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流式细胞术发展简史

流式细胞术发展简史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流式细胞仪的最初发展于细胞检测自动化,世界上最早对细胞技术自动化研究的人是Moldaven,在1934年尝试用光电仪记录每个通过显微镜视野的红细胞和染色后的酵母菌流过一根毛细玻璃管。此后,许多厂家不断生产出自己的流式细胞仪,流式细胞术进入了一个空前飞速发展的时代。

流式细胞仪的最初发展于细胞检测自动化,世界上最早对细胞技术自动化研究的人是Moldaven,在1934年尝试用光电仪记录每个通过显微镜视野的红细胞和染色后的酵母菌流过一根毛细玻璃管。1936年,Caspersson等引入显微光度术。1947年,Guclcer运用层流和湍流原理研制烟雾微粒计数器。1949年,Wallance Coulter申请了在“流动中悬浮粒子计数”的专利,即将一个微孔两侧充满电解质溶液,通电时电流通过微孔,在压力系统控制下细胞或颗粒流过微孔时,使微孔截面积减少,由于细胞或颗粒的电阻与电解质相差很大,可以检测出微孔两侧电压变化脉冲,这就是著名的Coulter原理。1953年,Croslannd Taylor应用分层鞘流原理,成功设计了红细胞光学自动计数器,他将待测细胞悬液缓慢地注入一个快速流动的液流中,使该液流包绕在细胞悬液的外测形成鞘流(sheath flow),而细胞悬液则始终处于流动的液流中,因此,可以使用较粗的管道使较小直径的细胞悬液通过,从而避免了管道的阻塞。同年,Parker和Horst介绍了一种全血细胞分析方法。首先将全血细胞进行荧光染色,当细胞悬液通过检测细玻璃管时被一束光照射产生蓝光和红光,产生的光经过滤光片后分别由两个光电转换器转换为电信号,再由数字化电路计数,成为流式细胞仪的雏形。1969年,Van Dilla及其同事在国际流式细胞术资源实验室研制了荧光检测细胞计,用氩离子激光为光源,采用了鞘液技术。1972年Len Herzenberg,Bill Bonnar等在斯坦福大学研制出荧光激活细胞分选仪(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er,FACS),它标志着流式细胞仪商业化时代的到来。1975年,第一台配带计算机的EPICSC研制成功。此后,许多厂家不断生产出自己的流式细胞仪,流式细胞术进入了一个空前飞速发展的时代。20世纪80年代,不断有新型号的仪器推出,在多参数检测技术上不断提高。进入20世纪90年代,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强大了流式细胞仪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