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别是在当前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尤其引人注目。尤其是高等学校的金融学专业发展速度更快,本科人才培养规模迅速扩大。与此同时,设置金融学专业的各个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差距较大,发展很不平衡。目前金融学本科生教育的教学方法仍以传统的注入式为主。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财经类院校应当与时俱进,积极推进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王楚明 鲁春义

摘 要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应用型、国际化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成为各个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应当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以实现“专才”向“通才”转变、宏观金融向微观金融转变、传统专业向交叉专业转变,形成综合性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010年7月29日正式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未来十年高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并进一步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核心,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和各个教学环节的组织实施,关系到学生素质的提高及其未来的就业与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特别是在当前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尤其引人注目。

1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及培养模式问题

近十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实现了大学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尤其是高等学校的金融学专业发展速度更快,本科人才培养规模迅速扩大。根据国家招生资料统计,全国设置金融类专业的高等院校由2001年的131所增加至2006年年底的315所,考虑到近几年的增加,开设金融专业的院校要大于315所。即便如此,高等院校向社会输送的金融专业毕业生总量仍然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合格、优秀的金融专业人才仍然是关系国家发展战略的紧缺型人才之一。与此同时,设置金融学专业的各个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差距较大,发展很不平衡。全国学校培养学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技术操作型人才的比例格局,与社会需求也不尽一致。于是,在众多的金融机构、工商企业或政府部门总是感慨优秀金融人才太难得的同时,却有相当数量的金融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这主要是由于现行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培养目标趋同。目前国内绝大部分高校,无论是在本专科生的培养上,还是在硕博研究生的培养上,培养目标都过于宽泛而且大同小异,通常都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广阔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高级金融人才”,缺少个性和专业特色,难以满足社会多样化、差异化的人才需求。

二是培养层次不明晰。目前,各层次院校之间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没有明显差异,大部分没有实事求是地结合学校特色、学科背景以及区域环境等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从而使毕业生的特色不够明显,难有较强的竞争力。

三是培养模式单一。多数金融学专业教育仍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教育理念和培养方案上以及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上都体现着较为明显的“专业”性质,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片面,创新能力不强,无法及时应对社会需求。

四是教学方法及手段更新缓慢。目前金融学本科生教育的教学方法仍以传统的注入式为主。显然,这种单纯依靠课堂进行“填鸭式”知识灌输的方法培养出的金融专业人才,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培养金融学人才上已暴露出很大的不足,必须及时进行改革。

五是教育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是对人才的整个教育过程、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主要以是否符合或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为评价标准。目前大多数高校通常比较重视教育的过程以及教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而对最终教育结果以及人才质量的评价不够重视。

2 当前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模式选择的关键是要有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金融学专业是财经院校的核心专业,因此,建设好金融学专业是财经类院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财经类院校应当与时俱进,积极推进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由单一的文科人才培养向以文科为主导、多科性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转变,更加强调应用性,突出创新性和国际化。目前,财经院校人才培养提倡“厚基础、宽口径、精专业、强能力”,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亟须从“单一型”、“理论型”、“传统型”向“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和“国际化”转变,目标并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这是对培养现代金融专业人才的根本要求。

2.1 以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活动领域不断扩大,金融活动内涵日益丰富,社会对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人才不仅要有较好的金融学专业知识,而且要求拥有过硬的外语技能,精通国际、国内金融业务,通晓国际“游戏规则”,国际视野宽广,开放意识强烈,能够实现与国际社会的顺利沟通。现实状况表明,国际国内社会经济活动对金融复合型人才有大量需求。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宽厚的通识性知识、丰富熟练的专业知识、较强实务工作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复合型人才需要掌握相互交叉、融合的多学科知识体系,全方位提升其理论水平、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2 以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为了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金融机构、企业等部门需要的金融人才必须是应用能力强的人才。由于金融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金融人才除了要具有很强的宏观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外,还要有很强的业务操作能力,特别是涉及金融市场、金融业务等技术性强、风险大的微观层面,包括价值评估、资产定价、金融产品与产品创新、风险管理和资产组合、投资和融资决策等。因此,在“以学生为中心、以素质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先进应用性教学理念指导下,培养出业务操作能力强的金融人才是当务之急。我国综合类大学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大金融”培养高层次的理论型人才。而地方性财经类本科院校的金融学专业则应该扬长避短,重于应用和国际化,或侧重某一方面能力或特色的培养。各层次高校应有所侧重,这才能满足社会各个层面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

2.3 以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为目标

创新型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并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当今世界金融自由化、一体化越来越快,金融业越来越向纵深方向发展,表现出了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

一是金融混业化。20世纪90年代,美国开始金融混业经营,混业经营淡化了银行、证券和保险业之间的界限,交叉行销成为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并购之后采用的主要经营方式。目前,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同时经营多种业务,逐渐发展成为“金融超级市场”。

二是金融国际化趋势。我国加入WTO之后,金融业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从而使信用、证券和保险等融资性交易突破了国境的限制,形成金融机构的国际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金融业务的国际化以及金融监管的国际化。

三是金融网络化。以计算机和数据通信为核心的网络技术使金融业步入了崭新的阶段。未来的银行将转向全方位的电子化服务和开放式的经营模式,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电子化、信息化的方式为顾客服务。金融机构的竞争力越来越多地取决于金融机构业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程度。

四是金融工程化。现代金融将数学、物理学、统计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技术运用于金融业务中,从而推动金融越来越向衍生化、数字化和工程化方向发展。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对金融创新型人才提出了要求,社会需要具有深厚金融理论功底、较强金融创新能力和水平、国际化视野,在组织、经营、管理和科研等各项活动中,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金融改革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

3 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

“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和“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财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要通过改革使人才培养由“专才”向“通才”转变,由宏观金融向微观金融转变,由传统专业向交叉学科专业转变,从而培养出理论知识深厚、专业技能扎实、创新意识较强的金融人才。

3.1 “专才”向“通才”转变,注重“通”、“专”培养结合

通才即指通用型人才,是指能够胜任不同领域和不同岗位要求的人才,他们一般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专用型人才是指具有某个专门领域的专业知识,专业性和针对性都很强的人才。通才与专才培养并不对立,而是统一在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之中。一直以来,我国高校专业划分过细,过分强调专业培养而忽视拓宽与夯实基础,培养出的人才知识面窄,而且忽视能力和素质培养,培养出的人才在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尤为不足。因此,必须拓宽专业口径,适当扩大专业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性;同时,还要夯实基础知识,开展通识教育,加强外语、数学、语文表达、计算机操作等基本技能的培养。

3.2 宏观金融向微观金融转变,强调宏观与微观培养结合

金融学专业发展,一般有两种模式:一是关注宏观理论方面,走“经济学院模式”;二是关注金融市场的各类金融活动,注重微观市场操作,走“商学院模式”。我国财经类高等学校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偏重于第一种模式,即关注宏观经济理论和金融理论,偏重于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理论指导和解释。随着我国经济金融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入,微观金融问题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比如个人与企业微观的投融资决策、银行资产证券化以及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估值和定价,而这些微观金融知识在目前的高校金融教学中仍显不足。因此,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应逐渐从宏观转向微观,从理论转向实务,并注重微观与宏观的结合。

3.3 传统专业向交叉专业转变,实现多专业综合培养

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还应体现专业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和综合。现代的金融学人才在掌握与金融学相关的原理性知识的同时,还应有较高的外语与计算机操作水平。由于经济工作中各个专业具有较大的相互关联性,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还应熟悉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适应金融市场对其从业人员的要求。培养金融交叉专业的人才是适应当今市场需求的一条新路,比如可以设置法与金融学、金融工程学、金融数学等专业以满足市场对高级综合性人才的需要。还可以将金融与会计财务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出具有坚实会计财务知识的金融专业人才,以适应现代金融业对人才的需求。

4 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途径

要实现财经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必须在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方案上改变以往理论型或研究型的教学模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以“应用”为目标,逐步形成系统化的学生能力培养模式,使金融学专业学生具有综合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质,具备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1 优化课程体系

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按照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指导思想,结合社会需求与学生个性特点,从以下四个方面优化课程体系:

一是基础知识通识化。从国内外教育来看,一般情况下,大学的前两年主要以公共课为主,其中包括西方经济学、统计学、计算机、计量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经济法、资料库管理等主要公共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大体掌握了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分析问题的工具。

二是专业知识国际化。为了与国际接轨,满足市场需求,一方面要根据未来金融发展工程化的趋势,强化微观金融教学,如金融工程、资产定价、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另一方面,要注重选用和引进国内外高质量的金融教材,根据金融业的发展及其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及时调整、更新金融本科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

三是课程设置交叉化。实现金融学科内的沟通以及与其他学科(如会计、财务管理等)间的交叉融合是金融专业学生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有效途径。因此,课程体系的建立应体现层次性、结构性和系统性,实现多学科有效组合,从而产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教学效应。

四是技能培养实践化。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主要有课程实习、课程论文、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一方面,在校内金融学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的基础上,加强与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等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与交流;另一方面,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践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金融模拟大赛和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2 完善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金融学专业教学大多仍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难以培养出适应现代金融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金融学是一个体系庞大、知识相互关联的知识系统,可以借鉴国外金融学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问题式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这些方法可以提高那些缺乏金融实践的学生对复杂的金融学体系的感性认识。对于实务性强的课程,如国际金融实务、证券投资分析、公司财务管理、保险学等,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

4.3 改进教学手段

针对金融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教师要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手段来培养金融人才,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改善教学效果。一方面,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开发优势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另一方面,使学生熟练掌握现代电子和网络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4 推行专业课程外语教学

实行外语教学,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是培养适应国际金融竞争,熟悉国际惯例和规则的国际化高级金融人才的重要方法。目前,一些院校金融专业的国际结算、国际金融学等课程已采用英语教学。因此,在加大本校师资培养的同时,大力引进英语水平较高的金融专业教师是推进英语教学的关键;要跟踪专业发展前沿,并结合中国金融实际,选择英语原版教材进行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和语言基础,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英语教学。

4.5 构建教学评价体系

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发展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培养优质“产品”的关键。目前,我国高校现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过于陈旧、僵化。因此,金融专业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必须根据现实条件,针对具体情况,注重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进行评价。这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采取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教学管理人员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但对目的性很强的学生评价要作具体分析,不能因学生的评价而导致教师职责异化,甚至出现学生评价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的局面;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学习绩效的评价,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如采取课堂评价、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设计过程、设计效果)评价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合格的金融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谢东梅.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2010(6):51-53,90.

[2]汤凌霄,黄谨,张友农.理工院校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2):84-85.

[3]王韧,刘赛红.创新型金融人才培养之我见[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6):122-123.

[4]廖继胜,刘志虹.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6(2):54-55,66.

[5]徐芸芸.论我国金融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重新构建[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1):104-108,112.

[6]桂花.培养国际化复合型金融人才——对我国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4):100-102.

[7]庞金波,郭翔宇,崔宁波.高校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144-1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