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汇率理论的主要论述

马克思汇率理论的主要论述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汇率问题的产生。从国际经济的角度来看,马克思的汇率理论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对汇率的直接论述及其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包括对世界货币与汇率的关系,第三部分包括汇率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关系。《剩余价值理论》是把汇率理论作为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理解马克思汇率理论不可或缺的。从更宽泛的视角来看,马克思对影响汇率的因素进行了归纳。

汇率问题的产生。在《资本论》第一篇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中马克思论述了影响汇率的情景:“货币一越出国内流通领域,便失去了在这一领域内获得的价格标准、铸币、辅币和价值符号等地方形式,又恢复原来的贵金属块的形式。”[1]进而,在世界市场上,以世界货币的形式重新获得了新的支付手段职能,“作为支付手段平衡国际贸易差额。……,充当国际购买手段,主要是在各国间通常的物质变换的平衡突然遭到破坏的时候”。[2]“充当财富的绝对社会化身是在这样的场合,不是要买或是要支付,而是要把财富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同时,商品市场的行情或者要达到的目的本身,不容许这种转移以商品形式实现。”[3]

获得了新的货币贮藏职能,“货币贮藏的职能,一部分来源于货币作为国内流通手段和国内支付手段的职能,一部分来源于货币作为世界货币的职能。在后一种职能上,始终需要实在的货币商品,真实的金和银。因此,……,金银的特征是世界货币”。[4]

“金银的流动是二重的。……。另一方面,金银又不断往返于不同国家的流通领域之间,这是一个随着汇率的不断变化而产生的运动。”[5]

汇率问题的产生来源于生产的国际化,流通的国际化及其与之对应的世界货币的产生与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关系,从本质上讲这种关系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国际范围内的延续与拓展。

1.马克思汇率理论的分析框架

从国际经济的角度来看,马克思的汇率理论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对汇率的直接论述及其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包括对世界货币与汇率的关系,第三部分包括汇率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这里试图勾勒的是作为其国际贸易理论或国际价值理论的延续的马克思汇率理论,而非其金融理论的延续。换一句话来说,这里阐述的重点主要是围绕着第一部分展开的。

纵观马克思的经济巨著《资本论》的结构,第一卷为资本的生产的过程,第二卷为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其核心在于系统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剩余价值的生产、流通与分配。《剩余价值理论》是把汇率理论作为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理解马克思汇率理论不可或缺的。由此展开了对商品、货币、资本、利率等基本经济概念的深入分析。其间有关汇率理论的分析,可以说是从两个脉络展开的。一是从商品价值的产生开始,通过对外贸易与世界市场,到国际价值的形成。在国际商品交换中,国际价值是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所决定的社会劳动,对应于国内价值中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在世界市场上,是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的对立,是国别劳动与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的对立,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形成了世界范围内在商品内所包含着的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所决定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即商品的国际价值。国际价值的形成依赖于对外贸易的发展与世界市场的形成,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不同国家以各自货币计量的商品的国际价值在交换中造就了汇率的现实存在。“资本主义生产建立在价值上,或者说,建立在包含在产品中的作为社会劳动的劳动的发展上,但是,这一点只有在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才有可能。”[6]至此,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在对国际价值的相关分析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与完善,也为汇率理论提供了认知的脉络。二是从对货币的研究,货币的产生、货币的职能开始,通过贵金属与世界货币的关系,贯穿整个资本论的各个逻辑线条,论述了以作为世界货币的贵金属与汇率的关系。可以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货币的职能与贵金属及世界货币的研究,为理解汇率的本质与运动形态,提供了重要的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2.对汇率的直接论述

汇率的渊源。正如马克思从交换过程出发,研究了货币的产生一样,马克思也是从国际交换过程的研究,导出了世界货币的产生,探讨了世界货币的基本属性与不断扩展的职能,并延续到了对汇率的深入分析。

马克思对汇率的基本定义的解释为,两国货币间的兑换比率或比价,它取决于两国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之比。在当时的世界市场只有贵金属才是货币,所以马克思对世界货币的分析是以贵金属为对象的,从而对汇率的分析更多地涉及贵金属的国际流动。“作为世界货币,一国的货币就是去它的地方性;一国的货币可以用另一国的货币来表现,因此,所有的货币都可以归结为它们的金或银的含量;同时,金和银作为世界货币流通的两种商品,又可以归结为它们互相之间的不断变动的价值比率。”[7]在这里,马克思明确地提出了汇率的本质是货币之间不断变动的价值比率。

影响汇率的因素。从更宽泛的视角来看,马克思对影响汇率的因素进行了归纳。第一,利息率会影响汇兑率,汇兑率也会影响利息率,但汇兑率变动时,利息率可以不变,利息率变动时,汇兑率也可以不变。[8]

第二,外汇率可以由于一时的支付差额和一国货币的贬值而发生变化。[9]影响汇率变动的两个因素,一是一时的支付差额,不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引起了对外的现金支付;二是一国货币的贬值,国内通货膨胀对汇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揭示出了解释汇率决定的所谓购买力平价学说的本质,即如果双方的单位劳动时间工资水平恰当地反映了两国的劳动生产率变化的话,构建于其间的环节是单位劳动时间工资水平的变动。这一点将会在后面做详细的解读。

第三,以贵金属的形式进行的以投资为目的的输出会影响汇兑率,而以商品等的形式输出不会对汇兑率发生任何影响。[10]

第四,若两国之间的贸易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一国将商品输出国外,不会影响两国之间的汇率。[11]当马克思指出在两国间的贸易处于平衡的状态下,商品的输出与输入,即出口或进口,都不会影响两国间的汇率变动时,也就深刻地阐释了贸易的平衡与否是影响两国汇率的一个因素。这一判断从国际贸易的视角,说明了汇率与国际贸易具有重要的关联性。

第五,汇兑率受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的影响。[12]所谓直接贸易是指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的贸易,所谓间接贸易是指生产国通过第三国向消费国销售商品,严格地讲,在间接贸易中,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并没有发生贸易,是通过第三国的一买一卖实现的,然而这种情况与直接贸易一样,支付流通过第三国中转,同样会对汇率发生影响。这一分析论断,把汇率决定的影响因素从双边贸易拓展到了多边贸易或全球贸易活动范围。

概括说来,影响汇率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点,暂时的支付差额,一国的货币贬值,两种金属价值的相对变化,贵金属形式的资本输出,贸易的平衡状态等,对这些因素马克思在其系统地论述世界货币与汇率的著述中都有所论述。

3.对汇率与世界货币的论述

马克思研究世界货币,是在研究了国际交换的基础上,从现代的观点来看,就是在纯贸易的基础上,把研究的领域拓展到国际金融领域,而创建了其关于汇率的理论,可见对于世界货币的研究对于阐释马克思汇率理论的重要意义。

“在一国的商品流通中,只有一种商品充当价值尺度。但是,由于执行这种职能的在一国是金,在另一国是银,在世界市场上就有两种价值尺度,货币在其他一切职能上也就有两种存在。商品价值从金价格改成银价格以及相反的情况,每次都决定于两种金属的相对价值,这种相对价值是不断变动的,因而相对价值的确定表现为一个经常的过程。每个国家国内流通领域的商品所有者不在对外流通中时而用金时而用银,这就要把在国内作为货币的金属,拿去同他所需要的在国外作为货币的金属交换。所以每一个国家都把金银这两种金属当作世界货币。”[13] 在这段文字中,马克思揭示出一个重要的概念,即金银在不同国家分别充当价值尺度,货币在其他一切职能上也就有了两种存在形态。其间有意思的是,马克思还解释了商品价值从金价格(一国的价值尺度衡量的结果)改变成银价格(另一国的价值尺度衡量的结果),每次都取决于两种金属(两国国家各自的价值尺度)的相对价值。我们可以把这里所说的相对价值直接看作是两种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上的对比关系,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汇率。汇率的思想直接源于对世界货币的探索。

世界货币同样具有货币的相关功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依照货币执行的职能的不同,同一块货币可以变换地位。它今天可以是铸币,明天可以是货币即静止的等价物,但用不着改变它的外部存在形式。因此,金银作为货币的具体存在,同在国内流通中可以代替金银的价值符号有本质区别:金银铸币可以熔化成条块并由此保持它们的无差别形式而抛弃作为铸币的地方性,或者,当金银作为铸币转化为货币时,它们就只是充当金属重量。这样,金银可以成为奢侈品的原料,或者作为贮藏货币积蓄起来,或者作为国际支付手段输往国外,在那里可以重新变为民族铸币形式,变为任何民族铸币的形式。它们在这些形式的任何一种形式下都保持自己的价值。”[14]在这一段文字中,马克思分析了世界货币的地位变换,是对世界货币多项职能变化的经典论述。

马克思在《资本论》和《经济学手稿》中都论及世界货币所具有的一般货币功能。“金银发挥着绝对的国际支付手段的作用,因为它们是作为自为存在的价值的货币,是作为独立等价物的货币。”[15] “世界货币执行一般支付手段职能一般购买手段的职能和一般财富的绝对社会化身的职能。它的最主要的职能,是作为支付手段平衡国际贸易差额。”[16]“货币要作为金银充当国际交换手段,就必须重新熔化。”[17]金银在各国都具有社会财富的性质,成为各国认可的、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货币充当一般国际购买手段和国际支付手段,这并不是货币的新规定。相反,这只不过是货币本身的普遍性的表现。”[18]概括地讲,马克思关于世界货币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如下几点:一是世界货币是国际贸易的产物;二是世界货币必须是贵金属;三是世界货币提供了商品的价值尺度;四是世界货币具有国际支付、国际购买和世界财富体现物的职能。对世界货币理论的研究为马克思汇率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是马克思汇率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4.汇率与利率的关系

“利息率会影响汇兑率,汇兑率也会影响利息率,但汇兑率变动时,利息率可以不变,利息率变动时,汇兑率也可以不变。”[19]马克思的这段话勾画出汇率与利率之间的一般性关系,同时也描述出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层面的一般性关系,即说明了宏观经济运行当然包括了一国贸易政策的调整,也阐释了一国贸易政策的调整反过来必然会通过国际收支的变化影响到宏观经济运行的状况,明确地在金融范畴框架内勾勒出汇率与利率的互动关系。由于这里主要是就国际贸易范畴里的汇率问题进行探讨,所以,对此不作过多的评论。当然,任何把国际贸易活动与宏观经济运行以及金融领域中的问题割裂开来的做法都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