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再度历史性合流的战略展开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再度历史性合流的战略展开

时间:2022-02-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再度历史性合流的战略展开邓小平对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深刻认识并全面展开,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在中国这样一个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四个现代化,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从而提高生产力水平,才能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再度历史性合流的战略展开_中国近代科技思潮

2.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再度历史性合流的战略展开

邓小平对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深刻认识并全面展开,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在中国这样一个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四个现代化,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从而提高生产力水平,才能促进经济迅速发展。所以邓小平说:“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69)为了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邓小平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三大把这“三步走”明确为: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基本实现。第二步,到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80年代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国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大量投入人力、财力、物力来发展经济的做法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基本上仍然是一种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生产模式,产品成本高,科学技术含量低,单位产值能耗高,特别是我国科技进步年增长率和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比起发达国家都很低。

因此,只有把加强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才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依靠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来加速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2)科学技术进步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新中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生产力水平很低。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科学技术得到空前发展,某些科学技术在世界达到了先进水平。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科学技术仍然十分落后,经济和科学技术仍然处在欠发达阶段,农业主要建立在手工式的劳动基础上,在很大程度上受着自然条件的影响,现代化工业也不甚发达,总的生产力水平仍然很低,劳动密集型生产形式占很大比重。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完成由直接劳动向科学劳动的转变,途径只能是依靠科学技术,舍此无法达到目标。邓小平指出:“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不搞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国家的实力得不到加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70)只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才能更有效地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3)改革科技体制,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全面实行改革,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对此,邓小平多次地做了论述。他说:“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71)“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是为了解放生产力”。(72)“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73)这些论述,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政治体制及其相关的领域,只搞单项改革,不能全面解放生产力。第二,一切改革都是解放生产力的手段,为生产力向深度和广度的进军扫除了障碍,因此,更重要的是要认真做好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并且,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使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在全面改革过程中,科技体制的深化改革,则是一个重要环节。因为一切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科技进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主要”力量。就是说,实行全面改革的结构特征本身,决定了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加快搞好,必须深刻完善。

在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指导下,1984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同年5月,又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些改革,标志着我国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全面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高。

(4)中国必须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邓小平关于发展科学技术,特别是发展高科技的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科技理论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邓小平科技理论核心思想的体现,又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这一战略地位的落实。从70年代到90年代,随着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邓小平站在时代的前列,从战略的高度,做了大量的讲话和批示,指导着中国的科技事业和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在70年代后期,随着一批高技术的涌现,科学技术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工作必须走在前面,科学技术要高速度发展的思想。1978年邓小平进一步强调:“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为了落实邓小平关于科技工作要走在前面,科学技术要高速发展的思想,我国政府实施了科技攻关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攀登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新技术推广计划等科技计划,设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建设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重大科研工程及工业性实验项目,实施了技术创新工程、产学研结合工程等,努力推动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使科学技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越来越重要的贡献。

80年以来,高科技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提出21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中国必须抓住机遇,赶上时代,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思想。1988年10月24日邓小平亲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视察。邓小平和科技工作人员亲切攀谈,他告诉大家,世界上一些国家都在制定高科技发展计划,中国也制定了高科技发展计划(指“863”计划)。他指出,21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强调:“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安于落后,必须一开始就参与这个领域的发展。”(74)

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高科技产业在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成为新的经济形态的主要支柱,邓小平在重视发展高科技的同时,高度重视高科技的产业化,提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思想,不仅促使我国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而且促使我国的经济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991年4月23日邓小平为全国“863”计划工作会议写了“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题词,明确了我们高科技发展的落脚点。1992年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再次强调高科技产业化,邓小平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75)这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发展科学技术,特别是发展高科技的战略思想:一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因此,科学技术要走在前面,要高速发展;二是在发展科学技术中,重点发展高科技,努力使我国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三是发展高科技必须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大力促进高科技的产业化,这样才能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才能发挥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5)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

邓小平强调,搞社会主义建设,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说:“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社会水平。这就是建设物质文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都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76)“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77)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在创造物质文明、推动社会进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它在创造物质成果之时,也在创造着新的更多的精神成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对人们确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拓展和丰富精神文明的内涵。在科研活动和日常工作中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培植科学精神,捍卫科学真理,促使道德观念的升华,都有重要意义。科学技术创造的劳动成果,不仅丰富了人们精神文明的内涵,成为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精神文明产品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了空前有力的方法和手段,所以,它同时通过影响精神文明对社会进步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6)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科学技术现代化

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对外开放,就是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科技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开拓国际、国内两大市场,促进科技进步,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邓小平指出:“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流,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78)邓小平认为,“科学技术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资本家拿来为资本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国家拿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世界各国后来不是也利用了嘛!现在世界上的先进技术,先进成果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利用呢?”(79)“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80)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活动必须对外开放的论述,特别强调了以下几点,一是科学技术本身没有阶级性,强调了科学技术是各国人民共同创造的,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二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和现代许多重大成果曾经为人类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作为一个大国,中国今后应当在科学技术方面继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三是各国都需要互相学习,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科学技术的各个方面都处于领先的地位,都需要向别的国家学习;四是对外开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基本国策。坚持对外开放,加强科技交流,既是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科学技术健康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中国并不是因为今天科学技术相对落后才需要向外国学习,即使我国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仍然要坚持对外开放。

此后,江泽民科教兴国角度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进行了再思考。指出:“世界科学技术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革命。科学技术的实力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国际地位的高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深刻的变化。”“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这一趋势,谁掌握高科技发展的优势,谁就能取得本国发展的主动权,否则就会被动挨打。”(81)因此,我们必须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它们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巨大推动作用。”他说:“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所要求的紧迫任务,也是我们深入总结历史经验和全面观察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所得出的必然结论。”(82)江泽民多次强调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他说:“我们不仅要靠科学技术提高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而且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引导人民群众敬爱能力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的社会风气和民族精神,创造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社会精神风貌。”(83)可见,到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新实践中,科技进步与社会主义的结合和汇流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34页。

(3)《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41页。

(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8~58页。

(5)《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5~100页。

(6)该规划(草案)提出了科学技术工作八年奋斗目标:(1)部分重要的科学技术领域接近或达到七十年代的世界先进水平;(2)专业科学研究人员达到八十万人;(3)拥有一批现代化的科学实验基地;(4)建成全国科学技术研究体系。该规划(草案)对自然资源、农业、工业、国防、交通运输、海洋、环境保护、医药、财贸、文教等27个领域和基础科学、技术科学两大门类的科学技术研究任务,做了全面安排,从中确定了108个项目作为全国科学技术研究重点。(方毅:《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报告》见《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全国科学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7)据统计,1980年,我国取得重大科技成果2600多项,经国家批准的创造发明107项;1981年,全国取得重大科技成果3100多项,经国家批准的创造发明120项;1982年,全国取得重大科技中国4100多项,经国家批准的创造发明149项。在高科技领域,1981年9月20日,我国首次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两颗卫星进行空间物力探测获得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1982年1月13日新华社报道,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经过多年努力,胜利完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合成。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在人工合成生物大分子的研究方面居于世界先进行列。同年10月7日至16日,我国用潜艇在水下向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参见谢春涛:《改变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重大决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16页)。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75页。

(9)《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页。

(10)《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7页。

(1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7页。

(1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8页。

(1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页。

(1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5页。

(1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7~378页。

(1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0页。

(1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9页。

(1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0页。

(1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8页。

(20)《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9页。

(21)以上参见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研究》,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158页。

(22)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23)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24)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1页。

(25)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2页。

(26)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1990年5月31日。

(27)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

(28)江泽民:《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载《经济日报》1991年8月8日。

(29)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14、107、132页。

(30)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20~121页。

(31)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45~146页。

(32)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46页。

(33)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21页。

(34)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

(35)《科技日报》1995年5月26日。

(36)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1~58页。

(37)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9~60页。

(3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44页。

(39)参见文兴吾:《第一生产力论与科教兴国战略》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2页。

(40)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版,第1463页。

(41)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人民出版社1997版,第31页。

(42)江泽民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9年6月16日。

(43)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44)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5页。

(45)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5页。

(46)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00~101页。

(47)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页。

(48)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15~216页。

(49)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15页。

(50)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51)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16页。

(52)江泽民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举行的首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8年6月10日。

(53)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页。

(54)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68页。

(55)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56)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57)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5页。

(58)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71页。

(59)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49页。

(60)《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1页。

(6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1页。

(6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6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7页。

(6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1页。

(6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3页。

(6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5页。

(6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8页。

(6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1页。

(69)《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6页。

(70)《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6页。

(7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4页。

(7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8页。

(7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6页。

(7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9页。

(7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7页。

(7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页。

(77)《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8页。

(7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页。

(79)《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1页。

(80)《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1页。

(81)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64~65页。

(82)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64页。

(83)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