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化背景下加强深层次党建的对策

信息化背景下加强深层次党建的对策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方面,传统的方式在党的意识形态及思想建设上仍然发挥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无疑在日益减弱;另一方面,借助信息技术,思想教育的话语权很容易被所谓的“意见领袖”等抢占,双方的信息权、话语权博弈很难迅即结束。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进入21世纪,信息化由数字化、网络化特征向移动化、智能化、媒体化转变的进程更加迅速,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信息资源日益成为比能源、物资更重要的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信息化在深刻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同时,必然对党的思想教育方式、组织活动方式、组织管理方式等信息技术层面的建设产生深刻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对党的思想意识形态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党的民主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及党的执政基础、党群关系等深层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正视信息化的发展对党的建设的影响和挑战,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和改进深层次党的建设,对于永葆党的先进性,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层,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信息化对党的建设的影响

(一)信息化对党的意识形态及思想建设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步入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转型的快车道。伴随着社会的全面转型,社会经济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社会文化形态、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逐步由一元向多元转变。社会转型中,“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打破了特定社会阶层对政治信息的垄断,而且打破了国界对信息扩散的限制,实际上在许多方面取代了过去由政党来体现的某些功能。人们不再把参加政党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往往直接借助于媒体特别是网络,因而政党的教育宣传功能受到限制甚至部分丧失。因此,网络技术使政党的影响力下降,使民众相对于政党的独立性大大增强”。西方一些国家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对我国进行的文化渗透、思想渗透,加剧了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复杂性,挑战着党的意识形态及思想建设的话语主导权:一是在传统社会中,党掌握着进行意识形态及思想教育的绝对性话语主导权,人们对于党的思想教育消息的及时度与他们在党内所处层级密切关联。在信息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的绝对性话语权已逐渐被打破。一方面,传统的方式在党的意识形态及思想建设上仍然发挥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无疑在日益减弱;另一方面,借助信息技术,思想教育的话语权很容易被所谓的“意见领袖”等抢占,双方的信息权、话语权博弈很难迅即结束。二是互联网技术在给党的意识形态及思想建设带来空前便利的同时,也给党的意识形态思想建设路径带来了空前的阻碍。一方面,党尽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来开展理想信念的教育宣传,但网络上几何倍数增长的信息,却可以瞬间将其淹没、消解;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又时常将党的意识形态及思想建设置于全球话语体系中,使党的思想建设常常受到西方敌对势力极力推销的“普世价值模式”及“西方道路”的质疑。三是党的意识形态及思想建设的核心是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为党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然而,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在为党的共识促进搭建平台的同时,也使得共识本身的形成机制发生变化——借互联网技术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常常以利益诉求为名制造网络群体性事件,引发社会不稳定,分化、瓦解党和社会的共识。在开放、互动的信息网络环境下,我们党如何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抵御西方思潮的影响、增强党的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如何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增强正确理论武装的有效性?这对党的意识形态及思想理论建设形成了新挑战。

(二)信息化对党的群众基础的影响

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中的党员是党的队伍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坚持党的阶级性,必须坚持党的阶级基础构成主体不变,必须注重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中发展党员;注重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注重从根本上提高现有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先进性不断强化。但社会转型中,我国社会阶层的构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产业革命引发了产业结构、社会阶级与阶层的结构变化,传统产业工人的规模与作用在逐渐缩小,中产阶级迅速崛起。新兴社会组织、信息产业队伍的不断壮大,非公经济、信息产业经济地位的迅速上升,政治诉求的日益显性化,必然对我党传统的阶级基础、执政基础、群众基础产生影响。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代表非公经济、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兼顾在非公经济、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成长起来,与非公经济及信息化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新的社会阶层的利益。在信息化时代,如何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这是无法回避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三)信息化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影响

党的执政能力是指党领导国家政权管理、治理国家的能力。对我党而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与党所面临的客观环境、所处的历史方位紧密联系的。根据时代发展和环境变化加强与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水平,是党的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是时代赋予我党的重大使命。但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党又面临着信息技术条件下管控、引导舆情舆论,确保信息安全,巩固执政地位的重任,党执政的环境和氛围日趋复杂。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88亿,党借助网络技术优势通过特定意识形态的灌输传播,保证了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与贯彻落实,在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等正能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也为西方敌对势力、“网络意见领袖”“网络水军”等以“人权”“代表民意”的幌子制造网络舆情事件,煽动不明真相群众反党、反社会,蓄意误导社会舆论、蛊惑人民群众、干扰社会生活、挑战党和政府权威、攻击党和政府网站,甚至丑化党和政府形象提供了便利。特别是当国内出现公共卫生、社会安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和公务人员失职渎职、党政官员腐败等敏感案件时,由于科学引导和及时管控不力,网络舆情就会迅速演变成网络危机进而变成政府、社会危机,削弱执政党的公信力和权威。执政能力建设是新时期党巩固执政地位的一项根本建设。如何提高信息化时代党整合社会、协调利益、应对网络媒体、维护信息安全、创新驱动等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信息化对党内民主建设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运用,为党员的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提供了资源与平台,为进行民主建设提供了新的路径依赖。一是网格状、全方位、立体式的联网沟通和联系方式为党内民主讨论创造氛围,完善了党内表达机制,促进了党内表达的真实性。信息技术条件下,各种论坛、QQ群等,克服了传统沟通渠道过于单一、沟通存在人为障碍和环境障碍等问题,为党员平等互动、意图和观点各异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了技术保障,营造了党内充分发表意见、平等讨论的氛围和环境,有利于在广开言路中集中智慧,在民主讨论中凝聚共识。二是互联网在改变传统组织结构,减少组织层级,实现了组织扁平化的同时,也改变了信息分配的“线性”状态,既为党内上下之间、中央和基层的及时沟通建立了“快速”通道,也为全面征求、全方位整合党内各种不同意见,促进党内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创造了条件。三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技术为党内监督提供了强有力的渠道。信息技术从时空上改变了传统的监督方式,在党内组织监督和专门的监督机构之外,架构起网络监督力量,加强了来自全体党员对各级党的领导和领导机关的监督,实现了上下级组织间、领导和被领导间、党员之间的真正联动监督,形成了“无缝隙”“网状式”的监督局面,党内监督深度和广度得到了加强。四是信息技术普及运用,互联网的公开性、透明性,打破了信息垄断的局面,为扩大、落实和强化党员的知情权提供了支撑,保障了各级党员干部的信息知情权、参与权以及决策权,在形式上和程序上完善了党务公开、党员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选举制度,为各级党员干部参政议政提供了可靠的载体和平台,提高广大党员对党内活动的认可度,增强对党组织的信任感。但随着信息频繁的互动交流和信息快速的传播流动,党内民主的不断扩大,容易导致党员干部信仰动摇、纪律意识淡薄,个人主义、分散主义、形式主义和极端民主化的倾向有所抬头,隔断了民主与集中间的有机联系,阻碍了集中制这一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原则的有效运行,从而削弱了民主集中制的生机和活力。信息化在为发展党内民主、广泛凝聚全党意愿和主张提供了更好条件的同时,也对发展党内民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适应网络民主、参与式民主、直接民主的要求,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权利?如何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推进党务公开,畅通党内信息互通渠道,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环境,增强党内活力与吸引力?这些都是信息化时代党内民主与组织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五)信息化对党的作风建设的影响

“党的作风,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由全体成员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或行为的特色或风格的高度精练和概括”。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作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党的态度感情。一是信息社会背景下,党的作风评价处于显性状态。在传统社会中,广大人民群众对作风建设的评估主要局限于辖区内的、身边的、邻近的党员党组织的具体作风。在这种格局下,人民群众尽管对身边、邻近党员党组织作风有不满意的地方,但这种不满意不会上升到对党的整体形象的否定,对人民群众对党的态度感情影响甚微。但信息化社会的公开性、透明性及“全媒体”场效应,拓宽和延伸人民群众的眼界与视野,人们对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作风好坏情况了解得更丰富、认知得更深入、评价得更深刻。在这样的境况中,即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出现失误,但只要党的任何一个成员出现作风不良情况,都会日积月累地恶化人民群众对党的形象的认知性评价,削弱人民群众对党的拥护热爱之情,恶化人民群众对党的认知、态度、情感,对党和政府的决策、执行、公信都产生了无可挽回的影响。二是信息化进程中,是否精通网络、善用网络,已经成为衡量党的作风建设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从思想作风的角度看,是否及时解决人民群众通过网络途径表达的对党的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这对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的网络实践前瞻性提出了挑战;从工作作风的角度看,主要是普通党员及党员干部是否积极主动地开展网络社会的群众路线调研活动,这对党的工作作风建设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挑战;从学习作风的角度看,主要是普通党员及党员干部是否以切实增强网络运用、舆情搜集、引导为根本目的来加强学习,这对党的学习作风建设的智慧化水平提出了挑战;从生活作风的角度看,主要是普通党员及党员干部是否经得住群众无处不在的监督,这对党的生活作风的过硬度提升提出了新挑战。三是在信息化背景下,人们对消息的接收、接受及转化呈现出“私人定制”的特点,这就要求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必须具象化和个体化,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必须精细化和网络化,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必须建立在可被接受和具备理性说理精神的基础之上,弘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必须是可被感知的和事前可预防的。因此,党的优良作风的传承能否顺应个性化的要求,是能否继续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的关键。

(六)信息化对党的制度建设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不断加大党内制度建设的力度,一批与国情相适应又高效运行的党内制度,为党完成各个时期的历史使命提供了保障。但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党内制度建设的政治文化、政治原则、政治生活背景等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党内制度的建设过程和方式受网络技术的影响,也需要进行变革,这些都给我党的制度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是对党的制度运行机制模式的挑战。传统的党内制度运转机制呈金字塔形,垂直贯通,上下相仿,制度组织模式在各个层级按固定的方式运转。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在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同时,打破了传统制度模式下的上下层级关系,党内制度的运行机制不断呈现出扁平化的变革趋势,层级之间的实际控制机制和组织机制不断弱化,传统的制度运行机制对规范党内行为、整合党内关系、传承党内文化以及保障党内民主等方面的能力不断减弱。这种情况迫使党的制度运转转向依靠各种新型网络信息技术和各种新型传播媒体来加强制度运转活力。二是受传统的制度运转模式的影响,人们学习生活方式和工作思维模式逐渐形成了集中统一的、自上而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体制,并具有明显的权威性、单向性、正面性、导向性、强制性和不可选择性。但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新型传播媒介的涌现,使信息接收、信息整合的方式呈现多样化、多元化特征,传统的党内制度模式下的学习交流、民主会议、推优选举等规范化模式机制在信息化条件下变得可有可无,影响着党员群众的政治文化和政治参与程度,党员群众对党内制度的认可度不断降低,导致党的制度所天然具有的组织整合、价值导向、秩序维护、行为控制以及利益增进等功能不断退化,随着党内组织层级的递减,这种退化现象愈加明显,直接影响着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等作用的发挥。

二、信息化背景下加强党的深层次建设的对策

历史和现实证明,我党要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执政能力不断提高,执政基础、执政地位不断稳固,就要正视信息化给党的思想意识形态建设、执政能力建设、作风建设等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主动从战略高度推动党的深层次建设同网络信息技术的结合,按照“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要求,努力把党的建设贯穿到党引领信息化社会建设的实践全过程,努力实现党的建设规律与信息化社会治理规律的融合,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强的思想意识、党的执政能力、党的作风等方面的建设,不断提高党在信息网络条件下的执政能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梦的实现提高坚强的保障。

(一)必须增强阵地意识,掌握信息化社会的话语权

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运用,增加了西方国家渗透、影响我党思想意识形态的途径,这种渗透、影响有与国内个别敌对势力和不明真相的群众相结合不断强化的趋势。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唯有增强阵地意识,切实掌控好信息化社会的话语领导权、主动权,才能守牢舆论阵地。一是要尽快适应信息网络时代的要求,正确把握现代信息技术对执政党建设的利与弊,占领因特网这个特殊的思想舆论阵地。要以传统媒体资源为基础,全力推进党的传统媒体的网络化,让“主流话语”“主流声音”始终成为即取即读的主流信息,进一步提高党引导、控制舆论的能力。二是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新特点,提高网络宣传艺术,创新规划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私人定制化,交互化宣传新平台、新载体、新机制,让党在信息社会的领导性话语权能以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出现,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宣传实效。三是高度重视互联网对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打造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精品,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要实施民族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战略,扩大我国网络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要健全网络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网络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大众化。

(二)密切党与群众的关系,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夯实社会基础

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和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在信息网络时代,要确保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扩大稳固,就要顺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构建信息化条件下党引导、联系、服务群众的机制平台,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夯实社会基础。一是要正视非公企业、信息化产业等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加大、从业人员猛增这一现实,不断扩大党组织在非公企业、新兴行业等的覆盖面,及时将非公企业、信息等新兴行业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二是为了主动适应网络舆论激烈交锋的态势,增强基层党组织运用信息化手段影响和团结群众的意识和能力,就要深入研究网络社会,特别是网络基层社会的特点和运行规律,主动在网络上与群众打成一片,在网络上群众最多的地方出现,用群众的网络语言交谈,以形象的实例和建设成就,开展潜移默化的引导宣传,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推动正面舆论,引导中间舆论,化解负面舆论,形成团结奋进的社会共识。三是完善民意回应机制。要通过新媒体认真搞好民意调查,及时了解群众的呼声、愿望,在民意分析研判、快速响应、办结通报等各个环节,着力构建多级联动的服务网络,确保群众需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探索加强新媒体服务阵地建设,发挥党建网站、微信等新媒体渠道作用,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效能。四是要完善网络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健全网络发言制度,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及时开展舆论引导,防止群众小意见积聚为民怨“堰塞湖”、个体矛盾演变成群体冲突、利益维权上升为政治诉求。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拓宽党群沟通的渠道,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密切党群关系,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提升信息社会的执政能力

从政党功能的角度看,党在信息化社会执政绩效的问题,说到底是执政能力的问题,而执政能力在根本上则是一个自身建设的问题。由于党的执政主要是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这就要求党在信息社会的治理中要靠法律制度规范、民主机制、规律遵循来实现。一是要充分依靠法律制度规范来引领信息网络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网络信息传递的无序及政治参与的非规范性是当前信息网络社会的突出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加快网络立法的步伐,对网络资源的管理,网络内容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政府、组织和个人在网络中的权利及义务等作出具体规定,依法打击网络犯罪和利用互联网从事非法活动者,维护正常的网络秩序。二是要充分依靠民主机制来激发信息社会的创造活力。从实践的发展看,信息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应更多地依靠信息社会自身来解决。就此而言,党应努力引导信息社会自律和互相监督功能向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党的权力运行必须坚持和善于运用民主机制。要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要充分利用网络社会的便利条件,努力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推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不断提高群众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可度。要充分发挥网络监督优势,实现网络监督与制度反腐的有效对接,提高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支持度,提高党和政府的权威。三是要充分依靠遵循规律来实现信息社会管理的科学化。党在间接性推动信息社会向规范性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对信息社会治理能力的前提是懂网、建网、上网、管网、用网。为此,就要着力培养一支具备较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又有较高的信息网络技术水平的新型领导人才和专业人才队伍。唯有如此,才能在瞬息万变、海量繁杂的信息面前能够以敏锐的思维、敏捷的行动,迅速地抓住问题的关键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提升党对网络信息社会的治理绩效,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四)充分尊重党、政府、社会团体及党员的主体地位,发挥网络信息在党内民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民主的成熟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在党的建设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的。深刻认识信息社会运行规律,准确把握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给党的民主建设带来的战略机遇,才能积极、稳妥地推进信息化条件下党内民主进程。一是要以提高党的适应信息化能力为着眼点,增强通过互联网进行党内民主建设的自觉性。要不要把网络作为党内民主建设的一个路径选择,是信息化条件下进行民主建设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互联网的普及和使用,使得治理与管理模式发生了革命性变革,传统的管理体系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社会需求,适应信息社会的电子治理逐渐成为治理的主流。在这种治理模式下,政府、政党、公众、社会团体都成了社会管理的中心,这些行为主体都具有平等利用互联网享受信息的权利,主体之间通过互动、协商形式形成一种交互作用关系。广大党员干部应清醒地认识到,适应社会发展趋势,运用互联网进行党内民主建设是组织管理方式的有效创新,也是实现政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历史必然。二是要以提高党员民主意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为抓手,夯实通过网络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网络改变了党内民主的渠道、活动方式和具体形式,并没有改变党内民主的本质核心,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信息社会,都要把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摆在突出位置。从大局出发,从政治的高度上保障党员利用网络新媒体享有更多更透明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以人民民主推进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保障民主集中制得到严格落实。三是以解决“数字鸿沟”为切入点,采取措施,提高党员网络普及水平和应用能力,实现为广大党员群众提供便捷、价廉的网络上网环境,为绝大多数党员在更广的范围内参政议政、进行网络监督提供保障。四是要以提高党建“网络信任度”为目标,加强网络管理,完善网络管理制度,实现党员群众由感性到理性用网的转变,保证党员群众能够在维护个人隐私的情况下,真实、顺畅向上传递各种信息,党组织能够在有效时间内精确掌握和运用有价值的信息,并使得广大党员群众及时获得来自责任单位的信息处理结果。

(五)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作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信息化技术的普及运用,使党的作风建设面临着显性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挑战。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就要加强党和政府信息的公开,让广大党员干部“看得见”党风建设的状况;就要紧紧围绕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核心强化党的作风建设,让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作风“经得起看”;就要着力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用制度的强制性、稳定性、长期性,引导、规范党员干部的思想行为,让党的作风建设合情合理,又能入脑入心,转化成党员和群众的自觉行动,为全面小康建设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一是加大信息公开、透明的力度,凝聚社会共识。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是党重要的执政资源。在体制深刻转换、结构深刻调整、社会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党务、政务信息是否公开、透明,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赖程度,也直接关系到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因此,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便捷、成本低等优势,全面推进党务、政务、村务等的公开力度,积极探索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居)务公开、企业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等各类公开办事制度相衔接、相协调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对各类信息的知情权,凝聚社会共识。二是必须紧紧抓住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来加强党风建设。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性党风建设的核心问题。要适应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着力从增强宗旨观念、提高实践能力、善于发现问题,特别是善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入手,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为标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优良的作风,赢得群众的支持。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预防腐败的作用,加大对各岗位公务行为、制度机制落实、权力运行过程的动态监控,及时发现苗条性、倾向性问题,确保制度执行不受人为因素干扰,达到“制度+科技”防控廉政风险的综合效果,公平、廉洁、正确行使手中权力,让党的作风建设成效既经得起人民群众的考验,更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的规范化、稳定性促进党风的好转。在党风建设方面,我们党紧密结合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方面的改革,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从政行为制度方面,有《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试行)》《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等制度和文件。在监督制约制度方面,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党风廉政建设还实行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健全服务群众制度、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建立健全通过民意调查等征求群众批评意见制度、建立党性定期分析制度,等等,标志着我们党在党风建设方面的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今后,要更加重视提高制度的权威性、有效性,着力强化制度的程序性、可操作性,在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方面下大功夫,为党风建设取得实效提供保障。

(六)主动适应信息化社会的特点,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在党的建设中,制度建设是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建设。顺应信息化社会的特点,不断提高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这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一是强化预见性、应变性、效率性、法治性,增强党内民主建设的活力和从严治党的效力。信息化在促进经济、社会及其上层建筑领域发展变化的同时,也内在地隐含导致各种经济、社会、政治风险的因素。因此,党的制度建设的落实机制迫切需要利用新方法、开辟新途径,在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伟大工程中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应变管理机制,包括网络式预警与分析系统和风险防范、治理、设计与论证系统。要主动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党内信息沟通模式从金字塔形结构逐步向网状矩阵结构转变的过程,建立健全党组织内外信息及时、真实、完整沟通、反馈的良性循环机制,不断推进深化党内民主建设的进程。要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落实机制,充分运用信息科技手段,建立起网上监督系统(网上举报和监督系统、网上公示系统、联网举报系统),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有效监督。二是强化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制度机制,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在信息化潮流下,价值取向的多元,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的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在政治、经济生活中主导地位的弱化,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受到了挑战,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依赖性明显降低。面对新的挑战,必须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创新对社会的整合作用,按照中央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要求,采取措施,坚定基层党组织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活动方式和运行机制创新决心,以着力解决好基层党建创新的丰富性与碎片化并存问题,努力实现与顶层设计的较好衔接;着力解决好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与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之间的关系,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力量为努力方向。在目标定位上将基层党组织的功能与中央、地方党组织的定位结合起来,不断强化其政治、经济、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的整体功能,更好地发挥其在整个组织系统中的基础地位和基础性意义,为系统、协调、整体推进改革提供坚实的组织基础和力量支撑;在资源供给上要进一步突破条条、框框限制,积极整合单位、区域内党建资源,以系统、整体的视角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通盘考虑、统筹谋划,变单个建立、点状推进为块状规划、成片推进;在制度支撑上构建一套系统完备的激励约束机制,做到党建责任追究机制、干部考核体系、干部激励机制有机结合;在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上下功夫,积极构建“服务发展、服务改革、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在服务好群众中彰显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本质属性,赢得群众支持和拥护。同时,要以新兴媒体为平台,建立健全组织群众工作机制,提高利用网络开展群众工作的自觉性和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