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现代化与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现状

现代化与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现状

时间:2022-03-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辍学率居高不下在河北省东南部T镇所辖的村庄调查时发现,虽然国家在政策层面非常重视农村教育,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农村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近年来,农村中小学阶段的辍学率却居高不下。这个时期,农村青少年厌学的态度普遍表现出来,辍学率也逐渐上升。在一些乡镇中学中调查发现,较高的辍学率使得正常的学校教育受到影响,而家长对学生辍学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教师在很多情况下也无能为力。
现代化与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现状_农村变迁与秩序构建:转型期农村现代化变迁研究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农村教育政策的不断演进与变革,农村教育体制不断优化,农村教育结构不断趋于合理,农村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改变了改革开放前文盲严重、教育单一的农村教育面貌,农民的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村教育在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面临的问题也十分严峻。近年来,随着城乡流动步伐的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转型期的农村教育也涌现出许多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1.辍学率居高不下

在河北省东南部T镇所辖的村庄调查时发现,虽然国家在政策层面非常重视农村教育,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农村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近年来,农村中小学阶段的辍学率却居高不下。持续不断的辍学现象不仅在考验着农村的基础教育,而且给处于发展阶段的农村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在调查中发现,在小学阶段,家长和孩子对学校教育都非常重视。农村实行了撤点并校以后,很多村庄都没有了小学,学校集中于几个点。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上小学要到离家至少五六里之外的中心学校去就读。由于学校离家远、孩子小,在小学阶段,家长要负责对孩子的上学、放学进行接送。近几年来,虽然交通逐渐便利,每个家庭都购买了电动自行车,甚至一些家庭购买了汽车,但是调查中,很多孩子家长都反映,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并且还耽误干农活或务工。尽管如此,很多家长对孩子小学阶段的学习都很重视。很多家长认为,小学阶段是必须要坚持的,孩子需要学习知识,同时在小学阶段,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学业还是充满了希望,内心希望孩子能够好好学知识、懂事、听话。虽然付出很多,但是家长认为这是为孩子应该做的。

调查中发现,到了初中阶段,家长与孩子对学习的看法就完全不同了。伴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受环境的影响,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就采取了顺其自然的态度。这一阶段,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已经上到初中了,愿意学就接着上,如果孩子不愿意学习,就不再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这个时期,农村青少年厌学的态度普遍表现出来,辍学率也逐渐上升。在我们调查的T镇C村,全村调查的20位18岁以上的青年中,1人是大学毕业,2人是高中毕业,12人初二左右就辍学了,5人顺利读完了初中。调查的正在读书的青少年有6人,只有1人表明肯定要读完初中,其余5人都表示出对学习的没有兴趣,希望早点离开学校。

现在的孩子,都不愿意上学,初中毕业就不错了,很多孩子上到初中就不愿意上了,盼着离开学校,外出打工。(C村王某,男,孩子家长,35岁)

我们上初二时,三分之一的同学都不上了,很多同学看到其他同学不上了,也不愿意去学校了。即使在学校的,也不愿意听课,有的看手机,有的玩别的。(C村李某,男,16岁)

现在家长对孩子学习抓的也不紧,孩子不愿意上就不上了。(C村李某,女,孩子家长,36岁)

现在课程都挺难的,总是考试,也很烦,不如不上。反正也考不上大学。(C村王某,男,孩子,13岁)

从访谈中可以看出,到了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辍学率较高。农村青少年都普遍缺乏继续求学的基本动力,受所在的农村环境影响,大多数农村青少年的教育停留在义务教育阶段。对于未来,很多农村青少年并不认为多上学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外出务工是很多农村青少年心目中的生活道路。他们对生活轨迹的要求大多停留在以后挣钱、成家,希望上大学的青少年较少。加之目前的教育体制大多是应试教育,很多学生感觉学习枯燥,缺乏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孩子缺乏学习的动力,在初中阶段,一部分青少年选择了辍学。在一些乡镇中学中调查发现,较高的辍学率使得正常的学校教育受到影响,而家长对学生辍学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教师在很多情况下也无能为力。

2.农村居民对教育的价值认同低

在农村,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很多农村青少年在辍学以后一般都选择外出务工。受农村整体环境的影响,农村青少年家长对孩子上多少学并没有太多的想法。甚至一些青少年家长认为孩子读书多,家长花费就多,上多了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还不如早点挣钱。很多农村青少年家长认为孩子长大后能读书看报、能知道基本待人接物的礼仪就可以了,没必要让孩子具有太高的学历。他们甚至认为,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跟上多少学也没有太大的关联。到了初中以后随着年龄的长大,很多家长对孩子上学持顺其自然的态度,孩子想上父母就供其读书,孩子不想上也不再勉强。这个时期正值孩子的青春期,反叛心理比较重,很多青少年就是在这个阶段中断了学业。对于孩子上高中,一些家长并不是特别支持。他们认为高中阶段花费较多,如果上三年高中也考不上大学,还不如早点出来打工挣钱。对于上大学,很多家长现在也不是特别赞成,甚至持反对态度。[5]从调查中看出,农村青少年家长对教育的功利思想比较突出,认为如果上学不能带给家庭明显的经济收益,还不如早点放弃学业。

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凸显,很多农村孩子家长对教育的态度出现了变化。孩子学习成绩好,一些家长也不像过去感到荣耀,而是心存疑虑。在他们看来,如果孩子学习好,考上大学,就意味着家长需要多支出更多的费用。按照目前的教育花费,培养一个孩子完成高中到大学的学业,至少需要花费五六万元。在这种投资下,孩子大学毕业后,按照目前的就业状况,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甚至可能找不到工作。他们认为,农村男孩子大学毕业后还要在城市买房、娶媳妇,这无形中给家长增加了更大的压力。以后孩子在城市买房,家里还要给予经济支持,家庭投入的多而获得的回报少。经过理性算计,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上到初中就可以了,不必勉强孩子上高中、上大学。孩子初中毕业后就可以离开学校,学点技术打工挣钱,补贴家里,既能减轻家里的负担,又能早点成家,以后还能守在父母身边。在这样理性计算下,很多农村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看法发生了转变,也不一味要求孩子好好学习。

现在大学生都不好找工作,男孩子早点出来,学点技术打工挣钱才符合实际。(C村刘某,男,孩子家长,38岁)

现在农村也有一些大学生,家长供应他上大学也挺不容易的,但上了那么多年的学都没找到工作,有的还回到家,家长的钱也是白花。(C村王某,男,孩子家长,35岁)

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出去也好找活干,上到初中就可以了。书读多了也没用。不像过去,大学生好找工作,上学有出息。(C村李某,女,孩子家长,36岁)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在理性算计下,农民对教育的认可目前出现了偏差,对于教育的功能产生了怀疑。当前情况下,大部分农民对教育采用功利主义的态度。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农村青少年家长不再支持孩子多读书。当用“成本—收益”进行计算时,他们发现对教育的投资不能达到预期的收益,因此对教育的认可程度大大降低。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为农民理解教育提供了反面的佐证材料,他们认为目前的教育如果不能帮助他们实现更好的生活,那么读书的价值就不大。

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认为,整个社会世界是由诸多大大小小的场域所构成的场域网络,而惯习是“生成策略的原则,这种原则能使行动者应付各种未被预见、变动不居的情景。它通过将过去的经验结合在一起的方式,每时每刻都作为各种知觉、评判和行动的母体发挥其作用”。惯习是人们行动的源泉,作为一种性情倾向系统,直接激发人们的实践感,是人们实践理性的生成母体。惯习与场域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场域形塑惯习,惯习是某个场域固有必然属性在身体上的内在化。场域与惯习的制约与建构关系就是一种文化再生产。人们总是处在特定的场域中,这形塑着人们的惯习,人们在惯习的指导下采取策略行动,无意中对场域结构产生影响。而这又进一步形塑关系,从而新的循环开始。[6]从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的视角下,农村青少年及家长处于乡村的场域中,处于一种被场域支配的地位。在目前的乡村场域中,教育程度的高低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并不大,大多数居民沿着传统的路径生活,以体力劳动或简单的技能谋得收入。这就形成了一种惯习,这种惯习使得他们采取传统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在这种惯习下,农村家长对孩子读多少书并不关注,而是关注孩子在十几岁时是否懂礼仪、能劳动。在农民思维中也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认为农村的孩子读书的目的是能识字,对于是否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那只是遥远的梦想。因此,由于农村场域决定了农村青少年及家长的性情倾向,他们对辍学的选择是一种策略行为,也是一种文化再生产的结果。

3.教育内卷化

教育内卷化是指由于外部的资源支持缺失、不足或者城乡对比下,城市教育的压倒性优势而造成农村教育被结构性剥离或瓦解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农村教育形成了相对固化的发展模式和无法超越的机制性壁垒,最终形成农村教育在教育结构、教育管理机制、教育发展模式方面很难自我改变,使得农村教育发展效能十分低下。

根据农村教育内卷化的发生状态与内部形成的机制,可以将农村教育内卷化分为内生型与外部压力型内卷。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内卷化使得农村教育发展进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就内生型的内卷化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的竞争法则下,发展出一批“重点区域”下的“重点学校”。在教育领域应用竞争机制,有利于激发教育体系内部的动力,促进资源优化,这对于提高农村教育水平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竞争机制也对农村教育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在这种竞争机制下,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农村教育处于弱势地位,竞争机制固化了农村教育资源的底层地位,使得农村学生处于教育分层的不利地位。在城乡二元对比下,农村教育质量、师资水平、硬件设施等方面远低于城市。教育的优势资源逐渐被城市教育所垄断,在这种局面下,加剧了农村学生弱势地位的再生产。农村学生很难通过教育的选拔机制实现阶层的流动,农村辍学率居高不下,农村教育处于教育体系的底层。农村学生即使通过努力升入高中,由于农村高中与城市高中的巨大差距,使得农村孩子升入重点大学的几率远低于城市学生。在升学无望、教育成本递增的情况下,很多农村学生选择了辍学、务工之路,农村学生被禁锢在社会的底层,处于发展无望、社会地位固化的状态。这种内生型的内卷化生成之后,使得农村居民对教育的意识与策略形成固化的思维定势,对教育的态度发生转化,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场域大肆泛滥,最终导致即使国家再用外力介入也无法改变农村教育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7]

外部压力型内卷化主要表现为农村教育功能的失调。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的内容是以现代化为模板、以城市为发展取向。农村学校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育的核心内涵向城市看齐。从农村教育的实践来看,很多方面并不顾及农村地区的实际,而是盲目的追随城市教育,从城市的角度出发,用城市教育的标准审核农村教育。在这种标准下,农村教育被迫追赶城市教育模式发展,而无法发挥本地优势。在脱离农村实际的情况下,农村教育变成了离农的教育,农村教育的内容脱离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最终导致在农村教育体系下,农村孩子对教育内容没兴趣,所学的知识在农村无用武之地。调查发现,农村的孩子受教育程度越高,离农村社会越远。

城乡二元格局下,城乡教育存在巨大的鸿沟,也导致优质的教师资源单向度向城市流动。城市的教学资源、师资队伍等方面优于农村,教师待遇也远高于农村。在这种情况下,在农村教育中,一些教师凭借着在基层农村教育的经验,成为较优秀教师后,为了实现更好的个人发展,离开农村而向城市流动。这样的输送模式更加加剧了农村教育中优秀师资的匮乏,同时也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不仅如此,在农村二元格局下,鉴于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一些乡村精英也把子女送到城市接受较好的教育。在优秀师资流失,生源不断流失的状态下,农村教育愈发失去了发展的信心,与城市教育的差距愈发扩大。

4.城镇化对农村教育的冲击和影响

随着我国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近年来中国社会的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从统计数据来看,2014年底,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74916万人,比2013年末增加18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1866万人,减少1095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8]2014年,国家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在规划中,强调了中国城镇化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方向,认为,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规划指出了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今后要逐步推进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促进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到2020年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要达到60%左右。要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9]

近年来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给我国的农村教育带来了较大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在城市就业,农村人口逐渐转移到城市,伴随着人口涌入,带给了城镇教育一定的压力,也使得农村教育的覆盖面逐渐萎缩。随着农民工进城务工,为了生活的需要,一部分农民工举家迁移到城市,这部分农民工的子女大多处于学龄期,他们的入学需要给城市教育带来诸多压力与挑战。在城乡差距的背景下,一部分经济富裕的家庭为了让子女接受优质的教育,也将子女送到城市读书,生源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部分城市学校不堪重负,班容量增加、校舍紧张。与之相反,随着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呈现空心化的现象,学龄儿童随父母外出,大大减少了农村学校的生源数量,在校生人数递减。一些学校本可以容纳一两百人,现在在校生只有几十人。一些山区甚至有的班级只剩下几人。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教育发展的信心受挫,不利于正常教育的开展,也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例如在湖北的一些农村地区,青壮年外出务工后,很多学龄儿童不在家乡上学,一些学校生源很少,甚至部分学校因无法招到学生而被迫“消亡”。在城市的巨大吸引力下,农村优质的师资、生源被吸引到城市,一些农村学校面临衰亡,农村教育陷入尴尬局面。在一些农村地区,农村青壮年的外出使得很多学龄儿童到城市就读,一些中小学生源减少,但是农村公办学校的人员编制、机构设立等在短时期无法迅速回应,导致“老师多、学生少”,校舍、教学设备、师资被闲置,教师工作量严重不足,不但造成了资源浪费,也极大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同时在城镇化的步伐下,一部分优秀师资流向城市,不仅影响了留在农村的教师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农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人心动荡,正常的教学难以保证。国家为了应对农村中小学生源减少的问题,也采取了一定的对策,如调整学校布局,合并一些学校,但是这又给农村教育带来了其他负面影响。有的村庄学校被撤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得不到更远的学校就读,增加了学生的上学成本。甚至有部分学生因为学校离家太远,上学不方便,而早早辍学。上学机会成本投入给教育公平的实现带了很多障碍,使得农村学生处于不利的教育境遇。

农村学校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农村文化的标志之一,发挥着一些特殊的功能,对周边的农村地区起着一种文化凝聚力与向心力的作用。通过农村学校可以传播文化信号、使得农村居民对教育有着一种强大的认同。在一些农村地区,所辖区域的中小学经常举办的一些活动,也对农村居民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但是,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大量农村生源被吸引到城市,农村生源减少,部分农村学校被撤销,这给该地区农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也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居民对教育的漠视。失去了文化中心,也使得农村学校的凝聚力作用消除,农村居民对读书的期望也受到一定影响。[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