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教体融合”模式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实践研究

“教体融合”模式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2-03-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体教结合”模式是1980年后国家为解决以体委系统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受阻的问题,逐步从体育系统培养为主向教育系统为主转变而形成的培养模式。宜宾市对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采用典型的“教体结合”模式,将人才培养重点放在普通中学校。
“教体融合”模式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实践研究_以四川宜宾市为例_四川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2010—2013年度成果概要汇编

王婷婷[1]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41)

近年来由于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更加凸显,人们关注体育不仅是通过体育比赛来表现的,更多的是认可它是人类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途径。而体育的发展离不开体育人才的支撑。体育后备人才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其培养过程在经历了以竞技运动员培养为主的阶段后,逐步转变为体育管理、体育教育、运动员、体育爱好者等多元人才时期。另外,由于我国多年来形成的竞技体育为主线的三级训练网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青少年的家长已经因为看不到其出路,不愿送子女至体校进行训练,因此出现体育系统招生困难,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严重短缺的现象。“体教结合”模式是1980年后国家为解决以体委系统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受阻的问题,逐步从体育系统培养为主向教育系统为主转变而形成的培养模式。该模式力求解决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文化知识缺乏问题,化解学习和训练之间的矛盾。而从整体来看,现阶段“体教结合”模式仍存在大量问题,始终还是侧重体育而忽视教育,导致“体教结合”走偏。而当前有部分地区通过实践探索已走出这一困境,以教育为主线来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因而逐步出现了“教体结合”模式,让体育真正回归了教育。

宜宾市对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采用典型的“教体结合”模式,将人才培养重点放在普通中学校。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运动员既能在体育专业上得到良好的发展,有机会被选拔到省队、国家队,又能在高中毕业后顺利进入省内或国内名牌大学学习,为将来的就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宜宾在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中成绩突出。竞技体育方面,宜宾市青少年“三大球”的成绩一直稳居四川前列;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受竞技人才在校的承训影响,营造了学校良好的体育锻炼和体育学习的氛围。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对宜宾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深入考察与调研,对其发展历程和培养成效进行详细梳理总结,对实施的具体机制与政策和具体方法进行详细归纳,并通过逻辑推理法、数量统计法对结果进行探讨,具体结论为:

(1)宜宾市“教体结合”实践遵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立足于培养多类型体育人才,将体育苗子、普通爱好者分层培养为专业运动员、未来教练员、体育管理者、普通教练和体育教师及群众体育参与者,为体育事业发展与国民体质提升做贡献。

(2)宜宾市体育事业经历了由体教分离到体教初步结合、教体全面结合、教体紧密融合发展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实施“教体结合”培养模式后,学生运动员的输送和出路得到保障,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制度日趋完善,学训矛盾得到初步解决,形成教育局、体育局、学校、学生四方共赢发展的格局。

(3)解决学训矛盾是实现“教体结合”的关键因素,宜宾市学生运动员的学训矛盾得到初步解决,更加促进了教体的深度融合发展。在具体实践中通过科学安排训练、学习时间,建立起实施科学训练的制度保障,构建具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并通过班主任与教练员在平时向学生灌输“文化知识和训练同等重要”的思想,采用关注辅导和定期辅导补课的方式来解决学训矛盾。

(4)教育系统应处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导地位,通过文化学习促进运动员智力水平的提升,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成就动机,促进运动员学习、训练协调发展,并促进综合能力全面发展,实现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之路,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体育后备人才的最终目的。

(5)宜宾市合理定位运动员培养目标,解放学生运动员诸多功利性思想,以人为本地将纯运动员培养转变为青少年人才培养,使其符合青少年生理、心理成长规律和实际需求,并根据培养对象的类型从属进行分层培养,拓宽了体育人才培养口径。

【注释】

[1]作者简介:王婷婷(1981—),女,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