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经济历史性跨越的重大贡献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经济历史性跨越的重大贡献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中叶,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尝试,终于清除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畸形经济的遗迹,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是20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历史性的跨越。此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在探索创新中不断完善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时代梦想,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崭新课题。在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更为艰难,因为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畸形经济,新中国成立后要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必须首先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20世纪中叶,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尝试,终于清除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畸形经济的遗迹,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是20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历史性的跨越。正如胡锦涛所说:“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间,我国就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和文化基础,这在世界的发展史上是罕见的。”[1]值得警惕和深思的是社会上有一些人借肯定改革开放30年辉煌业绩而否定前30年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经济历史性跨越作出的重大贡献,这是不容忽视的错误思想倾向。

一、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思想形成的历史轨迹

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首先面临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思想是在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形成的。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工业化的重要性:“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2]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3]不言而喻,这在实际上已经蕴含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思想,只不过没有形成明确的论断。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际上,新中国处在美帝国主义强加的战争威胁中。就国内而言,当时年轻的共和国面临的是一个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非常薄弱的极其落后的农业大国。其中仅有的一点重工业也多为帝国主义在中国设立的修理厂及为其提供廉价原料、半成品的矿山和工厂。我国没有真正的机器制造业,也没有现代化的国防工业,钢铁工业也非常薄弱。当时,以人口平均计算,我国人均拥有的钢为1.7千克,原煤114.1千克,石油0.6千克,电11度。“随随便便地在破烂摊子上建设高楼大厦,那是不稳固的,必须先打好基础才行”[4]。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为打好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迅速实现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从革命战争转到国民经济恢复工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仅仅三年时间,到1952年,我国的经济状况基本好转,国民经济全面恢复并达到或超过战前最高水平。面对巨大的成绩共产党人并没有骄傲放松,毛泽东清醒地指出:“同志们要知道,中国民族和人民要彻底解放,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而我们已作(做)了的工作,还只是向这个方向刚才开步走。”[5]新中国成立后恢复国民经济和“一五”计划实施的大量实践给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丰富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迪,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1956年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我们必须迅速改变国民经济长期的落后状态,要建立起强大的工业,“就是要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内,基本上建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这样的工业体系,能够生产各种主要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基本上满足我国扩大再生产和国民经济技术改造的需要。同时,它也能够生产各种消费品,适当地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6]这里首次明确提出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目标要求和论断。

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思想的形成是独立自主原则在迈向工业化历程中的第一步和重要体现。独立自主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的三大灵魂之一,是指导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国策。其实质和要义,就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革命和建设事业,信任和依靠本国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否则,无论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取得胜利,胜利了也不可能巩固。同时,我国不能孤立于世界之外,我们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争取外援,特别需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与苏联及东欧国家之间,就关于中国是否需要搞自己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问题发生了意见分歧。那时我国虽然实行的是“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但党中央和毛泽东坚定地贯彻独立自主原则,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党的八大之后,中央明确指出:“任何一个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总要有一点独立的能力,更不用说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太小的国家,原料很缺,不可能不靠旁的国家。而我们这样的大国,就必须建立自己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不然一旦风吹草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支援我们完全解决问题。”[7]这也正是苏东剧变后,我国还能屹立于世界之东方保持社会主义建设持续发展势头的主要原因和重要经验。

此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在探索创新中不断完善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思想。首先,正确理解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的关系。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我国要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在长时期内还需要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援助,同时也需要同其他国家发展和扩大经济、技术、文化的交流”[8]。工业经济是一种协作经济,所谓“万事不求人”的想法,是办不到的。其次,所谓完整的体系,只能是“比较”完整的,不能是完整无缺的。最后,“产量是要高一点,但是不一定很高,这个任务的实现是决定于东西的有无,不决定于是否有很高的产量”[9]

1963年9月,毛泽东在修改《关于工业发展问题(初稿)》时,增写了一段文字,指出:“我国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共计一百零五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由于国内外各种原因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告终以外,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因此,“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10]这是从历史教训的角度进一步阐明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强国的极端重要性。同年12月,毛泽东在修改周恩来向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大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草稿时,又进一步指出:“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的(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11]

而后,中央对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内容和概念又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基本建立一个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国民经济体系不仅包括工业,而且包括农业、商业、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国防各个方面。工业国的提法不完全,提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比只提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更完整”[12]。1964年,三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对建成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时限又提出明确要求,要在1980年以前建成。这样,从党的八大首次明确提出建立一个独立的工业体系,经过不断完善发展,包括从只提出工业体系到与国民经济体系一并提出,再到目标完成的时限,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思想的形成经历了这样一个历史轨迹。

二、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的实践历程和宏伟业绩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在政治上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但经济上的独立尚需时日。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畸形经济,对此毛泽东有一段形象逼真的论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13]要从产业结构和生产力水平上改变这种状态,就必须首先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有鉴于此,还在恢复国民经济时期,毛泽东就指导制定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且明确提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一五六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六九四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地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建立对于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14]并且明确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具体任务:第一,建立和扩建电力、煤矿、石油工业和现代化的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以及基本化学工业并发展机器制造工业。随着重工业的建设,相应地建设发展轻工业和新的中小型的工业企业。第二,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广泛地开展关于保持水土的工作。促进畜牧业和水产业的发展,增加农业特产品的生产。第三,发展运输业和邮电业,主要是铁路的建设,同时发展内河和海上的运输,扩大公路、民用航空和邮电事业的建设。第四,保证市场的稳定。发展物资交流,扩大商品流通。第五,发展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积极地培养人才,等等。“一五”计划期间,国家投入的资金达到766.4亿元,如此巨大的投资力度和建设规模是旧中国所无法企及的。

为保证完成“一五”计划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十分关注经济建设中显露出的矛盾和问题,并进行了切实的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工作。鉴于苏联在突出重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严重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暴露出粮食和生活日用品短缺以及和农民关系紧张的经验教训,我国虽然没有发生像苏联那样的严重问题,但也需引以为戒。毛泽东在听取刘少奇关于经济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后,又亲自听取了中央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56年4月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开宗明义地指出:“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15]在毛泽东看来,只要把这些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的诸种因素进行合理配置,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发挥最大的效力,来为社会主义服务,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就会像民主革命那样,甚至比民主革命还要快还要好地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1956年,掀起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高潮,各族人民劳动热情十分高涨。“一五”计划各项任务的完成初步彰显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表明党的八大提出的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目标要求的落实和实现,为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基础,在一定意义上,“一五”计划也可以说是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计划。

经济的迅速发展凸显出我国农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工业发展的要求。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又急于求成,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重大失误。经过对失误的沉痛反思和深刻的总结,党中央适时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为贯彻落实八字方针还制定了工业、农业、高教、文艺等各条战线的具体条例。20世纪60年代初期随着农业问题的突出和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到来,毛泽东在深入调查研究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重要思想。1962年,党中央把“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确定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以农业为基础,主要是因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农业才能解决众多百姓的生存问题。农业不仅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和主要市场,农业也是发展重工业的重要资金来源,农业的发展可为重工业扩大积累,农业的发展需要大批的农机物资,可为重工业提供广阔市场。因此,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发展重工业可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从长远观点来看,前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少些和慢些,至少基础不那么稳固,几十年后算总账是划不来的。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会使它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16]以工业为主导,主要是因为工业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体部分,是因为其生产具有创造性、发明性和社会化的特点而成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工业的主导作用,实质上是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对国计民生的支撑、改造和引导作用,体现了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带动作用。具体体现在工业主要是重工业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包括轻工业、农业、交通输送提供新的技术装备,提供能源和原材料,起输送血液支撑其生命力的作用。为了贯彻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这种安排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发展总方针在工作上的落实和具体体现。

经过八字方针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的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65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一五”计划完成后的1957年对比,主要工业产品中钢产量增长1.29倍,发电量增长2.5倍,原油增长6.75倍,天然气增长14.71倍,水泥增长1.38倍,教育、卫生、体育也有相当的成就,等等。

从1956年党的八大到1966年5月“文革”前的10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与此同时,这十年中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得到大发扬。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在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17]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是一切正义事业胜利的历史逻辑。即使是在“文革”时期,“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仍然取得了进展。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18]。这样,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虽历经两起两落,但经过艰苦的努力,曲折的发展,1978年同建国时相比,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布局趋向合理的工业生产体系。工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新建和扩建了大批重要企业。许多新的工业部门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评价,原子弹、氢弹的试验成功,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回收,集中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当时所达到的新水平,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提高了国防能力。正如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叶剑英在国庆三十周年的讲话指出:“我们在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

三、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的集中成果——20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历史性的跨越

旧中国经济十分落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中旧式的农业和手工业占90%,现代性的工业只占10%。“这是帝国主义制度和封建制度压迫中国的结果,这是旧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性质在经济上的表现”[20]。没有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便无法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那么我们的国家还是会落后,还要挨打。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极大地改变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畸形的经济发展局面,1978年同新中国成立时相比,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布局趋向合理的工业生产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还形成了巩固的国防体系。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的集中成果,它彻底消除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畸形经济的遗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独立主权国家,政治上独立之后经济上独立的必然路径和重要标志,是20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历史性的跨越和中华民族由沉沦到崛起的立足点。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既是在毛泽东领导下中国共产党通过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实施计划经济取得的巨大成果,同时也是巩固新生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物质基础。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是新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国迈开实质性步伐的第一步,同时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步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和理论文化基础。

这些辉煌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五十六个民族的命运和华夏神州的前途,是20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历史性的跨越。正如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指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21]。这毋庸置疑地表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发展和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有力地驳斥了那种借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犯了错误而否定他在这一历程中的伟大历史功绩,进而否定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共产党光荣历史的错误论调,澄清一些人思想上的模糊和混乱。

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功过是非,认清他尽管在这个阶段犯了错误,但毕竟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历史事实,这是正确认识两个30年关系的关键。我们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对这段历史作出实事求是的公正的历史评价,以正视听。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年第10期)

【注释】

[1]《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35页。

[2]《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0页。

[3]《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0页。

[4]《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7-68页。

[5]《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9页。

[6]《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23页。

[7]《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32页。

[8]《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23页。

[9]《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33页。

[10]《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0页。

[1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49页。

[12]《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575页。

[13]《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9页。

[14]《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10页。

[15]《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16]《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17]《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页。

[18]《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16页。

[19]《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98页。

[20]《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0页。

[2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