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乡村教师的目标追求

乡村教师的目标追求

时间:2022-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亚里士多德曾从人性假设的角度,提出了“和谐教育”目的论。这种灵魂具有维持人自然机体正常发育、生长及体质增强的功能,教育应该发展它,所以体育成为必要。这三方面的教育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联系,构成人的德、智、体的和谐人格,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和谐教育理论的目的观。显然,健全的人与人的关系由健全的人构成。过去我们教育的目标主要是“读书做官”,现代的教育目标要向“现代公民”转变。

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教育的核心问题。亚里士多德曾从人性假设的角度,提出了“和谐教育”目的论。他的“灵魂说”认为人的灵魂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植物的灵魂。这种灵魂具有维持人自然机体正常发育、生长及体质增强的功能,教育应该发展它,所以体育成为必要。二是动物的灵魂。这种灵魂使人具有动物同一性的需要、本能、欲望等非理性的心理特征,它往往使人类走入罪恶的深渊和“黑暗”的境地。教育应该抑制这种灵魂,所以德育成为必要。三是理性的灵魂。这一灵魂给人带来良知、良能和人性,它是人类智慧和精神生活的源泉,教育应该培养它,所以智育成为必要。这三方面的教育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联系,构成人的德、智、体的和谐人格,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和谐教育理论的目的观。

裴斯泰洛齐(1746—1827)对这一理论的解释则更为直观,有人形象地将其论述归结为“3H”或“3B”理论。“3H”指心(heart)、头(head)和手(hand);“3B”是指心(benignity)、大脑(brain)和身体(body)。“心”有仁心、仁慈、善行、善举之意;“头”是指精神活动和智力活动的物质器官,即人感知、思考和理智判断一切事物的内在精神官能,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语言和创造;“身体”指人的机体和体质的自然发展状态,它是人类个体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大自然”创造的人并非完人,仅仅是一个自然的生物,而“人”的任务是凭借教育及自我教育使自己变成完人、实现自我,以这种方式使自己成为“自己的杰作”[1]。这一统一的人的发展须经自然状态(the natural state)、社会状态(the social state)和道德状态(the moral state)(即3S)三个递增的状态。其中,自然状态是人与外在世界的统一,人与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是一个混沌体,人从中获取物质与能量,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状态是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马克思关于“人在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体现了人的这一性质。所以,人发展的程度、质量与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道德状态是人发展的最高境界,我们经常说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培养人,就是要培养一种理想的人格”[2]。这是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家对人才培养的一种目标期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不能为了“升学”、“成才”压抑学生的天性,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发展,要还学生以自由,充分发展学生个性。

无论亚氏还是裴氏,其思想可谓异曲同工,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人的发展需要肉体与灵魂、人与环境、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的完美结合,最后达到人的道德与人格的完善。“教育生态学认为,人作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既被看做社会的人,又被看做自然的(即生物的)人。”[3]这就是说,人离不开环境而存在,农村教育必然离不开其生态环境,离不开其隐形的农村文化资源。农村教育只有实现人与环境的结合,实现智力与体力的结合,才能培养出同时具有科学知识结构与农业实践能力,具有自己独特理想人格和创新思维,具有现代知识和乡土情怀的社会公民与劳动者。这样的劳动者才能创造出自己的创新成果,服务于农村社会,带动农村物质和精神的协调发展。

教育的功能意义不仅在于促进个体自身的发展,还在于推动社会阶层的结构变革,为不同的场所输送不同的人才,让社会健全的发展。而“所谓健全的社会,就是一种健全的人与人的关系,有利于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人与人的关系”[4]。显然,健全的人与人的关系由健全的人构成。很难准确界定一个人的健全与否,正如周国平曾提出的问题: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未经历人生风雨就离开世界,一个历尽人生悲欢离合的老人自然离世,最后究竟是谁一无所有。这类问题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两者的不同在于人的价值的体现,后者虽然历尽悲欢离合,但他享受了这种悲欢离合,享受了人生;同时还在于他给社会留下了什么,也就是说人的价值是通过其社会意义体现的。过去我们教育的目标主要是“读书做官”,现代的教育目标要向“现代公民”转变。农村教育作为农民接受现代知识教育的主要途径,它无疑要培养学生理想的人格,这种理想人格的培养要结合农村的具体实际情况,需要转变“读书做官”为“现代公民”的目的观,即“面向农村,服务经济,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的目的观。

[1] [瑞]阿图尔.布津迈尔.裴斯泰齐选集(第一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124

[2] 王洪才.大学“新三大职能”说的缘起与意蕴[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3] 赵利侠.回归自然:凸显农村教育“自身优势”[J].现代教育科学,2010(6)

[4] 张应强.中国教育研究的范式和范式转换——兼论教育研究的文化学范式[J].教育研究,2010(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