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与特级教师所得

与特级教师所得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0年11月25日,在铁岭中学九年级,我和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杨峻岩老师进行语文教学“PK”。我在九年级班教《从罗丹得到的启示》。经过沉思,我深感这位特级教师的教学委实有特点、有特色,就教这篇课文来说,其特点和特色表现在:杨老师从课标的要求、课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教学重点放在“读写结合”上,目的是用课文为学生的作文“进补”,以求快速有效地提高九年级学生的读写能力。

与特级教师“PK”所得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拥有两种思想。”2010年11月25日,在铁岭中学九年级,我和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杨峻岩老师进行语文教学“PK”。

两堂课,我们使用了同一篇课文——上海市语文二期课改教材九年级第一学期中的《从罗丹得到的启示》,这是现在语文界较为流行的教学探讨形式——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在对课文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不同的教师对同一课文内容的处理往往是不同的,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是不一样的,通过教学“PK”,可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教学“PK”使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和不同的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对上课者和听课者都大有裨益。

一、我——根据学情,明确基础目标

我在九年级(2)班教《从罗丹得到的启示》。该班是一个平行班,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教学策略上我采用教授法和示范模仿法,让学生在接受新知的前提下,逐步模仿范句,完整地表达句意,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的目的。

首先,我从罗丹的名言引入:“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然后补全课题:有一个叫茨威格的人“从罗丹得到的启示”。我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接着,带领同学审题:作者从罗丹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他从哪件事中得到启示?教学目标明确,让学生很快沉浸到文本之中。

层层铺叙之后,我让学生们重点研读“罗丹修改雕塑作品”的段落。我设计了“我读出了罗丹的专心,我是从文中这些词(这些句)中看出来的,我来分析这些词(这些句)。所以,我认为罗丹很专心”的例句,为学生们表达搭设了平台。学生们有了范例的指引,消除了紧张、怕答错的心理,举手侃侃而谈。

在落实文本的基础上,我不忘拓展到课外。我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你能再举出一个古今中外专心致志工作或学习的例子吗?二是在生活中,你从什么人或什么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这堂课气氛活跃,我的鼓励和引导让学生们畅所欲言,预定的教学目标在这堂课上基本得以落实。

二、杨老师——汲取课文营养给作文“进补”

在我上课之后,杨峻岩老师在一个大教室给九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上课。近100位学生都以欣喜和新奇的目光注视着年逾古稀的杨老师。他面带微笑地站在讲台上,在简短的自我介绍后,就明确地提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随之师生共同走进文本。杨老师用了两节课,为学生打开了学语文的新天地,获得了能读会写的双丰收,也赢得了听课的校长和其他教师的高度评价。杨老师的教学可谓是优质教学,魅力教学。

课后,我重温了自己的听课记录,杨老师上课的精彩内容和新颖独特的教法再次在眼前浮现。真的,我被他的课征服了。经过沉思,我深感这位特级教师的教学委实有特点、有特色,就教这篇课文来说,其特点和特色表现在:

(一)教材为“我”所用,确定鲜明适切的教学目标

杨老师从课标的要求、课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教学重点放在“读写结合”上,目的是用课文为学生的作文“进补”,以求快速有效地提高九年级学生的读写能力。本文主要记述艺术家罗丹专心地修改雕塑品,以致忘记旁观的客人的情景。文意并不深,学生看了基本上能理解。如果教师对罗丹的艺术探索精神大讲特讲,费时费力,那就偏离了能力训练的宗旨,自然影响教学的有效性。杨老师灵活处理课文,不是一味地教课文,而是“用课文教”,为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服务。特别是面临中考的毕业班学生能从文中学习借鉴记事写人的技法,乃是当务之急。确定鲜明而适切的教学目标,是保证一节课优质高效的第一要素。杨老师把“教学目标”比作“终点”,有如出门乘车,力求安全、便捷地达到“终点”,如果迷失“终点”,走错路,走弯路,那就是低效,就是浪费,就是误人子弟。杨老师说,教学目标的泛化、窄化、异化和随意化,必然造成“终点”不明,甚至落空。我们教学务必要有鲜明的“终点意识”,教什么,达到什么目的,一定要符合课标的要求、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这点,我要谨记。

(二)把“读写结合”细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训练要点

读写结合,是众所周知的语文教学常用的方法,然而二者怎么结合,结合点在哪里,怎样使学生从阅读中获取作文知识,怎样让文中的写作技法转化为学生的写作技能……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法,其中自然有高低优劣之分。杨老师是作文教学的行家,他从多方面作细化处理:

1.题目简短有悬念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这“启示”是什么?从罗丹的何处“得到”?这些问题吸引读者从文中寻找答案。一般写“启示”的文章都是议论文,但本文主要笔墨放在事件和人物的描述上,因此题中“从罗丹得到的”的定语,隐含着罗丹“做什么”和“怎么做”的意思,它有别于先以事例为由头后展开引申议论的写法。本文也写启示,置于详写事例之后,是画龙点睛之笔。杨老师教学生读文会解题,以利于作文审题,二者有机结合,学生切实受益。

2.开头两段有波澜

文章开头很重要,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本文的开头堪称凤头,学生们在杨老师的“导读”下,体会到文章开头的三句话言简意赅,波澜起伏。第一句是必要的交代,第二句重在别人对“我”的文章“称赞”和自己的“喜欢”,第三句用“但是”转折,“我”感到自己“还能写得更好,虽然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第三句运用倒装的转折复句,既与第二句形成逆转,又突出自己不明症结所在,这就为下文讲述“从罗丹得到的启示”作了自然妥帖的铺垫。杨老师不是把自己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教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遵路”阅读,仔细揣摩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学生就走进了文本,感受了文笔的精妙。

第1段仅一句话:“于是,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一个伟大的启示,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竟成为我一生的关键。”杨老师问学生:“这句话中写了两个‘伟大’和一个‘仿佛’,这些词妙在哪里?”学生经过讨论明确了:这两个“伟大”饱含着作者对艺术巨匠罗丹的由衷敬佩,而下句“微乎其微的事”使文意陡降,但“仿佛”二字别有用意——“见微知著”,乃至“成为我一生的关键”,这里再次为下文张本。这两段文字,平淡中有波澜,简约中显功力。

3.过程展开有层次

既然是记事写人的散文,就要展示过程娓娓道来。杨老师下工夫让学生理清叙事的具体过程,并理解这样写的作用。学生仔细读、深入读,懂得了第3段和第4段写“我”与名作家魏尔哈仑的谈论,是对罗丹不可或缺的侧面描写,不仅交代了“我”去拜访罗丹的起因,更重要的是借“我”“激烈的反对”指出罗丹的雕塑杰作《沉思者》、《巴尔扎克》有如“大理石一样永垂不朽”。随后两段写“我”与罗丹初次见面,罗丹的善解人意、热情友好,让“我”深感“最伟大的人是最亲切的”,这就为下文罗丹全身心投入创作而把客人完全忘记的“失礼”作了现实的说明。这一说明,不仅能使罗丹的人品形象不受伤害,而且能更合理、更有力地表现文章的主旨。

此外,“人物描写有特点”(罗丹修改作品时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画龙点睛有亮色”(文末精辟而深刻的议论),更是结合学生写记叙文缺少具体描写,以及不善于在记叙的基础上要言不烦地展开议论的问题进行指导,教学极具针对性和实用性。这是我们不少教师指导阅读时容易忽略的,或是讲不到位的。

(三)精心设计教学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兴奋的状态

杨老师上课举重若轻,收放自如,不论提问还是讲解,看似信手拈来,水到渠成,实则在备课上下足工夫,特别是在设计教学问题上,可谓反复斟酌,仔细打磨,力求问题提在文意的关键处、学生的难懂处、文笔的精华处、应考的要害处。杨老师说,提问的开口要小,思维的容量要大,要让学生听得懂,有兴趣,进而深思而解之,探究而得之。例如,杨老师让学生玩味文章题目并思考:“从罗丹得到的”和“启示”,在文中各用什么表达方式来表现?这个问题既让学生复习了五种表达方式,又理解了作者先叙后议的写法,还认识了这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这样的提问可谓一石三鸟,颇有含金量。学生读文章往往粗枝大叶,浮光掠影,杨老师对症下药地问学生:“文章首段有三句话,这三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的吗?第三句话的句式有什么特点?”首段的文字是:

我那时大约二十五岁,在巴黎研究与写作。许多人都称赞我发表过的文章,有些我自己喜欢。但是,我心里深深感到我还能写得更好,虽然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

学生细读深思后,体会到三句话不在一条水平线上。首句是说明介绍,平面发展;第二句话说“赞扬”、“喜欢”,情感上扬;第三句用“但是”转折,呈下降趋势。三句话是曲折起伏的。至于末句的句式,系先正后偏的转折句,以突出“我还能写得更好”的心愿。这样的提问启发使学生懂了:文似看山不喜平,文贵有波澜。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大有裨益。

杨老师还有一问,甚是精彩。文中第11自然段有一句原文是:“他退后一步,仔细看着;这身材魁梧、阔肩、白髯的老人。”杨老师问学生:“他”仔细看什么?句中的“老人”指谁?句子中间为何用分号?学生思考后答不出。听课的教师没想到杨老师会在这里设问,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回答。杨老师循循善诱,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从语境中去理解。学生渐渐开窍了。“他”即是罗丹,在仔细看自己创作的塑像。“老人”指罗丹,分号后的话,是作者对他的肖像描写。这句话直白地说,即罗丹在看塑像,而作者在看罗丹,二者是并列关系,所以用分号。作者把人物的肖像描写插在这里,仅此一句,写法洗练别致,堪称妙笔。

(四)学生唱主角,让学生在真阅读中培养真能力

在两课时教学中,杨老师始终像一位高明的“教练”,指导“运动员”在紧张有序地训练;也像一位“导演”,让“演员”唱主角,并在表演中学会表演。他的不少教学提问,旨在引导学生真读书、细读书和深读书,从而走进文本,感知语言。例如,文章的“重头戏”是有关罗丹修改作品达到陶醉忘我的情态的描述,杨老师绝不自己讲解分析,而是让学生细读课文,圈画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然后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其妙在何处。例如:“最后,带着叹赏的舒心,他下刮刀,就像一个男士把披肩披在他情人肩上那样,温存关怀地把湿布蒙在女正身像上。”学生特别喜欢这句话,都兴致勃勃地谈自己欣赏的理由,道出这一妙笔的艺术真谛。

又如,文章的起承转合、铺垫照应、白描手法、叙议结合、画龙点睛、首尾呼应等,杨老师都让学生反复咀嚼,仔细品味,并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鉴赏评析。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是在真读、细读和深读中潜滋暗长的。杨老师说,只有学生“动起来”唱主角,在听说读写中学会听说读写,教学才是高效的。

三、“PK”后的收获

杨老师上课,还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这里不一一列举了。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就明了。”这次“PK”,体会最深的是:要上出优质课,教师首先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

杨老师的课本上,圈圈画画,批注连连,文章中的每词每句都在杨老师的心中。他引导着学生们探究课文,领悟文章的细处、深处和妙处;他启示着学生们要真读书,细读书,深读书;激发着学生们热爱语文的激情。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们,要让他们听明白,让他们掌握写作知识,杨老师张弛有度,循循善诱引领着学生们徜徉在“读课文为作文进补”的天地中,这是何等的功力!杨老师传授知识点语言简洁,表述清晰,没有一句废话,学生们能很快领悟,进入思维的佳境。

给学生一片云彩,教师要拥有整个蓝天。上课要有新意和创意,教师需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从陈旧的思维定势中跳出来,并把新课程理念化为具体的教学行动。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唯有以学定教,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办到。教师一味地讲解灌输,习惯性地包办代替,这种教法非改变不可。

我第一次和特级教师进行“同材异构”的教学“PK”是够大胆的,也是有“风险”的,然而我的收获颇丰,我懂得了一个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只有在细读课本、深挖课本上下工夫,才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收放自如;才能更好地关注学生、启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切切实实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期待着有机会再和名师同台“PK”。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