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教学改革研究相互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教学改革研究相互融合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教学改革研究相互融合分流分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涉及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不断地促使我们思考高等教育的问题,特别是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专业建设及其特色形成等。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教学改革研究相互融合

分流分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涉及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不断地促使我们思考高等教育的问题,特别是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专业建设及其特色形成等。因此,在改革与实践过程中就会不断地催生出各种相关的教学研究内容,同时人才培养模式自身的内涵得到不断地丰富。

1.与实践教学研究融合

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分流分层人才培养模式,对地方院校而言,实践教学是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模式。2008年,我们提出了项目“地方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获得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资助(桂教高教[2008]151号,项目编号:2008B032);“以北部湾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电气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获得2010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资助(桂教高教[2010]130号,项目编号:2010JGA051)。

2.与学生能力培养研究融合

分流分层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特别是对于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学生开展科技竞赛的重要的技术手段。围绕这一主题,2009年,提出了“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电气类专业学生编程能力的培养”项目,获得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资助(桂教高教[2009]号,项目编号:2009A023);2010年,提出了“地方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获得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资助,(桂教高教[2010]130号,项目编号:2010JGZ028)。

3.与校企合作模式研究融合

校企合作模式是分流分层人才培养模式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校地合作培养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工科应用型人才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2009A024)、重大项目“校市相融、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2011JGZD018)的指导下,在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和研究,尝试适应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基础上提出了项目“校企合作的创新实用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得2012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资助(桂教高教[2012]22号)。

4.促进专业建设及其特色形成

在建设过程中,将分流分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成果、经验进行总结,与上述的教学改革研究成果进行融合,并将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校企合作等作为专业的建设目标,促进专业建设,并逐步凝练成为专业的特色。2009年,自动化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高函[2009]16号);2011年,成为广西特色优势专业(桂教高教[2011]42号)。同时在学校的专业改革试点中,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中应用相关成果,构建了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且实施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使诸如校企紧密合作以及学生深度参与生产实际、科研等模式获得更深层次的应用;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如构建符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满足自动化专业认证的“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两套实践教学体系,特别是在“卓越计划”中,构建校内体系和校外体系(企业培养体系),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为自动化人才培养构筑一个开放式的实践系统。

5.强化核心专业基础,促进教学团队建设

电路及电子技术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核心基础,一直以来,都是我们重点建设的内容,并具有很好的建设基础。分流分层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进一步地确立了“核心基础”这样的理念,并将这些基础课程的应用融汇到4年的培养过程:不仅是专业课程的应用,还包含了学生4年中科技活动的应用。同时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团队所起的作用更加突出,促使我们不断地开展教学团队的建设,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团队。2010年,“电子设计与实践”教学团队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教学团队(桂教高教[2010]101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