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凡二十一章

凡二十一章

时间:2022-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无得而称焉”,老百姓不知如何来称赞他。8·2中“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和“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前后两句,朱熹认为没有关联。表明对自己身体的养护是非常好的,《孝经》里面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曾子做到了这一点。是如此的一个过程。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8·1)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8·2)

董 平:泰伯指周太王长子,“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这是孔子对泰伯赞叹的话。“民无得而称焉”,老百姓不知如何来称赞他。8·2中“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和“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前后两句,朱熹认为没有关联。

陈 凌:朱熹解释“葸”,丝里反。“葸”的注音怎么念?

董 平:按照今天汉语的说法,就是取前一个字的声母,取后一个字的韵母,把两个字拼在一起。“葸”现在的注音就是 xi,就是畏惧的意思。比如畏葸不前。

周生春:g、 k、 h 和 j 、q 、x 是配对的,古代 j 、q、 x 是没有的,用 g、 k、 h 代替。

董 平:j、q、x 是舌面音,古今音的确有差别,这里至少可以体现孔子对礼的重视。礼原本就是忠,“礼之用、和为贵”,所以“恭而无礼则劳”,恭表面上合乎礼的行为,但如果没有把礼的精神实质融汇进去,没有用,起不到效果。

关长龙:我补充一个语言上的说法,恭是心的恭敬,我想表达这种恭敬,但没有礼的约束,会造成麻烦。我和董老师一起进门,董老师是名家了,进门的时候,我让你先进,你让你先进,古代有礼的约束,有三让,再多就不要谦让,这个叫做礼的约束。

董 平:我现在通常只让一次。(笑)

曹正汉:那么这个劳就是太麻烦了。

董 平:这个应该说讲得很对,礼就是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参照《礼记》的观点,还是体现节文的意思。“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这句话也挺有意思,至少可以考虑“笃于亲”和“兴于仁”的关系,“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实际上指民俗、风俗方面,这个大家有没有什么观点?

关长龙:仁者爱人。

董 平:“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孔子解孔子比较好。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8·3)

董 平:这一句不是记载孔子,是记载曾子临死的时候跟弟子的对话。曾子是以孝闻名的,这里总体上要表达的意思是,曾子临死之时跟弟子们讲启予足,启予手,因为躺着,盖着被子,要打开看一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为什么要启予足、启予手?表明对自己身体的养护是非常好的,《孝经》里面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曾子做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临死的时候,把自己的身体给弟子们看,保护得非常好,怎么保护的?下面就是引《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如此的一个过程。“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就是用不着这样了,因为死了。尹子曰:“以孝全归,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

潘立勇:现在美容、减肥什么,对父母亲太不孝了。

张家成:不是为了自己而去保护身体,而是为了父母亲,这个不符合现代的味道。

董 平:关于“孝”的观念,古今不同。从孔子那个时候一直到现代革命之前,我们叫做“古”。这体现了观念在不断地变化,从这段话可以看到“孝”在儒家思想里面的重要性,曾子就是直观的例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8·4)

董 平:“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现在变成我们的一个俗语。“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前面为什么要说鸟之将死,人之将死两句话?后面接着又讲“君子所贵乎道者三”,这里可以设想一下情景,曾子生病,快死了。

潘立勇:“所贵乎道者三”就是他死之前说的话。

董 平:意思就是我现在没有必要讲任何假话,我现在没有必要讲任何不合乎道的话,曾子强调后面讲的这几句话,是他真正一辈子人生的体味,认真的思考,发自内心的,真正重视的三个东西。这样一个意思,这样一个情景,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

周三一:人到要死的时候都会悟道,会懂得生命的真谛。

罗卫东:“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董 平:“笾豆之事”,这是具体祭祀的活动,“有司存”,具体管事的人,让他们去管了。

周生春:这三句话都讲“礼”。

董 平:我认为周老师的见解是正确的,因为郑玄早就讲,“此道为礼也”,“君子所贵乎道者三”的“道”,有更深一层的东西,而真正的君子,就应该更关注更深一层的东西,大家是否认可我的讲法?

曹正汉:贵乎道者。

董 平:这个“道”指“礼”。

曹正汉:那为什么要动容貌?

董 平:要遵循一种“礼”,当然强调容貌,包括你的服饰等一些东西,你要专精,在一个很严肃的场合,你不能嘻嘻哈哈。

关长龙:是不是反对那种无动于衷的意思?像美国世贸大厦被撞的时候,中国人表现不一样,有的表现很吃惊,有一些拍手叫好,美国人终于受到报应了。

周生春:要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按照“礼”去做,那些仪式有人去管,我们要注重这个。

陈 凌:这句话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曾子已经病得不行了,然后孟敬子来问,谈到对他的后事,仪式,要不要开追悼会

董 平:按照当时的情况来讲,应该没有必要问,要问的话,有没有什么遗言,这个有可能,因为他是属于什么样的身份,什么样的葬礼,这个是有规定的。

陈 凌:遗言应该是做人的道理这些。

罗卫东:曾子悟出来的道,在《论语》当中经常和孔子比较。

关长龙:补充一下,这个“疾”在古代是一般的病,曾子有病,这个疾不是要死。

周三一:至少是病重。

董 平:“病”比“疾”的程度要深。为什么人之将死,提到这句话。

明 旭:他以为他自己将死了。

董 平:我们再看下一节,这几段都和曾子有关的。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8·5)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8·6)

董 平:“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这个“友”指颜渊,这是马氏的观点,朱熹显然采信了马氏的说法。“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那就是讲颜渊的。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这句话怎么说,请大家考虑。

曹正汉:君子是怎么样做的。

关长龙:“六尺之孤”,春秋时代“一尺”相当于0.2米不到,就是小孩子。诸侯封地是千里,大夫是百里,可以把百里封地整个家都托付给你。

董 平: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是可以做到这样的,“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忠信,“临大节而不可夺也”,一个真正的君子是可以担当大任的。结合这句话,结合孔子在其他地方关于“君子”的论述,我们可以对儒家道德的内涵有一个更完整的理解。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7)

董 平:为什么说“任重道远”?下面有一个补充的说明,“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陈 凌:曾子的气度、格局还是很大的。

罗卫东:我觉得还是不够大。这个语气说起来好像是非常豪迈的,但是实际上内心还是不够潇洒。孔子讲的“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更大。

潘立勇:所以曾子当不了圣人。

罗小朋:道德负担很重。

董 平:但是我们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固然各位的观点我也赞同,但是这里也可以表明,尽管孔子讲“吾欲仁,斯仁至矣”,“仁”是不远的,就在这里,但是要真正担当起一个“仁”的“道”,把这种“仁”的“道”持之以恒地贯彻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张 彦:这里讲到“士”,“君子”和“士”有什么区别?

董 平:“士”通常是指读书人,“君子”按照过去的讲法,是要有职有位的。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8·8)

董 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它的主语是什么?然后“诗、礼、乐”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潘立勇:7·6中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我觉得“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主要是“游于艺”那个层面,当然还有“礼乐射御书数”。启蒙教育从《诗》开始,《诗》比较形象化,是自然的感发,所以“不学《诗》,无以言”,“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左传》)。“礼”的话,礼者理也。关键这个“乐”,跟前面两个不一样。不同的乐器合奏,让人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秩序和谐,甚至更远的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体悟到人与天地合一的情景,比如交响乐,体会到人际关系的和谐,这几句我们美学上这么理解。

关长龙:按照《礼记》的理解,“礼主别异,乐主和同”。

董 平:我认为这里孔子在讲“成人之道”,一个人完善的过程。“立于礼”是很重要的,因为至少在孔子看来,人而无礼那还行吗?像《诗经》里面的“相鼠有皮,人而无礼”那怎么行呢?所以“立于礼”很重要。“兴于《诗》”是启示,当然可能《诗》只不过举个例子而已。“立于礼”实际上是人格的一种成就,但是“立于礼”的目的应该是“成于乐”,像《礼记》讲的“乐主和同”,“礼之用,和为贵”,还是要回到这个意思上,如果没有“和”的运用的层面,“礼”也是没有的。

张家成:我觉得这三个阶段有很多分别,只不过在少年、成年、老年的时候,形式不一样,但是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比如《诗》,我们讲“《诗》言志”,然后“立于礼”,“礼”者理也,跟道理是相通的;“乐”的话,韶乐则尽善尽美,所以儒家非常注重内涵符合“道”的要求。所以,少年的时候用《诗》的形式来体现,来表达灌输;中年的时候学了一个道理;到老年的时候把感性的形象丰富完善起来。

潘立勇:为什么“乐”在最后?因为通过心来感受。

周三一:最后是超越了语言的。

周又红:《诗》源于人内心地心理活动,因此形成一种秩序;“立于礼”,也就是慢慢地风俗、习惯形成了一种制度;然后在制度和秩序和谐交错的社会当中,就是“乐”,也就是天地人和谐。

潘立勇:朱熹有一个理解,“乐”可以“消融其渣滓”,他认为通过“乐”就能消融其渣滓。

罗卫东:海德格尔讲,“诗意地栖居”。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8·9)

董 平:孔子的确讲过这句话。

周生春:这个断句可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个就是另外一种解释了。

董 平:存在另一种解释的可能性,因为《论语》当中,古代文字是没有标点的,我们今天有标点。

潘立勇:魏晋的时候解释为,民可以用他,但是可以不让他知道用他。按照后来理学家的解释,可以让他顺应这个天道去做,但是结果不能使他明白这个“道”。

董 平:当一个政令需要贯彻,可能这一类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即便存在着另外一种可能性,也不错。如果“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个境界当然非常之高。

曹正汉:让百姓顺着自己的路走,这个好办,但是让老百姓谈这些道理就很难。

董 平:文本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作新的解释,而且也的确存在着一种断句的可能性。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8·10)

董 平:“疾贫”就是看不起,或者对那种贫的人,你不仅不关心,而且还厌弃他们。

李明友:如果看不起贫,那天下就乱了,而不是指不关心贫困的人。

张家成:“疾贫”是一种价值观上的,比如不喜欢贫穷。

潘立勇:“好勇疾贫”两层意思是平行的。

董 平:不要激化矛盾。

罗小朋:这里面的“勇”实际上是强者,“贫”是弱者,你对强者太鼓励了,对弱者太疏远,太歧视了,那就乱了。

李明友:疾贫,那么就让贫的人更贫。

周又红:其实应该是客观的中性的状态。改革开放初期,这个时候好勇的个性形成一种民族意识,形成一种大众情结,这时候大家都想致富,感觉到自己贫很难堪,没有价值取向不一定说不妥,只是说规律性的东西。

周生春:担心的是第二种,“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关长龙:你对那些不仁的人,又调治他们太厉害了,也会导致祸乱,觉得反正我也好不了,我也造反。

罗小朋:这个“疾”在这里还是“恨”的意思。

董 平:就是作为动词。

周生春:仇视不仁的人,也会乱的。

董 平:对所谓“不仁”的人,尽管在价值上孔子也是不赞同的,但是太歧视也不对,所以这个问题体现了孔子一种普遍的仁道价值。

周生春:他是“不仁”的,但是你不能够“不仁”。

曹正汉:最后这一句话,“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如果不疾之已甚,那就不一定乱的。

董 平:不是这么理解。如果你以一种“疾之已甚”的方式去对待一个“不仁”的人,表明你并不是“仁”。

关长龙:没有道德操行的人,你不理他就是了。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8·11)

董 平:这体现孔子的一种关于人的价值观,“周公之才之美”,如果一个人有周公的才能,也有周公的大才,“使骄且吝”,假如这个人又是“骄”而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这才是关键之所在。

李明友:孔子的观点有点片面。

董 平:至少表明孔子重德,这影响了中国人在评价人时的价值判断的衡量标准。“吝”是自私的,“骄”是骄横的。

罗卫东:骄蛮和自私总是结合在一起。

陈 凌:“骄”是气盈,“吝”是气歉。

张家成:“骄”是口气大,“吝”是口袋里面更紧了。

董 平:也就是口气大,口袋小。在我们今天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穀,不易得也。”(8·12)

董 平:“穀”是什么意思?禄也。那就很有味道了,我们注意朱熹的注解,“至,疑当作志”,如果当作那个“志”,不志于穀,这个“穀”解释成“禄”,我觉得更糟糕了,那是以禄为志。

张家成:但是后面“不易得也”,这样的人才找不到。

董 平:如果这样子的话,表明什么意思?那就是学习的读书人,最终还是要以禄为志向。

罗小朋:是难能可贵吗?

董 平:这种人是难能可贵的。三年学,至于榖者,易得也。

周生春:那个时候跟现在差不多。

罗卫东:三千弟子就有七十二贤。你学了三年,你还拿不到俸禄,这种人是很少的。

董 平:朱熹把“至”理解为“志”,就是包含这个意思在里面,你学了三年,还得不到应有的俸禄,获得一个官职,这是很少的。

曹正汉:“得”能不能跟前面“学”联系起来?“得”不是说人才难得与否,而是你自己能不能学到东西,学三年,不至于穀,也学不到东西。

潘立勇:孔子讲“朝闻道,夕死可矣”。

李明友:这个“穀”作“深”,三年学了,你还不到深刻的地方,深奥的地方,那么你得不到学问了。这是另一种解释。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8·13)

董 平:这几句话讲得非常好的。

罗卫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危邦不入,乱邦不居”,那么责任感没有了。

董 平:这个问题值得讨论。

潘立勇:不光是爱国主义,“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简直是一个机会主义者。

董 平:从字面上理解,如果我们不认真考虑这些问题,可能存在诸如此类的问题,“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孟子也讲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不是和道家倡导的隐退思想是一致的?这个可以讨论。为什么“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我们要加一个为什么。我们应该领会,孔子实际上是怀抱一种文化理想,述而不作也好,信而好古也好,如何把文明传统担当起来传递下去,如果我们把这个看作是孔子的一种文化的使命,那么危邦、乱邦能使他完成这个使命吗?

罗小朋:这里面有很深刻的东西。补充一点,那个时候不存在今天民族国家这个概念,没有民族忠诚可言,比如我来自鲁国,但这并不影响我为别的国家服务。

周生春:自己是鲁国人,这个概念是有的,但是超越那个“邦”。

罗小朋:他不把道德跟特定的国家的身份联系在一起。

周生春:这里讲的是政治哲学里面最低的道德底线。经历过很多挫折,孔子也想有所作为,最后只能守死善道,他有他本人的体验在里面。

董 平:不仅鲁国,孔子居九夷。

周生春:孔子是一个天下人,讲的是政治哲学最低的道德底线。天下主义者考虑的问题不是一个邦一个邦去考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罗小朋:后来又有一个忠君的问题。

张家成:但是有天子的概念。

潘立勇: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君子不选择危墙,否则会受到伤害。换个角度,我把危墙救起来了,从另外一个视野来看,改造危邦。

董 平:“守死善道”,这四个字非常重要,正是因为这四个字,把所谓儒家的隐退和道家的隐退在某种程度上区分开来。

周生春:所以“无道则隐”是无奈的,在这种情况下,起码要“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反过来,“有道则见”。

罗小朋:这里面也暗含一个有意思的关系:孔子不介入权利的争夺,成王败寇,谁当王了,然后看有没有帮助你改善治理的前景,如果没有这个前景,无道,我也就不跟你打交道。中国对权利的合法性本身,在当时根本不界定,谁打赢了谁算,我判断能不能帮你行善,那后来等于是给权利的争夺的合法性留了一个很大的空间。这个事情在明清引起很大的问题,你被一个少数民族征服了以后,你这个忠诚到底怎么说,这个问题就来了。后来有人提出解决办法,自己不去,让下一代人去,用这样的办法来把问题解决。

周生春:当时情境下的道德底线,最低是到这里了。

罗小朋:我的批评就是,就今天来讲,我们是否继续不必关注最高权力争夺本身政治的正当性,这样一种哲学是否还是有利的。

董 平:在古代,在春秋以前,所谓政权的合法性或者合理性是有根据的。我们实际上一直解释殷周之际的革命的问题,殷周之际的革命的合理性在什么地方,古人也是在讨论,不是不讨论。因为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这个就是根据,这个就是合法性的根据。这里恰好体现了孔子关于所谓的政权的合理性或者合法性的问题,用有道和无道来衡量的。

关长龙:汤武革命,孟子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张家成:这样反过来说明孔子对这种权利是干预的,而不是不管不问。

罗小朋:有这样的判断,但是有一条:他不参与。

董 平:因为他没有实际的条件。

张家成:但孔子还是介入了诸侯纷争的一些事情。

周生春:他不是不介入,而是他没有这个机会。

董 平:这个涉及很多。后面“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个也很值得琢磨,从最浅显的层面看,至少可以和前面“富贵于我如浮云”这些联系起来看,表明孔子对于富贵的态度。同样以有道、无道作为前提,不是一味地不要富贵。

邱 鹏:您刚才说以“守死善道”来区别儒家和道家的归隐,是否可以解释一下?

董 平:儒家思想里面也有“退”的意思,为什么退?邦无道则退。孟子讲“穷则独善其身”,但是无论在穷的状态之下还是在隐的状态之下,他心中仍然有最高的价值,那个道德的价值作为自己所坚持的一个核心,仍然是如此的。所以儒家有“慎独”之意,这点很重要,而道家讲的退,不是这个意思。

张家成:所以儒家讲“知其不可而为之”,而庄子讲“知其不可而安之若命”。因为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所以要“守死善道”。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8·14)

董 平:这个没有什么问题,在其位,当然要谋其政。

子曰:“师挚之始,《关睢》之乱,洋洋乎盈耳哉!”(8·15)

董 平:《关雎》是《诗》三百之首,也是在一般的意思上赞赏《诗》之美。“乱”,乐之卒章也,不是混乱。在古汉语当中,“乱”往往理解为“乱”这个字的反面。比如《楚辞》里面,离骚乱曰。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8·16)

董 平:“不知之矣”是什么意思?

潘立勇:朱熹的解释是“甚绝之之辞,亦不屑之教诲也”。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8·17)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8·18)

董 平:“不与焉”是什么意思?

潘立勇:朱熹解释为“不以位为乐也”。

董 平:我的想法是,“巍巍乎”这个是叹词,“舜、禹之有天下也”,这是一个感叹,倒装,把这个句子摆顺了,按正常的语序来说,尧、舜之有天下也,巍巍乎!而不与焉。是否可以?

关长龙:可以。

董 平:那么“而不与焉”,是孔子对自己的一种感慨,我没有办法亲身介入到,或者参与到尧、舜之有天下也,感到遗憾,所以是对尧舜治天下的赞叹。

关长龙:我的理解,这个“与”是享受的意思。

周三一:主语是“尧舜”,因为尧舜有天下,他拥有了天下,“而不与焉”。我有那么大的天下,但是却不据为私有。存在多种理解。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8·19)

董 平:这么多的感叹句在《论语》当中是极少的。《中庸》里面曾讲到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关长龙:这是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的最高境界。

董 平:所以“巍巍乎”。

罗小朋:这里看出孔子特别希望统治者能够精神超越。

潘立勇:实际上就是赞美尧舜的功劳。

罗小朋:也是对待权力的一种境界。

董 平:这个就是“邦有道”。

张家成:“唯天为大”,是依“天”来行事。天就是天道。

董 平:“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这八个字我们现在通常不太讲,“唯天为大”,没有比天更大的;“唯尧则之”,只有尧才能效法,其他人做不到这一点。这里头有很多有意味的话题。

张家成:尧替天行道,他成功了。

曹正汉:“焕乎其有文章。”

董 平:“焕”是灿烂,很有华彩的样子。

潘立勇:8·18“巍巍乎”,指舜和禹;8·19“巍巍乎”,指尧。尧舜应该是连在一起的,但8·18中禹舜连在一起,单独把尧放在后面8·19中。

张家成:我觉得孔子对尧的赞赏稍稍高于舜和禹。

董 平:“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这是非常高的赞赏。

曹正汉:赞叹他的文章。

董 平:这个“文章”不是指写的文章,“焕乎其有文章”,“文章”就是有华彩的意思,有文艺,有华彩。“章”是明显,“文”是文艺,“焕”是光耀,也是华美。“巍巍乎其有成功也”,他的功德是非常崇高的,不仅是功巍巍乎,而且焕乎其有文章,礼乐制度文明也达到了这样的大意。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 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8·20)

董 平:这段是讲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这个“乱臣”,是指有治国才能的人。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里的“乱臣”恰恰是相反的,这个是反训。

关长龙:上面周武王,后面唐、尧、虞、舜之际,怎么讲虞、舜之际的事?这个背景不是很清楚。下面有一个妇人,九个男人,正好配合前面乱臣十人,这个是不是互相呼应呢?

关长龙:十个人里面有一个人是女的。

罗卫东:是对妇人有一种歧视,所以九人而已。

董 平:传统的解释包含这个意思。

罗卫东:孔子对妇女的歧视是一以贯之的。武王说十个人,他说其实只有九个人。

关长龙:孔子讲“男主外、女主内”,不主张女人参政。

董 平:传统的解释,包含一种对妇人瞧不起的意思。主要看人才难得,舜的时候,巍巍乎,他是五人而天下治。武王那个时候,不过是十人,且有一个是妇女,那么除了一个妇女只有九个,所以人才难得,“才难,不其然乎”。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8·21)

董 平:这是对大禹的赞美,“无间然”,就是全心全意的信任。“菲饮食”,就是吃的东西很粗糙;“恶衣服”,就是自己穿的衣服非常朴实,甚至是破旧的;“致美乎黻冕”,当中“黻冕”是祭祀时所穿的礼服;“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沟洫”是田间水道,农田水利非常富裕,这个叫做克己复礼。

曹正汉:“致孝乎鬼神”,是指祭祀。

罗小朋:自己吃的东西是很简单的,但是祭祀的东西很丰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