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时间:2022-03-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③中国人口增长的历史不平衡性。以上我们考察了中国人口的历史增长,人口发展是一个不同于人口增长的概念,考察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还必须考察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质量的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高速增长带来的压力,使人
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与现状_中国人口与社会保障

第二节 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从数量上看增长相当缓慢,具有周期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人口结构极其落后、质量水平低,属于典型的原始人口再生产和传统人口再生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口数量大幅度增长,人口结构显著改善,人口质量大大提高,人口再生产正向现代型转变。

一、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

对于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在漫长的原始、奴隶和封建社会时期里,中国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官方人口数据除个别时期外,大多含有错误的成分,有诸多研究致力于探求不同历史时期人口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可信性问题。但是一般认为,对于历史上的中国人口增长,有些时期人们的估计是相似或一致的,有些时期虽然差异较大,但从长期趋势来看,所反映的中国历史人口增长的特征是一致的。

表3-1 《人口手册》提供的中国古代人口资料

img10

续表

img11

资料来源:刘洪康、吴忠观主编:《人口手册》,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8年。

表3-2 中国近代人口发展表

img12

表3-3 中国人口的历史增长:公元2~1957年  单位:万人

img13

资料来源:J.D.Durand(杜兰德),“The Population Statistics of China,A.D.2~1953,”前引文:珀金斯著《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前引书,第15页。

从表3-1、表3-2、表3-3可以看出,中国历史的人口增长,从可考证的时期看,大致具有以下四个特征:①长期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从公元初年的6000万人左右增长到19世纪中叶的4亿人,人口增长曲线呈上升趋势。②历史上的中国人口增长相当缓慢。虽然从绝对数看,1850年里增加了3.4亿人,但从人口增长速度看,年平均增长只有1.03‰,这一增长速度在现代人口学看来,属于静止人口的范畴。③中国人口增长的历史不平衡性。虽然历史上的中国人口增长缓慢,但在不同历史时期并不相同。明清以前增长缓慢,明清时期加快。④中国人口增长的周期性。中国历史人口增长具有周期性的大起大落,呈现若干次循环,每次循环的周期长约几百年,与每个封建王朝的统治时间大体相当。

以上我们考察了中国人口的历史增长,人口发展是一个不同于人口增长的概念,考察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还必须考察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质量的提高。这方面除了人口平均寿命的资料容易觅得外,缺乏系统的历史资料,从某些横断面资料可见一斑。旧中国经济非常落后,工业不发达,科学教育文化水平低下,人口结构严重失衡。据清末宣统年间民政部门统计,1910年,全国22个行政省男女性别比为121.7,其中个别省如山西竟高达135.5,人口年龄结构呈单一的年轻型。在人口质量方面,以平均预期寿命为例,公元前21世纪至前11世纪的夏、商时期,平均寿命只有18岁;到西周、秦汉时期为20岁;公元初期的东汉为22岁;8世纪的唐代为27岁;11世纪的宋代为30岁;清代为33岁;民国年间达到35岁,人口平均寿命的增长十分缓慢。

二、中国人口发展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55年来,中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二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这两个不同发展时期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上,而且还表现在人口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上。

(一)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可以把中国人口总量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见表3-4)。

1.第一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49~1957年)

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得不到发展,人口发展缓慢,明显呈现出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人口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征,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出生率维持在高水平,从而出现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人口高增长状况。1949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36‰,死亡率为20‰,自然增长率为16‰,年底全国总人口为5.42亿人。到1957年,死亡率下降到了10.8‰,自然增长率上升为23.2‰,总人口达到6.47亿人。1949~1957年的8年间,人口净增1.05亿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现的“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

2.人口低增长阶段(1958~1961年)

1959~1961年,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和政府工作出现的失误,使经济发展出现了波折,人民生活水平降低,致使人口死亡率突增,出生率锐减。1959年,人口死亡率上升到了14.6‰,1960年,进一步上升到25.4‰,而人口出生率只有20.9‰,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其中1960年、1961年连续两年人口出现负增长。这一阶段全国总人口由6.72亿人下降到6.59亿人。

3.第二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62~1970年)

三年自然灾害过后,经济发展状况逐渐好转,人口发展的不正常状态也得到迅速改变,人口死亡率开始大幅度下降,强烈的补偿性生育使人口出生率迅速回升,人口增长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峰期,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这一时期,人口死亡率重新下降到10‰以下,并逐年稳步下降,1970年降到7.6‰。出生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使这一阶段的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达到27.5‰,年平均出生人口达到2688万人,9年净增人口1.57亿人,这是1949年以后出现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

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问题,致使人们开始不断进行反思,但在究竟如何对待的问题上仍存在着很多模糊乃至错误的认识。在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始终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政策和行动。因此,以上三个阶段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无计划的自发的高增长时期。这一时期人口总量的剧增不但直接影响了当时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而且还对以后相当长时间内的中国人口发展与经济运行产生了无法避免的影响。

4.人口有控制增长阶段(1971~1980年)

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人口发展出现根本性转变的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高速增长带来的压力,使人们认识到人口控制已迫在眉睫。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发出了实行计划生育的号召,并制定和完善了明确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高出生、高增长的势头得到迅速控制。人口由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进入了有计划可控制的增长时期。这一时期,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迅速下降,分别由1971年的30.7‰和23.3‰下降到1980年的18.2‰和11.9‰。然而,由于总人口基数庞大,这一阶段中国人口净增的绝对数仍相当可观。1971~1980年,全国总人口由8.52亿人增加到9.87亿人,净增1.35亿人,超过了第一次生育高峰时期的净增人口。

5.第三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81~1990年)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虽然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到了战略高度,计划生育被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更加严格。但是,由于60年代初“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生育年龄,加之80年代初婚姻法的修改造成许多不到晚婚年龄的人口提前进入婚育行列,使得人口出生率出现回升。人口出生率由1980年的18.2‰、1981年的20.9‰,达到1987年的23.3‰的峰值,9年净增1.43亿人,平均年增长人口1584万人,增长量明显多于70年代后期的水平,也高于前两次生育高峰的增长。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现的“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

6.人口平稳增长阶段(1991年至今)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完善,80年代人口的高出生率得到控制,并持续稳步下降。1991年,人口出生率为19.7‰,2004年降至12.3‰,13年下降了7.4个千分点,并一直稳定在低水平上。199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降到10‰以下,从2000年开始,年净增人口低于1000万人,中国人口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表3-4 1949~2004年中国总人口数、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变动情况

img14

续表

img15

续表

img16

资料来源: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关于1990年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公报(第1号),《人民日报》,1990-10-03。②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

(二)人口结构的变化

从人口年龄结构来看,1953年和1964年两次人口普查时,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属于典型的年轻型;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已由年轻型开始向成年型过渡;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转变为典型的成年型,且老龄化趋势明显(见表3-5)。

表3-5 中国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构成资料

img17

资料来源: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和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

2004年年末,在全国总人口129988万人中,0~14岁人口为27947万人,占总人口的21.50%;15~64岁人口为92184万人,占70.92%;65岁及以上人口为9857万人,占7.58%。上述数据表明:第一,当前中国人口社会抚养比较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未来一二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红利期。但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也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中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近千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2亿多人。并且,劳动年龄人口将保持增长态势。据预测,2016年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10.1亿人,2020年仍高达10亿人左右,这对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二,200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7%以上,根据国际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据预测,到2020年,65岁老年人口将达1.64亿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6.1%,80岁以上老人达2200万人。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对未来社会抚养比、储蓄率、消费结构及社会保障等将产生重大的影响。第三,从人口性别结构看,2004年末,男性人口66976万人,占51.5%,女性人口63012万人,占48.5%,总人口性别比为106左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为117,2003年为119,少数省份高达130。为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颁布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启动了“关爱女孩行动”,倡导男女平等,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

从城乡分布来看,2004年年末,全国城镇人口达到54283万人,占总人口的41.76%,乡村人口为75705万人,占58.24%。近年来,由于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实施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战略,人口城镇化率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国家还采取多种措施和合理规划,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努力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2004年,中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1.4亿人。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状况。按人口城镇化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测算,到2020年,还将从农村转移出3亿左右的人口;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体系却严重滞后,亟待完善;庞大的流动迁移人口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成巨大的压力;流动人口就业、子女受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制约着人口的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统筹城乡以及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困难。

(三)人口质量的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和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人口的健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人口质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从身体素质来看,中国政府加大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平均预期寿命已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2004年的71.8岁,成为世界上平均预期寿命提高最快的国家之一。1949年以前,中国人口死亡率高达20‰,1990年下降到5.28‰,孕产妇死亡率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1500/10万下降到2004年的51/10万,婴儿死亡率从新中国成立前的200‰下降到2004年的29.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50‰~300‰下降到2004年的28.4‰。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度减少。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监测和控制,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的进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卫生基础设施得以大大改进,全国平均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从1949年的0.15张增加到2000年的2.38张,平均每千人口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数从1949年的0.93人增加到2000年的3.63人。各种传染病、地方病的发病率大幅下降,一些急性传染病如霍乱、鼠疫等基本消灭。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与发达国家一样,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

从科学文化素质来看,中国政府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已初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形成了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课堂教学远程教育等多层次、多种类别和形式多样的教育格局,并正向终身教育的方向发展,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2004年,中国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93.6%,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01年(其中男性8.5年,女性7.51年),比1990年提高了1.75年;人口粗文盲率(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减少到8.33%,比1990年时下降了7.55个百分点。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大学以上占5.42%、高中占12.59%、初中占36.93%、小学占30.44%,受高层次教育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受小学教育人口比重逐步下降。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们正逐步摆脱适应于自然、半自然经济旧体制的观念,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观念,人们的生育观念、商品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等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