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肾脏病患者的饮食起居

肾脏病患者的饮食起居

时间:2022-0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大陆地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9.3%,患者将近1亿。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遏制病情发展、提高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饮食治疗和减少有害刺激方面尤其要引起重视。肾功能正常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可给予正常人蛋白质饮食;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应采用低蛋白饮食方案;伴有水肿的肾病综合征患者一般应按低盐饮食标准,每天食盐用量不超过3克。

15.8 肾脏病患者的饮食起居

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富贵病的蔓延,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急剧上升,据国际肾病学会统计,2009年世界人口慢性肾脏病发病率约为10%,全球约有5亿多慢性肾脏病患者。我国大陆地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9.3%,患者将近1亿。常见的慢性肾脏病有高血压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痛风性肾病、慢性尿路感染、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由于肾脏代偿功能极强,慢性肾脏病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平时的疲乏、浮肿、腰酸、贫血、食欲不振等症状容易被忽略,肾脏组织结构却不断受到损害,许多患者直到肾功能恶化,出现尿毒症时才去就医,往往为时已晚,必须依靠血透或换肾才能维持生命。目前慢性肾脏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之后又一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1.慢性肾脏病的发病因素

慢性肾脏病之所以高发,与下列因素有关:

(1)年龄因素。步入中老年以后,肾动脉硬化逐渐明显,肾小动脉狭窄或闭塞,肾脏供血不足,出现肾萎缩、肾功能下降等慢性肾脏疾病。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也随之增加。

(2)疾病继发。许多疾病如果未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最终都可导致慢性肾病。高血压患者肾小球灌注压力增高,会加速小动脉硬化,损害肾功能,导致高血压性肾病;糖尿病可并发肾血管病变,使肾小球硬化,导致糖尿病性肾病;痛风患者尿酸盐在肾组织中沉积,可导致肾间质炎症和肾血管损害;慢性肾盂肾炎因肾实质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导致肾功能下降;急性肾小球肾炎、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也可导致肾脏损害;尿路结石、严重的前列腺肥大引起的尿路梗阻等,最终都可能影响肾功能。

(3)药物刺激。几乎所有的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后,最终都要从肾脏排出,许多药物对肾脏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4)行为习惯。不良嗜好伤害肾脏,如抽烟会使全身小血管处于痉挛状态而影响肾脏供血,对肾脏造成损害;过量喝酒可产生肌红蛋白尿,对肾脏造成直接损害;长期过量喝酒可引起肝脏损害、代谢障碍和维生素缺乏而对肾脏造成间接损害。饮食不当也会损害肾脏,如有的家长育儿心切,让孩子牛奶当开水喝,并大量服用钙制剂,钙的代谢超过了肾脏的调节功能,引起高钙尿和尿路结石,从而损害肾脏。此外,剧烈运动、高脂饮食、不良情绪、不讲卫生、经常憋尿等不当行为都可对肾脏造成损害。

(5)遗传因素。如双侧多囊肾、家族性肾炎等。

2.肾脏病患者的治疗

尽管肾脏不断经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威胁,它仍然默默无闻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担负着排泄人体废物、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以及分泌前列腺素、血管紧张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内分泌激素等重要功能,可以说,没有肾脏人就无法生存。保护肾脏的基本原则是要贯彻未病先防、有病早治的方针,努力消除对肾脏的各种有害刺激,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发病,降低慢性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遏制病情发展、提高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饮食治疗和减少有害刺激方面尤其要引起重视。

(1)饮食治疗是肾脏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住院病人需要由专科医生和营养师制定具体的饮食方案,以下饮食原则可供院外治疗和处于康复期的患者参考:

①急性肾小球肾炎主食一般不必限制,米饭照吃。充足的蔬菜和水果有利于补充维生素,促进康复。如有高血压及水肿,应给予低盐、低蛋白饮食,每天食盐用量限制在1~3克(正常人为6克),蛋白质控制在20~40克(正常成人每天约需70克),水分控制在1000毫升之内。

②慢性肾炎饮食宜清淡少盐、营养丰富而容易消化。肾功能正常者,要给予足够的蛋白质,贫血者可多吃富含维生素和铁元素的绿色蔬菜和动物肝脏。

③高血压性肾病宜低盐、低热量、低胆固醇饮食,每天食盐量不超过3克。

④糖尿病性肾病早期要减少食盐、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中、晚期病人如出现大量蛋白尿和肾功能损害,在保证足够热量的同时,要严格控制蛋白质、食盐及胆固醇的摄入。

⑤痛风性肾病要控制嘌呤的摄入,动物内脏、骨髓、鱼子、豆类、菇类、酵母、啤酒等小细胞食物的细胞核富含嘌呤,在体内会生成尿酸,应予限制;牛奶、鸡蛋、洋葱、西红柿、马铃薯等低嘌呤食物可适当多吃。

⑥慢性尿路感染和尿路结石患者要多饮水,每天要求饮水2000~3000毫升(约10~15杯),以促进结石和毒素的排出。应忌食浓重厚味及辛辣刺激食物。尿路结石患者应减少牛奶摄入量,夜间不饮牛奶,以减少结石形成。冬瓜、白菜、萝卜、绿豆、赤豆、瓜类等蔬菜和水果,有助于利尿排毒,应尽量充足。

⑦肾病综合征患者往往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及水肿,以往认为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以补充尿蛋白的流失。现在更倾向于低蛋白饮食,因为高蛋白饮食会增加尿蛋白流失,并不能增加血浆蛋白含量。低蛋白饮食患者能通过抑制氨基酸氧化的代偿方式来刺激机体的蛋白质合成,抑制尿蛋白的丢失。肾功能正常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可给予正常人蛋白质饮食;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应采用低蛋白饮食方案;伴有水肿的肾病综合征患者一般应按低盐饮食标准,每天食盐用量不超过3克。至于水分则应以出量来决定次日的入量(出量+500毫升=次日入量),例如患者24小时尿量为1000毫升,那么他第二天的进水量应该是1000毫升+500毫升=1500毫升。

⑧慢性肾功能不全,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组织损伤,使肾脏的排泄、分泌、调节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临床综合表现。当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时,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减少血中氮质滞留,减轻肾脏负担。一般主张每天摄入优质蛋白质20~40克。慢性肾功能不全者常常伴有恶心、厌食等消化道症状,要在饮食的品种和烹调方法上下工夫,如需要低盐饮食者可采用糖醋方法烹调。需要低蛋白饮食者应注重荤素搭配,必要时可采用麦淀粉作为主食。麦淀粉蛋白质含量极少,专供肾功能不全者食用。制造方法是:选择精白面粉加适量水拌成面团,用手捏10多分钟,以不粘手为度,放置1~2小时后放入布袋加入清水用手轻捏,使面筋(主要为蛋白质)洗出,而淀粉则洗入水中,如此反复3~4次,再将含淀粉的浆水静止沉淀,倒去上层清水,然后倒入布袋,挤去水分,放在阳光下晒干,即为麦淀粉。麦淀粉可调制成甜饼、油煎饼、饺子等各种食品。

⑨血透患者,蛋白质有所丢失,治疗过程蛋白质应与正常人需要量相似,应以瘦肉、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质为主。要增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可适当多吃海产品和胡萝卜、杏、芒果、南瓜等鲜艳橙色蔬菜和水果。血钾高者要少食高钾食物如香蕉、橘子、土豆、西红柿、南瓜、茶叶、干果、酱油、味精等。

(2)减少对肾脏的不良刺激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康复治疗的又一重要原则,要求做到:

①谨慎用药。“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长期服用都可能会产生副作用,慢性肾脏病患者对药物更加敏感。特别要注意解热镇痛药、安眠药和抗生素类药物。镇痛药中的扑热息痛、非那西汀、乙酰水杨酸、保泰松、布洛芬等可引起间质性肾炎;阿司匹林可使肾组织供血减少及肾细胞代谢障碍;氨基糖苷类等多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肾脏毒性;中药也可能含有对肾脏有害的成分,如木通、广防己、青木香、马兜铃等对肾脏有明显的毒性,其他中药中的某些成分也可能会增加肾脏负担,不宜长期服用。

②谢绝补品。俗话说“虚不受补”,慢性病患者若盲目进补,很容易矫枉过正,破坏自身代偿平衡机制,加重肾脏的损害。中医的肾亏(亦称肾虚)可见精神倦怠、怕冷、潮热、头昏、失眠、眩晕、耳鸣、咽干、腰酸、遗精、阳痿等症状,是多个器官和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的表现,与现代医学的肾脏病不能等同,盲目“补肾”反而会对肾脏造成损害。

③防止疲劳。有水肿、大量蛋白尿和肉眼血尿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康复期患者可适度参加步行等轻度的健身运动或家务劳动,以感到舒适为度。如活动后感到疲劳,或者原本小便化验正常,运动后又出现红细胞或微量蛋白时即表示运动已经过量。

④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

⑤节制性生活。康复期患者适度的性生活有助于提高生活的质量,但强度和频率应有所节制。慢性肾脏病患者抵抗力比较弱,性生活时要注意清洁卫生,以防引起逆行感染。

⑥心理养生。慢性肾脏病的康复治疗要打“持久战”,树立信心、坚持治疗、保持情绪的乐观稳定非常重要。要避免悲观、失望、焦虑、愤怒等消极情绪及不良的心理暗示对患者造成伤害。

⑦预防感染。各种感染,哪怕是普通感冒和拉肚子,都会使慢性肾脏病患者雪上加霜,加重病情,所以要格外注意冷热及饮食卫生。

⑧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病情波动的蛛丝马迹,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慢性肾脏疾病是目前世界性医学难题,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3月11日定为“世界肾脏日”,2010年世界肾脏日的口号是“保护您的肾脏”。让我们大家都来保护肾脏,为肾脏的健康而不懈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