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发展绿色林业经济的实践

发展绿色林业经济的实践

时间:2022-06-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发展绿色林业经济的实践铁岭市位于辽宁省北部,松辽平原中段。林业主管部门与林农齐心协力发展铁岭绿色林业经济,推动林业经济驶入健康的发展轨道。目前已确定市级重点榛园1.4万亩,县级重点榛园1.9万亩,进行标准化榛林建设。

第四节 发展绿色林业经济的实践

铁岭市位于辽宁省北部,松辽平原中段。铁岭市区域总面积129.797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51.817万公顷,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42.538万公顷,全市林木总蓄积量1978.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32.8%。铁岭市林业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林产品有榛子、花卉苗木、山参、鹿茸、林蛙、山野菜等。丰富的林业资源为铁岭市发展绿色林业经济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领导重视转变观念变毁林为护林

森林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宝库,虽属于可再生资源,但由于树木生长周期较长,因此民间流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毁树容易,种树难”之说。每一颗苗木需要长期精心管护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过去,人们由于小农思想作怪,受眼前利益驱使,对森林资源大肆捋夺、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森林违法案件时有发生,坐吃山空的现象十分普遍,林业资源毁损严重,造成生态失衡、环境破坏,林木没有使林农摆脱贫困。对此,铁岭市林业主管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加大整治力度,彻底扭转不利局面。

(一)学习宣传教育

林业主管部门深入基层林区举办林业知识讲座,向林农宣传和普及《森林法》,提高林农对森林资源重要性的认识,转变观念,自觉学法、知法、懂法和用法,从毁林人转变为造林人和护林人,把绿色文明的种子播撒到祖国的神州大地。

(二)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林业主管部门从林农的切身利益考虑,对全市林业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和整体布局,把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林木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开发以铁岭特产榛子为主的经济林项目,以达到科学植树造林、振兴山区经济、致富当地百姓的目标。铁岭市2009年植树(含四旁植树)7287.1万株,完成造林面积47万亩,其中退耕还林6.68万亩、“三北”防护林16.7万亩、榛子经济林面积30.3万亩,实现林业产值9.9亿元,可比价增长16.2%,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大丰收。

(三)保护性措施筑起森林的防线

为守卫好祖国的森林资源,林业主管部门还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性措施,封岭、禁伐令、禁止天然林采伐、取消了落叶松经营性采伐,还取消了县级以上公路可视范围内各种林木采伐,取消了市、县机动限额,截至1993年森林年采伐量,降至11.69万立方米。与此同时,林业主管部门还针对一些顽固不化的森林违法分子,加大了查处力度。到1993年铁岭市共查处各类案件3789起,处罚3885人,挽回经济损失679余万元。林业主管部门与林农齐心协力发展铁岭绿色林业经济,推动林业经济驶入健康的发展轨道。

二、增加投入

林业是绿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绿色农业的生态保护屏障、是环境的天然净化剂,是节能减排的主力军,是典型的绿色经济,也是国家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因此,需要国家财政对林业重点进行扶持和资金投入,制定发展林业的优惠政策。反之,如果林业投入严重不足,就会制约林业经济的发展,使林业变得更加脆弱,甚至会造成农业的减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铁岭市林业大发展的经验看,是和政府重视,对林业进行大力扶持、重点保护、不断加大林业的资金投入分不开的。2009年铁岭市林业主管部门,通过采取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的办法,全年共投入造林资金5.7509亿元,是历年投入之最。其中向国家、省争取重点工程造林资金6285.9万元,市、县两级政府用于新城区、工业园区、村屯四旁和荒山绿化的自筹资金4.125875亿元、造林大户、林农专业户以及有识之士在发展榛子产业上的造林资金9964万元。由于领导重视,加强对林业的扶持和资金投入,2009年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7万亩,实现林业产值9.9亿元,铁岭市的林业经济实现了新跨跃。

三、“一县一业”发展特色林业经济

铁岭市林业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林业经济历史悠久,具有做强做大林业经济得天独厚的条件,最具发展特色林业经济的潜力。发展特色林业经济应以林业资源为基础,以地域特色和优势产业为基地,以龙头企业带动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充分整合铁岭市的林业资源,科学谋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精心打造铁岭市“一县一业”各具特色的林业经济。

(一)铁岭县野生榛林复垦基地

榛子是铁岭县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对此,铁岭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将其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想办法做大做强铁岭县榛子产业这篇文章,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实现铁岭县榛子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1.优惠政策促发展

政府加大对榛农的扶持力度,给予榛农每亩100元或100株苗的补助政策,部分乡镇在此基础上每亩又增补30元,极大地调动了榛农的积极性。2010年铁岭县大甸子镇加大榛林的开发力度,向荒山要榛林,已开荒栽培榛苗2000亩,60多万株。与此同时,铁岭县还建设榛苗繁育基地4处,繁育榛苗350亩,520多万株。为明年的榛林开发提供充足的榛苗储备。

2.标准榛园保优质

铁岭县高标准榛园建设动手早、标准高、效果好。目前已确定市级重点榛园1.4万亩,县级重点榛园1.9万亩,进行标准化榛林建设。铁岭县榛子主产区的李千户乡、横道河子乡、平顶堡镇、大甸子镇等9个乡镇,位于铁岭东部山区,远离工矿企业及公路铁路干线,无城市污染源,水、空气、土壤达到国家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生态环境良好,是十分珍贵的绿色榛子生产基地。该基地在榛子生产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生产标准进行规范化操作,推广无公害生物防治榛子病虫害技术等,确保榛子安全、优质、营养。2004年李千户乡的1万亩榛林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

3.无形资产大增值

铁岭县榛子名扬四海,这与铁岭县获得的众多美誉密切相关。2004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榛子之乡”、“春园”、“铁榛”两大品牌榛子通过国家原产地认证标识、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2007年“平顶御榛”荣获北京国家林业博览会金奖、2009年3月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林业科技推广示范县》。铁岭县还经常走出去大力宣传和推介自己,因为酒香也怕巷子深。广告宣传、媒体推介、展会布展及无形资产的无穷魅力是铁岭县榛子产业发展的源动力,是全县榛农增收的法宝。目前,榛子已由十年前的20元/公斤飙涨至现在的50—120元/公斤。2009年铁岭县榛林复垦、新植榛林面积达27.8万亩,年产榛果500万公斤,实现产值2.5亿元,东部山区9个乡镇人均增收300元。

(二)开原市苗木花卉产业基地

置身于绿的世界、花的海洋令人心旷神怡,这是位于辽宁省开原市东部山区的靠山镇的苗木花卉基地,是名副其实的“东北苗木花卉第一镇”。

1.规模大品种全

靠山镇花卉面积已达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2.8%。集中连片千亩以上基地5个,千亩以上苗圃2个,百亩以上苗圃27个,规模化生产的比重已达25%。现在靠山镇共有花卉品种200多个,占东北苗木花卉的70%,其中名特优新品种主要有金山绣线菊、金焰绣线菊、金叶梧桐等。规模大、标准高、品种全、新奇特是靠山镇苗木花卉从东北脱颖而出的“生意经”。2000年靠山镇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首批苗木花卉乡镇”,综合排名全国第六、东北第一。

2.销售方式先进灵活

销售是决定生产成败的重要环节。有销路才能有市场、有市场才能持续进行生产。靠山镇采取的措施:一是互联网销售。早在2007年,靠山镇实行“全民上网”工程,这年全镇已有电脑农户达1000户,600多花卉经纪人全部实行网上销售。当年,靠山镇5000多户花农通过互联网销售出各种苗木花卉1亿多株,销售收入1.8亿元,占当年全镇苗木花卉总收入的80%以上。二是订单销售。订单销售可以以销定产,产销紧密衔接,以避免生产的盲目性。目前,靠山镇的苗木花卉已有80%实现了订单销售。三是经纪人销售。靠山镇苗木花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活跃在全镇的600多名经纪人可以说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观念新、懂技术、会营销,成为花农生产的顾问。2010年初,全镇600名经纪人在外地共签订了2000多万株价值2亿元左右的销售协议和定单。销售方式的新颖灵活使靠山镇的苗木花卉由东北、华北迅速扩展到江南12个省200多个城市,大有占领全国市场之势。

3.参与面广增收效果好

靠山镇共有居民6150户,从事苗木花卉产业的居民达4600户,占农户总数的75%。今年春季,靠山镇苗木花卉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纯收入达1.6亿元,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好环境与好效益并驾齐驱是靠山镇的最大成功之处。靠山镇苗木花卉这个绿色主导产业,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三)西丰县梅花鹿产业基地

辽宁省西丰县的梅花鹿产业驰名中外,成为拉动西丰县经济的支柱产业。

1.规模化生产

是否规模化生产、规模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农产品的质量,甚至关系到农产品的销路以及企业成败的大问题。对此,西丰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扩大鹿产业生产基地的规模。以个人规模养鹿场、公司加农户或养鹿合作社等形式建设一批重点乡镇和村,推动全县养鹿产业更上一层楼。到2010年6月,全县拥有鹿场1956个,规模以上鹿场180个,鹿存栏9.15万只。2009年全县鹿饲养量达11.2万只,占全省的78%,占全国的20%,年产成品茸20余吨。万头鹿场全面建设,现有3个正在建设中,即:铁岭吉达梅花鹿繁育基地、西丰县庆丰鹿场、西丰县永禄鹿业公司,将促进西丰鹿产业的大发展。

2.产业化经营

精深加工是农产品增值的必要途径,是西丰实现鹿产业化的重要手段。目前西丰县建起的“七通一平”工业园区,已有20家企业入驻,年内将有100家企业入驻。重点龙头企业吉达公司以产、加、销为一体,年销售鹿茸200余吨,年销售鹿副产品35余吨。全县现有经销商及加工户287家,大型7家,年加工和经销鹿茸250余吨,这将有效带动农民就业和增收。

3.市场化运作

西丰县是世界鹿茸及鹿副产品的集散地,建有48万平方米的“中国西丰东北土特产品交易中心”。西丰不仅将鹿茸及鹿副产品远销到日本、香港等地还将俄罗斯、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国的鹿产品引入西丰进行销售。提高了产品的档次和市场的知名度,也扩大了销售规模。目前,西丰的鹿产品年经销量约占国际鹿茸产量的50%,占全国经销量的80%左右。全县鹿产品年产值约6.5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中国鹿乡”西丰正加速奔跑在世界的赛场上。

(四)昌图县木材精深加工基地

铁岭市丰富的林业资源,也吸引了木材精深加工产业的入驻。正在建设的辽宁省昌图县文成木业有限公司,是铁岭市最大的木材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昌图县文成木业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成后年生产板材可达12万立方米。昌图县文成木业有限公司的建成达产可带动铁岭全市木材加工企业的崛起,提高生产能力和生产质量。还能促进昌图县速生丰产林的迅速扩张,带动一大批农民就业和增收。

四、林下经济蓬勃发展遍地开花

林下经济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利用林地资源,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经营。这种林下农产品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具有成本低、效益高、市场需求旺盛的特点。为此,铁岭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林下经济,提出“将林下经济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从而推动了铁岭市林下经济的蓬勃发展。

(一)林下饲养

铁岭市山多、林多而且处于长白山余脉,是饲养林蛙的绝佳区域,可以生产出质量好,价值极高的商品林蛙。铁岭市东部山区的农民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大力开展林蛙养殖。2009年人工、半人工养殖林蛙户已达500多户,开发林蛙养殖沟1100条,储量1.9亿只,年产商品蛙1000万只。以铁岭县鸡冠山乡为代表的林下“溜达鸡”发展迅速,绿色、优质、美味的“笨鸡““笨蛋”成了农民致富的“金鸡”“金蛋”。“笨蛋”每个可卖到一元,比普通鸡蛋增值一倍以上。“笨鸡”“笨蛋”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增值空间巨大。2009年鸡冠山乡林下“笨鸡”养殖户260多户,存栏2.2万只。小动物闯入大市场,带来大效益。

(二)林下培植

林下培植主要以铁岭县、开原市、西丰县等铁岭市东部山区为主。目前,全市林下培植已发展到16万亩,其中林下参、细辛与中药材培植面积3万亩;香菇木耳等食用菌培植面积1万亩;刺嫩芽、蕨菜、大叶芹菜等培植面积12万亩。铁岭市林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