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乡村教师回归内心的途径

乡村教师回归内心的途径

时间:2022-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回归内心要克服的不是恐惧,而是束缚在人身上、与人形影不离的现代性镣铐,以及市场社会激发的人的无法真正虚静的贪欲与野心。[3]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教育实践生活充满热忱,回归自身生活其中的实践领域,既可以探讨教育生活领域的现实主题,也可能探索未知世界的领域,发现我们不知道存在于那里的事物,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回归内心不仅思考了应该“虚壹而静”,而且特别关注尊重“虚壹而静”并达到“虚壹而静”的状态。

回归内心要克服的不是恐惧,而是束缚在人身上、与人形影不离的现代性镣铐,以及市场社会激发的人的无法真正虚静的贪欲与野心。所以创造者,无法打破有碍自身发展的现代性的理性机器之时,只有回归自己的内心,不受喧嚣尘世的干扰,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与生存方式,以孤独的沉思沉淀思想、养成个性、形成教养,开发无意识中的能量,颐养灵性,学达性天,滋润环境。

要回归内心,我们必须承认“我”即世界本源

尼采说,我才是真正的存在,上帝是不存在的。“我”的真理才是真正的真理,“他”的真理是不存在的。“我”是一种精神,一种独立于天地的精神。所以,人只有独立于他者,精神自治,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完成自我。“生命在任何地方都是完善的,不管是在最小的范围内还是最大的范围内都是一样,每一种生命体,即使是最低级的生命体,都不是在某种含混的意义上适应于它的环境,而是完完全全地符合于它的环境。”[1]“我”是自己的历史,与“我”的历史关联。赵越胜说过一句很激动人心的话:真正的“智者就是那些不被政府和权势集团收编的人,他们言说那些常常被遗忘和抛弃的命题[2]”。它承认一切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梦想,但不局限或迷恋于过去与未来。它关注当下的境遇与时间。生活的实践如果脱离了经验的历史与理想的未来就无法进行。

“我”有充足的资源为自己获取知识负责。人的自由最终决定于自己隐匿的非理性王国,在“无”中创出无数个“有”来;对现实表现出对自己的承认、关心、尊重与释放,对未来的憧憬与自信,对生命能量的扩展。“在思想领域里耕耘的人是很幸运的,因为这一领域已被广泛研究和全面探索。他们到处可以看到先行者留下的足迹、开辟的路径、设定的路标,甚至是留下的遗骸,这使他们绝不至于误入歧途。”[3]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教育实践生活充满热忱,回归自身生活其中的实践领域,既可以探讨教育生活领域的现实主题,也可能探索未知世界的领域,发现我们不知道存在于那里的事物,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人不仅与自己的内心融为一体,并且与自然紧密相连,人彻底返璞归真,且在道德上彻底天真无邪。顺从于天命,自由地释放,脱离冲突,回复主动、自由与负责,克服浮躁,回归自然,走向仁慈。“自由艺术可以陶冶性情。觉得自己察觉的情况与众不同的人,比什么都没察觉的人更充满活力,且更易获得成功。所以,深信不疑的异教徒、狂热盲信的人、异教的领导人能办成很多事情,而纯粹的世袭基督徒因为从未意识到他所坚持的真理,因而一事无成。”[4]如民国初年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并称为清华“四大导师”的赵元任,曾经就说自己研究语言学是为了“好玩儿”。现在反思其“好玩儿”,其意味深长。

要回归内心,我们必须坚信“我”即真理

说到真理,荀子曾指出,认识上的最大隐患在于“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蔽于一曲”成为人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最大障碍,它限制了人的多样性发展,也阻碍了人获得真理的可能性,也为知识霸权提供了条件。而“解蔽”的唯一途径就是“虚壹而静”,即排除杂念、精力专一。“虚壹而静”、明通公溥、学达性天,从而达到其所追求的“大清明”的人的最高状态。这无疑是有其积极意义的。然而,荀子的反思并未超越获得绝对真理的范畴,其“虚壹而静”的目的不在“解蔽”本身,而在于至于“大理”,即客观知识仍然是荀子追求的最高目的。回归内心不仅思考了应该“虚壹而静”,而且特别关注尊重“虚壹而静”并达到“虚壹而静”的状态。我们无法达到绝对真理,但是我们可以达到相对真理。因为,真理就在我们心中。所以,梭罗说:“不做绝望的事情,才是智慧的特征。”[5]这就意味着,寻求绝对真理是一个绝望的事情,我们应该以更为辩证与变通的方式对待真理与方法,这本身就是一种智慧。

正如尼采所重申的:真理并不需要有多深奥,因为真理本身就是浅薄的。真理是一种多元的、不同的、新奇的、个性的与建构的实在。这种实在寓于个体的激情世界中,它聆听自己好奇心的呼唤,赏玩自己的幻想和灵感。爱因斯坦回忆自己产生广义相对论时的偶然念头时说:“我当时正坐在专利局的椅子上,突然间我有了一个想法:如果一个人自由地下落,他就不会感觉到自身的重量了。我被震惊了。这个简单的想法给我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它推动我去研究引力的理论。”[6]那无比自然的真理生成机制,是主体性富含博爱与教育激情的非理性力量的自然释放,它不仅使教师的认知水平更富效率,而且使教师的生活更加美满与幸福。

要回归内心,我们应该履行“我”当虚静无为

纽曼说过这样一段话:“‘大希腊之光’毕达哥拉斯曾一度居住在洞穴里。‘尹奥尼亚之光’泰勒斯终身未娶,隐居一生,并多次拒绝王公贵族们的邀请。柏拉图远离雅典,隐居于阿卡德米的树林。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寒窗苦读数年。修道士培根孤居在爱生神城塔。牛顿终日苦思冥想,几乎因此而失去理智。化学和电学领域的伟大发现不是在大学中取得的。天文台更多地设在大学之外而非大学之内,而且即便是设在大学的范围之内,也无须在道德上与之相关。波生从未听过课。艾尔姆斯利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乡村。我不否认有相反的例子,如苏格拉底,当然还有培根勋爵,但我还是认为,总的来说必须坚持这样的观点:教学允许与外界打交道,但实验和思辨的自然家园是隐居。”[7]静虚省悟,聆听良知的呼喊,享受真理的教诲,玩味欲望的冲动,方可在繁杂的人世乱象中,寄托灵魂,和谐静穆,安身立命,这也是人类最后要实现的目的。“探寻真理需要离群索居,心无二用,这是人类的常识。最伟大的思想家对自己的思考对象专心致志,不许别人打断。他们心不在焉,行为怪僻,或多或少对课堂及公共学校退避三舍。”[8]

周敦颐在论述“至圣”的要诀时,强调“一”的重要性:“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庶矣乎。”大凡有造诣或成就的学者大多清静无为,摆脱尘俗烦扰,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然自怡中,他们做学问常常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甚至为了“好玩”。“好玩”是对欲望与兴趣的尊重,欲望与兴趣是某种自由决定的东西,它不断激发着某种新的东西。生命拒绝静止僵化与一成不变,静止僵化的思维习惯比身体的颓废懒惰更可怕。宇宙万物之心皆与人的心灵息息相通,乡土自然气息与人文历史均是生命的源源之泉。只有与乡土环境互动,借一缕荷瓣的清香,听雎鸠和鸣、雁阵惊空,声声唤起至情的感动;挽一束月出的银辉,见花开花谢、水流无情,处处跃动着生命的企望。乡村教师或触物起兴,或借物传情,或寄情于景,生成无穷智慧;科学研究可以认为是“好玩”,但绝不是利欲熏心、沽名钓誉、哗众取宠等。梁漱溟这样说过:“我曾多次自白,我始终未尝有意乎讲求学问,而只不过是生来好用心思;假如说我今天亦有些学问的话,那都是近六七十年间从好用心思而误打误撞出来的。”[9]所以,思想与理性的光辉,发自无意之中,可以没有主题,可以没有真伪的清晰判断,甚至没有对重大理论或事件的强烈质疑,也甚至不是自然探索的敏锐和睿智,而更多的是天真烂漫的玩耍与放荡不羁的嬉戏。

所以,毛姆说,你只管做人,只当上帝并不存在。

[1] [德]卡希尔.李琛译.人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34

[2] 赵越胜.燃灯者[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101

[3] [英]约翰·亨利·纽曼著.徐辉,顾建新,何曙荣译.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119

[4] [英]约翰·亨利·纽曼著.徐辉,顾建新,何曙荣译.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8-9

[5] [美]亨利·戴维·梭罗.李育超译.我的栖身之所 我的人生目的[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0:6

[6] [英]格雷厄姆·法米罗.涂泓,吴俊译.天地有大美:现代科学之伟大方程[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73

[7] [英]约翰·亨利·纽曼著.徐辉,顾建新,何曙荣译.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4-5

[8] [英]约翰·亨利·纽曼著.徐辉,顾建新,何曙荣译.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4

[9] 梁漱溟.人心与人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