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首次合流与历史迷途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首次合流与历史迷途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史上,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的不断汇流,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就是这样紧密结合在一起。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的汇流对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具有特殊的意义。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再次汇流,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认识实现了再次飞跃,社会主义开始由理想变成现实。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首次合流与历史迷途_中国近代科技思潮

三、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首次合流与历史迷途

自19世纪以来,社会主义与科学技术就一直是两股最活跃的力量。在20世纪,新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运动更是两个最重大的事件,是最重要的时代特征。历史上,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的不断汇流,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当然,新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两者之间互动关系的实现,并不是一个自动进行的事情,而是通过一代有一代经典作家们不断认识和把握的结果。

我们知道,经典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人类知识与工人运动实践的总结,在它所继承批判的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精神财富中,科学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都无不建立在深厚的科学技术知识基础上。而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次发展都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生。

18世纪后半叶欧洲掀起了近代第一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的理论前提是牛顿力学的完成,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随着这次科技革命的发生,蒸汽动力代替了人力、畜力,工厂代替了作坊,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从此,生产力发生了巨大变革,由此带来了资本主义的初期繁荣。马克思、恩格斯敏锐地意识到这场科技革命对人类带来的影响。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兴奋地指出:“自从蒸汽机和新的工具机把旧的工场手工业变成大工业以后,在资产阶级领导下造成的生产力,就以前所未闻的速度和前所未闻的规模发展起来”,“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29)而除此之外,产业革命还给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变化:首先是阶级关系的调整。因为通过产业革命,资产阶级在它已取得统治地位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中世纪那种复杂多变的阶级结构日益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两级分分所取代。恩格斯这样论述这种变化:“由于运用机器,英国一切被压迫阶级已经汇合成一个具有共同利益的宏大阶级,即无产阶级,因为对方阵营里的一切压迫阶级也由此联结成为一个阶级,即资产阶级。”(30)同时,由于机器的使用,成批的小生产者和个体农民破产并加入到雇佣劳动大军,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其次,阶级斗争的新变化。19世纪30、40年代,伴随着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和产业革命的深入,工人运动由原来仅仅以破坏机器为主要斗争形式的状况,发展到了一个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政治罢工和武装起义的新阶段。这种阶级斗争的新变化,为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力量创造了条件。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机器生产,就不会有宪章运动,即使机器生产使你们的现状恶化,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胜利才有可能。”(31)再次,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第一次科技革命带来了财富的增加,但随着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却变越来越狭小,社会化生产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显露。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了全国性经济危机,此后每隔十年左右就要重复一次。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发生为马克思、恩格斯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提供了可能,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创造了社会条件。

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就是这样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没有第一次科技革命就不可能有产业革命的发生,没有产业革命就不可能有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就不会有反对资产阶级的独立政治运动,也就不可能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的汇流对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具有特殊的意义。

19世纪70年代,科技领域掀起了第二次革命,标志是电的发明和应用,发电机、电动机及远距离输电技术的发明为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基础,从此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了电器时代。列宁及时地考察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给社会带来的改变,尤其是对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一国胜利”的理论。第二次科技革命使动力源由水力转向电力,煤炭转向石油,蒸汽机转向内燃机,欧美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更为突出的是无线电通讯、铁路运输、海外贸易和远洋运输的发展,世界联系更加强了,传统工业在地域资源方面的种种限制被突破,大批企业跨地域的活动日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主要的生产方式,加速了资本的集中和垄断。同时,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进一步加深,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垄断资本家为了使科学研究成为其发财致富的手段,纷纷在垄断组织中成立各种研究机构,于是出现了“科学和劳动的分离”和科学的资本化现象,列宁揭露:资产阶级“把教育和科学、把资本主义文明的最高成就和精华变成了剥削工具和专利品,使大多数人处于奴隶地位。”(32)与此同时,第二次科技革命加快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发展。如果说第一次科技革命改变世界的面貌主要改变的是欧洲的面貌的话,那么,第二次科技革命之后,情况发生变化:一方面由于世界性联系加强,欧洲中心地位遭到削弱;另一方面,美国、德国等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及时抓住了第二次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而迅速崛起。生活在这样一个科技革命以及由此带来深刻变化时代的列宁,高度关注正在发生的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的推进作用及其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影响,他重新思考了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新条件,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战略和新图式,即“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33)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再次汇流,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认识实现了再次飞跃,社会主义开始由理想变成现实。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西方国家又带头掀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的兴起,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生产力发生质变的狂飙时期,它不仅使社会生产力获得飞速发展,而且引起了产业结构、就业结构、阶级关系、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重大变化。新成立的中国正是处于这样一个科技革命和社会大变动的时代,中国的社会主义也正是在这样一种新形势下的发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袖集体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对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的见解:“过去我们打的是上层建筑的仗,是建立人民政府、人民军队。建立这些上层建筑干什么?就是要搞生产,搞上层建筑搞生产关系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现在生产关系改变了,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在技术上掀起一个革命,把我国绝大部分社会经济中使用简单落后的工具农具去工作的情况,改变为使用各类机器直至最先进的机器去工作的情况,借以达到大规模地生产各种工业和农业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4)

毛泽东深信,社会主义将大大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不仅从旧社会解放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也解放了旧社会所无法利用的广大的自然界。”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35)同时坚信,科学技术也将大大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社会主义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而科学技术则是推动生产力的决定性力量。毛泽东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很好地将社会主义与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因此,他指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并明确指出:“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决定一切的是要有干部,要有数量足够的、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36)“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庞大的技术队伍和理论,社会主义是不能建成的。”周恩来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深入而具体地阐述了社会主义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我们所以要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归根结底,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不断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在高度技术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地增长,不断地改善。因此,社会主义时代,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充分地提高市场技术更加需要充分地发展科学和利用科学知识。……比方说,我们要找矿,就得有一批地质专家,……我们要建设矿山、工厂、铁路和水利工程,就得有一批工程师和一大批技术员来勘测、设计、建筑和安装。工厂要生产,生产中从产品设计到成品检验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一定数量和一定水平的技术力量。工业和商业的管理,愈来愈需要各种专门的知识,要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就需要各种科学专家。在农村里,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以后,固然需要有大批的农业机械工程师、电站工程师、农学家、会计师等等;就在目前,为着实现从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的许多马上就要着手的项目,例如为着生产新式畜力农具、化学肥料和抽水机,消灭主要的病虫害,消灭严重的人类疾病和畜疫,也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工作者、植物保护学者、医务工作者和兽医的积极参加。(37)

1963年,周恩来更指出:“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38)

这是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汇流。它表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袖群体曾经把握住了历史发展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脉搏,也曾经领会到了人类社会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发展中科技革命的重要性,这种把握和领会无疑汇入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和科学社会主义运动中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汇流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不能忽视其中的理论价值和历史地位。

当然,我们必须指出的是,这次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合流,虽然有了良好的开端,却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果。其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要到第一代领袖群体对社会主义以及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背后去分析。比如,在知识分子问题上,毛泽东曾多次强调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中国革命就不可能成功,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作用强调得更为突出,这一切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但问题在于,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毛泽东的思想意识中,阶级意识和政治意识极为严重,纵观毛泽东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全部论述可以看出,毛泽东不是不要知识分子,而是特别强调要工人阶级的知识分子,不仅如此,而且没有正确地区分好工人阶级的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因此在反右派过程中,走上了令知识界和科学发展都无法容忍的极端,极大地破坏了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进而也严重地影响了科学技术的正常发展。由于紧接着开始的“大跃进”是在严重的主观主义思想路线指导下开始的,它是实现盲目的“赶超”战略的一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严重脱离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是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上的错误思想和实践。在这场盲目冒进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虽然也提出了技术革命的问题,并以此为中心论证了科学的重要性以及培养知识分子队伍的必要性,但其中无不充满着主观主义色彩和非理性的浪漫主义情怀,特别是极力强调通过政治性的精神鼓励,开展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来实现“大跃进”。这不仅导致了科学精神的内在缺失,违背了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而严重冲击了科学的发展和技术革命的开展,最终把本应按照科学发展规律进行的技术革命带入了历史歧途,而且也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得社会主义发展也陷入了历史泥潭。

总之,毛泽东无论对社会主义还是对科学技术的认识都充满严重的主观主义倾向和政治意识,没有遵循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也没有遵循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规律,致使这一合流并没有真正的完成,反而走上历史迷途,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损失,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重大损失。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0页。

(2)《解放日报》1944年5月26日。

(3)《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38~239页。

(4)《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982页。

(5)《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211页。

(6)《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327页。

(7)《刘少奇年谱》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441页。

(8)《刘少奇年谱》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72页。

(9)《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41页。

(10)《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84页。

(1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99页。

(12)《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44页。

(13)《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1~182页。

(14)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07页。

(15)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00页。

(16)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03页。

(17)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01~502页。

(18)《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1~182页。

(19)李君如:《毛泽东与当代中国》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页。

(20)《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0~162页。

(2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07页。

(2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32页。

(23)转引自周恩来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

(24)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转引自李君如:《毛泽东与当代中国》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页。

(25)《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439页。

(26)《毛泽东书信选集》第562页注释②。

(27)《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1页。

(28)周恩来:《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1964年12月21日,见《周恩来选集》第441页。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第264页。

(30)《论波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8月第1版,第411页。

(31)《论波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8月第1版,第411页。

(32)列宁:《在全俄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98页。

(33)列宁:《论欧洲联邦口号》,《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09页。

(34)《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45页。

(35)《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52页。

(36)《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见《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18页。

(37)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1956年1月14日,见《周恩来选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58~159页。

(38)周恩来:《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1963年1月29日,见《周恩来选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1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