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汇率理论的贡献

马克思汇率理论的贡献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汇率理论又是贸易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汇率理论通过商品的相对价格,与贸易理论密切相关。在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中,劳动生产率对汇率的影响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马克思用一句经典的话描述了汇率作为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中的一个概念所显示出来的本质特征。在这里马克思把汇率与国际价值联系在一起,在国际贸易领域升华了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思想。

一般教科书对汇率所下的定义,基本上表述为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比率,是用一种货币表示出来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从这种定义出发,可以分析出影响汇率的诸多因素。从短期来看,一国货币的汇率是由对该国货币兑换外币的需求与供给决定的,外国人购买该国商品、在该国投资以及利用该国货币进行投资都会影响到对该国货币的需求,该国居民购买外国产品、向外国投资以及外汇投机都会影响到该国货币的供给。从长期来看,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水平、关税和限额、对该国商品相对于外国商品的偏好以及劳动生产率,是决定该国货币汇率水平的重要因素。

汇率作为一种政策手段,是调节国际贸易活动的重要杠杆。如果汇率向下调整,一方面提升了出口的盈利能力,从而促进该国出口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提高了进口的成本,从而抑制该国进口的发展。反过来,如果汇率向上调整,一方面会挤压出口的盈利空间,抑制该国出口的发展,另一方面会降低进口的成本,刺激该国进口的发展。

经济学框架中,有关汇率的密集讨论集中在两个点上,一是金融理论中的汇率理论,一是国际经济学或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中的汇率理论。

汇率理论主要探讨汇率的决定及其变化的规律,中心思想可以表述为汇率取决于外汇的供求。汇率理论有着长期的发展过程,流派纷杂,既有传统的汇率理论也有现代的汇率理论,有些侧重于研究汇率是如何决定的,有些侧重于描述汇率是如何变化的。汇率理论是金融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汇率制度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汇率理论正走向一门相对独立的理论板块。汇率理论又是贸易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汇率理论通过商品的相对价格,与贸易理论密切相关。

金融理论中的汇率理论突出了汇率由外汇市场决定的特点,在宏观经济运行层面上强调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互动关系。国际经济学中的汇率理论突出了利率与预期对汇率的决定作用,讨论的题目侧重于对汇率的调整政策,实际的汇率行为以及国际收支平衡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汇率理论则较多地关注汇率决定中的劳动生产率因素,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或者说,更多地是从贸易政策的角度来考察汇率因素的。还有一种更为学术性的说法,即在纯贸易理论基础之上,叠加进国际金融理论,其中包含了汇率变化的影响,来进一步探索由于汇率因素的介入,国际贸易行为以及国际贸易格局变化的规律性。这种探索与金融理论和国际经济学理论框架中的汇率分析可以说是迥然不同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国际贸易理论以劳动生产率为切入点对汇率决定及其变动规律的探索更加具有本源性。即国际的商品交换需要货币做媒介,一国商品与另一国货币的交换依据等价于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之间的交换比例,不同国家不同货币之间的交换比例构成了两国货币间的汇兑比率;在贸易存在差额的情况下,国际收支不平衡引起了国际资金流动与贸易差额逆向而行;随着商品国际交换的发展,商品生产的国际分工不断深入,产业在国际递次转移,生产的国际格局发生改变,国际投资行为带来的资本流动超出了贸易差额支付的规模,进而影响贸易伙伴国各自的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的运行。

在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中,劳动生产率对汇率的影响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从国内角度来看,一国劳动生产率水平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了该国的商品价值水平;从国际角度来看,国际平均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决定了世界平均的必要劳动时间,形成了商品的国际价值水平;商品进入国际市场交换,国别价值必须取得国际价值的形态,在数量上取决于该国劳动生产率与世界平均的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取决于国别价值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了世界市场的承认,如果还原成劳动时间,就表现为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时间在世界市场得到多大程度上的认可。如果一国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世界平均的劳动生产率,那么它的商品国际价值就会高于其国别价值,如果一国的劳动生产率低于世界平均的劳动生产率,那么它的商品国际价值就会低于其国别价值。而贸易是按照商品的国际价值来进行交换的。如果我们用一国的货币单位代表其商品的国别价值,那么两个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国别价值被认可的程度就表现为两种货币之间的比例关系,即汇率。因此,汇率变动从本源上看,取决于两国劳动生产率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这里我们试图从国际贸易实践的角度对马克思汇率理论展开研究,但也还是同时需要对一般汇率理论的发展脉络做一定程度的梳理,以期达到比较、发现和提升认识的目的。

1.马克思汇率理论的贡献

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在有关汇率的讨论中,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及各国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关系,是具有根本性的问题。

一个工作日可能与三个工作日的交换,从本质上讲是,讨论了汇率决定因素,从而对研读汇率的变动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用一句经典的话描述了汇率作为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中的一个概念所显示出来的本质特征。马克思在其著作《剩余价值理论》中,分析李嘉图学派的解释,并谈及萨伊给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论对外贸易”所加的注释,以解读李嘉图有关对外贸易的理论线索时说:“一个国家的三个工作日也可能同另一个国家的一个工作日交换。价值规律在这里有了重大的变化。或者说,不同国家的工作日相互间的比例,可能像一个国家内熟练的、复杂的劳动同不熟练的、简单的劳动的比例一样。”[20]换一句话来说,就是不同国家的不同劳动时间创造着相同的国际价值量。这里的“不同劳动时间”之间的比例就构成了决定两国货币间兑换比率的基础。在这里马克思把汇率与国际价值联系在一起,在国际贸易领域升华了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思想。影响两国商品交换中的汇率实质上是指,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认识两国商品各个所包含的国际价值量的比对。

一个工作日可能与三个工作日的交换是怎样把汇率因素裹挟进来的,或许只有追溯到商品的物物交换分析中,才有可能看清。一个工作日可能与三个工作日交换的现实,随着商品与商品的物物交换转变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变得模糊了。商品与货币在交换中的换位,这里体现出了流通手段的创新(可以看作是以货币来衡量商品的国别价值,即所谓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流通手段职能创新的基础),进而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货币与货币的换位,更加虚幻,因为这种换位原本在国内商品流通中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为了商品交换活动的顺利进行,不同货币之间的交换(严格地讲,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实际上是货币之间的价值比较)成为一个重要的前提,不同货币之间的交换比例即汇率问题(一国国别价值与另一国国别价值的比较)出现时,这种一个工作日可能与三个工作日的交换的现实意义与重要性,就被一层一层地掩盖起来了!由此,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自然,只有当我们把这种国际交换关系还原到商品与商品的交换,才会发现或看清决定国际贸易格局的关键因素。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马克思汇率理论的关键论断表示为“一个工作日与三个工作日的交换”揭示出汇率决定的关键因素与决定国际贸易走向的关键判断。如何理解“一个工作日与三个工作日的交换”这一经典论述,成为我们在政治经济学层面上理解马克思汇率利率的关键。

在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下,汇率是国际交换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它既可以受国际交换状态的影响,也会影响到国际交换的状态。从本质上看,汇率反映着劳动生产率的国别差异,受劳动生产率国别差异变动趋势的影响。

“只有对外贸易,只有市场发展为世界市场,才使货币发展为世界货币抽象劳动发展为社会劳动。抽象财富、价值、货币、从而抽象劳动的发展程度怎样,要看具体劳动发展为包括世界市场的各种不同劳动方式的总体的程度怎样。”[21]这一段文字的深刻意义在于,在世界市场上,商品与货币的交换,仍然要遵循价值规律的基本规定,抽象劳动决定价值,但是抽象劳动在多大程度上表现为社会劳动,取决于具体劳动在世界市场的认可程度,这就创造出了在世界市场上的价值决定的规律,即国际价值规律,而在国际交换中汇率所反映出来的基本内涵就是由具体劳动的世界认可程度决定的抽象劳动创造出来的商品的国际价值的比较,汇率变动所反映出来的基本内涵实质上就是两国劳动生产率水平之间的变动关系。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国际贸易格局的决定因素是各国劳动生产率之间的比较关系。因此,劳动生产率在汇率理论中的地位就成为理解不同汇率理论的一个关键因素。

2.具有代表性的汇率理论:汇率理论的发展脉络

重商主义的汇率理论、经济学家的汇率理论、国际借贷说、购买力平价说、汇兑心理说、均衡汇率理论、利息平价理论、凯恩斯主义的汇率理论、最适度货币区理论、新凯恩斯主义的汇率理论、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资产组合平衡理论等。诸多有关汇率的思想,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汇率的认识。

(1)金本位制时期的汇率理论贡献

中世纪的汇率理论。14世纪初,法国学者亚历桑德罗就指出汇率的变动主要受风险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伦提乌斯·罗道尔波利斯的公平评价理论认为,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的供求关系

重商主义的汇率理论。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唯一的财富,主张多出口少进口,以防止货币的流出,因此十分关注影响商品进出口与货币输出与输入的汇率问题。代表人物包括梅林斯、米塞尔顿和托马斯·孟。梅林斯在17世纪初提出了所谓的“货币供应论”,认为汇率是一国货币表示另一国货币的价格。如果英国货币可以用另一国可兑换的货币来表示,当外币较为稀缺的时候,该国货币价格就会下降,而外币价格就会上升。他认为,汇率应该稳定一个所谓的铸币平价的适当水平上,为此,主张实行外汇管制,以防范投机行为对汇率的冲击。米塞尔顿认为导致英国货币流失的原因并不是铸币的贬值和所谓的投机行为,而是当时英国巨大的贸易逆差,这种贸易差额引起了外汇交易和铸币的流动。他的理论被称为贸易差额论。托马斯·孟认为只要保持贸易上的顺差,商品的输出和货币的输出是一样的,因为贸易顺差会把货币带回国内来。同时他还认识到供求是影响汇率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经济学家的汇率理论。包括洛克、大卫·休谟、约翰·穆勒和马歇尔的汇率理论以及戈逊的国际借贷学说。洛克的汇率理论基于其货币数量论,认为汇率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两个国家各自拥有贵金属的多少,一是两国之间的贸易平衡状态,即贸易差额的大小。洛克据此还分析了贸易差额影响汇率的四个因素,包括应收货币量的大小,货币流动的难易与危险程度,保存在国外的危险程度和国内对资金需求的状况。大卫·休谟提出了“铸币点机制理论”,即在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上,商品价格随货币数量变化发生严格的正比例变动,从而认为汇率取决于国际收支,国际收支逆差使一国货币汇率下降,超过一定限额(即所谓的铸币点)就会引起黄金的输出,触发调节国际收支的铸币行为,降低物价,刺激出口。约翰·穆勒认为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变动可以调节贸易收支的差额。马歇尔则是第一个把引起货币贬值的国内因素与国外因素加以区分的学者。戈逊的贡献在于第一次系统的外汇理论即国际借贷学说。认为汇率变动主要取决于外汇市场上外汇资金的需求与供给,这种供求来自国与国之间的借贷。利率的变化引起国际资金的流动,进而影响即期汇票的价格,从而影响汇率。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戈逊把汇率理论第一次系统化之后,汇率的变化已经与之前探讨的两国间生产与贸易行为的关联性渐行渐远,国际借贷说把汇率纳入我们今天限定的金融理论中去了。

马克思汇率理论(把马克思汇率理论排列在这里,有侧重其金融理论方面的意思)。汇率变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只要会引起现金形式的对外支付,都会影响一国的汇率波动。在马克思看来,汇率是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外汇价格,是两国货币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两国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之比,并探讨了汇率运动规律性现象,即汇率通常都不会与货币平价一致,而是围绕着货币平价在一定限度内波动。这一限度的最高界限表现为货币平价加上黄金的运输费用,最低界限表现为货币平价减去黄金的运输费用。高于高限,黄金就会流出;低于低限,黄金就会流入。货币平价的变动会影响汇率的变化,一是一国货币的贬值,另一个则是在互相通汇的两个国家中两种金属货币的价值相对变化通过两国货币平价的变动而影响汇率。而一国货币的贬值则来自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发行货币的政府信心下降,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需要量,国际收支逆差对黄金的特别需求。

至此,在各国普遍实行贵金属本位制尤其以金本位制最为典型的实践中,形成以上诸种理论。在这种制度背景下,两国货币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被普遍认为是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或可称之为铸币平价论。各种学说的差异在于对汇率变动的解释。其中独树一帜的是马克思在解释汇率波动的规律时,指出了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之比,尤其是在汇率与国际贸易活动的关系方面(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早先部分对马克思汇率理论贡献的探讨中),具有划时代的深远意义。可以看作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在解释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延伸。

(2)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的汇率理论贡献

戈逊的《外汇理论》一书开始了系统阐述外汇理论的尝试。把汇率的决定归结为对外国货币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当一国对外收入增加,对外支出减少,外币的供给超过外币的需求,本国货币将会升值,反之则贬值。在外币的供给与需求方面受到两国国际借贷关系的支配,因此国际借贷是汇率变动的主要决定因素。瓦尔拉运用一般均衡方法分析了汇率决定问题,并给出了汇率均衡的条件,即当一国对任何另一国的汇率等于这两个国家各自对任何第三个国家的外汇之间的比率时,就可以实现汇率之间的全面平衡,而这种平衡是可以通过套汇行为得以恢复的。

阿夫塔里昂(法国经济学家)在《货币、物价与汇兑》一书中,根据边际效用价值论对汇率的决定与变动进行了解释。与戈逊的相同之处在于,汇率取决于外币的供给与需求方面,但是阿夫塔里昂增加了对个人对外币需求动因上的解释,提出了来自于对国外商品的欲望,这种欲望是由主观评价决定的,而市场评价是所有个人评价的综合,并对外汇的均衡价格带来影响。欲望是使外币具有价值的基础,主观评价是外币价值高低的决定因素。即所谓的汇率决定的效用原理,也称为汇率的主观评价理论。

卡塞尔(瑞典经济学家)有关汇率的基本思想在于,对外币的需求动因来自于其在发行国所具有的购买力,因此,货币的价格取决于其对商品的购买力,两国货币的汇兑比率是由各自具有的购买力比率决定的。汇率的变动在于购买力的变动,购买力的变动在于物价的变动,因此,汇率最终还是由两国物价水平比率的变动决定的。这就是所谓的购买力绝对平价理论,汇率是本国与外国货币购买力或物价水平之间的比率。不久之后卡塞尔根据一战之后各国通货膨胀的现实修改了购买力绝对平价理论,把不同国家货币购买力之间的相对变化认定为是影响汇率变动的决定性因素。因而构成所谓的购买力相对平价理论。值得关注的是,有分析认为,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从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来分析汇率决定的,但是,当这一理论把物价水平或通货膨胀作为影响购买力的基础,说明它充其量也还是仅仅触及价值影像的边缘,而没有抓住价值量的关键。

凯恩斯汇率理论的特点在于抛开了传统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决定理论,从投资或资本的角度考察了汇率问题。如果说,在凯恩斯之前的各种汇率理论,还多多少少带有或强或弱的贸易色彩,那么,从凯恩斯开始,汇率决定理论就主要研究在国际资本流动前提下的汇率决定问题了。不仅仅把货币看作是一定的购买力,汇率看作是两种购买力之间的比较,甚至无视这些,而是把货币看作是资本,在对汇率理论的探索中选择了另一个视角。由此,凯恩斯构建了古典利率平价理论,认为汇率从本质上是两国货币或资产的相对价格。投资者通过利益比较,选择在国内或国外投资,形成对外币的需求和国际资本流动。远期汇率理论解释说,远期汇率决定于短期存款利率,围绕利率平价波动。经过后期的发展,凯恩斯主义的汇率理论表述为,市场汇率是一种价格,由市场供求双方的力量决定,外汇的供求是派生的,是由国际收支尤其是商品和劳务收支引起的,汇率实际取决于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阿尔吉的努力,形成了新凯恩斯主义的汇率理论。他认为,均衡汇率水平是由本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货币工资率、外国的国民收入、价格水平、利率水平以及对两国货币汇率预期等因素决定的。

约翰逊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创立的货币主义汇率理论,在一系列严格的假定条件下,如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高效的商品市场和高效的外汇市场,给出了一系列有关汇率变动的结论:当一国货币存量增加时,本国货币汇率下跌;当一国实际国民收入增加时,本国货币汇率上升;当一国名义利率上升时,本国货币汇率下跌,当外国货币供应量上升时,本国货币汇率上升;当外国国民收入上升时,本国货币汇率下跌;当外国名义利率上升时,本国货币汇率上升;本国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降,本国货币的汇率上升;外国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降,本国货币的汇率下跌。

资产组合理论综合了凯恩斯主义汇率理论侧重实体经济以及货币主义汇率理论侧重货币因素对汇率决定和变动的影响,把汇率决定看作是由货币因素和实体经济因素诱发的资产调节和评价过程共同决定的。出现了所谓的弗兰克等人的资产市场说,多恩布什等人的资产组合说,托宾等人的流动资产选择论等。总之,资产组合理论认为,不同资产之间并不具有完全的可替代性,存在着资产收益率上的差别,把资本分别投在不同的资产上(本国货币、本国债券和外国债券),形成某种组合。汇率表面上看是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实际上是以两国货币计值的各种资产的相对价格,汇率就表现为是由在两国资本流动过程中有价证券市场达到的均衡状态决定的,所有能够影响资产收益率的因素都会通过影响证券市场上资产的组合,决定汇率水平及其变动趋势。

3.马克思汇率理论与购买力平价学说

之所以把购买力平价学说单独拿出来与马克思汇率理论做比较,是因为似乎可以从购买力平价学说的分析思路中看到一些与马克思汇率理论在解释国际贸易格局方面共通的东西。

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在1922年出版的《1914年以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中,以比较成熟的形式提出了汇率决定的购买力平价学说。其主要观点在于: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是决定汇率的基础,汇率变动是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变化引起的。

(1)汇率决定因素的层次差距

购买力平价学说的关键假设限制了分析汇率决定的层次。购买力平价学说的分析有诸多假设条件,包括国际贸易必须完全自由,所有商品价格均呈同幅度变动,物价为影响汇率的唯一因素,影响购买力的因素只有货币数量,所比较的两个国家在劳动生产率水平上是相同的。可以说,劳动生产率处于同一水平这一假设决定了购买力平价学说在解释汇率决定因素的层次上的特征,即购买力平价学说在分析汇率决定的问题时,不是在基础性因素的层面上进行的探讨,而是把探讨的层次局限在价格层面上。购买力平价学说却重点强调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是决定汇率的最基本的依据,其探究决定因素的层次局限于价格层面上。表现在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中,是指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均衡汇率等于本国与外国货币购买力或物价水平之间的比率;表现在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中,是指两国货币的汇率水平将根据两国通胀率的差异而进行相应地调整。不论是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还是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比较的都是货币的购买力或物价水平或通胀率,都是在价格层面上判断货币的价值,并以此推定汇率水平的位置。

马克思汇率理论在探讨汇率决定问题时,以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为基础条件,反映出两国间经济决定力量的根本性因素。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在商品价值层面上,直击两国间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的相对关系。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如果商品价值量既定,则两国纸币购买力的差异实际上代表了两国货币所体现的价值量的差异。而实际上,这一推论要打一个折扣,因为,商品价值量在商品价格上的体现还要考虑其他一些因素,比如供求关系、市场竞争状态,按照一般经济学理论的概念来说,还有偏好的影响。按照直击的思路,考察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生产率在两国之间的差异,则明显地更加深刻。

购买力平价理论并非一无是处,恰恰相反,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它在解释汇率决定方面,较其他学说的解释更为贴近现实,把物价指数与汇率水平联系起来,研究思路相对简单明了,对指导国际投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长期汇率走势的预测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法。

(2)汇率链条位置的差距

从交换过程的发展脉络来看,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分析在汇率链条中的位置已经进入所谓的“商品-货币”的对立环节。

交换过程的发展脉络可以划分为,商品与商品的对立与互换,商品与货币的对立与互换,货币与商品的对立与互换,货币与货币的对立与互换等多种发展形态。在商品与商品的对立与互换中,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交换过程才有意义,所谓的物物交换,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的交换。在商品与货币的对立与交换中,从卖方的视角看,是使用价值与价值即一般等价物的交换;在货币与商品的对立中,从买方的角度看,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交换。在货币与货币的对立与交换中,似乎是一种毫无意义的经济活动,其中既没有使用价值的参与,价值与价值的等价交换也难以理解。但是,如果把视角放在全球即国与国之间的交换过程上,货币与货币的对立与交换实际上是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的对立与交换,是代表着不同国别价值的货币之间的对立与交换。在全球技术背景下,这两种不同的货币所代表的不同国别价值已经通过了国际价值的转换,于是这两种货币之间的对立与交换就变成了所谓的汇率过程。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分析的特点来看,它似乎更多地是从需求端即从货币与商品的对立与交换过程来看待汇率问题。在理论的运用上或者说在交换过程的发展形态上,已经把商品与货币的对立颠倒了过来,进入货币与商品的对立环节。这种颠倒具有重要的意义,就像马克思在分析货币的产生过程中所分析的那样,商品与货币的对立,是货币在发挥价值尺度的作用,衡量某一商品的具体的价值量,而货币与商品的对立,所表现的是货币可以交换到的商品。这些商品系列是无穷尽的,而不是某一具体商品,货币是社会财富的表象,是一般等价物,可以与任何商品对立。这样一来,这种对应关系的转变,在国际贸易的语境中,就使货币与之对应的商品的来源即贸易品的特征被彻底忽略掉了,货币所对应的商品是贸易品也好,是本国生产的商品也好,都无所谓了。这种对立,通过两个对应国家中的货币所具有的购买力水平差异所揭示出来的汇率,变成了对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所具购买力高低的评价,是一国货币在另一国花费能力的折射,是货币之间的比较,也就是当前汇率给人们诸多假象的比较。商品作为贸易品的特征被取消了,离开用劳动生产率所决定的汇率水平的本源解释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决定汇率的是两国贸易品之间在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异,对这一核心的关注已经被遮掩起来。

在交换发展过程的链条中,不同的环节或阶段代表了不同的对立关系:商品-商品,商品-货币,货币-商品,货币-货币,正是在这种阶段的推进与对立关系的演化,使得劳动生产率这一决定贸易发生与发展的关键因素逐渐被掩盖起来,最终表现为货币与货币的对立与交换即所谓的汇率问题。货币与商品的对立(表现为购买力平价)较之货币与货币(表现为汇率)的对立更易于理解,更接近本源;但是与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所反映出来的劳动生产率的对比,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比,国别价值与另一国别价值的对比,增加了繁复的外表,离开问题的本质有一段距离。交换过程的发展形态升级,增加了迷幻的色彩,本源的东西被一点一点地掩盖起来,当然这种掩盖并不是人为的结果,不是谁想要掩盖就掩盖得了的,而是一种客观经济发展的进程,这一进程的纷繁复杂遮蔽了人们的视线。

把商品与货币的对立与交换过程的形态变化作为考察汇率变动的基本对象,汇率与国际贸易活动链接的关键。相当一部分汇率理论更多地是侧重在国际资本运动的层面上考察汇率的运动,基本上属于国际金融或国际资本运动的分析范畴。当然,我们不能分割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但恰恰是从纯贸易理论的角度来探索汇率的运动规律,才能够认识并清晰地看到马克思对汇率运动在于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变动这一本质原因研究的深刻含义。

(3)汇率本质的差异:购买力平价还是劳动生产率对比

作为对汇率本质的阐述,或可能会是一句极为简单的话。马克思汇率理论的精髓把汇率描述为,一个工作日可能与三个工作日的交换。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描述,却恰恰切中了汇率的关键,或者说,是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待汇率的关键!我们今天在学习掌握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的过程中,在把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用来解释现实世界贸易格局的时候,恰恰就需要这种看似简单却十分深刻的描述。

马克思的汇率理论植根于其国际价值理论之中,是一国国内价值被国际认可的过程,决定了汇率是由商品与商品的价值比较,走向商品与货币的比较和货币与商品的比较,继而走向货币与货币的比较。这一链条的完成是现实交换过程的拓展,同时也是马克思汇率理论的论证过程。可以说,只有把这个交换过程从前面的环节推向后面的环节,再从后面的环节推到前面的环节,在反复逐层的分析中,才能看到马克思“一个工作日可能与三个工作日交换”在汇率形成机理中精辟思想。

就国际贸易活动而言,“一个工作日可能与三个工作日交换”是就同一商品在各国劳动生产率高低不同格局下的观察,现实中的选择是各国会在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生产上向专业化发展,形成商品生产的国际分工格局,分工格局的变迁与形成就构成国际产业的转移过程,这种分工与转移是与贸易互为因果的;继而,“一个工作日可能与三个工作日交换”成形于就不同商品在各国劳动生产率高低不同所做的观察,这种交换的现实构成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

尽管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讨论汇率不能仅仅限于其所涉及的贸易关系,还需要考察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决定的影响。这与本书所考察的内容并不矛盾,即作为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是应该有所侧重的。如果本书的选题是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或金融理论,那么,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决定的影响就不能不加以重视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