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编辑的价值

论编辑的价值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从科学意义上来讲清编辑的价值,包括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它具有的功能,以及编辑主体应该具有的特殊素质,并不是容易做到的。辑,本义为聚集。我国最早的编辑工作始于春秋末的孔子。世界无产阶级的编辑工作,如果从1848年马克思编的《新莱茵报》算起,已有大约130年的历史。探讨编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只是认识编辑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全面地真正地了解编辑的价值,还必须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编辑的特殊功能。

(1987年9月23日)

一篇文稿或书稿要使广大读者看到,就必须出版,要出版,首先要经过编辑之手,离不开编辑的工作。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但是从科学意义上来讲清编辑的价值,包括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它具有的功能,以及编辑主体应该具有的特殊素质,并不是容易做到的。不要说广大作者和读者,就是我们编辑队伍内部,有些同志虽有多年编辑工作的实践,也难得有时间深思这个问题。而对这个问题不能有一个明晰的概括,编辑的真正价值就难以为人们所理解,编辑也就难以在社会上取得恰如其分的地位。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探讨。

编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是编辑价值的重要内涵。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规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并指出新闻出版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编辑是书刊出版发行整个链条中的最关键的环节,处于骨干和中坚的地位,它是精神文明建设中决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就是编辑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所处地位的概括。

编,原始义是串联竹简的皮筋和绳子。古代把一部书或书的一部分叫编,如上编、下编、续编。辑,本义为聚集。《汉书·艺文志》讲:“门人相与辑而编纂,故谓之《论语》。”引申为编辑,也指书的一部分,如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等。编和辑合成一词,本义是指收集材料,整理成书。在人类历史上,自有文字材料以后就有编辑。殷代的甲骨文字,便是原始的编辑活动的产物。但是,科学意义上的编辑工作,应该是从编辑书籍开始的,书籍是编辑工作的直接产物。我国最早的编辑工作始于春秋末的孔子。他收集整理了鲁、周、宋、杞等国的文献,编辑成诗、书、易、礼、乐、春秋等六种教本,称为“六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真正的书籍。孔子是我国编辑事业的开山祖师。从孔子当第一个大编辑算起,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汉代著名学者刘向,组织很多学者,用10年时间,主持整理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书籍,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校书编目工作。他的儿子刘歆,编的《七略》,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成于公元前5年。11世纪初,宋代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加快了知识的传播,编辑家也越来越多。我国古代有成就的大编辑家有几百位之多,有人正在编《古编林百人录》。近代,到了17世纪,欧洲在科学家《通信集》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新的传播工具——学术杂志。1665年,《科学家杂志》创刊号在法国问世,从而在世界科学发展史上掀开了新的一页。世界无产阶级的编辑工作,如果从1848年马克思编的《新莱茵报》算起,已有大约130年的历史。我国无产阶级的编辑,如从1915年的《青年》杂志(从第二年起改名为《新青年》)算起,也有70年的历史。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出版社500多家,登记注册的报纸1700多种,期刊5200多种。仅年出版的图书即达45600余种,发行66亿余册,平均每人6册多。我国现有编辑人员已达10万余人。我国已阔步跨入世界出版大国的行列。

编辑的直接产品——书刊(包括报纸等等),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①从纵向说,它是文化积累的物质实体,只有通过书刊,中国和世界几千年的优秀文化遗产才能积累下来,不至于在历史长河中被遗失或冲掉。②从横向说,书刊又是精神文明传播的手段,一种先进思想和科学文化知识,一经出版发行,就广泛传播开来,由一个人、一个群体的精神文明财富变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至全世界的精神财富,使其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③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来说,书刊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种新文化的产生,新文明的出现,以及它们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扬弃前人的文化遗产的基础,都要踩着前人的肩膀向上攀登,而这个基础和肩膀一般是以书刊作为它的表现形式的。④书刊也是新文化、新思想同旧文化、旧思想作战的一个阵地。近代一切政党要宣传它的政治主张,没有不先抓这个阵地的。因此,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和导师以及许多无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都亲自创办过报刊,并做报刊的主编。这些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通过这个阵地,把他们的政治主张和我们党的纲领路线,辐射给广大群众,起到教育、发动、组织群众进行革命的伟大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天也离不开书刊和其他传播工具的辐射。而定期刊物更有它不容忽视的独特作用。英国国家主要杂志《科学》的编辑威廉·E.迪克说过:“从17世纪开始,定期刊物是报道新发明和传播新理论的主要工具。我甚至说,如果没有定期刊物,现代科学当会以另一种途径和缓慢得多的速度向前发展,而且科学和技术工作也不会成为如同现在一样的职业。”(《科学学基础》,第197页)马克思于1849年12月15日在他主编的《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即将出版时指出:“杂志也有杂志的优点,它能够更广泛地研究各种事件,只谈最主要的问题。杂志可以详细地科学地研究作为整个政治运动的基础的经济关系。”(《马恩列斯论报刊》,上编,第60页)

书刊等传播系统在精神文明发展中居于如此重要地位,也就是编辑在精神文明发展中所居的地位。书刊的出版发行系统是众多的环节联结而成的。而编辑则是它的中枢环节,居于主导、骨干、中坚的地位。可以说,没有编辑也就没有书刊的出现,因而人类文化的积累、传播,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均无从谈起。正因为如此,在人类几千年的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编辑工作不但连绵不绝,而且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越来越多,成为一支宏大的编辑队伍,编辑事业成为一项伟大、光荣的事业。

探讨编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只是认识编辑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全面地真正地了解编辑的价值,还必须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编辑的特殊功能。

编辑的功能是什么呢?我思索的结果是:编辑是将潜在的文化转化成现实文化的中介,是个体文明转化成群体文明乃至整个民族和全世界文明的中介。这就是编辑功能的总概括。有些人不了解编辑的功能,把编辑工作看得轻而易举,以为编辑工作无非是修修改改、抄抄写写的案头小技,或者是凭常规、经验、技艺和技巧进行的工作。而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在这些同志的心目中,不过是无能之辈。受这种舆论的影响,有的编辑人员难免产生自卑感。其实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当然,作为编辑,这些“雕虫小技”式的工作也要掌握,也要认真去做好,否则,就不能全面完成编辑的任务。但是编辑工作远不是这些。正如党中央早已明确指出的:编辑工作“是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又是艰苦、细致的创造性劳动”(1983年6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编辑工作有它自己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它要通过选题、组稿、审查把关、鉴定评论、加工修改、校订注释以及美术装帧等一系列艰苦、细致的创造性劳动,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式,对我国科学文化事业作出贡献,对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这一系列艰苦、细致的创造性劳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特殊功能上。

第一,转化功能,这是对作者的稿件而言的。作者的稿件是精神产品,但它不是最终的现实的精神产品,而是潜在的精神产品,有些还是粗糙的半成品或多半成品。把这些东西变成现实的精致的精神产品,就需要编辑的转化功能。这种转化功能,首先表现在对精神产品的选择上。社会上每天要通过各种渠道将稿件源源不断地涌入编辑部。这些稿件内容十分广泛,观点各不相同,水平参差各异,它们都在同样敲打着出版的大门,等待着公布于世。显然,出版部门是不能来什么就出什么的,出版的要求和标准,不可能使每篇稿都能同读者见面。这就需要编辑逐篇审阅,认真思考,作出判断,裁决取舍,把那些价值较高,对精神文明有益的稿件挑选出来。选出的稿件有的本身就是精品,但多数是需要加工的半成品。编辑的转化功能就进入了第二步,由半成品到成品的转化,即在尊重作者的原意和风格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加工包括内容观点的加工,语言文字的加工,框架结构的加工。加工就是一种再研究,再创作,就是文章的再度升华。有一位编辑说得好,他说:经过这番加工,“平易的使之起伏,松散的使之缜密,迷蒙的使之清晰,杂乱的使之成章,模糊的使之鲜明,深奥的使之浅显,裸露的使之含蓄”。如果把一篇稿件比作一池静水,就把编辑加工比作轻风,轻风拂过,静水就出现纹理,成了活水。如果把一篇稿件比作一头乱发,编辑就是技艺高超的理发师,经过梳剪之后,面貌为之一新。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块粗糙的璞玉,编辑就是雕琢巧匠,经过雕琢之后,变成珍宝玉器。

第二,调节功能,这是指编辑工作对科学文化发展的内部调节而言的。这种功能首先表现在它的杠杆作用上。编辑出版是科学文化发展的一个杠杆。它通过出版什么,不出版什么,采用什么稿件,不采用什么稿件,从中所反映出来的倾向,直接去影响以至“干预”研究和创作的某些方向。编辑的这个倾向或那个倾向,不是无端生成的,而是由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群众的需要所制约的。一个编辑不但要顺应世界潮流,摸准时代脉搏,反映群众的呼声,而且应当比现有一般的认识水平要“超前”一步或几步,自觉地支持改革创新,扶植勇于开拓新领域的精神,敢于推出有科学新见解、新发明创造的稿件,即使这样的稿件暂时不为世俗所公认,发表后遭到某些人的非议,也无所畏惧。这样的编辑才能成为科学文化研究的可靠后盾。否则,就要起到相反的作用,成为科学文化发展的障碍

编辑的调节功能还表现在它具有催化作用。编辑工作对于科学文化质量的提高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它是一种“催化剂”。文稿或书稿的质量由低到高,是一个反复研究,反复创造,反复加工,不断升华的过程。这一过程,当然主要由作者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孜孜不倦的钻研态度去完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比如发表欲的强烈,急于求成的心理的制约,或者知识面、视野度的限制,使相当数量的作者不能独立地达到这一点,必须借助编者的“催化”这个外力,即编者有针对性地进行“逼”、“挤”、“启”。逼着他的头脑去思考并找出文稿的缺陷,从他已觉疲倦的执笔的手上“挤”出新的力量来,把他现有的知识领域和眼界打开,启迪他去开拓有关的新的知识领域。这个外力同作者的内力相结合,形成一股强大的活力,就能完成进一步修改加工的任务。编辑为什么有这样的催化作用?这是编辑本身所处的地位所决定的。他不仅对稿件的取舍有一定的权力,这一点作者感触特别直接,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工作的关系,编辑比较多或深地了解某一方面读者对某一类作品的要求,也较为了解某一学科发展的信息和当前需要研究的课题。因此,对稿件的修改就较为有眼力,修改的分寸掌握得较为恰当,想出的“点子”也较为有价值,有时甚至使作者茅塞顿开,耳目一新。编辑在对作者进行“催化”之前,一定要作许多准备,如翻阅有关资料,分析文稿中的问题,思考修改方案,研究同作者对话的方式方法,均需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可实施。如果准备不足,仓促上阵,就可能使作者难以接受,而事与愿违。

褒贬作用,也是编辑调节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精神产品,编辑是第一读者,也是第一个评论者。每个编辑都是某一部分精神产品的鉴赏家、评论家。编辑对精神产品的褒和贬,对它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实用价值和将产生的社会效益的评论,一般不是个人主观武断,而是代表社会中部分人的价值观念、审美观念和舆论力量。这一部分,有时是一小部分,有时是一大部分,这种评论,往往要通过编者的话、编后记和对作品的评论文章等形式体现在公开出版物上,对科学文化的发展当然要产生一定影响,或给予促进,或给予限制。

第三,育才功能,有的人喜欢把某一报刊称作“园地”。自然园地是培养花卉的。科学文化园地是培育人才成长的。编辑就是这个园地的园丁。我国著名作家巴金早在学生时代就开始编辑刊物,从事编辑工作几十年,培养了大批成就卓著的作家。大家知道当时清华大学学生万家宝(曹禺)的处女作《雷雨》就是巴金于1934年推荐发表在《文学季刊》上的,从而使他走上专业化创作的道路,成为我国著名的大作家。巴金说:“没有(编辑)这个动力,作家不一定能出来。”

编辑的育才功能,首先表现在编辑特殊高明的眼力和发现力,他能从众多陌生的来稿中,发现有真才实学者,真知灼见者,开拓创新者,甚至未来在某一方面有重大建树者的萌芽。从广大作者群中发现人才,这是编辑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贡献。而对于作者特别是青年作者来说,编辑对他们的稿件特别是处女作的采用,往往是他们一生中能够成才的第一个也是关键的一个机遇。许多的科学家、理论家、作家的经历表明,他们的处女作投出以后,被编辑所采用、公诸于世,成了他们终生走这条路的第一个台阶,而且是决定性的台阶,从此便下决心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

发现人才后,编辑还有培养和宣传的任务。编辑要通过对稿件的研究和修改,同作者的书信往来、对话,编辑向作者提供信息,拓宽思路和视野,激励作者的奋斗精神,从而培养作者的成长。对于一位青年作者,通过一篇稿件的修改,可以使他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受到多方面的启迪。有的作者在同编辑对话之后,竟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称编辑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这是符合实际的。宣传人才,就是编辑通过书刊发表他们的作品并对作品作出实事求是的评论,提高作者的知名度,使他被社会上更多的人所了解,得到社会承认,这又为人才的成长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有利条件。

编辑主体主要是编辑人员的素质,是编辑价值的最重要的基础。因此,探讨清楚这个问题,有助于人们对编辑价值的理解。

对于一个社会科学书刊的编辑来说,应具备的政治、业务素质是多方面的。比如,他应具有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对某学科应有较系统的了解和较深的研究;他应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策水平,能及时掌握有关学科的信息,有较强的政治敏感和学术敏感;他应有较好的文字表达功力和处理文字的能力,他应有熟练的编辑业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必要的社交、组织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必不可缺少的。但是,编辑是“给予”、“服务”的工作,这种“给予”、“服务”又多是无形的,打不上他个人的标记的,从这个职业特点来说,我想作为编辑的素质,更为重要的因素,还是奉献精神。有没有奉献精神,这是制约其他诸因素能否正常或充分发挥,从而能否成为合格编辑的关键。我们常说,编辑工作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当无名英雄”。青年作家蒋子龙根据他个人的体会,把编辑比作“水泥柱里的钢筋”,“光使劲,不露面”,“把自己的心血藏在别人的成绩里。”这可以说一语道出了编辑奉献精神的真谛。在中外悠久的编辑史上,有成千上万的编辑工作者以这种奉献精神,为人类文明的发展立下了丰功伟绩,为他人塑下了一座座丰碑。其中,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之一的恩格斯,在编辑、出版《资本论》第二、三卷的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奉献精神,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典范。

《资本论》是科学共产主义科学理论的奠基作。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用尽了毕生的心血。但是,他生前只完成了第一卷的写作和出版,留下了其他几卷的手稿。为了把这部巨著各卷出齐,1883年9月,当时已是63岁高龄的恩格斯,放下正在进行的科学研究工作,开始了《资本论》第二、三卷的整理和编辑进程。恩格斯用了两年的时间,编辑出版了第二卷,接着又用了长达10年之久的时间编辑并出版了第三卷,毫无保留地献出了他晚年全部时间和精力。编辑出版《资本论》第二、三卷所以花费恩格斯这么长的时间,主要是因为马克思留下的只是一堆手稿,需要核对手稿中的各种不同的方案,重新计算各种公式,补充必须充实的材料,确定全篇结构。特别是第三卷“只有一个手稿,而且是极不完全”的,手稿的字迹又很潦草,难以辨认。恩格斯曾说:“如果我没有完成这些工作就去世的话,那就没有其他人能够辨认这些手稿,这些手稿连马克思本人也往往在事后认不出来。”(《马恩〈资本论〉书信集》,第414页)由于工作艰苦、紧张,使恩格斯几次患病,尤其是他患的眼病给阅读和编写造成了许多困难。但是恩格斯以非凡的毅力克服了这些困难。恩格斯编辑出版《资本论》第二、三卷表现出来的奉献精神,对于我们今天做编辑工作的同志有许多重要启示。

第一,奉献精神的动因,是对编辑工作价值的正确认识。恩格斯所以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晚年的精力用到编辑《资本论》第二、三卷的工作上,是他看到这项工作同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密切关系。他说:“我钻研得越深,就越觉得《资本论》第三卷伟大”,“它是卓越的,出色的,这对整个旧经济学确实是一场闻所未闻的变革。只是由于一点,我们的理论才具有不可摧毁的基础。我们才能在各条战线胜利地发动起来。”(同上书第458页)他认为这两部著作的问世,会对旧世界产生毁灭性打击的影响。我们这些编辑人员要树立奉献精神,也必须首先树立对编辑工作正确的价值观念。认识自己的工作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密切关系。只有如此,才会有坚固的精神支柱。当他们坐在编辑室里默默无闻地从事琐碎、艰苦的编辑工作时,心胸是开阔的,精神上是充实的,觉得在这项工作上耗费自己宝贵的年华是值得的。

第二,奉献精神的具体表现就是肯于把自己的精力以及积累的知识以至研究成果,无保留地凝结或渗透在所编辑的书刊上。恩格斯在编辑《资本论》第二、三卷时,撰写了马克思拟写而未写的某些部分,对许多素材进行了再研究、再创造,运用自己研究的成果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新论证,还增加了60多个注释,使这两卷能同第一卷一样,成为博大精深的完美论著。我们今天做编辑,也应做到成他人之美而感到满足。理论书刊的编辑过程,在许多情况下是某一理论课题的再研究再创造,在尊重作者原意的基础上,一个小标题的改变,一个段落的调理,一句话的增减,一个概念的推敲,等等,只有对原稿经过深思熟虑,对所阐述的论点作了深入研究之后,这些工作才能做到恰到好处。而要做到这一点,编者不仅要有必要的理论修养,而且还必须具备无私的精神境界。同样一篇文稿或书稿,由两个精神境界不同的人进行编辑,会产生全然不同的效果。这充分说明奉献精神对高质量地完成编辑任务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因素。

第三,谦逊的美德。一个编辑,无论在编辑稿件上花费了多么艰巨的劳动,在成果问世后,均应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是一个编者,这决不是礼节性的应酬,而是必须具有的职业道德。因为一篇有出版价值的稿件,尽管它有不完美之处,甚至有重大缺陷,但是选题是作者发现的,见解是作者研究出来的,材料是作者收集的,结构是作者构思的,内容是作者表述的,等等。这就是这篇文稿属于作者的主要根据。编辑花费的精力再多,即使对某一部分进行改写、重写,也是在原稿基础上进行的再加工活动。因此,摆正同作者的关系,虽然付出心血,却不同作者争名争利,就成了编辑人员奉献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恩格斯把他编辑整理的《资本论》第二、三卷视为马克思的“纪念碑”,强调“这是他树立起来的,比别人能为他树立的任何纪念碑都更加宏伟”,这可以说是在更高层次上表述了作者同编者的关系。

第四,编研结合。编辑的奉献精神不仅表现在不遗余力地编辑别人的书稿而又能恰当地摆正自己的位置上,也表现在在紧张的编辑工作缝隙中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写作上。研究和写作也是编辑职业,做好“给予”和“服务”工作的需要。培根说过:“严谨是编辑的一个重要素质,而这个素质只有通过经常的研究和写作才能获得。”恩格斯在编辑《资本论》第二、三卷时,根据19世纪最后25年资本主义经济中某些新趋势,进行了研究,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作出了新论证,发展了马克思的经济思想。现实生活表明,编辑工作和写作在时间上有时是矛盾的,在实质上是统一的。鲁迅、茅盾、巴金、叶圣陶等,他们既是伟大的作家,又是优秀的编辑家。这两者在他们身上是怎样统一起来的呢?最根本的是事业心、责任感、奉献精神。有了它作为基础,两者常常互为条件,互相促进,这就是科学的编研统一观。

[又添一乐] 撰写这篇论文时,我已在《河北学刊》工作了5年,编辑出版了一大批稿件。但是,也时有耳闻编辑是“给他人做嫁衣“、“低人一等“的舆论,使编者产生自卑感。而我却越来越对它发生了兴趣,越来越热爱这项工作,越来越深入地思考这项工作的价值,体会颇多,又读了不少有关编辑方面的书刊,1987年7月,这篇论文就水到渠成了。我将此稿投给当时比较知名的杂志《社会科学评论》,很快在该杂志第9期上发表。这是一篇全面阐释编辑价值的文章,曾获河北省社会科学院1987~1989年度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它的特点是:第一,对古今中外编辑工作发展史作了较为实际清晰简要的描述,讲清了编辑工作是人类文化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给编辑作了较为恰当的社会定位。第二,对编辑的功能作了准确的又别开生面的论述,材料朴素而新颖,平实而深邃,全面又突出重点,无论是编辑、作者和读者都能认可,过目难以忘怀。第三,对编辑的奉献精神,理论与典型事例融为一体的论述,具有较强的说服力。重读此篇是一次很好的精神享受,这也许是个人的偏爱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