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调酒课教学“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若干问题研究

调酒课教学“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若干问题研究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逐步让“产教融合”作为一种理念贯穿于中职调酒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进而使中职调酒课教学在“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之下更具时代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笔者在调酒课教学中探索并实施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希望在此和广大同仁共同探讨。西方发达国家的中职教育早已广泛采用了“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认为这是应用型人才最为合理有效的培养途径。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为适应“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秀教师。

杜俊华

摘 要:在调酒课教学中实施“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培养适合该模式需要的优秀教师;建立以突出实践教学为重点的教学体系,开发相应的校本教材;培养目标与岗位要求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调酒专业技能;着力建设实践实训教学基地,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实施“双证书”制度,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关键词:调酒课 产教融合 双证书

一、引 言

在分析“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之下中职调酒课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后,我们提出培养优秀教师、建立以突出实践教学为重点的教学体系等新途径。逐步让“产教融合”作为一种理念贯穿于中职调酒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进而使中职调酒课教学在“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之下更具时代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职教育在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发展受社会各界关注。办好中职教育应该采用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中职教育特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广大中职专业课教师一直探索的课题。笔者在调酒课教学中探索并实施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希望在此和广大同仁共同探讨。

二、深入理解“产教融合”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般认为,“产教融合”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就业竞争力以及全面素质为重点,利用企业和学校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使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培养符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它由学校、社会、学生三个要素构成,包括学校和社会两个课堂。核心是教育,主体是学生,其基本特征是学校的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社会与生产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的中职教育早已广泛采用了“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认为这是应用型人才最为合理有效的培养途径。我国中职教育起步较晚,但非常重视这种模式。2005年,国务院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2006年,教育部发布的 《关于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中等职业院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013年12月1日下午,中国职业教育技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召开了“从工学结合到产教融合”的专题研讨会,来自全国职教界的各位专家、教授参与了本次研讨会。

中职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培养建设、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形成有别于工程型、学科型的技术复合型人才。因此,中职院校就应当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建设、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走产教融合的发展道路。进一步讲,中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院校,其本身就是生产与教学的结合体。不了解行业的发展状态,不知道行业对于岗位技能的需要,就得不到行业的支撑和合作,专业课的教学将失去方向、失去活力、失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所以,大力推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对中职学校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既是中职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办出专业特色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可靠保证;既是创建国家示范性院校的重要途径,也是中职学校发展的现实选择。

三、调酒课教学“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一)调酒课教学中实施“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具体来讲,调酒课教学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之路,有利于制订更科学的培养计划和教学方案;有利于课程的合理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更新;有利于促进本专业的科研;有利于“双师型”和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形成;有利于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发展和建设;有利于高效利用校内和校外两种资源办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就业;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

(二)调酒课教学中实施“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方法

1.成为适应“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秀教师

中职院校专业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应具有把握该专业领域内先进技术和专业技能,并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的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产教融合的“双师型”教师。教师应当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学习专业技能;主动学习新技术、新技能,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并将之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为适应“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秀教师。

2.建立以突出实践教学为重点的教学体系,开发相应教材

2008年6月,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编写了13余万字的自编校本教材“鸡尾酒调制技术”。完善“双教”教学大纲,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重点,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每年都要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和教学实践及时增删一些内容,如校本教材中学生调制练习的酒谱除了国家调酒师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必考的酒谱外,又根据在酒吧中很受客人欢迎的流行鸡尾酒,增加了20款酒吧流行酒谱。校本教材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紧密结合酒吧工作的实际,深受学生的欢迎。

3.实行培养目标与岗位要求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调酒专业技能

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培养过程、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本门课在编制教学计划时,紧紧围绕学校的总体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要求,并到企业进行充分的岗位调研,按市场要求调整专业结构,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结合上岗及岗位技术要求,确定能力教育内容。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建立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及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调酒课是一门技术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笔者尝试将调酒教学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一方面,如果单纯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不能很好地将自己的技能应用于工作中;另一方面,锦州地区的调酒行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调酒师岗位存在大量空缺,对于调酒师的数量和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教学和市场双重需求之下,2006年,“飞豹调酒队”在学生花式调酒第二课堂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并逐渐成长为一个由历届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优秀学生组成的学生社团。成立这个社团的目的是为了激发本专业学生学习调酒专业技能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调酒这项专业技能,并用所学调酒知识为社会提供服务,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现在,“飞豹调酒队”已经将调酒教学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在锦州及辽西地区为婚礼、寿诞、开业庆典、产品发布会等提供调酒表演和酒会服务。这种实践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法,还为学校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实践证明,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意识、职业技能只有在生产实践中,在真实的、复杂的现场环境中才能形成,也就是说,只有在“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和教育环境下才能培养出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4.着力建设实践实训教学基地,加强与企业的深入合作

目前,学校教学实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方面,学生的实训、实习条件不足,学生没有地方实习;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或利用率不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是:首先,要充分提高学校已有调酒实训室的利用率,建设课堂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结合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一个对内以学生实践教学训练为主,对外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的多功能实践教学基地。调酒课教学基本都安排在学校“西班牙风情吧”进行,使学生始终处于酒吧情境之中。其次,要充分利用企业、社会的设备、环境乃至师资等教育资源,与长期提供实习条件、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成为学校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多年来,学校已经先后与阿萨帝酒吧、蓝调酒吧、莱茵咖啡厅、上岛咖啡厅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企业为教学提供教学原料、部分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为学校的调酒课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5.要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度,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训练和实践是撑起学生职业技能大厦的两块基石,教学活动要紧密联系生产实践第一线的需要。把实践性教学贯穿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调酒课教学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并重的政策,鼓励学生参加调酒师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证。实现从知识传授为主向企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为主的转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大部分学生毕业时不仅拿到了学历证书,还拿到了调酒师职业资格证书。学校从2005年开设调酒课至今,先后已经有300多名学生获得国家中级调酒师资格证书,其中因专业技能突出,有5名学生获得国家高级调酒师资格证书。

总之,实行“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是实现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只有和企业加强产学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才能了解市场的需求,优化育人过程,提高教育质量,才能培养出适合酒吧实际工作的调酒师,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1]马希才.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抓手落实 《决定》精神[J].辽宁高职学报,2014(08).

[2]孟昭学.培养创新人才的认识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2001(06).

[3]周林福,黄先琪.“引厂驻校、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14).

[4]赵善庆.健全校企合作质量的保障措施[N].光明日报,2013-3-10.

作者简介:杜俊华,锦州市现代服务学校高级讲师,锦州市基础学科和技术带头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