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荀子之前的儒家理想社会

荀子之前的儒家理想社会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过,荀子思想继承的是孔孟的传统,在探讨荀子的理想社会之前,我们先来看早期儒家的理想社会的设计和建构,以此来看荀子思想的传承。孔子曾经在谈话中多次提及他所向往的理想社会。由此可知孔子认为的理想社会,首要的是在社会管理方面要做得好。他们各自的想法,正好表现出儒家关于社会管理思想的不同方面,因此都值得肯定。质而言之,曾点用形象生动的言语道出了儒家社会管理思想的最终前景。

近代西方社会进化论是把变异、自然选择和遗传等生物学概念用于社会学研究,进而解释社会变迁中所表现出的因果律。一般来说,社会进化论把人类社会看似生物有机体,认为人类社会如同自然界的生物进化情形一样,自生民以来的历史变迁,始终遵循自然进化、无限向前的方向。早期的社会进化论者相信,社会的进化和生物的进化无异,是一个缓慢的、渐进的过程,是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直线式的发展。现代社会进化论者虽不赞同这种直线式的发展的表述,认为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在经历一系列的进化阶段时,并非每一个社会都一定要经历所有的阶段,跳跃式的社会进化也是可能的。不管怎样,几乎所有的社会进化论者都坚持,发展性的进化是必然的,理想的社会是可能的。

古代的中国思想家则不然,他们大多相信人类的黄金时代就在三皇五帝统治的时期;那时风俗淳美、人情温暖、衣食丰足,后来的社会越前进就越退化,活在当代的人都把当下社会说成是历史上最糟糕的时代。于是,人们生发复古之思,要力挽狂澜,如杜甫说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由此,现代人往往批评古人持守历史退化观或历史循环论,一味地复古而不知向前发展,主观上阻碍了社会进化的步伐。其实,这是见表不见里的片面之言;因为,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意识和言论中,上古的黄金时代只是一个“幌子”,一种借以批判现实社会的手段,他们不满于当下的社会管理是确实的,他们说要复归于尧舜时代,实际上不过是举尧舜为理想社会之旗帜,本质上乃是企图对社会进行有效的改革而达致理想的管理状态。因而,除了老庄的“小国寡民”之外,古代大多数宣称复古的思想家,他们制定的社会管理内容和方式,往往是最具现实性和操作性的,如王安石变法、张居正的新政。

荀子也是这样,他的理想社会并没有流于空想而与现实脱节,如《富国》篇说:

其耕者乐田,其战士安难,其百吏好法,其朝廷隆礼,其卿相调议:是治国已。观其朝廷,则其贵者贤;观其官职,则其治者能;观其便嬖,则其信者悫:是明主已。凡主相臣下百吏之属,其于货财取与计数也,宽饶简易;其于礼义节奏也,陵谨尽察:是荣国已。[1]

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荀子理想的社会是,耕者有其土田,战士安其劳役,百官严格守法,朝廷尊隆礼义,卿相协调议事,各行各业的人民都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国家自然井井有条、运作有序,效率甚高。因而,政府部门中的显贵者都是贤圣之才,政府官员都各胜其才、各思其位而进展所能,而领袖的亲近之人也都恭信诚悫,这使得政府财政富饶、礼义执行有度,国家欣欣向荣。在此,我们看到的是荀子对一般性的理想社会蓝图的规划,我们看不到的是所谓复古陈旧而与现实疏离的空想。

我们认为,荀子的理想社会是对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的探索,也是对社会发展进行客观的、科学的研究的理论总结,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荀子的理想社会不仅具有当时的现实性,对今日社会之管理也有很多启示而值得我们借鉴。不过,荀子思想继承的是孔孟的传统,在探讨荀子的理想社会之前,我们先来看早期儒家的理想社会的设计和建构,以此来看荀子思想的传承。

一、孔子的大同社会

为了重振礼制社会秩序,孔子对“郁郁乎文哉”的周代礼义制度进行维护,他创造性地发展出了“仁学”思想。并且,主张以仁来作为礼的精神内涵和最高归属。所谓“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2],就是要人们懂得礼的实质在于其精神性向度的仁,而非外在的无生命的形式、器具。孔子之所以这样做,当然与社会思想的发展情况有关。

孔子自己就提出,随着时代的迁移,礼制的内容本身也会随之产生删汰增减。比如说周代的礼义制度,虽然基本继承了殷商礼制的结构,但不同之处在于,周礼已经比较注重礼义制度的精神内涵。也就是说,从以往的单一的祭天到敬德与祭天的并重,其中突显的“德”的思想范畴,预示着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分野的可能。[3]随着宗法制社会的逐渐解体,与此一并产生的礼崩乐坏的历史文化现象,孔子所说的“吾从周”只能是维护和创发他所向往的周礼精神,而不可能是对周礼的全面再现。因此经过孔子仁学思想的浸润和唤起,荀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也只是与周礼之下的社会有某种精神上的共通性而已。

孔子曾经在谈话中多次提及他所向往的理想社会。比如,他曾对弟子冉求说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4]这里所说的“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基本上就是对理想社会的一种状态性的描述。在孔子看来,财货分配合理,就没有贫穷;群里左右、朝野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口缺少;社会安定团结,国家就不会有倾覆的危险。由此可知孔子认为的理想社会,首要的是在社会管理方面要做得好。管理得好,是理想社会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关于如何使国家管理得好,使之达到儒家所期待的理想社会。《论语》中有一段话颇能说明问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5]

这段著名的文献,以往总容易被解读为孔子的精神境界或精神向往的某种表达。其实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阐释,该文献也包含着这样的思想内涵:孔子的四位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华)他们对如何管理国家和社会提出各自的想法。他们各自的想法,正好表现出儒家关于社会管理思想的不同方面,因此都值得肯定。孔子之所以推崇曾点的想法,这是因为曾点抓住了儒家社会管理的主旨,即使社会个体和群体不再需要被动性的管理,而社会个体和群体的意志又能得到自由的实现。质而言之,曾点用形象生动的言语道出了儒家社会管理思想的最终前景。

《礼记》将孔子这种境界性的理想社会的诉求,用更为明确和理论性的话概括出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于能,进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6]此一大同社会,最典型地代表了早期儒家理想社会的思想。简而言之,就是指社会安定和谐,民众安居乐业。《礼记》中还将较大同社会低一层级的社会形态定义为小康。儒家在大同社会遥不可及的情况下,往往会退而求次。但不管如何,这都说明了儒家对理想社会的追求精神。

这种追求精神的起源和内核,在孔子的创发中便是仁。就最根本的一点而言,仁直接指涉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仁者爱人。仁是人的最高的、最内在的道德品格,指向个人的道德修养方面;其二,二人为仁。仁是对人的社会特征的总括。这一点陈荣捷先生已经有所指示,他认为“仁”的一大特征就在于它的社会性,这个看法是比较中肯的。[7]毫无疑问,孔子的理想社会就是由仁人所构成的。由此似乎可以说,仁是孔子社会思想的根本所在,其所期盼的理想社会,也只能通过仁去理解。[8]

二、孟子的仁政与其理想社会

孟子对孔子的仁学思想深有领会,颇多发展。甚至可以说孟子所提出的“仁政”学说,在某种意义上可视为孔子仁学思想在政治领域的一次拓进。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仁之政矣。以不仁人之心,行不忍仁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9]孟子以为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因此先王正是顺从这一点施行“不忍人之政”。后者是以前者为必要前提的。可见,孟子把孔子所创发的仁,做了更广泛范围的推展,从而落实到国家政治行为之中。也是孔子所谓“为政以德”思想的深化。那么何谓孟子所说的“仁政”,其“仁政”思想又有什么具体内涵。

孟子对这类问题有所回答,在他与魏惠王的对话中就有简要的提示。孟子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10]治国安邦只要有仁义就可以,何必谈论什么利益的事。国君由仁义行仁政,才是国家强大的根本途径。关于“仁政”,孟子这样概要式地提点,难以让人知晓其实际内容。同样在与魏惠王的谈话中,孟子又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兵利矣。”[11]从该段话大略可见孟子所说的“仁政”理想的具体内含。即实行仁政,从消极的方面要减少不必要的刑罚和赋税;从积极的意义上要加强对民众的道德素养的教化。这样的话,实行仁政就可以无敌于天下。

由此可知,孟子对他的仁政思想是相当看重的。他反复申发这一理想社会及其应有之义。他说: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2]

这段文本是孟子王道理想的一种展示,可以说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生活图景。在农事生产方面,做到不违农时、按时作息,则资养民众的财货充足,这是王道的开始。紧接着从农业生产、社会扶助、社会教育等方面,孟子对王道社会进行描述。这些细目的描述为后世了解儒家仁政思想,提供了最直接鲜明的文献依据。从中我们不难推知,孟子所认可的理想社会大概就是如此。

然而,由此并不能完全窥探孟子仁政思想的全部。因为从《孟子》文本的总体情况来看,仁政的理想社会,可以说是贯穿其中的一个思想体系,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前面的探讨,已经基本涉及到了这几方面。这里我们愿意再考察下,孟子是如何对其仁政思想的合理性进行论证的。孟子力图从三代(夏商周)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对此予以说明。他称:“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13]文王治理岐之地的种种措施,在孟子看来,就是王者实行仁政的典范。因此,在孟子的思想逻辑中,仁政思想是三代圣王那里就已经实行了的。他只不过是重新恢复这一理想之治罢了。

然而对当时的现实状况而言,孟子的仁政学说只能让国家的管理者觉得遥远不可及、迂阔而不切实际。因此尽管孟子在多种场合下,不遗余力地猛烈抨击现实政治的不合理性,如对“今之大夫、今之诸侯”的批评[14],如对商鞅的指责和斥骂[15],这些无不显示孟子思想的超越性和批判性。然而即使如此,其仁政思想的理想化色彩太过浓重的事实究竟无法解决现实性问题。孟子游历诸国,其学说并不被采用就是明证。这就证明,超功利主义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没有现实的可行性。荀子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也就在这里。

孟子之后儒门淡薄,儒家学术也日益边缘化。即使到了荀子,其学说主张也并没有被列国所接纳。为此,《尧问》篇还专门辩解道:“孙卿迫于乱世,于严刑,上无贤主,下遇暴秦,礼义不行,教化不成,仁者绌约,天下冥冥,行全刺之,诸侯大倾。当是时也,知者不得虑,能者不得治,贤者不得使。……天下不治,孙卿不遇时也。”[16]这里荀子以后学的口气,将荀子之学不被见用的原因,归于时代的限制。虽说有一定的道理,但这可说是孟、荀遭遇如此下场的共同原因所在,无法揭示荀子学说的独特之处。

荀子对社会的考察和洞察,是基于现实主义精神,这使他与孔孟之学展现出不同的理路。尤其是与孟子偏向道德心性的内圣一面不同,荀子已经转向对外王的看重。“因此,与孟子理想主义的高蹈风格形成对照的,是荀子现实主义的务实态度”[17]。用韦政通先生的话来讲,荀子用以洞察社会的心是理智的认知心。而荀子正处于社会文化空前转型时期,此一时期的精神实质,乃“一透出之物量精神”[18]。也就是说,伴随着社会的动荡和秩序的紊乱,其背后隐藏的内容是价值信念的坍塌和对物质实用主义的青睐。法家正是在面对这样的局面中,拿出了比较适用、见效显著的一套理论,因此取得一定限度的认同和肯定。如此一来,对法家学说进行批判和扬弃就成为荀子思想的一大任务。处于这几重思想背景之下的荀子,他在坚持儒家理想社会的精神追求的前提下,对儒家以往的一些观点上做出必要的调整和妥协,这为儒家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局面和可能性。这一历史功绩是不容抹杀的,怎么肯定也不过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