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凡二十五章

凡二十五章

时间:2022-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三子视他犹子也。校长可以有轿车,不能坐吉普车;县团级只能是坐吉普车。孔子认为这个不是他的本意,这个是学生的本意。根据经济地位决定葬礼的规格,好像我们现在社会上的干部葬礼规格一样,有的还可以登报。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11·1)

周生春:我先提一个问题,为什么孔子要用野人——“则吾从先进”,而不用君子?

董 平:按照朱熹的解释,“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的君子不是这个意思上讲的“君子”。

周生春:君子和野人相比,为什么要用野人?

董 平:野人质朴,更能够获得礼的真挚内容。

张 彦:后来引申为粗野之人,天然的质的东西,没有修饰的东西。

张家成:前面“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程子曰:“盖周末文胜,故时人之言如此。”这句话不是孔子本人的看法;后面“如用之,则吾从先进”是孔子的观点。这两句可能是有分别的,如果把前面作为孔子的观点,显然不符合孔子的基本原意。

陈俊民:“如用之”有两种解释:朱熹解释,“用礼乐”;还有一种解释,选用人才用这个标准。这两种解释我想都可以。

董 平:我的猜想,所谓“礼失求诸野”,朝政这个礼没有了,那么求诸野。因为当时毕竟是礼崩乐坏的时代,是不是所谓的野还保留着真正的礼乐?

张家成:我同意这个说法。这个说法也是孔子针对当时的现状,有点讽刺。

董 平:所以这个君子不是“那个意义”上的君子,而是当时的时髦。

张家成:像我们今天的大款。

周生春:孔子的话是带着情绪的,孔子对现实反感而讲的话,有这个背景。

张家成:这个也比较符合朱熹的原意。

周又红:我现在想说一点“歪门邪道”,从我们经济学角度,讲智慧起源。因为礼乐就是制度,这个起源肯定先源于乡野之间,然后才有国家上层建筑,后来才有君子,礼就是制度,乐就是习俗惯例,经济学是这么解释的。如果换句话,这个制度起源的解释,先进、后进作为一个动词,从制度演进过程来看,“如用之,则吾从先进”,也就是制度越来越健全,有没有这个意思?

顾 征:孔子不是说礼乐不好,而是强调不能华而不实。他讲当时的君子华而不实。如果只有礼没有内在,宁可当野人,宁可纯朴一点。

陈俊民:“礼失求诸野”,因为好多礼当时保留在郊外。上面已经礼崩乐坏了,如果要选用礼,还是从这个地方选用,选用人才要从这个地方来选,这是孔子的理想。这是当时推行礼乐的一种坚定性,他自己的选择。

关长龙:我有个异想天开的解释。朱熹注释先进后进为前辈后辈,前辈在礼乐上是郊外之民,后辈在礼乐上是君子,好像不通了。可否解释为:普通穷人家的孩子,先学礼乐,然后好想办法进入到上层社会去;富人家的孩子往往是花花公子,就是玩,玩够了,知道现在长大了,需要学一点礼乐之道了,要不然社会不容我了。

董 平:“先进”这个“进”好像还是动词。

张家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陈俊民:我想这是朱熹宋代新儒家的解释,是朱熹当时的诠释。

李明友:质地比较朴素又学习礼乐,这样的人是可信可用的;那些城市化太厉害,礼乐成为他装门面的东西,是不可信的。

束景南:要把孔子的另外一句话联系起来,就是“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是君子,这里讲的“野人”是质胜文的人,不是郊野,是本质好而“文”差的。“先进于礼乐”是野人,这个“礼乐”指的是文,文就是礼乐。“先进于礼乐”,就是先有朴素的好的本质,这种人是野人;“后进于礼乐”,这些君子后来又进行文的修养,这种人文质彬彬,这是君子。孔子讲“如用之”,就是讲如果要叫我来做的话,“吾从先进”,先要有好的本质,然后有文的礼乐的修养。

陈俊民:我想两种解释都可以,因为唐代人那样解释,宋代人有新的诠释,我们今天又有新的诠释,都可以。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11·2)

束景南:摆在第一位的还是德行。

黄绍筠:还有专业。

关长龙:德行的两个人,颜回和冉伯牛,都不幸短命,冉伯牛得恶疾。

张家成:这个说明什么问题?

关长龙:我不知道,我觉得很奇怪,恶人长寿——这个有点跑题了。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11·3)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11·4)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11·5)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11·6)

陈俊民:孔子讲回也最高,但是无助于吾也,关键是后面一句,“于吾言无所不说”。

董 平:这句话我反而不懂,这个“于吾言无所不说”,就是什么话都说,但是孔子为什么要说“回也非助我者也”?

周三一:大概是说他会提意见。

董 平:颜回被看成是孔门弟子中地位最高的。那么多弟子包括孔子的儿子死了都没有很多记载,但是颜回的死倒是记载很多,而且孔子哭之恸,都有记载,这个为什么?

张 彦:他太短命了。

董 平:他现在还没短命,他说“无所不说”。

张家成:说明孔子可能不是很看中那种外在的帮助,比如经济、政治方面,他更看重能否理解他的学问和思想。

张 彦:孔子所理解的“助我”,这个“助”是什么方面的助?

张家成:一般意义上的帮助,比如让我从困惑中解脱,帮助大家实际的困难等。

陈俊民:“于吾言无所不说”,这个是关键的。这个可以和11·7、11·8、11·9、11·10结合起来讨论,颜渊的死是记载最详细的。

李明友:“无所不说”,颜渊对孔子的教导都心领神会,没有什么不同意见。

陈俊民:朱熹讲是“默识心通”。“颜子于圣人之言,默识心通,无所疑问,帮夫子云然。”

李明友:这个是从好的方面讲。

周生春:“非助我者也”,就是做学问要有疑问,颜渊没有疑问。没有疑问,对学问上可能没有帮助。

陈俊民:没有疑问,可能什么都通了,什么都懂了。

周生春:朱熹的解释,“助我,若子夏之起予,因疑问而有以相长也。”疑问教学相长,学生要问,不问,未必一讲就懂。

董 平:这句话是对颜回夸奖还是略有微辞,这个就有问题了。按照朱熹的解释,就是还略有微辞。因为颜回不发问,所以对我们没有帮助,当然圣人也不希望他来助。但是如果按照刚刚陈老师的提示,讲颜回之所以不问,是因为他一听就明白,他是非常了得的人,那这句话就不是微辞,那就是夸奖,就是崇高的奖赏,我们怎么来领会这句话的意思?

周三一:是反过来赞同。

黄绍筠:《为政》里面讲了,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对颜回的评价两方面,表面上都不提反对意见,实际上内心是很清楚的,孔子是赞赏他的,但又觉得他一点不提反对意见,对他没有帮助,我觉得孔子对学生的评价是比较全面的。

关长龙:后面11·7提到颜渊死,朱熹注释,实际上孔子把颜渊当成儿子来看待,古代把儿子叫做犬子、狗崽,表面上说起来贬,感情可能是另外一种感情。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11·7)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11·8)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11·9)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11·10)

陈俊民:颜渊死了,孔子不主张厚葬,尽管跟儿子一样的亲,但是他反对厚葬。

张家成:这里有个问题,“回也视予犹父也”,但是孔子并没有视他为子,“予不得视犹子也”,所以他要求不得厚葬。

束景南:如果是他儿子死了就可以厚葬了。

周生春:是反对厚葬,儿子死了也不厚葬。

陈俊民:所以学生给颜渊厚葬,孔子不满意。意思是,我对我儿子都没有,我把他当做我的儿子,你反而把他厚葬了。

黄绍筠:厚葬不合礼节。

董 平:所以孔子讲:“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这个“不得”值得琢磨。“非我也,夫二三子也”,他们后来还是把颜渊厚葬了。二三子视他犹子也。

束景南:孔子还是不把他视为儿子。

董 平:孔子他心里想,但是不能这样做。

张家成:这样做是“夫三三子也”,其他门人这样做。

董 平:讲到颜渊贫大家都晓得,但是另外有记载,他有地六十亩。

陈俊民:那个时候地多亩小。

周生春:起码要一百亩。

董 平:一百亩那就是一个井了,五亩之宅,那还得了,那要多少人耕了,要八家去耕了。

周生春:那个时候的亩跟今天不一样。

陈俊民:这里有一个孔子对待生死的问题,生死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孔子怎么对待生死。从古到今,生死是哲学考虑最高的问题,也是人们关注度最高的问题,儒佛道最关心的问题。但是儒家对待生死还是有价值的,这个顺乎自然。

陈俊民:有椁的话就厚葬了。

关长龙:我觉得老先生提的“不合礼”有点关系,他说大夫不可徒行也,意思就是孔子当然虽然是大夫之列,但是大夫没有权利给谁配椁,有可能君才能赐。

董 平:这里的意思是这样,颜渊的父亲叫孔子把自己的车卖了去换椁,孔子不同意,说大夫不可徒行也,大夫是要坐车的,不能走路的,而且车是国君给的,我不能拿去换椁。

陈俊民:就是级别。校长可以有轿车,不能坐吉普车;县团级只能是坐吉普车。今天已经改变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就是这样的。

黄绍筠:这个实际上用椁的,根据《礼记》,家里穷就用穷的地方葬,因为颜回是很穷的,所以不能够用更好的葬礼。但是学生认为,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所以提高了葬礼的规格。孔子认为这个不是他的本意,这个是学生的本意。

陈 权:孔子的等级观念还是很强的。根据经济地位决定葬礼的规格,好像我们现在社会上的干部葬礼规格一样,有的还可以登报。

张家成:主要是政治地位,实际上钱也很少,如果有钱的话,就没有必要把车卖了。

黄绍筠:经济好的可以厚葬。

束景南:儒家也不是反对厚葬的。

张家成:孔子的弟子门人这样做孔子也是默认的,但是他自己不会这样做。

陈俊民:我想一方面是礼仪,按礼规定来做;另一方面是孔子对生死的看法。

周生春:重生轻死。

陈俊民:看的并不是那么重,像佛道那样,像当时别的学派那样那么重。

周生春:和后面的11·11有直接的关系。

陈俊民:后面讲的“未知生,焉知死”?

周生春:重生轻死,所以死了不要厚葬。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11·11)

闵子侍侧,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11·12)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11·13)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11·14)

束景南:“焉能事鬼”好像反映了孔子无神论的思想,但究竟怎么理解?

张家成:“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就是你要事人之后才能事鬼,并没有说不能事鬼,只不过现实的事情没有安排好。“未知生,焉知死”,并没有否认对知死和事鬼的否认,知生以后才能知死,这里有一个次第。有人说孔子反对唯心,我觉得这个肯定不是孔子的原意。

董 平:我同意,因为本意不是孔子否定人死后就是什么都没有了,要不然他就不会在其他地方讲“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生和死相比较来说,事生更现实,更重要。只有知生,才能知死,事生也就是事死,生都不奉将来如何奉死,实际上是这样的意思。那么死后的状况如何,孔子只不过没有明确的回答,但这并不表示否定鬼神存在。

李明友:鬼是有的,但是现在重要的是先活好。

董 平:先把活着的事情弄好。

范良聪:这个跟提问者是否有关系,比如提问者的性格之类?子路的性格好像是比较会问鬼神的。

黄绍筠:事鬼神,奉祀之意。

周三一:两种意思:孔子是以神道设教,是比较敬神的;还有宗教里面讲要先修人道,人道都修不好,就不可能修世间。孔子是敬鬼神而远之的,但是民间的有些作为他觉得有点过分,他有个分寸,所以才这样说的。

周又红:“未知生,焉知死?”孔子是充满辩证的,因为知生之道就是知死之道,不是先有生后有死,生死是并存的。尽事人之道,则尽事鬼之道,两者是并列的。

束景南:10·8 里讲到,“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陈俊民:事鬼神,这个鬼神指的是祖先还是神灵?我想是他的祖先。事鬼神而远之,鬼神作为祖先的话,他又远之,也有矛盾。

周又红:作一个经济学上的解释。鬼神之道,就是规律之道,就是大道。知人道其实就是知鬼神之道,人道就是明明白白做人,也就是认知规律,掌握规律,利用规律,这就是尽人事之道。而尽人事之道过程当中,冥冥之中受到鬼神之道,也就是客观规律的制约,就像我们现在所讲的天地人之和。做人的过程中,自己把握生命,寿命的长短是老天赏赐的,你不一定认识它。明白说就是做人道,事实上做人道的就是认知和利用规律。不可能人道归人道,人道是和自然生态发展的。

郭峻峰:中国古代文化和宗教的关系如何?宗教一定要解决人身后这个问题,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佛教。孔孟之道没有把自己当做宗教的概念,一直没有解决人死后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不会把政教分离。现在欧洲也好,中东也好,伊斯兰教跟行政分离,反而变成一个不好的状态。中国的儒教,事实就是事实,没有宗教,因此没有起主导作用。儒教不是道,不是宗教。我们现在宗教影响力最大的是佛教,不是孔孟。

吴永明:儒在日常生活当中。

陈 权:儒是一种哲学,不是一种宗教。

董 平:我谈点想法,我们现在觉得孔子,特别是儒家思想,在宗教这个纬度好像非常薄弱,这个是否是事实?从文献上来看应该部分是事实。另外,文化是有传有承的。商朝的时候鬼神的观点非常兴盛,也非常强烈。那么周代革命以后,孔子讲得很清楚,“殷人尚鬼,周人尚人,先人而后鬼”,所以周代对商代的革命,包括制度上的革命,在很大程度上,转换的是商朝鬼神文化的观点。但是同时要注意的,还有说法,孔子本身实际上是商人的后裔,他并不是周人的后裔,他说自己继承文化的传统,实际上商朝传统占很多,但是孔子又说“吾从周”,为什么?这里面很值得我们考虑,因为从理论文明意义上来说,周代比商朝要发达多,人文的观点,人文特色更为清晰,但是孔子自己又是一个专门组织祭礼的一个儒,儒也是一个职业,所以告诫下面不要做小人,要做君子。孔子自己本身是从事这个职业,也有殷商文化传统,怎么可能把鬼神的观点否定掉?没有这种可能性。但是孔子讲鬼神讲得不多,什么道理?只不过在他看来,活着的事情,眼前的事情,如何重建人间的秩序,重新恢复理论文明更为重要,但并不是说死后的事情一切东西都不要关照。虽然《论语》这方面讲得不多,但是结合其他儒家经典,尤其《礼记》,即使孔子曰不一定是孔子曰,但是我想可以把它看成儒家思想的一种体现,或者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孔子学派的思想。《礼记》虽然产生在汉代,但是古来的解释都是认为它阐述三礼,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解释性的文字。如果结合更多的儒家经典文献来谈论孔子的鬼神观或者生命观,我觉得可能更完善一些。至少我本人不赞同孔子否定死后的状态,或者从这些话里面推出孔子是无神论。

詹银才:佛教讲六道生死轮回,我们现在讲活在当下,把应该做的事情做好,然后考虑以后,不要考虑太多,想得太远,这个理解跟我们现实社会更加符合,更有现实意义。并非一定要从有神论、无神论去批判。是学生你就去读书,是老师就教书育人,是商人你就正规经营、依法纳税,每个人这样做的话,这个社会就会推进,我是这么理解。

张家成:老师教学生把学习搞好就行了,但是和尚还是承认鬼神,这个道理很简单。

顾 征:西方文化是从来世,可能天堂,推导现实世界应该怎么生活。而孔子讲的其实是从现实世界来阐述,起点和重心不一样。西方世界更多放在天堂地狱,通过天堂地狱的描述来解释现实生活应该怎么规范;而孔子不讲,就直接立足于现实,推导新的行为规范。

董 平:这个我不完全同意。从儒家来看,东西方都是一致的,现实社会的生活中制度合理性的建立,不是在人事本身,不是在礼乐本身,那么在哪里?在天道,至善的来源,这是很清楚的。

顾 征:天道更多讲的是自然之道。

董 平:“上帝”是中国人自己的概念吗?

顾 征:这个是抽象的东西。有没有告诉你,眼睛像日月,头发像森林,血管像河流?

薛剑晖:我感觉孔子还是比较实事求是,因为他不会因为子路帮他的忙,或者对他尊敬就光说子路的好话。孔子作为老师,还是经常指出子路的缺点,希望子路能够改正。作为长者,孔子这个方面还是做得不错的。

黄绍筠:子路这个学生跟一般学生不同,跟孔子在一起很长时间,可以说比研究生还要亲密了。所以孔子对他的学问、性格、身体都很了解,所以经常提醒,孔子对学生很关心。

詹银才:希望更加成长,方方面面成长。

陈俊民:子路在孔门跟前,门人都不敬他,为什么?

范良聪:其实这个可以和11·11联系起来,子路敢问死,子路就是喜欢问死这方面的,不同的人问不同的问题,所以孔子可能就是从这点看出子路的一些性格上的缺点,会导致他以后的命运。

陈俊民:关于子路,综合看《先进》,可以看出子路的为人。

董 平:子路一方面很聪明,他很有见解,他不会不折不扣去执行孔子所有讲的,不像颜渊那样无所不说。他经常要跟孔子辩一辩,提出一些问题。但是他对孔子是非常忠诚的,他自以为是有勇。但是孔子看不上他这个勇,觉得还是不够的,事实上最后在卫国战乱当中子路死掉了,是不得好死。11·25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各言其志,子路讲到千乘之国。按照《礼记》里面的记载,子路后来在卫国的一个邑做官,而且治理得非常好。孔子到了这个地方以后,一进去就知道,子路做得不错,他非常开心。孔子也有正面赞扬子路的一次。但11·25,孔夫子“哂之”,也就是取笑他,按照今天的意思好像很不屑的,因为“哂”这个字是很不屑的笑。

陈俊民:是轻蔑的笑。

董 平:不赞赏的,轻视的意思,那么是不是反过头来说明,如果《礼记》记载是真的(我没有专门研究过历史),孔子也有失察之时?因为他认为子路是不行的。

陈俊民:联系到11·21,子路问:“闻斯行诸?”我觉得这个人还是敢作敢为,性情中人。我不喜欢颜渊那样,也不喜欢孔子这样的态度,人还是要表里如一,敢爱敢恨。

董 平:很坦率地讲,我有时候看子路有点冤枉,为他有点打抱不平。

陈俊民:他是有点可怜,《东周列国志》里面记载,他脑袋都被敌人砍掉了,这在古代礼仪来讲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身首分离。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11·15)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11·16)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11·17)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11·18)

詹银才:“过犹不及”,这是个方法论的问题,对我们从事的各行各业,都有指导意义。

张家成:孔子讲“过犹不及”,不仅仅是方法论的问题,还有标准的问题,即中道。佛教也讲中道,儒家讲中庸,“中”首先是一个标准,然后才是一个方法。

陈俊民:“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里讲得很清楚,中庸是最高的道德,不单是方法论,还是价值标准。

董 平:“中”就是一个标准,姜亮夫先生有一篇文章,题目就叫《“中”形形体分析及其语言衍变之研究》,文章很长,就讲一个“中”字。在姜先生看来,“中”字原本是一个旗杆,有上游、有下游,就是指最中的时候。那么,“中”字引申出来的意思是什么?首先是“正”,所以中和正联系在一起,这也是标准。“过犹不及”,既是标准问题,也是方法论的问题,同时也还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实践怎么做,怎么接近“中”这样一个标准。所以讲中庸,结合儒家其他的观点,“中”因为是“正”,又和“时”联系到一起,一方面是标准,但是标准又恰好是没有标准,本身是游移的,在不同的场景当中,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标准。

詹银才:标准也与时俱进,标准也不断地变化,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11·19)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11·20)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1·21)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11·22)

季子然问:“仲由、冉有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11·23)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11·24)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11·25)

陈俊民:“善人”的解释不同,大家可以议一议。

束景南:善人主要是本质好的,朱熹解释说“质美而未学者也”。

薛剑晖:“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译成现代汉语是什么意思?

束景南:“践迹”,我想可以理解成践律、实践。本质好但还未学,所以还不能登堂入室。

周三一:有的书上解释,你不踩着古人的脚步,就不能成为学问的道德家。可见非常崇尚传承。

陈俊民:结合11·25讲,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孔子是重视学的,他重视人的品质教养。孔子时代的创新怎么理解?

黄绍筠:温故而知新。

陈俊民:温故才能知新,任何创新肯定离不开原有的知识。

陈 权:电脑软件以前也没有,现在也发明出来了。

陈俊民:这个发明也是以原有知识为基础的,不可能突然间冒出来。儒家和孔子的那个时代,儒家当时和墨家是并列的。“温故”对孔子来讲是主要的,因为当时礼崩乐坏。

李明友:当然不像今天讲的科技创新,这个太狭隘了。他重视礼仪制度问题,温故而知新的“知”的解释,前面已经讨论过了。

周又红:温故而知新的“新”就是同样的话、同样的人、同样的事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会有不同角度的认识。不见得有新人新事物,而是对同样的人同样的事,在不同的时空条件和社会条件下的新认识,这就是创新。所以“新”本身没有贬义褒义,不同的人说出来有不同的效果。

薛剑晖:我感觉“子张问善人之道”,“善人”不是一个名词,而是完善人的一个方法,“善”是一个动词。子张问如何完善人的方法,孔子回答通过践迹才能入于室,因此“善”是完善的意思。

陈俊民:按照朱熹讲的,“善人”是一个名词,“质美而未学者也”。那么这一篇就讨论到这里。这一篇大家主要讨论这么两个问题,一个是孔子对颜渊之死,考虑儒家生死问题这样一个重大的哲学问题,也是一个我们中国人最关注的问题;第二个问题讨论野人和君子,先进和后进,善人以及孔子重视学和人的品质与品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