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学习态度方法和习惯

学生学习态度方法和习惯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众多定义有一个基本相似的看法,即认为人格是与人的行为风格或行为模式有关的概念。人格标志一个人具有的独特性,并反映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交织。由于人格结构组合的多样性,构成了不同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性。人格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文化、教育教养内容和方式的塑造,然而它以个体的神经解剖生理特点为基础。人格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特约着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持久性,最终制约学习的质量。

一、人格概念

如果说性格是由各种性格特征结合而成的复杂结构,那么人格则是包含性格在内的复杂结构。每一个人都有比较系统、完整的关于自己以及他人的行为、品德的看法,不论你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它实际上就是一种潜在的“人格理论”,这种理论帮助你随时随地解释和预测他人的行为并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究竟什么叫人格?阐明这一概念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同的学者会给出不同的概念,但许多学者所给的概念多与人的行为风格相联系,诸如气质、性格、个性等。因此,对人格概念的理解最好通过与之有关的概念相互对照、把握它们的相似性与区别而获得。

人格一词的英文personality是从拉丁文persona演变来的,拉丁文的原意是面具,面具是用来在戏剧中表明人物身份和性格的,而这也就是人格最初的含义。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已使用“人格”的概念,并引申出较复杂的含义,包括:一个人的外在行为表现方式,他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与其工作相适应的个人品质的总和、声望和尊严。在现代英文词典里,仍然可以在“人格”personality)这一词条下看到上述含义的影子。

心理学家们对人格的定义并不尽一致。阿尔波特(Allport)曾列举出50种不同的定义,足见人格概念中的分歧之大,同时还表明人格的复杂性。但众多定义有一个基本相似的看法,即认为人格是与人的行为风格或行为模式有关的概念。从以下各种定义可以看到这种共识“人格是个体由遗传和环境决定的实际的和潜在的行为模式的总和”艾森克;“人格是一种倾向,可借以预测一个人在既定情境中的行为,它是与个体的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联系在一起的”卡特尔);“人格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过程,它组织人的经验,形成人的行为和对环境的反应”(拉扎勒斯;“人格是个人心理特征的统一,决定(内隐,外显的)行为,同他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差异”(米歇尔)。如果把诸多定义总结起来,可以这样概括:人格是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性。人格标志一个人具有的独特性,并反映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交织。

这个定义反映了人格的复杂性与多维性,它包括5个方面。

1.整体性

人格标志一个人表现在行为模式中的心理特性的整合体,它是一种心理组织,构建成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特征结构。它不能被直接观察,但却经常体现在人的行为之中,使个体表现出带有个人整体倾向的精神风貌。

2.稳定性

由许多个性特征组成的人格结构是相对稳定的,在行为中恒常地、一贯地予以表现。这种稳定性具有跨时空的性质,即通过个体人格,各种情境刺激在作用上获得等值,产生个体行为上广泛的一致性。但这种稳定性是可变的、发展的,而不是刻板的。这是因为各种人格特征在某个人身上整合的程度(如稳定性)不同;一个人可能具有相反性质的特征,在不同情境中可反映它们不同的方面;暂时性地受情境的制约,表现出来的并非个人的稳定特性。

3.个体性

由于人格结构组合的多样性,构成了不同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尽管不同人可以有某些相同的个别特征,但他们的整体人格不会是完全相同的。

4.动机性与适应性

人格“支撑”行为,它驱使人趋向或回避某种行动,寻找或躲开某些刺激。人格是构成人的内在驱动力的一个方面,它的动机性与内驱力或情绪不同,它似乎是“派生的”,情境刺激通过人格的“折射”引导行为,致使行为带有个体人格倾向的烙印,成为一定的行为模式。人格的这种驱动力反映着人格对人的生活活动具有适应性的品质。

5.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综合

人格蕴涵着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文化价值两方面。人格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文化、教育教养内容和方式的塑造,然而它以个体的神经解剖生理特点为基础。

人格的结构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特征,人格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等,是人格发展的动力,人格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是个体与其他人相区别的稳定性质。人格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特约着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持久性,最终制约学习的质量。

二、态度与学习

(一)学习态度及其作用

态度是一个人对人、对事、对物和对某种活动所持有的一种接近或背离、拥护或反对的稳定概括的心理倾向性。它包括认识、情感和行为意向三种成分,其中认识与情感因素作为态度结构中的重要心理机制,对行为具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了态度中的情感机制在学习中的作用。“知之深,爱之切”揭示了态度中的认知机制在学习中的作用。理智性的认识只有同一定的情绪体验相结合,才能形成某种态度,某种态度一旦形成,便对人的行为有很大的支配作用。

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学生对学习及在学习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被许多实验研究证明。心理学家麦独孤(Mac-Dougal)和史密斯(Smith)早在1919年就在一项实验中发现,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学习速度有促进作用。1952年,卡瑞(Carry)在总结一项实验研究时指出,男女大学生对解决问题的不同态度,直接影响着解决问题的效果。我国心理学工作者近年来曾对小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着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喜欢学习、认为学习很有意义的小学生,上课注意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优良,而那些对学习不感兴趣、认为学习无用的学生,课堂行为问题多,学习成绩差。

(二)影响学习态度的因素

态度受直接经验的影响,它是在人们对人和事物直接认识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影响学生学习态度形成或改变的因素主要来源于家长、教师和教学过程中的刺激因素。

1.家长

家长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态度,对待子女学习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子女的学习态度。一些研究指出,大多数热爱学习、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来自重视文化知识的修养、求知欲高的家庭,这类学生的父母,大多是中高等学历水平。相反,大多数不爱学习、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其父母学历很低,轻视文化科学知识的价值。从许多经验和日常生活观察中可以发现,那些关心子女的学习进展情况,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不断给予指导、检查和奖惩的家长,促进了孩子积极学习态度的形成和学习成绩的提高。相反,在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任其自由发展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学生,很少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获得优秀的学习成绩。

2.教师

如果一个学生喜欢任课教师,认为教师对学生热情、平等,具有很高的教学水平时,该学生对学习往往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很多情况下,学生还会有意无意地吸收或模仿教师的某些行为,把教师作为自己心目中的楷模。相反,当一个学生不喜欢一个教师,认为老师不友好、不公道、知识水平不高时,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消极态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构成了学生与学习之间的障碍。如同在生活中一样,当我们不喜欢某个人而且不喜欢这个人所喜欢的东西时,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为了减轻这种情绪,我们往往想办法减轻对那件东西的兴趣。学生在对待老师与学习上的态度也是如此,一个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所提出的课堂问题或布置的作业,有时学生不喜欢,甚至被拒绝。

3.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学科内容、组织形式、课堂情境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数学课真有趣’,“这个老师一上课我就想睡觉”“我们班的课堂讨论最使我来精神”。这些常常可以在学生中听到的议论,反映了教学过程本身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以不同教学形式和各种课堂活动情境下呈现出的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体验,从而形成或改变其学习态度。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往往是在枯燥的学习内容、呆板的教学形式和沉闷的课堂情境中产生的。

(三)改变学习态度的途径

态度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反应。对某一学科抱着积极学习态度的学生会积极自觉而有效地学习,相反,消极的学习态度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我们怎样在教学环境中改变学生已有的消极学习态度呢?

1.利用权威改变态度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权威的观点往往有较强的说服力。在利用权威的观点去说服学生改变态度时,首先应注意不要说出某些使学生产生防卫或戒备的话。诸如,“我要改变你的态度”,有效的说服应建立在学生认为可以相信的基础上。同时,说服的内容要在学生可以接受和理解的范围内,并善于联系学生过去的经历或已有的经验,联系当前的事实或情境。小学老师的角色决定了其在小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地位,善于利用学生的权威崇拜心理,教师能够更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教育影响。

2.通过角色扮演改变态度

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扮演另外一个人的角色的办法来影响其态度的改变。这个被选择的角色所持有的态度正是我们期望学生所应持有的态度。例如,为了使学生改变他对某一课程学习的消极认识,我们可以让学生扮演某一课程的授课教师,站在讲台上向其他学生们宣讲本课的重要意义。为了使一个不重视交通规则的学生改变其态度,我们可以让该学生扮演警察,在交通最繁忙的时候去指挥交通。通过这种角色扮演,学生在从事实际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新的态度和认识,从而学会在现实中采取一种新态度。

3.通过认知失调改变态度

当一个人的认知与另外一个人的认知在大体上一致时,可称为认知协调;反之,则为认知失调。学生在讨论某个问题,表达某种态度或看法时,往往出现认知上的协调或失调。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在态度上的认知失调来帮助学生改变态度。如为了改变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态度,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种引起学生认知失调的信息,然后利用这种信息,来协调认知从而改变其态度。在利用认知失调改变学生态度的过程中,应估计到这种促进失调的信息要适中,也就是能恰好促进态度的改变。如果提供的信息造成了极端的失调,学生将会拒绝这种信息。

4.通过认同和模仿改变态度

一个人看到另外一个人实现了他也具有的某种需要或期望时,这个人就会愿意认同另外一个人,并模仿那个人的行为。换一个例子说,学生们总是互相影响的,一个能力很强、在各项活动中起骨干作用的学生能影响其他学生的态度。一个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学生的样板影响学生的态度。因此,若要改变学生的态度,我们可以利用榜样或范例的力量来博得学生的认同和模仿。

三、性格与学习

性格是一个人最鲜明、最重要的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所表现的心理特征。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在行动上必定是勤奋的;反之,不喜欢学习的人必然是懒惰的。因此,勤奋和懒惰就成为性格特征。性格一旦形成之后,就比较稳定,能突出地反映着一个人的心理面貌和风格。学生的学习行为直接被染上他(她)的性格特征的色彩。下列几种性格类型与学生学习的关系更为密切。

(一)顺从型与独立

一般来说,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关系中,人的性格特征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顺从型的人,不是主动争取自己的独立地位,自主地作出决定,而是容易接受别人的影响,依赖别人的支持行事。独立自主型的人则截然相反。

这两种性格特征对学习的影响,首先反映在成就动机上。顺从型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好坏主要取决于教师、家长和外在环境因素,因此这类学生不是通过证明自己的能力去争取学习上的成功,而是为了满足教师、家长或学校的期待去争取好成绩。这类学生的成就动机是外源性的。独立型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完全建立在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勤奋程度上,因此这类学生不愿接受来自家长或教师的外在力量,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这类学生的成就动机是内源性的。

奥苏伯尔1954年的研究表明,独立型的学生比顺从型的学生有较高水平的成就动机,特别是在失败的时候,独立自主型的学生的成就动机比较稳固。与这种独立成就动机相一致,独立型的学生比顺从型的学生表现出更多的不符合老师和家长旨意的见解。这两种类型特征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还反映在学生对价值的同化方式以及学习方式上。对顺从型的学生来说,指导他们价值体系的主导动机是保持和满足那些对他有影响作用的人的认可和期望。所以,这类学生往往是根据这些有影响作用的人的观点去认识世界的。对独立型的学生来说,指导他们价值体系的主导动机不是盲目地接受和满足别人的观点和期待,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标准判断是否接受或拒绝来自外在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或教师的权威和力量不是在学生需要与他们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是在它们符合学生本身的价值标准并能促进学生自身成功动机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顺从型的学生在学习方式上,表现出比较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习惯按着书本的要求或现成答案去寻求问题的解决,在思维方式上表现出求同性。独立型的学生则表现出学习上的主动性,思维上的求异性和活动中的创新性,他们不因循守旧,总想通过自己的方式去接受学习内容和完成学习任务。奥苏伯尔的研究指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互相支持的人际关系环境最有利于顺从型学生的学习,独立型的学生则较适合在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和明确规定但又不受别人影响的学习环境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二)内倾型和外倾型

在人们对事物的反应方式上,一般表现出两大性格特征,即内倾型和外倾型。内倾型的人倾向于自己内在的思维和情感体验过程,不善于社交,对事物的反应比较含蓄。外倾型的人的兴趣主要指向他周围环境中的人与事物,其主要特征为思想开朗、感情外露。据汤普森(Thompson)1944年的研究,这两类性格特征的学生对奖赏和惩罚措施产生着不同的反应方式。汤普森对一些被划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的学生采取了表扬和批评的实验措施,结果表明,对内倾型的学生来说,表扬比批评更为有效;对外倾型的学生来说,批评比表扬更为有效。

(三)其他类型

除了上述两大特征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发现,其他不同类型的性格特征与学生的学习行为也紧密相关。举例来说,性格仔细认真的学生,在学习上要求准确和完美,作业整洁,考试中很少因马虎而出差错;而性格粗心马虎的学生则恰恰相反,很少追求作业形式上的整洁、内容上的精确,考试中常常因为马虎而丢分。具有耐力和韧劲的学生,兴趣专一,学习行为持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一鼓作气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或不把疑难问题解决不罢休的劲头;而做事无常性、性格不稳定的学生,在学习上浅尝辄止,遇难而退,兴趣容易转移。谦虚谨慎的学生,在学习上精益求精,善于请教,不耻下问,很少满足;而骄傲自大的学生,在学习上敷衍了事,不懂装懂,满足于一知半解。

可见,不同性格的学生对学习产生着不同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从而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要想当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首先应熟知不同学生所具有的不同性格特点,然后,因材施教,善于利用学生性格特征中的积极因素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相信,虽然性格一旦形成就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但性格是可以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变化的。因此,教师应善于利用各种办法去培养和巩固学生的积极性格特征,例如认真、勤奋和谦虚等;善于修正或逐渐改变学生的消极性格特征,例如马虎、懒惰和骄傲自大等。

四、情绪、情感与学习

(一)情绪、情感及其作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与自己形成的需要、态度、观念、信念和习惯等思想意识之间发生关系,对这种关系的切身体验或反映就是情感。引起这种切身体验的心理过程就是情感体验过程。情感大多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常用于表达情感过程的内容方面,具有较大的深刻性和稳定性。情绪是情感过程的表现形式,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激动性和短暂性。

学生总是在一定的情绪和情感状态下接受学习任务、从事学习活动的。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动机力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情感,如喜欢、愉快、满意和高兴等,推动着学生积极自觉地去完成一项学习任务;消极性的情感,如烦躁、讨厌、焦虑等,抑制着学生学习的热情,甚至会使学生拒绝接受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忽略了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反应,就是忽略了学生的内在动机因素,不考虑到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反应去做课堂教学计划,如同计划一场舞蹈演出忽略了音乐伴奏一样。

(二)影响学生情绪、情感的因素

影响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情绪和情感反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教师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很大。教师的情绪状态和教师对自己情感的表达方式,都直接影响或感染着学生的情绪,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厌烦、失望或气恼,或者通过叹气、抱怨和发脾气来发泄自己的烦躁和懊丧,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得到学生的不满、淡漠和抵触等消极情绪的反馈。相反,如果教师心情舒畅,情绪饱满,表情热烈而丰富,那么学生的情绪状态也会受到感染和激发,从而表现出积极愉快的反应。其次,教学内容是否生动有趣,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课堂气氛是否轻松友好,这些都对学生的心境和情绪状态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此外,学生的生理状况是否良好,学生课前所具有的心境是否正常,也会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反应。

那么,在课堂情境中,教师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何反映自己的情绪状态呢?特别是当教师被学生的课堂行为问题或学习问题引起消极情绪后,应该怎么办呢?心理学家吉诺特(Ginott)1972年提出了一个有效的办法,即“一号信息传递法”。这种方法告诉教师,不要压抑这种气恼情绪,也不要迁移这种情绪,而是妥善地把自己此时情境的感受或情绪状态直接向学生表达出来,所谓善于,就是要强调事情或情境的本身对自己情绪的影响,而不是强调某一个学生对自己的影响。例如,如果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小动作引起了教师的不满意,教师不应以训斥或高压的口气和态度来表现自己当时的情绪,而应该说“看到纸团在课堂上被扔来扔去我心里感到不高兴,能不能现在就停止扔了呢?”根据吉诺特的解释,当学生知道老师为什么生气后,会产生内疚的体验,从而改正自己的不适当行为。

在课堂情绪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以避免给学生带来消极的情绪,还应善于理解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反应以发展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情感。具体做法是:当学生在课堂上明显地表现出积极或消极情绪反应时,教师应该抱着接受和理解的态度给学生提供其发展或改变情绪状态的机会。例如,当一个学生对课堂上布置的学习任务感到烦躁时,教师应该说“似乎你对老师布置的这个作业不感兴趣,为什么呢?说说你的难处好吗?”或者说“好像这几道课堂练习使你很懊恼,这是什么原因呢?说给我听听好吗?”相反,如果对学生的消极情绪反应置之不理或给予压抑性的批评等做法,都足以加深学生的消极情绪。

五、自我概念与学习

(一)自我概念概述

自我概念是经由经验而形成的对自己的知觉判断和评价,即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外表及各方面特征的自我知觉。自我概念是心理学科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研究领域。对自我概念的系统研究最早可以推溯到詹姆斯19世纪末的研究,他提供了自我中的主体我和客体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和纯粹自我等多个层面的自我结构。Cooley提出了“镜中自我”的概念,认为自我概念是透过与他人的交往,在彼此互动中形成的。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看待自身的方式。Shave son认为自我概念是通过对经验的理解而形成的自我知觉。自我概念包括学业自我概念、社会自我概念、情绪自我概念、身体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可以通过维持内在一致性的机制起到引导个人行为的作用;自我概念起着经验解释系统的作用,人们会强烈地按照与自己的自我概念相一致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行为;自我概念决定着人们的期望,自我概念不仅引发自我期望,而且影响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自我概念具有自我实现的预言价值。

(二)自我概念与学习

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也会形成有关学业的自我概念。研究表明,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呈显著的相关,我国的研究表明,提高学生的自我概念水平有助于提高其学业成绩。学业自我概念可分为积极的学业自我概念和消极的自我概念。积极的学业自我概念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抱负水平,学习行为的主动性、自觉性,消极的学业自我概念决定了学生不再愿意努力学习,学习对于他们不再有应有的吸引力。

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效能是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种行为的期望。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更愿意选择有挑战性的、有难度的工作。班杜拉等人研究表明,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积极性更高,在学习过程中,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比低自我效能感的学生监控方面更具自觉性,能力更强。在小学教育活动中,许多学生由于学习效能感处于较低水平,在学习活动中遇到了更多的困难,学业不良现象比较明显。

(三)积极自我概念的培养

小学阶段是为学生的一生奠定基础的时期,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是小学生人格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使学生形成自信、高自我效能感对其今后发展至关重要,对其学业成败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形成“自信是成功之源,自卑是失败之源”的强烈意识,关注学生自我概念的培养。其次,通过各种方法帮助学生成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使学生产生信心,养成积极的心态。再次,引导学生积极评价自己,自我教育。

思考与练习

一、思考题

1.什么是学习动机?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2.什么是学习期待?

3.什么是学习兴趣?促进学习兴趣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4.什么是学习态度?试述改变学习态度的途径。

5.什么是人格?试述与学生学习关系密切的几种性格类型。

二、讨论题

1.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2.学习兴趣与学习的关系。

三、实践题

到一所小学,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学生的学业成绩与自我概念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