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课改背景下教案管理的现状与设想

新课改背景下教案管理的现状与设想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上课之前必须写教案,而且要写得格式统一、项目齐全,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绝大多数教师的教案是抄写的。这是管理者和教师都心知肚明的事实。教案的形式,是典型的现代八股文,教案中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是原文照抄的教师参考书。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减少教师的无用劳动,让教案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我认为教案改革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备课与写教案是不同的两回事。

新课改背景下教案管理的现状与设想

陈明海

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案的改革却不紧不慢,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迫切呼吁:教案改革势在必行

一、教案管理的现状

教师上课之前必须写教案,而且要写得格式统一、项目齐全,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就一些教育行政管理者和学校领导而言,教案评价以面面俱到、字数的多少及书写工整与否来论好坏优劣,有时甚至认为能将教师在课堂上所说时每一句话都写进去的教案才是好教案。关心的也仅限于是否每门课都备了课、格式正确否、字数篇幅怎样,基本程序、环节有没有、字体是否规范,至于是否适用、是否能指导教学,用于教学没有,则没去关心或关心甚少。这种僵化的、片面的评价标准,严重束缚了教师编写教案的主观能动性,也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千人一面,讲课按部就班,教师辛苦、学生不愿学的不良后果,这与新课程改革背道而驰。

二、教案撰写的无奈

那些脸谱化、模式化、做摆设的教案是怎样写出来的?绝大多数教师的教案是抄写的。抄教案书上的,抄老教案,抄别人的。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教案,有一部分不是课前写的,而是补写的。这是管理者和教师都心知肚明的事实。教案的形式,是典型的现代八股文,教案中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是原文照抄的教师参考书。实际上,教案正文十分繁琐。教案要边想边写,有时思维会中断,遇到疑难要查资料。因此写一节教案绝不是一气呵成,而是断断续续。然而,目前中小学课时多,教师一天要上两三节课甚至更多,光写教案就要消耗很多时间。显然,抄的教案以及补写的教案对教学没有一丝一毫的指导意义。

三、教案改革的设想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减少教师的无用劳动,让教案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我认为教案改革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明确备课与写教案的关系

备课与写教案是不同的两回事。备课,是对讲课内容和学生情况了解驾驭的过程,备课的结果和要强调的内容完全可以记录在课本上。上课是一定要准备的,不备课上不好课,但一些管理者把此理解为“不写教案上不好课”,实为大谬。问题的实质在于,课堂上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思想交流的过程,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教案写得再详细,也只是实际教学过程的一种设想和计划,是教师课堂上临场发挥、随机应变的基础和准备。教案不是剧本,不需要设计好师生的对话;教学不是演戏,学生不是群众演员;上课不需要背台词、配对白,完成教案并不一定就是理想的课堂教学。

2.教案改革的方法

第一,实施柔性管理,充分信任教师。

从管理理念上讲,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根据课改精神,去掉一些条条框框的规定,给教师营造自由发挥的空间,提倡教师写个性化、创新型的教案。可以将优秀的教案汇编成册,在版面设计上留下足够的空白,直接发给教师修改增补,借鉴运用。

第二,不求形式统一,允许“片段教案”。

允许教师通过直接在教案本上补注圈画、粘贴资料等形式代替文本;允许教师的教案以活页的形式反复使用,批判地使用,不断地生成。允许教师在教案中“删除”众所周知的共性内容,集中精力,就教学中的难点、重点之处,感受最深之处,有独创性的教学设计,写成精彩的“片段教案”。

第三,利用校园网络,提倡教后札记。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络,鼓励教师上网备课、写教案。这样既利于交流研讨、共享资源,又利于修改保存、提高效率。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固然重要,但教后知困、知不足,更为重要。因此,教案实施之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分析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失误,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十分必要的。这种教学札记,有助于知教知学,有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汲取,对于改进今后的课堂教学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汉阴县铁佛初级中学校长,中学一级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