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入加强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途径研究报告

深入加强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途径研究报告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最主要的途径。从学生组织或社团来看,还没有发挥好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状况与家庭关系密切,有36.4%的被调查学生认为,父母等家人对坚定理想信念具有最大的正能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利益诉求的差异性日益显现,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多样化趋势明显;互联网等新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使各种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和激烈,造成了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冲击,这就为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为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本课题以复旦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同时深入走访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师。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320份,其中本科生220份,研究生100份,回收299份,回收率为93%。问卷对象涉及文理医工等大多数院系的本科生和哲学、国关、经济、社科部等四个院系的研究生。我们还召开了20位左右本科生参加的座谈会,走访了研工部、学工部、团委、经济学院、历史系、信息学院、高分子系等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及其教育的状况

1.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

一方面,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总体状况是好的。有84.56%的学生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有68.45%的被调查者认为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如何认识共产主义的问题倒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只有56.95%的学生认为应该为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但是当被问到是否同意“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社会是值得人类去追求的这个观点时,有94.32%的学生同意,这说明很多同学对共产主义的认识不准确,如果准确了解了共产主义的含义时,绝大部分大学生是赞同的。77.85%的被调查学生完全同意或非常同意当前中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另一方面,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有近32%的被调查学生对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表示不认可;有43.05%的被调查学生不认为应当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当然这可能和对共产主义的理解有偏差有关);还有22.15%的被调查学生不太同意或完全不同意当前中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

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各部门各院系学生工作者所开展的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最主要的途径。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又是他们最不喜欢的理想信念教育途径,只有19.2%的被调查学生选择喜欢思政课的教育途径,相对于社会实践(71%)有很大的差别。有55.6%的学生有喜欢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喜欢的原因主要是老师的讲解能够深入浅出,给人以启发(63.5%),和老师能够用理论解释现实问题(48.2%);而不喜欢的比例也占到44.4%,不喜欢的原因主要是联系实际不强(62.2%)、对接受固定的观点有逆反心理(55.6%)。

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各类学生组织和学生活动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工作者队伍是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教育者。从辅导员队伍来看,66.89%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自己的“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但也有33%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辅导员不符合或完全不符合上述规定。从学生组织或社团来看,还没有发挥好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在“坚定理想信念正能量最大的学生团体”的选择中,有29.5%的学生认为没有这样的学生团体,22.5%的学生选择了党支部,选择班集体的有18.1%。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状况与家庭关系密切,有36.4%的被调查学生认为,父母等家人对坚定理想信念具有最大的正能量。

二、影响高校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因素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多种原因造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认识还不太清晰,还存在着一些理论上的认识误区;同时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也会阻碍大学生正确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大学生社会实践自我教育还缺乏理论的指导。

1.关于影响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因素

在调查中,大学生认为会干扰理想信念坚定性的最重要的理论困惑前三名是(1)与资本主义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76.5%)、(2)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33.2%)、(3)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2.2%)。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理论内涵存在理论上的困惑。面对理论困惑时,大多数学生希望老师能把问题解释清楚;希望在课堂上或请专家学者把问题讲清楚的学生占42.5%,希望通过阅读专门的通俗读物来弄明白这些问题的占28.1%。可以看出,大学生希望能通过老师和专家学者或通过阅读通俗读物把这些理论困惑解释清楚。

2.关于影响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社会现实因素

大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复杂的社会现实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大学生认为会干扰理想信念坚定性的最重要的现实问题前三名是(1)腐败问题很严重,权力还没有完全被关进制度的笼子(77.2%)、(2)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54.7%)、(3)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还比较严重(50.7%)。在调查中可以发现,大学生比较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正是社会的热点问题。这些宏观问题关乎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也造成了大学生对坚定理想信念的现实困惑。59.6%的学生认为存在的现实问题可以通过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解决。应该来说,多数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抱有信心,认为可以通过发展来解决这些社会现实问题,对坚定大学生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理想信念有良好的基础。

3.关于影响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社会实践因素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可以让大学生在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的实践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首先,把社会实践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一条途径得到了大学生的认可。62.9%的学生认为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自己的理想信念教育有帮助,41.3%的学生认为对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阅历很有帮助,认为帮助很小的占到30.3%,认为完全没帮助的有6.8%。其次,被调查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导还不足。45.7%的学生认为活动的形式大于内容,收获不大,43.7%的学生认为活动很热闹,但缺乏理论指导,而只有11.9%的学生认为能够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和认同。再次,71.2%的同学认为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应该有专门的老师进行理论指导。总之,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可或缺,但内容上仍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还需要加强对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导。

三、加强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途径

1.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要途径,但是,目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纳度并不理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思政课教育。

要深入阐释好重大的理论问题。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大学生对一些重大理论还存在困惑,例如与资本主义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等。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没有把这些理论阐释清楚,大学生在理论上的困惑就无法解开,就会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建议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广泛征求大学生的理论困惑,对这些理论困惑进行归类、分析、研究,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回答。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实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冲击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所要解决的问题,理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不是否定问题的存在,而是为解决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指南。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理论也会随着发展。出现问题——发展理论——解决问题——又出现问题……这是社会发展的常态。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这些问题的存在正是我们创新理论的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要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我们既要正视问题,又要进行理论分析和引导。

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做到“三贴近”,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思政课教学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要重点突出。要认真研究学生,可以从问题入手,解决学生们的思想困惑。参加座谈会的同学们表示,他们比较喜欢的老师是能够解疑释惑的老师。从调查来看,喜欢上政治理论课最多的原因是老师的讲解能够深入浅出,给人以启发(63.5%),最不喜欢的是不加分析的照本宣科,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55.6%)。做到“三贴近”就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合力育人”的教育格局

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各门课程的老师都要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责任。其他课程和思政课一样要体现理想信念教育功能、其他课老师和思政课老师一样要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职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能靠思政课单打独斗,其他课程也要配合,否则就会增加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难度。比如,有个本科生告诉我,她有一门课关于中国政治制度课程的老师就直接说,我国人大就是橡皮图章。这就会对学生坚定制度自信造成负面影响。这么一个简单的判断,违背了人大制度这一制度设计的初衷,忽视了人大制度几十年发展变迁的过程,抹杀了人大职能不断完善的事实,否定了党不断完善人大制度的改革决心。任课老师要肩负理想信念教育职责,既要看到我国人大制度存在的不足,分析人大发展的历程,也要看到人大制度不断完善的事实,还要告诉学生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大学各门课程的老师要正确处理好“学术无禁区”和“宣传有纪律”的关系,课堂教学中涉及理想信念的内容要与中央精神保持一致。

加强大学生辅导员职业认同建设,增强辅导员自我理论武装的动力,提高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能力。大学生辅导员跟大学生接触最多,从访谈和座谈来看,大学生有困惑基本不找辅导员,他们觉得辅导员没有能力解答他们的问题。大学辅导员要重视自身的定位,不能仅仅做信息上传下达的工作,不能仅仅做事务性的服务工作,要着力加强思想引导者的角色。要做思想引导者,必须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高校也对辅导员进行了一些理论培训,事实上效果不太理想,关键是辅导员缺乏自主学习理论的动力。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在于职业认同感不强,社会(主要是高校)认同度低又会进一步弱化自我认同。比如,辅导员在高校的地位不高,在院系分配中辅导员往往处于较低层级。高校应该加强分类管理,既要给辅导员提供发展的空间(包括职称上的和待遇上的),又要给辅导员提出理论上的要求。有了发展空间,就会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有认同就会有动力;有了动力,理论上的提升就有可能。

宣传部门和辅导员互相配合,发挥形势与政策课的作用。影响学生理想信念坚定性的因素,除了基本理论因素以外,大量存在的是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中宣部理论局2003年以来编写出版的《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读本,对现实问题的分析非常好。可是在被调查学生中,60.14%的学生没有听说过这类读物, 25.68%的学生听说过但没有看过,也就是说85%以上的学生没有看过。只有1.69%的学生仔细看过,12.5%的学生曾经浏览过。关于中央精神和热点难点问题,建议宣传部门组织对辅导员进行培训,由辅导员带领大学生学习,特别是形势与政策课(我校基本上由辅导员授课)的老师更应该带领学生学习,把中央精神、社会热点等问题向学生分析透彻、解释清楚。

加强学生工作部门和思政课教学部门的沟通、配合与合作。学生工作部门也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理性信念教育的职责。学生工作部门的老师长期工作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有很多的实践经验,而思政教学部门的老师有理论基础和宏观的思考,二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可以从两方面尝试进行合作:一是人员上相互帮助,让思政课教学部门的青年教师和学工部门的工作人员结对子。一方面让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也使经验上升、升华成理论。二是社会实践项目上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学生工作部门开展的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请思政课教学部门的老师参与进来,共同组织。调查也显示,有71.24%的被调查学生完全同意或非常同意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应该有专门的老师进行理论指导。有80.13%的被调查学生完全同意或非常同意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以便理论与实践结合。

3.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互动的教育体系

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要努力整合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各种教育资源;以学校为纽带,加强学校、社会和家庭的联系,拓宽理想信念教育的渠道。

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机会、搭建平台。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活动,大学生能够广泛接触社会,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调查中,学生最喜欢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形式是参加社会实践或集体活动(71%),而62.9%的学生认为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自己的理想信念教育有帮助。因此,高校要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结合学生的专业和特长,积极组织开展扶贫支教、国情考察、科技服务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既受到教育,又可以运用专业知识,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建立家庭教育联系机制。在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中,往往忽视了家庭教育给学生带来的影响。调查显示,在回答对坚定理想信念正能量最大的人是谁时,36.4%的被调查学生选择父母等家人,超过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8.2%)和身边的党员教师或党员同学(11.8%)的总和(30%)。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把结合学生家庭教育作为一条新的途径。要注重了解学生的家庭条件和教育背景,如家庭成员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在成长过程中有无重大的变故等。学生工作部门特别是辅导员要与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家长建立联系,了解学生的成长状况,因人施教、因事施教,使理想信念教育更有针对性。

(复旦大学课题组 孙 谦 刘 玲 林 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