学领域的新发现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等社会科学领域的新成果等,无一不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理论条件。

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时间轴的形式,让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纵向梳理,并在纵向梳理过程中,让学生思考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和区别。在做纵向梳理的同时,还需要进行横向的梳理。正如19世纪三四十年代,发生在欧洲各地的工人运动,发生在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其影响力却不仅仅局限于产生它的历史地区,同样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产生了直接影响。

第一,进行纵向联系。纵向联系是按照历史时间的前后顺序,找出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起因及影响。而进行纵向联系的有效方法是依照课文章节目录进行联系。历史教材往往都是以单元题目、标题、内容纲目为体系进行编排的,它们之间的联系不仅体现了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内在逻辑,还往往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进程和时代特征。

首先,要注意标题、内容纲目之间的联系。也就是一节课的标题和围绕这一标题设置的两三个内容纲目。正如前文所述,本节课标题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内容纲目分为两子目:“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那么“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性就不言而喻了。

其次,还要注意单元题目、课与课之间的关系。从单元上看,前面一个单元是“工业革命的来临”,“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属于“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学生自然便可寻得“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时代大背景。

这一历史背景在《共产党宣言》中也有相关记载:

由于推广机器和分工,无产者的劳动已经失去了任何独立的性质,因而对工人也失去了任何吸引力。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花在工人身上的费用,几乎只限于维持工人生活和延续工人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从课与课之间的关系上看,“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前面一课为“工业时代初期的社会矛盾”,后面一课为“巴黎公社”,“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起因及影响也一目了然。可见,单元题目之间的关系,课与课之间的关系,往往体现的是历史发展的进程和时代特征,是打开学生将历史事件置于宏观大视野来看待的思维方法的钥匙。

第二,进行横向联系。横向联系就是通过空间拓展的方式,对同一历史前后时期的类似或者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和归纳。以本课为例,进行横向联系就要去寻找各个区域的相关历史事件。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共产党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正如马克思所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和它的存在同时开始的。”无产者的斗争,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就已在蓬勃开展了,如法国里昂丝织工人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而马克思等人正是对欧洲的工人运动的失败总结中,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这在《共产党宣言》中也有大篇幅的论述:“(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最初是单个的工人,然后是某一工厂的工人,然后是某一地方的某一劳动部门的工人,同直接剥削他们的单个资产者作斗争。他们不仅仅攻击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而且攻击生产工具本身;他们毁坏那些来竞争的外国商品,捣毁机器,烧毁工厂,力图恢复已经失去的中世纪工人的地位。在这个阶段上,工人是分散在全国各地并为竞争所分裂的群众……随着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不仅人数增加了,而且它结合成更大的集体,它的力量日益增长,它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工人开始成立反对资产者的同盟……甚至建立了经常性的团体……有些地方,斗争爆发为起义。工人有时也得到胜利,但这种胜利只是暂时的……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

因此,我们在学习历史时,要重视历史前后事件、不同区域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用联系的方法将庞杂的历史知识进行梳理,使我们对同一历史事件的理解更为条理化、系统化、整体化,从而达到化繁为简、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实施案例

目标1:从联系与区别的视角,分析、比较基本史实和相关问题。

师: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社会主义完成了向科学社会主义的质的转变。而这一切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绝非偶然。让我们一起重温《共产党宣言》,来找寻答案。

材料1:人们应当把自己的社会尽量组织得有益于大多数人,以最迅速和最圆满地改善人数最多阶级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作为自己的一切劳动和活动的目的……社会制度必须彻底改造,改造的需要已经成为燃眉之急,势在必行

——圣西门著,《圣西门选集》,董果良、赵鸣远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材料2:这些著作抨击现存社会的全部基础。 因此,它们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例如消灭城乡对立……所有这些主张都只是表明要消灭阶级对立……但是,他们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一切革命行动;他们想通过和平的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这些主张本身还带有纯粹空想的性质。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师:从这两段材料,可以看出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有怎样的联系,两者主张上有怎样的区别?

生:两者的共性是都看到了当时社会存在的社会问题

生:两者都对社会现实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抨击,启发了工人的觉悟。并且都主张要建立起维护大多数人利益的制度。

生:是的,两者都主张消灭阶级对立,但是从材料可以看出,两者对于消灭旧制度的方式却是不同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想“改造”,只想通过和平的方式,而科学社会主义主张用暴力革命的方式。

目标2:从联系的视角,分析、综合、归纳基本史实和相关问题。

师:那么请大家来看这样一条19世纪西欧社会的时间轴,请思考这与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有什么联系。

1825年 英国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

1825年 博物学家赫胥黎诞生

1831年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第一次)“青年意大利党”成立

1834年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第二次)

1836年 英国“伦敦工人协会”成立

1836—1837年 欧洲经济危机

1836—1839年 英国宪章运动第一阶段

1840年 巴黎工人大罢工

1840—1842年 英国宪章运动第二阶段

1840年 德国社会民主党创始人倍倍尔诞生

1844年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844年 德国哲学家尼采诞生

1846年“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成立

1847—1848年 欧洲经济危机

1848年3月 西西里起义(第一次)

1848年2月 《共产党宣言》出版 法国二月革命

1848年3月 柏林起义 维也纳人民起义 米兰起义 布达佩斯起义

1848年4月 英国宪章运动高潮(第三阶段)

1848年6月 法国巴黎工人六月起义

1864年9月 第一国际成立

1871年3月 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成立

生:从这个时间轴可以看出,当时的西欧社会非常动荡,工人起义和经济危机不断,这说明工业革命在带来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许多社会问题。而这些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有理论的支撑。

生:我觉得还可以看出,工人阶级除了不断起义外,也在组建自己的活动组织,为政党创建做了不少的努力,这应该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提出积累了不少经验。

师:那么,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后呢?

生:从时间轴可以看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后工人起义变得更加蓬勃开展了,而且成立了第一国际,工人阶级走向了联合,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也最终诞生了,这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影响是非常大的。

师:很好。工业革命在创造了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加剧了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才有我们看到的层出不穷的工人起义和各种社会主义学说的诞生。同样,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每一个思想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而思想诞生后又将引领这个时代前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