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流式细胞术样品的制备

流式细胞术样品的制备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样本的制备血液是天然的单个细胞分散的细胞悬液,血液在生理状态下呈分散的游离状态。它是流式细胞分析的理想样品。单个核细胞样品制备程序如下。
流式细胞术样品的制备_分子生物学技术

第四节 流式细胞术样品的制备

一、单细胞样品的分离

(一)新鲜实体组织单分散细胞的制备

1.酶消化法 作用原理为破坏组织间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水解组织间的黏多糖等物质,水解组织细胞间起连接作用的蛋白质。该法是实体瘤和培养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的主要方法。蛋白酶类释放组织中的细胞,胰酶水解脂键和肽键,胶原酶降解几种分子类型的胶原,溶菌酶水解糖蛋白和肽的糖苷键

2.机械法 机械法分散实体组织,用手术剪刀剪碎组织、用锋利的解剖刀剁碎组织或用匀浆器制成组织匀浆,再用细注射针头抽吸细胞或用300目尼龙网滤出单细胞悬液。采用网搓法也能获得大量细胞。机械法易造成细胞碎片和细胞团块,所以常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①剪碎法:将组织剪碎至匀浆状,过滤(100目)、离心(1000/700r/min,5分钟),再过滤;②网搓法:在100、300目的尼龙网上轻搓组织块,离心(700r/min);③研磨法:组织剪碎至小块置研磨器中,加2ml生理盐水,用研棒研至匀浆,生理盐水冲洗过滤(300目)、离心。

3.生物化学试剂处理法 生物化学处理是将在组织细胞间黏着中起作用的Ca2+和Mg2+置换出来,同时酶解细胞间的连接,从而使细胞分散开来。

(1)实验方法:①将组织切成薄片,置入试管中;②首先加入0.2%EDTA 5ml,室温下30分钟,离心弃之;③再加入0.062胰酶-0.1%EDTA 5ml。在37℃恒温水浴振荡器内30分钟;④用300目尼龙网过滤,离心沉淀1000r/min,5分钟,再用生理盐水洗2~3次;⑤细胞固定或低温保存备用。

以上几种分散细胞的方法都是目前对实体组织解聚的常用方法。实验证明,用化学试剂方法处理组织导致细胞存活率低、产量低,细胞碎片和细胞聚集的量不稳定。化学试剂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机械法常常造成严重的细胞损伤,单细胞产量低;酶学法、化学法对实体组织的分散较理想,但对所测化学成分有不良影响。所以要根据实验目的去选择合适的单细胞悬液制备方法,才能获得理想的样本和更好的流式检测结果。

(2)注意事项

1)对新鲜组织标本应及时进行处理保存,以免组织在室温下放置时间过长,产生中心组织坏死以及细胞自溶,影响流式测定结果。

2)根据实验目的选择最佳的固定方法,以免由于固定剂的原因,造成FCM检测结果的不稳定。

3)酶学法要注意条件的选择和影响因素,要注意酶的溶剂、消化时间、pH值、浓度等方面对酶消化的影响。

4)需根据不同组织选择相应的方法,如富于细胞的组织——淋巴肉瘤、视神经母细胞瘤、脑瘤、未分化瘤、髓样癌以及一些软组织肉瘤等,就不一定采用酶学法或化学法,往往用单纯的机械法就可以获得大量高质量的分散单细胞。

5)在使用酶学方法时要重视酶的选用,如含有大量结缔组织的肿瘤——食管癌、乳腺癌、皮肤癌等,选用胶原酶较好。因为胶原酶具有在Ca2+和Mg2+存在,或在血清状态下不出现活性降低的特性。

(二)石蜡包埋组织样本的制备

1.制备方法 切片至少50μm厚,脱蜡、水化,80%甲酸(内含3%H2O2)在-18℃处理30分钟,用胰酶或蛋白酶消化,终止后过滤(200目),离心、重悬。

2.注意事项

(1)一定要将石蜡从组织中脱干净,一般脱蜡第一遍应进行12小时左右,第二遍为30分钟左右。检测是否将石蜡已脱净的方法是用二甲苯,加入无水乙醇,如果无絮状物浮起,即可视为蜡已脱净;反之,则蜡尚未脱净。

(2)切片不可过薄或过厚,过薄细胞碎片过多,影响分析结果;过厚造成脱蜡不理想。

(3)消化前组织应先用眼科剪刀剪碎,再加胃蛋白酶消化30分钟,然后用尖吸管吹打成悬液状。

(4)消化时间不可过长,以免造成已释放出的细胞膜被消化。

(5)如消化后的组织悬液经过200目尼龙网过滤后细胞数很少,那么可以将消化组织放在300目尼龙网上,用底部圆滑的试管磨碎,再用PBS液冲洗一下。如此反复,就能得到较多的单细胞悬液。

(三)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样本的制备

血液是天然的单个细胞分散的细胞悬液,血液在生理状态下呈分散的游离状态。它是流式细胞分析的理想样品。血液中的主要细胞成分为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而其中白细胞主要成分又分为多形核细胞和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在血细胞中一般检测单个核细胞较为多见。单个核细胞样品制备程序如下。

(1)取外周血2ml,肝素抗凝,用生理盐水将血稀释成4ml,混匀。

(2)将稀释后血液沿试管壁徐徐加入4ml淋巴细胞分离液的液面之上,勿用力过大,以免造成血液与分离液混合,保持清晰的分层状态。

(3)以2000r/min离心30分钟,室温18~20℃,离心后可见试管内的血液清楚地分为4层[上层为血浆层,中层为分离液层(单个核细胞处于血浆层和分离液层中间),底层为红细胞层,红细胞层上为粒细胞层]。

(4)用吸管将上层与中层之间的单个核细胞层吸出收集到另一试管中,用生理盐水洗两遍,每次均以1500r/min,离心10分钟。弃上清后即得到高纯度的单个核细胞悬液。

(5)用适当的固定液固定或置低温冰箱保存待用。

(四)骨髓细胞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1.制备方法

(1)无菌抽取骨髓液0.5ml。

(2)将骨髓标本滴入含1000U/ml肝素抗凝剂的1ml PBS液中。

(3)再加入PBS液稀释至10ml。

(4)用吸管吸取5ml稀释骨髓液徐徐加入盛有4ml的人类淋巴细胞分离液液面之上。

(5)在以上条件下,骨髓有核细胞分层在PBS和淋巴细胞分离液之间形成的界面上。

(6)吸取有核细胞层,加入到10ml PBS液中,混匀。

(7)以1000r/min离心5分钟,弃上清液;收集骨髓细胞,加固定液或置低温冰箱备用。

2.注意事项

(1)抽骨髓液时,先将注射器针头、针筒、针栓用肝素浸润,抽取时力量适中。

(2)在吸取淋巴细胞层时尽量少吸分离液,吸取量应掌握在300μl左右,这样有利于洗去多余的分离液。

(3)溶红细胞的方法:以等量的蒸馏水加入到沉淀中,轻轻摇动片刻,见粉红色出现立即加入大量生理盐水,混匀、离心,去除上清即可。

(五)培养细胞

收集悬浮细胞于试管中。贴壁细胞事先用酶消化后制成单细胞悬液,悬浮细胞合并。然后以300g离心5分钟,用缓冲液重悬细胞。

二、流式细胞样品荧光标记

(一)荧光素发射荧光的基本原理

当应用流式细胞术对细胞表面或内部抗原进行检测时,除必要的抗体外,应用各种荧光素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包括单标记、双标记和三标记荧光素等。荧光素发射荧光的原理是:荧光素受到一定波长的激光激发后,其原子核外的电子由于吸收了激光的能量,由原来运动处于基态轨道跃迁到激发态轨道,然后当电子由激发态重新回到基态时,释放出能量并发射出一定波长的荧光。不同荧光素用不同波长的激光来激发,所以要选择正确的激光器。如FITC和PE的激发波长均为488nm,所以可以用产生可见光的氩离子激光器,而APC和PC5等的激发波长在红光范围,需使用发射630nm波长红光的氮-氖激光器。

此外,各种荧光素的发射波长也十分重要,可以据此确定其检测所需光电倍增管性质。如FITC,被激光激发后发射绿光,检测时要使用第一光电倍增管(即PMT1),PE则发射橙色光,需用第二光电倍增管(即PMT2);PC5和PerCP等发射的是深红色光,这时需选择第三甚至第四光电倍增管(即PMT3或PMT4)等。

(二)常用荧光素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1.核酸荧光染料

(1)溴化乙啶(EB)和碘化丙啶(PI):都具有嵌入到双链DNA和RNA的碱基对中并有与碱基对结合的特异性。为了获得特异的DNA分布,染色前必须用RNA酶处理细胞,排除双链RNA的干扰。PI和EB不能进入完整的细胞膜,因此又可以用于检测死活细胞。PI和EB各种理化性质相似,但PI比EB的发射光光谱峰更向长波方向移动,因而在做DNA和蛋白质双参数测量时,PI的红色荧光和FITC的绿色荧光更易于区分和测量。另外,PI比EB测得的DNA分布的变异系数(CV值)低,所以PI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2)4,4,6-二脒基二苯基吲哚(DAPI):可以非嵌入方式与DNA链的A-T碱基对特异结合,在紫外线下激发蓝色荧光,是一种理想的DNA定量和周期分析的荧光染料。

(3)Hoechst染料(HO):包括HO33324、HO33258、HO33378和HO33662,以非嵌入方式与DNA链的A-T碱基对特异结合,在紫外线下发蓝色荧光。可对活细胞直接染色而不需要在膜上打孔。

(4)吖啶橙(AO):可以两种方式与DNA、RNA结合:①嵌入式结合,主要是与DNA双链结合;②静电力结合,主要是AO与RNA单链结合。在Ar2+激光器488nm波长的激发下,AO与DNA结合发出530nm绿色荧光,与RNA结合发出640nm红色荧光。进行RNA单参数分析时,需用DNase处理细胞,以排除AO与DNA结合的荧光的干扰。在进行DNA、RNA双参数分析时,通常用EDTA使RNA双链变为单链,同时可保持DNA双链不变,这样可使AO更好地与核酸结合。

(5)派若宁(PY):是一种碱性染料,可与胞质、核仁中的RNA单链结合,在488nm激光的激发下发出580nm的红光,是对RNA进行单参数分析的一种很好的染料。但PY也可以与单链DNA结合,样品需事先用DNA酶去除DNA的影响。

2.单克隆抗体标记荧光探针

(1)FITC:为一种小分子荧光素,是一种最为常用的荧光探针,最大吸收峰为495nm,用488nm的激光激发后发射荧光的峰值在520nm附近,使用530±15nm的带通滤光片可获得最佳的荧光检测信号。FITC及其衍生物可以共价键的方式标记在多种抗体、抗原、亲和素及蛋白上。FITC的荧光强度可受溶液的pH值影响,当pH值下降时其荧光强度也随之减弱。

(2)PE: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约为240000,故可能会对其他大探针产生空间位阻。但PE的化学结构非常稳定,有很高的荧光效率,并易与抗体分子结合。PE的最大吸收峰为564nm,当使用488nm激光激发时其发射荧光峰值约为576nm。对于只配有单激光器的流式细胞仪来说,推荐使用585±21nm的带通滤光片,可达到最佳荧光检测效果。需要注意的是PE作为天然染料,因来源不同可能造成荧光素结构上的微小差别,导致其特征的不一致。因此,用不同公司生产的PE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3)别藻青蛋白(APC):是一种在青藻中发现的自然荧光素,最大吸收峰为650nm,发射荧光的峰值为660nm,使用660±10nm的带通滤光片可得到最佳的荧光检测信号。APC适用于配有双激光管的流式细胞仪进行多色分析,它可被600~640nm波长的激光激发。因此,通常使用633nm的氦-氖激光器进行激发。

(4)德州红(Texas red):是硫罗丹明101的磺酰氯衍生物,最大吸收峰为596nm,被595~605nm范围的激光激发后,发射荧光峰值为620nm,使用620±10nm的带通滤光片。德州红所发射的荧光处于红光范围的最远端,几乎不会与FITC的光谱相重叠。但德州红与PE双标进行多色分析时,应使用配有双激光管的流式细胞仪,其中一种为可调的染料激光器,以免有激发光干扰PE检测器。

(5)叶绿素蛋白(PerCP):是一种蛋白复合物,最大激发波长的峰值在490nm附近,当被488nm波长的激光激发后,发射光的峰值在677nm。PerCP与FITC,PE进行多色荧光染色时荧光光谱重叠很小,容易使用,但PerCP的量子产量不高,最好应用在检测表达较高的抗原上。

(6)藻红蛋白偶联物(PE-Cy5):为吲哚羰花青衍生物,最大吸收峰为640nm,单独使用时可被氦-氖激光器(633nm),半导体激光器(635~650nm)和氪离子激光器(647nm)有效激发。但目前广泛以藻红蛋白偶联物的形式应用。PE-Cy5可与PE,FITC同时使用,用单个激光器激发进行三色分析,3个荧光间不需要进行太多的荧光补偿。

(7)藻红蛋白偶联物(PE-Cy7):是PE与花青苷类燃料Cy7的偶联结合物。在流式细胞分析中,PE-Cy7可以与FITC,PE同时使用,接受488nm单激光激发,而PE-Cy7发射的荧光与FITC无重叠。PE-Cy7也可与APC搭配使用,荧光补偿小。

(三)常规荧光样品的制备方法

1.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 取一定量细胞(约106个/ml),直接加入连接有荧光素的抗体进行免疫标记反应(如做双标或多标染色,可把几种标记有不同荧光素的抗体同时加入),孵育20~60分钟后,用PBS(pH值为7.2~7.4)洗1~2次,加入缓冲液重悬上机检测。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易于分析,适用于同一细胞群多参数同时测定。虽然直标抗体试剂成本较高,但减少了间接标记法中较强的非特异荧光的干扰,因此更适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

2.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 取一定量的细胞悬液(约106个/ml),先加入特异的第一抗体,待反应完全后洗去未结合抗体,再加入荧光标记的第二抗体,生成抗原-抗体-抗抗体复合物,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其上标记的荧光素被激发后发出的荧光。本方法费用较低,二抗应用广泛,多用于科研标本的检测。但由于二抗一般为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较差,非特异性荧光背景较强,易影响实验结果。所以,标本制备时应加入阴性或阳性对照。另外,由于间标法步骤较多,增加了细胞的丢失,不适用于测定细胞数较少的标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