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原因与结果的视角分析历史问题

从原因与结果的视角分析历史问题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原因分析,有助于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从结果的视角看待历史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评估历史影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明确社会责任。因果律认为,原因和结果是不断循环、永无休止的。即前一事件的果是后一事件的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命运与前途的大搏斗,是全球规模的战争。

嘉定区第二中学檀新林

目标内容:从原因与结果的视角,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基本史实和相关问题。

一、历史归因分析和因果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因果律”认为,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某个或多个理由,每个结果都有特定的原因。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或人物的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归因分析即是从原因的视角去探讨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以便更深刻地揭示历史现象,认识历史,理解历史,从而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经验教训。如何进行归因分析,涉及归因分析的方法和能力问题。

历史归因分析的方法包括背景分析、原因分析、矛盾分析、目的动机分析等。背景分析可以从历史背景、现实背景入手,现实背景包括经济背景、政治背景、思想文化背景,认识各要素在历史事件发生中的作用,有利于评估各要素对历史的影响。

原因分析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一是历史原因、现实原因。二是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即内因与外因。三是深度原因,即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通过原因分析,有助于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矛盾分析可以从国内矛盾、国际矛盾、历史矛盾、宗教意识矛盾等不同具体矛盾寻找事件发生的原因,有利于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目的动机分析可以从直接目的、主要目的、根本目的等角度进行剖析,有利于认清历史现象与本质。

历史结果是指一定历史阶段在某种特定历史条件下,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或结局。这种历史结果一定是某个时间段历史发展的一种阶段状态,它与当时的历史条件相关。这就需要把握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区分历史结果与历史影响、历史意义与经验教训。从结果的视角看待历史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评估历史影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明确社会责任

因果律认为,原因和结果是不断循环、永无休止的。即前一事件的果是后一事件的因。有一因一果、一因多果,也有多因一果。但在历史学习和研究中,对某一历史事件的因果分析则要适可而止,把握历史阶段特定的因果联系。

二、分析等能力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

“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是历史学科课程标准中学习能力水平的几个高级思维模式。

分析是运用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将研究对象按其逻辑结构的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分别加以考察的认识活动。分析在历史学科学习中的意义在于细致地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联系、过程及可能出现的结果或影响,以便揭示其规律或本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综合与分析相反,是把分析过的对象或历史现象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及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其在历史学科学习和研究中的意义在于找出内在联系,形成对研究对象完整的认识,以揭示其规律和特性。

比较是指辨别不同事物属性的相同点和同类事物的相异点,其历史学意义在于发现本质属性和差异,以便归因分析、深度理解和学会取舍。

归纳是指由许多具体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推理方法,与演绎法相对,属于逻辑学的范畴,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其历史学意义在于从众多的历史现象或要素中概括出一般规律,揭示事物发展方向。

这一组能力研究方法,在分析、归纳、综合、比较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认识历史原因、过程、结果之间逻辑的合理性,认识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其着眼点是:建立史料、史实与史论间的内在关联,从原因、结果的视角认识历史现象、结果与影响。

三、学科研究能力与本目知识的关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高中基础型课程第3模块主题10“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的第1课,课程标准将20世纪30年代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放在二战单元的第1课,是希望学习者理解“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国际形势和战争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命运与前途的大搏斗,是全球规模的战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付出了军民死亡7000余万人、直接战争费用13500亿美元、财产损失4万亿美元的惨重代价。

如此重大的历史事件,值得后人反思。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学习,因其历史史实的丰富性、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原因的多样性,必须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多种思维能力,选择原因与结果的视角,解释、理解二战时期的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思考人类解决危机时策略选择、方法选择及结果。

二战前大国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国际关系指导原则及其行为,导致国际社会未能有效地遏制法西斯势力的扩张,反而加快了法西斯集团战争的步伐。这种安排,有利于学生结合史料从原因、结果等视角去认识、归纳、分析、综合、比较历史史实,厘清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思考在国际危机或灾难来临时,负责任的大国为维护国际和平与正义,应如何走出国际旧政治和历史的窠臼,学会取舍与坚持,担当历史责任,化解国际危机,谋求人类的福祉,而不是以邻为渊、以邻为壑。这种安排,也有利于学习者理解当战争真正来临时,国际社会又是如何联合起来,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用正义来战胜邪恶,为人类赢得和平。通过这种安排,让学生铭记历史的代价和教训。也正是学习材料的这种安排,教学中学习能力的运用及视角的选择,按这一逻辑结构是高效的。

四、实施案例

目标1: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基本史实和相关问题。

师: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关系波诡云谲。请阅读教材,简要概括说明英、法外交政策调整过程。并说明法西斯集团、英法等国对外政策及其实质。

生:英国按传统大陆均势政策,推行“扶德抑法”的外交策略,对集体安全体系不感兴趣。法国力图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寻求与包括苏联在内的东欧国家结盟。波兰实行等距离外交。在集体安全政策受阻后,英法实行绥靖政策。

法西斯国家打着反对苏联的旗号,订立《反共产国际协定》,挑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世界范围内扩张;英法实行绥靖政策,以达到避战自保、祸水东引的目的。

师:请看材料1。 20世纪30年代初,社会主义苏联面对当时的国际形势,为反对法西斯扩张做了何种外交努力?

材料1:1933年12月12日,联共(布)中央通过了关于开展争取集体安全的决议,决议强调,“为防止战争,保卫和平,苏联考虑参加国际联盟,并和广大的欧洲国家缔结区域性的共同防御侵略协定”。

生:加入国联,与欧洲国家建立集体安全体系,以防止战争,保卫和平。

师:1934年苏联加入国联,并与英法等欧洲国家进行双边谈判,力图建立集体安全体系,防止战争,保卫和平。

目标2:从原因的视角,运用分析等能力,解决历史问题。

师:请看材料1,归纳材料内容并说明实质。

材料1:我们形成了这样一个印象,(斯大林说)英国和法国政府并没有决心在波兰受到攻击的时候打仗。但是他们希望英国、法国和俄国在外交上的联合会吓退希特勒。我们肯定,这样做是达不到目的的。斯大林曾问过:“法国动员起来以后,能拿出多少个师来对付德国?”答复是:“大约100个。”他又问:“英国能拿出多少个?”答复是:“两个,以后还可以再加两个。”“啊,两个,以后再加两个。”斯大林重复了一遍。然后他问道:“你知道不知道,要是我们同意同德国打仗的话,我们得在俄国战场上投入多少个师?”停顿一下,他自己回答说:“300个以上。”

——丘吉尔,《风暴来临》,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391页

师:从材料1看,英法与苏联的真实意图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英法真实意图是外交联合吓退德国,而并非军事合作阻止德国;苏联的真实意图是军事合作,遏制德国。说明英法不愿保障苏联的安全,对构建集体安全缺乏诚意,仍然推行绥靖政策。

师:接着看材料2至材料5。思考苏联对英法和对德政策有何变化?结合材料2,分析说明变化的原因。

材料2: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形势逐渐危急,希特勒的野心已经充分暴露。苏联外长李维诺夫对报界的代表们说:“事到明天,可能已经晚了,但是只要一切国家,特别是大国对集体拯救和平问题采取坚定的、毫不含糊的立场,那么今天还不算晚。”

——陈兼,《走向全球战争之路》,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第218页

材料3:斯大林在1939年3月10日联共(布)第18次党代会上提出:“我们拥护世界和平,加强同所有国家的事务联系,我们现在和将来都始终坚持这个立场,只要这些国家也对苏保持这种关系,只要他们不试图破坏我们国家的利益。”“我们要保持谨慎态度,不让那些惯于从中渔利的战争挑拨者把我国卷入冲突中去。”

——《斯大林文选(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20页

材料4:苏联新任外交人民委员的莫洛托夫于1939年5月31日在最高苏维埃会议上说:“即使同英国和法国进行谈判,我们认为也没有必要拒绝同德国、意大利这样的国家进行公事来往,早在去年初,根据德国政府的提议,贸易协定和新的贷款谈判就已经开始了。”(资料来源同上)

材料5:准备走英法在慕尼黑走过的老路——牺牲小国来换取和平以及做好准备的时间,并把纳粹侵略的威胁暂时从自己身上引开到别处去。如果必要,它就准备让西方国家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使自己从姑息主义中取得比它们过去曾获得的更加客观的好处。

——惠勒一贝内特,《悲剧的序幕》,纽约1962年版,第409页,转引自孙红旗,《苏联与绥靖政策》,《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1期

生:从材料看,苏联没有放弃建立集体安全、保卫和平的努力和希望;材料3表明苏联对英法保持谨慎态度,不愿被卷入战争;材料4表明苏德之间已经进行接触;材料5表明苏联已准备与德国媾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导致这种态度变化的原因是英法长期推行绥靖政策,挑动德国进攻苏联;同时在建立集体安全方面又缺乏诚意;战争危险日益临近,苏联更关心自己的国家利益。

师: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英法祸水东引的企图昭然若揭。由于英法绥靖政策,缺乏合作诚意,苏联建立集体安全的外交努力换来的是失望。1939年8月,苏德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一结果的出现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这一结果同样给整个世界带来了重大影响。

目标3:从结果的视角,运用分析等能力,分析相关问题。

师:材料1有关欧洲领土变更的秘密协定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附属协定内容:

1.波罗的海国家的地区如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时,立陶宛的北部疆界将成为德国和苏联势力范围的界限……

2.属于波兰国家的地区如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时,德国和苏联的势力范围将大体上以维斯杜拉河、纳雷夫河和桑河一线为界……

3.在东南欧方面,苏联关心它在经萨拉比亚的利益。德方宣布它对该地区没有利害关系。

生:苏德通过秘密外交,划分了双方在中欧和东南欧的势力范围,是强权政治和秘密外交的体现,是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的体现,损害了弱小国家的利益,是阴谋。

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是这样评价的。

材料2: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意味着欧洲发展的转折,意味着欧洲两个最大的国家间相互关系开始向好的方向转折。这一条约不仅使我们取消了同德国发生战争的威胁,缩小了欧洲发生可能的军事冲突的范围,从而有利于普遍和平事业,而且它保障了我们有可能增长自己的力量,巩固自己的阵地,继续增长苏联对国际发展的影响。”

师:果真如莫洛托夫评价的那样,有利于普遍和平事业吗?让我们看看史学界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评价的四种研究成果。

·全盘肯定,认为签约是苏外交的英明决策和重大胜利。

·全盘否定,认为背离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是民族利己主义和扩张主义的表现,是强权政治和秘密外交的一个典型。

·不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和外交胜利,也不是一个错误,是在战争危险迫在眉睫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非常性的自卫行动,是苏联当时不得不采取的唯一抉择,尽管给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带来一些暂时的消极后果,但加强了苏联的战略地位,赢得了战略时间,从长远看积极作用是根本的、主导的。也不否认其消极作用,但认为功劳是第一位的,错误是次要的,不能求全责备。

·得少失多,得不偿失。

师:是哪些因素导致对该条约的评价如此不一致?你倾向于哪一种评价?能否说明你的理由?

生:个人立场、时代环境、史料的限制、研究方法、研究者的视野和视角等。(学生评价的理由略)

师:史学界有两种评价:

第一种评价的主要理由一是使苏联摆脱了首先面临战争的危险境地,赢得了一年半的宝贵时间。二是打乱了绥靖主义者和一切反苏势力的战略部署,粉碎了绥靖主义者建立反苏神圣同盟和祸水东引的阴谋。三是打乱了日本侵略计划和战争部署,打破了德日两面夹击苏联的企图。四是苏联的安全有利于反法西斯力量的加强和组合,从全局看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种评价认为在缔约后的一定时期内实际上形成了“柏林—莫斯科体系”,是真正的祸水西引,实行了比英法更甚的绥靖政策,使波兰再次被瓜分,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引起了极大混乱,使世界各国共产党在反法西斯运动中威信扫地,受到很大损失,最大后果是引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主要理由一是赢得了时间,但又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二是有利于苏联一时安全,却模糊了苏联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认识,不利于推动反法西斯战争。三是德国是最大获利者,达到避免两线作战的目的,阻挠并推迟了英法与苏联之间的反德统一战线的建立。

师:评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历史影响,应从原因、结果及影响的视角去分析。史学界有一种新的评价,就是把签订条约和订立秘密协定分开评价。签约本身是对的,是迫不得已的。如不签订条约有可能腹背受敌,受到法西斯两面夹击。当时苏联东有日本、西有德国,面临两个大敌。签约则推迟战争爆发,赢得一年多备战时间。同时也迫使英法走上反法西斯道路,有利于后来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战争的胜利。当然条约在国际上也产生一些消极后果。但从反法西斯战争的长远利益来看,还是积极的。秘密协定是错误的,是和法西斯主义勾结划分势力范围,侵犯与破坏了弱小国家的主权与领土完整,是损人利己的大国沙文主义、民族利己主义的做法。秘密协定主要满足了苏联的要求,责任在苏联。没有秘密协定同样可以签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