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传承与发展的视角解释历史问题

从传承与发展的视角解释历史问题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史是基于证据和视角的解释。综合,与“分析”相对。属于“运用”层面的学习要求。从某种意义上看,人类文明史的进程是一个不断传承与发展的过程,因此传承与发展是我们解释和评价历史的视角之一。许多基本史实中包含着传承与发展的因素。最后,特别要把握好目标的限制条件,即“传承与发展”的视角。期间,他提出了“非暴力不合作”学说。

嘉定区朱桥学校 孙 建

目标内容:从传承与发展的视角,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基本史实和相关问题

一、目标内容解析

历史是基于证据和视角的解释。本目标即是基于视角解释历史的具体体现,其内容可分三个层次:目标对象、实施行为和限制条件。基本史实和相关问题,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传承与发展视角形成一个趋向目标对象的同心圆(如左图)。

1.目标对象:基本史实和相关问题

英国历史学家E. H.卡尔说过:“历史由一大堆已经确定的事实构成。” (E.H.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90页)因此,基本史实就是指那些已经确定下来的,用以解释历史的最重要的事实,包括人物、事件以及与之相关的时间和地域等,它们构成了历史的基本框架。

这些基本史实往往有以下特点:

一是确定性。有一些基本的事实,对于历史的记载者和使用者来说都是相同的,无论人们如何进行选择和加工,组成这些史实的最基本要素是不易被改变的,具有确定性。

二是原始性。用于构建历史的原始材料,通常属于基本史实。“对于所有历史学家都一样的所谓基本事实,通常属于历史学家的那类原始材料。” (E.H.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92页)。一些用于解释历史的基本史实具有原始性。

所谓相关问题,就是指理解基本史实时产生的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和疑难。这些矛盾和疑难是指向基本史实的具体内容,是人们解释和评价基本史实的关键之处和重要之点。

2.实施行为:分析、综合、比较、归纳

这一层次的目标内容是针对目标对象的实施行为,是学生理解和应用基本史实的具体行动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史实和相关问题,以及教学内容主旨的需要等选择以下目标行为来实施训练。

分析,即分解辨析。就是把基本史实和相关问题分成各个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属于“理解”层面的学习要求。

综合,与“分析”相对。就是把基本史实和相关问题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加以考察,与其他知识、技能、方法或价值标准重新整合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属于“运用”层面的学习要求。

比较,根据一定标准,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某种联系的基本史实间,辨别其特点、属性、因果等的异同。属于“应用”层面的学习要求。

归纳,就是对具体的基本史实或相关问题进行有条理的归拢,并从中概括出基本史实的基本要素或特征等的方法。属于“理解”层面的学习要求。

3.限制条件:传承与发展视角

传承是指传授和继承,一般指承接好的方面。发展是指更新和扩大,一般指变化进步的方面。从某种意义上看,人类文明史的进程是一个不断传承与发展的过程,因此传承与发展是我们解释和评价历史的视角之一。许多基本史实中包含着传承与发展的因素。

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土耳其凯末尔改革。这场改革是后发国家现代化道路探索过程中一个成功典范,它是“把西方的制度移植在亚洲的土壤上”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既有“保持自身不变”的传承,也有“接受现代思想”的发展(引号内容为凯末尔语),具有发展追求西化与保留继承土耳其民族特点并存的特点。比如凯末尔的文字改革,要求人们用土耳其语念《古兰经》,并在此基础上用拉丁字母拼写土耳其文字,既方便了人们学习本族的语言,降低了国内的文盲率,也为保存和继承民族文化创造了条件,加深了土耳其人对本民族的自我认同感。凯末尔的服饰改革(帽子革命)、采用公元历法、实行周末休息制、姓氏革命和提倡妇女接受教育等改革,有利于社会向世俗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因此,在解释历史时,我们可以从传承和发展的视角去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基本史实和相关问题。

二、 目标实施路径

1.全面把握目标内容

要把握好目标对象的内涵,依据基本史实的确定性和原始性明确史实的表达,并抓住史实的关键之处生成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明确解决目标问题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具体方法,并依具体方法去解构基本史实及相关问题。最后,特别要把握好目标的限制条件,即“传承与发展”的视角。对目标对象的解构和具体方法的运用,都必须以此视角来思考,绝不能偏离此视角的要求。

2.“示范、模仿、迁移”的教学训练

首先是通过教师示范的方法进行“建模”,示范时教师需要建立对学生的变式思考及引导。然后通过学生的模仿,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的方式将“模”内化,最后设置新的具体问题,让学生根据内化的经验迁移解决新问题,并建立新的解决问题的模型,从而促成本目标的有机生成。基于“示范、模仿、迁移”的教学训练,一般分解于各学习主题的教学之中,必要时也可分解于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之中。

3.根据学情选择策略

“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属于不同层级的学习要求,其中“分析”“归纳”属于“理解”层面;“比较”属于“一般应用”层面;“综合”属于“运用”层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学情,选择相应的实施行为,设计相应的基于史实的相关问题,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掌握情况对预设目标进行适当调整。针对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以重点选择“分析”“归纳”等“理解”层面的行为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重点选择“比较”这一“一般应用”层面的行为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以重点选择“归纳”这一“运用”层面的行为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实施案例

目标1:从传承的视角,分析相关问题。

师:阿姆利则惨案的发生使印度人民与印度当局决裂,印度各地不断出现暴力斗争的局面,那么,印度是否就会走向土耳其革命的道路呢?

生:印度没有走向土耳其革命的道路,他们选择了另一条道路:甘地的非暴力和平合法地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道路。

师:对。为什么呢?

生:(思考)

师: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从甘地年轻时的经历和他的非暴力思想中找寻答案。有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谈谈甘地的经历。

生:我看过《甘地自传》。

师:了不起。请给我们简要讲讲甘地早期的主要经历和故事。

生:甘地出生在印度西部卡提阿瓦半岛的波尔班土邦一个虔诚的印度教徒家庭。他从小就熟读印度教经典,把“逢恶报以善,用德报以怨”作为自己的处世原则。18岁那年,甘地前往英国留学,他在母亲面前立誓,保证在留学期间不吃荤,虽然遭到英国朋友们的反对,但是他仍然坚持素食。他在伦敦大学法学院期间,刻苦攻读法律,还如饥似渴地阅读罗金斯的《献给后来者》、托尔斯泰的《天国就在你心中》等书籍。他还加入了伦敦神智学社和素食主义社两个社团,加深了他对印度教的认识和对佛教与基督教的了解。

后来,他回到印度尝试律师的工作,但并不成功。之后不久,他接受一家印度人在南非开办的公司的聘请,担任该公司的法律顾问,从此在南非居住了21年。在南非生活期间,甘地经过一系列的内省、学习与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并在南非领导印度侨民反对种族歧视斗争。

期间,他提出了“非暴力不合作”学说。他倡导所有人一律平等的理念,自我期许要坚持非暴力、追求真理,发愿自甘贫穷简朴,怀抱服务他人的理想

师:讲得非常好。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就是反对“以暴制暴”,主张用不合作运动团结民众,反对殖民统治,迫使当局让步。我们从他的经历中可以看出,甘地的这一思想是深受他家庭教育影响的。家庭的信仰,特别是他母亲的以身作则,对甘地影响很深,从他在南非坚持素食就可以看出,他继承了母亲的思想,这是他提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最初思想来源。“非暴力”一词来源于古代梵文“阿希姆萨”(Ahimsa),是古代印度教和佛教经典中的一种宗教戒律或道德准则,具有两层含义:一是不杀生,即戒杀;二是不做伤害他人感情的事情。甘地传承了这一宗教思想。

目标2:从发展的视角,比较、归纳基本史实和相关问题。

师:那么,甘地真的就像耆那教或佛教那样主张绝对不杀生吗?我们看以下材料:

材料1:捕捉生命可能是一种义务。我们可以毁坏一些我们认为维持自己身体所必需的生命。于是,我们拿一些生命,如植物或其他东西作为食物,我们为了健康常常使用杀虫剂杀死蚊虫等等,我们并不认为这样做是犯了亵渎信仰的罪过……为了人类的利益,我们可以杀死一些食肉动物……甚至人……屠杀,在这种情况下也是必要的。假如有一个人手中持刀,到处瞎闯,乱砍乱杀,杀死他遇到的任何人,而没有一个人敢于活捉他。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谁杀死这个疯子,都会受到社会的赞许,并被看作是慈善的人。

——甘地,《通往神的道路》

师:在这段材料中看出甘地持什么样的主张?

生:可以杀生。

师:仅仅是可以杀生吗?

生:甘地在这里主张可以杀生,是有条件的。比如维持生命、为了人类的利益、防止坏人害人等。

师:很好。实际上在这里,甘地区别“杀生”与“不杀生”,也就是区分“暴力”和“非暴力”,主要是与人们的动机相联系的。凡是怀着邪恶目的的行为,才是“暴力”;而怀着善良或爱的动机的行为,即使是伤害生命,也属于“非暴力”的范围。由此可见,甘地的“非暴力”中包含着不去做什么,即“不杀生”或“不伤害感情”消极方面的意义,也包含要求人们主动地、自觉地去爱,去爱一切人的积极方面的意义。因此甘地对传统思想的继承之中也有了发展。请同学们结合下列材料,谈谈甘地发展了的“非暴力不合作”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2:非暴力不合作不是物质的力量。一个非暴力不合作者,并不对敌对者施加痛苦的打击;他不要消灭其敌对者。一个非暴力不合作者绝不使用武器,在开展非暴力不合作时,毫无恶意可言。非暴力不合作是纯粹的精神力量。真理就是精神的真正本质,这种力量之所以被称为非暴力不合作即在于此。精神靠知识而振奋,它从中燃烧起爱的火焰。假如有人因无知而对我们施加痛苦,那么我们就用爱去赢得他。“非暴力是最高的法”,这就是爱的力量的验证……我们得以生存下来,唯一的原因就是爱。我们全靠自己来检验这个真理。由于受到现代西方文明的欺骗,我们早已忘却了我们的古老文明而去崇拜武器的威力。

——甘地,《印度民族主义运动(1885—1947年)文件选辑》,《世界史资料丛刊:一九一七——一九三九年的印度》,吴成平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4页

生:从甘地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反对以暴制暴,主张依靠精神的力量和爱来面对和感化暴力。

师:所以,甘地曾说过:“非暴力就是以积极的形式来对待一切生命的善良意志。非暴力就是纯粹的爱。”

师:那么,从同学们讲述的甘地的经历中,我们又可以看出他的思想还受哪些影响?请结合下列两则材料,从传承与发展的视角,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3: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如果有人想要拿你的内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

——《圣经·马太福音》

材料4:只要通过“非暴力”的方式,即感化的方式,人们所希望得到的新时代就必定会到来。法国有一句名言——自由、平等、博爱……那些法国从未实现过的,将留待我们去实现。

——甘地,《哈里真》(甘地主办的报纸),1925年7月18日

生:甘地还受他求学生涯和经历的影响。比如他在求学期间,从加入的社团活动中了解了基督教,他的“非暴力不合作”中就吸收继承了基督教中“以善抑恶”的主张,正如材料3《圣经·马太福音》中讲的那样用善举来对待邪恶,用爱去感化它。

从甘地求学期间所受的法律教育及他的广泛的阅读,和材料4中他的话,我们也可以看出,甘地的“非暴力”学说除了承继一些宗教神秘主义色彩外,还吸收了欧洲启蒙主义思想,他的“非暴力不合作”中表现出他对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强烈追求,这是他思想中的重要发展。甘地的非暴力学说,传承了印度的传统宗教思想,发展了西方的“博爱”思想,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师:同学们讲得非常好。甘地的这种传承与发展,形成他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为争取民族解放的人们,用正义的方式赢得斗争的胜利开辟了新的道路。那么,甘地回国后,将他的思想化为哪些具体的行动呢?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