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

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以整个人类社会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从人类社会的总体上,即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上,来揭示社会的本质及发展的一般规律。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都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即认为思想动机、国家意志、天才超人、绝对精神等等才是社会本质和基础的,都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它与哲学基本

引入案例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1912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1915年年底,袁世凯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准备元旦登基称帝,年号“洪宪”,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袁世凯的倒行逆施行为,遭到举国反对,各地反袁斗争四起。袁世凯众叛亲离,被迫于1916年3月取消帝制。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历史事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哪些规律呢?

人类社会不同于自然界,社会历史是由有意识的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发展规律通过人的活动显示出来。人生目标的确立和人生理想的实现都不能违背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又要学会运用规律,为自己的人生铺就宽阔的道路。

一、社会与历史

(一)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它既要研究自然界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也要研究社会及其历史的一般规律。社会历史观是整个哲学世界观的重要构成部分。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内涵

社会历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的起源、本质、结构、关系和发展规律等一般问题的观点和理论的体系,是人类对自身相互交往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的理性反思。总之,社会历史观就是人们关于社会现象内在联系和历史发展的总观点、总看法。

社会作为整个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客观的实体性存在。社会是与一定生产力相联系着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所构成的统一整体,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们的总体。跟任何复杂事物一样,社会也有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有其产生和发展的漫长历史。科技创新、生产的发展、朝代的更替、文化的变迁、和平与战争等等各种纷繁复杂、变化万端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吸引着和驱使着人们去思考、去认识、去行动。

生活于社会中的每一个具有思考力的人,由于自身社会地位和价值取向的不同,对社会及其历史现象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同看法和评价,每个哲学派别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体系化的社会历史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整个人类社会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从人类社会的总体上,即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上,来揭示社会的本质及发展的一般规律。

历史观和自然观研究的对象性质极其不同,因而二者相互区别;但是作为对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不同领域的审视,二者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要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就必须把自然观和历史观结合和统一起来。

社会历史观在哲学体系中的地位、作用、意义重大。

(1)社会历史观是哲学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观和自然观是统一的世界观中的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社会历史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制约了整个哲学世界观的倾向和实质。如果没有科学历史观的创立,哲学世界观的最高问题和其他各种问题就不可能得到彻底解决。

(2)社会历史观对社会科学具有指导职能。在历史上,当社会历史观和道德观、国家观等等具体观点浑然一体时,它作为潜在的一般理念体现于各种社会知识和见解之中。随着社会历史观从具体学科中抽象独立出来,它不再代替社会科学各门类去回答具体问题,而是专门作为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发挥作用,成为社会科学的最一般理论基础。

(3)社会历史观对自然科学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社会历史观作为自然科学家世界观的组成部分而影响着他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与此同时,社会历史观还要直接回答自然科学的发展动力、社会建构和社会作用等问题。

(4)社会历史观对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决定性意义。人们的世界观特别是社会历史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支配着人们对生活道路的选择和人生目标的追求,贯穿在人们的生活理想、理念和信仰之中,体现在人们的善恶观、苦乐观、祸福观、荣辱观、生死观、婚姻恋爱观、职业观等等的看法之中。

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历史观是从总体上去思考有关社会历史的带有根本性的一般问题。例如: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什么?社会是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抑或是永恒不变的?如果是变化的,那么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是什么?社会历史的这种变化是否有规律可循?如有规律,按照什么样的规律发展?社会是人的社会,不同的人如人民群众、少数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上各起什么作用?如此等等。可见,社会历史观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内容十分丰富。

在社会历史观的诸多问题中有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一定意义上看,社会历史观本质上是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为基本问题的哲学理论,并以此作为划分历史观基本派别的唯一科学的标准。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构成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物质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宗教、自然科学等相对稳定的意识形态,以及人们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各种变化不定的社会心理,如性别心理、民族心理、地域心理和职业心理等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理由如下:

(1)任何哲学派别不能回避的首要问题。社会上多种多样的现象,归根到底不外可分为两大类:社会物质现象和社会精神现象。人们在表述自己的社会历史观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这两类社会现象及其关系问题。

(2)解决其他社会历史问题的基本前提和基础。其他社会历史问题都是这一基本问题的派生、展开和表现形式,因而它是创立社会历史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3)划分社会历史观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社会历史观问题上有两个基本派别,即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它们之间的根本对立在于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的不同回答。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都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即认为思想动机、国家意志、天才超人、绝对精神等等才是社会本质和基础的,都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4)人们社会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在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就要考虑怎样正确地分析客观情况及其发展趋势,怎样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怎样从现实的社会条件出发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等等,实质上都是在具体工作中处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对这一关系问题处理得正确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实践活动的得失成败。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它与哲学基本问题即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其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哲学基本问题是贯穿全部哲学问题的中心线索,因而必然贯穿于社会历史观中;而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只不过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和具体化。因此,不能正确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也就不可能正确地解决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反过来,若不能正确解决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也就不可能彻底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当然,二者又有着层次上的质的区别,不能颠倒和混淆。

总之,哲学基本问题与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这要求我们:一方面,应该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否认它们之间的联系,就会把二者对立起来,从根本上否认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割裂自然观、思维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差别,否则就会把二者完全等同,否认人类社会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否认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

(二)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的过渡

1.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劳动是人类改造外部自然界、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使自然物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同时改造着人自身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人的劳动一开始就具有社会的特性,无论是劳动的目的、方式,还是劳动潜能的发挥均要受到人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人的本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人成为“人”自身的东西。人和动物一样,都有肉体和依靠物质生活资料而生存的自然属性,但是人之所以成其为人,不在于他的自然属性,而在于其社会属性。动物靠其生理的本能活动维持其生存,人类的生存的根本前提是自己的劳动。构成人的本质的全部因素都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劳动实现和证明人的特殊的本质和力量,它是人类真正的本质活动。第一,人的生命形式是在劳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在人的劳动活动中形成了人的肉体形态,使人类从动物界中脱离出来;生产劳动又提高了人的身体结构和智能水平。第二,“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有意识、有目的的物质生产劳动是动物所不具有的“人的能动的类生活”,劳动使人成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第三,动物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意识,意识是人所独有的。人的意识有感性和理性两种基本形式。动物和人都有感觉,但人的感觉与动物的感觉不同,人能感知动物所不能感知的艺术美、音乐感、社会价值等,造成这种差别的是人的劳动。与此同时,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理性的意识形态更是在劳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使人成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第四,动物没有社会关系,只有维持自己生存和种的繁衍的纯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才有社会关系,而社会关系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因为人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劳动过程中,不仅发生着同自然的关系,而且也形成人与人之间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伦理等社会关系,使人成为“社会的存在物”。

2.劳动是连接社会和自然界的纽带

自然界对人有着毋庸置疑的优先存在性和辩证运动的客观性,它是人类产生的自然史前提和人类生存及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后,就形成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对立。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要和自然界发生密切的联系,劳动就是把社会和自然连接起来的纽带,由此形成社会和自然的统一。一方面,劳动改造自然界,遵循自然事物的运动规律,按照人自己的发展尺度使自然物的形态、结构和属性等发生改变,使自然物朝着有利于人的方向变化发展,转变为人们物质和精神享用的对象,从而使自然界成为人和社会的自然界。另一方面,既然劳动作用于外部自然界,使其向人和社会的需要变化,那么同时人和社会又要以自然环境为前提,这样自然物也反过来反作用于人和社会,制约着社会的发展,从而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也发生着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人为了达到改造自然的目的,就要消耗自身的能量,而人又通过劳动从自然物质中获得能量,将其吸收,以补充消耗掉的能量;人在劳动中获取自然物的大量信息,同时人又将自己的意图以信息指令的形式输送出去,以控制和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的变换,改造着外部自然。这样,在生产劳动中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能量变换和信息变换的双向运动过程中,实现了社会和自然的统一。

3.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从生物进化的视角论证了人是从古猿发展而来的。但是,从猿进化为人不单纯是生物进化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真正从社会历史根源上科学地揭示了人类产生的奥秘。马克思主义认为,从猿到人的转化主要是一个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飞跃的根本性质变,劳动在从猿转变为人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劳动使猿变成了人,在此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又使猿群变成了人类社会,从而使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形成了自然和社会的对立,开始了人类社会自身运动和发展的历史。首先,人类的劳动是从古猿的动物式的本能活动过渡而来的。古猿在直立行走的基础上,运用天然的工具,通过前肢从事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本能式劳动,使猿手变成了人手。制造生产工具才是真正人类劳动的标志,也是人类告别古猿的标志。因为制造工具是一种有目的和意识的活动,此时的人也就能运用自己制造的生产工具从事有目的和有计划的改造自然的劳动,也正是这种劳动活动把人类自身同动物根本区别开来。其次,劳动促进了语言和意识的产生。由于劳动,促进了人类祖先的相互交往,也就有了彼此协调、相互帮助和交流经验的需要,这样就达到了他们之间有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于是人类祖先从发音器官中逐渐发出一个个音节,语言便产生了。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了人脑,开始有了抽象思维能力,有了越来越清楚的意识,人的意识也就产生了。再次,劳动产生了人的社会关系,使猿群变成了人类社会。人类祖先在劳动中,逐渐建立起日益广泛和日益密切的社会联系,从而使猿群的社会联系变成了人类的社会关系,从此开始了人类的社会生活。

物质生产是人类历史的发源地,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历史的出发点和最终源泉。这首先表现在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的生命存在、社会生活存在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人们正是在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基础上,使得自身的生命得以维持,人们也就能够进行政治、科学、经济管理、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其他活动。其次,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的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生产劳动中不仅同自然界发生联系,还产生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人们在生产中先是形成人与人之间最基本和最原始的关系即经济关系,包括劳动资料的占有和使用关系、劳动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以及消费关系等。随着物质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又产生出人们之间的政治、思想、家庭、宗教、伦理等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劳动中建立的社会结合形式,因此物质生产劳动发展的状况不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就不同。

劳动是揭示人类历史之谜的钥匙。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为基本要素构成的复杂的有机体。人类社会虽然同自然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它又有着自身特殊的性质。人类社会既包括以生产方式为主体的物质系统,又包括由社会组织、制度、法律、经济、军事、伦理道德、宗教、文化等构成的社会自我控制系统。与此同时,社会有机体在自身的运动变化过程中有着自己的内在规律。社会有机体的复杂结构、各种要素关系和自身的变化发展规律都是在生产劳动这一母腹中孕育和生长出来的。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丰富多彩的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展开了人类社会由低级不断地向高级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因此,只有把生产劳动作为整个社会有机体形成和发展的终极源泉,才是真正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历史发展的钥匙。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历史唯物论,系统地提出了它的完整学说,正是他们把生产劳动看作是人类社会的真正诞生地。

(三)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是构成社会运动的基本的物质要素,其中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因而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之一。

1.地理环境及其作用

地理环境又称为自然环境,指的是人类社会周围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在内,例如气候、地形、土壤、山脉、河流、海洋、矿藏、动植物分布以及其他资源和能源等。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久的必要条件。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1)地理环境影响生产发展的速度。一般而言,在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大体相同条件下,提供生活资料的天然资源比较丰足,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发展的速度就相对快些,反之就慢些。例如古代“河滨文化”的代表地区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中国等都是比较富饶的地域,号称四大文明古国。自然条件较差的沙漠、寒极等地带社会发展则相对缓慢。

(2)地理环境影响生产发展的门类和布局。平原适于发展农业,草原适于发展畜牧业,沿海适于发展渔业、商业经济,森林地带适于发展木材业等等,从而通过生产影响社会。

(3)地理环境通过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往难易而影响社会。偏远地区,人们因交通不便而增加相互交流的难度,社会发展就慢。反之,人们交往的交通要道,因相互交流接触多,社会发展就快些。

(4)地理环境影响人口素质及其活动方式、生活质量等等。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地理环境,不是自然条件的单纯富饶,而是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自然产品的多样性,从而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并通过人的自然环境变化促使人的需要、能力、劳动资料和劳动方式呈现多样化。

(5)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有着特殊意义。人类自产生以来,做了许多有利于生态平衡的好事,如驯养动物、栽培植物、植树造林、改良土壤和疏通河道等等,但也做了不少破坏生态环境的蠢事。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环境问题,当代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人类严重关注的热点。由于技术的滥用和掠夺性的开发,致使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严重,物种减少,森林毁灭,土地沙化,水资源匮缺,能源日益耗竭,臭氧层空洞,海平面上升等等,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和环境清洁,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在今天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更加重大。

当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的作用是双向的。地理环境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而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也有重要的、有时是决定性的影响。在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中,人类社会是一个引起生态系统变化的强有力因素。自然环境被合理利用的程度依赖于社会本身的发展。因此,人类不仅要利用和改造自然,还要保护自然,使之具备再生能力,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已大大减小,人们可以开发和利用人为的资源。这说明自然和社会、自然和人的关系在相互作用的内容、方式、深度和广度各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胡锦涛同志提出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即“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循环;而且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从事实方面来看,一些自然资源丰富、地理环境优越的国家并不一定最发达,而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并不一定就是自然资源丰富、地理环境优越的地区。有不少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或地区在经济上仍然比较发达。马克思曾经指出,“过于富饶的自然使人离不开自然的手,就像小孩子离不开引带一样”,它不能使人自身的发展成为一种自然必然性。因此,既要看到地理环境的重大作用,又不能夸大这种作用。

2.人口因素及其作用

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

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上同时并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构成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再生产的理论表明,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人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体。社会是人的社会,历史是人的历史。没有人口的生产,当然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历史。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质量和人口迁移状况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口数量、质量和构成是影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没有一定质和量的人口,便不能有一定质和量的社会生产。因此,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而人口的素质和构成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直接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2)人口增长的快慢、居民密度的大小对社会发展也起着有利或不利、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一方面,在需要劳动力的时候,人口过分稀少,生产力发展就会缓慢,反之生产力的发展就可能快一些。另一方面,因人口增长过快过密而成为社会沉重负担时,就会阻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总之,人口的数量、密度与增长速度都有一个限度问题,超过这个限度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人口质量的高低对人们之间的交往方式、社会道德规范、政治民主意识有重大的影响,从而影响社会进步的程度和速度。人口质量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尺度,反过来又对两个文明有深远的影响。

在社会发展中,虽然人口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能把它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理由如下:

(1)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人口密度大的国家和地区,不一定社会制度就先进,社会就繁荣昌盛;反之亦然。

(2)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朝代的兴衰,政权的变迁,某一社会制度被另一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其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无法单纯由人口增长速度、人口数量和构成变化来解释。

(3)人口因素不能说明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变革的原因。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变革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因素造成的,当然也包括人口因素,但不能归结为人口因素,而主要是社会内在矛盾运动所引起的,是社会合力的结果。

(4)人口因素总要受到社会物质生产状况和社会形态的制约。人类进行人口生产和再生产,绝不是单纯的生物学的行为,人的社会性使之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

由此可见,不是人口决定社会,而是社会制约人口,决不能把人口因素夸大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在历史上,19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认为,劳动人民失业、饥饿和贫困的原因不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而在于人口的增长超过了生活资料的增长。于是他说,人口越多必然发生瘟疫和战争。马尔萨斯要求控制人口,使之有序发展,颇有先见之明,他的错误在于过分夸大了人口因素的社会作用,并有意无意地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本质。

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及其作用

在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中,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只能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人类向自然界谋取必要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内部物质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为取得物质生活资料而不断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为了进行生产,人首先必须同自然发生关系,并显示出人们制造和使用某种工具改造自然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构成特定的生产力。同时,为了进行生产,人与人之间还必须按某种形式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并使人和物以特定的方式结合起来。这种在生产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称为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都是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须依赖的两个基本条件。在实际的生产劳动活动中,二者是有机地统一的,相互不可分离。二者的统一就构成一定的生产方式。因此,生产方式既指人们以何种方式进行生产,也指人们以何种社会组合形式进行生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社会生活各种物质条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决定性条件。人通过生产劳动作用于自然并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就改变了人类自身,使人从动物界分化出来,使人类社会从自然界分化出来。

(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为了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为了维持生存、繁衍后代,从事其他活动,首先必须有吃、穿、住、行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为了取得这些生存条件,就必须从事生产。人们获得的物质生活资料越丰富,说明社会生产越发达。

(3)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影响作用只能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才能实现。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所以重要,就在于它们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没有一定的自然条件和人力条件,社会生产就无法进行。但如果没有人类的生产活动,自然环境和人的自然力就不能发挥任何作用,正是一定形式的物质生产,才把人与自然条件联结起来,使人的力量和自然环境的作用由潜在而变成现实。而且,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人们对自然环境利用的状况和人口变化的特点。科技越发达,生产力越先进,资源就越能尽其所用,而且不断更新。

(4)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制约整个社会生活各领域。一定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政治观点和思想观点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的。斯大林指出:“社会的生产方式怎样,社会本身基本上也就怎样,社会的思想和理论、政治观点和政治设施也就怎样。”

(5)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人类对生活资料的追求永不会终止,因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不会永远停留于某一个历史水平上,而是处于不断变革和发展之中。生产力发展了,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生产关系的变化又会导致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发生变革,从而使整个社会由一种形态过渡到另一种形态。

总之,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终极性原因,它体现着社会有机体的本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四)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生目标

历史规律即历史法则,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多次出现的、具有表象相似性或本质共同性的历史现象及其内部和外部的本质联系。揭示历史规律,是人们透过历史表象探讨其深层因果联系,揭示历史发展中普遍性、统一性、必然性的努力的表现;是人们不满于对历史的肤浅描述,并希望历史可以借鉴现实、预示未来的想法的表现。

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是人类历史发展中起作用的基本规律。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阐明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揭示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规律相比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其一,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由有意识的人参加的,社会发展的规律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表现出来的;其二,社会发展不是某个杰出人物个人的作用决定的,而是无数人共同作用的合力的结果;其三,社会历史是通过无数偶然性事件来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事件的背后包含着社会发展的必然性。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一般来说,理想是指人们关于未来的、有实现可能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简言之,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理想作为人们的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现实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在从事任何活动之前,总是在头脑中先有一个蓝图、一个方案,然后按照这个蓝图、方案去行动。在这种蓝图、方案中,既包含了人们对当前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追求,又包含了人们对未来需要的设想和追求。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人对自身现状的永不满足,人对美好未来的探索、想像和不懈追求,便产生了理想——关于未来的奋斗目标。它有三个主要特征。

1.理想具有客观性和超前性

理想不是随意所想,不是同客观世界完全没有什么关系的,理想也不是空想和幻想,或复杂不切实际的想象。空想和幻想虽然在人类认识史上起过某种借鉴和激发的作用,但由于其本身缺乏科学根据,是无法变成现实的。科学的理想应当是对客观现实的超前反映,它同一定的社会实践相联系,具有客观性。而客观性正是科学的人生理想区别于包括宗教在内的一切形式的空想和幻想的分水岭。理想建立在对未来的科学预测基础之上,它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实现。这就是说,一方面,理想从实践中产生,它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想如果背离了实际,就是空想和幻想。另一方面,理想要付诸实践,即使理想符合客观实际,也需要通过具体实践才能得到实现。实践是理想的实现过程。理想再好,不经过实践,也毫无意义。所以,一旦确立了理想,就要努力付诸实践,百折不挠地为之奋斗,理想才有可能实现。

超前性是指理想是对现实超前的反映,它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但超前性不能离开客观性,两者的辩证统一,才体现出人生理想的意义。

2.时代性和阶级性

理想不是人生下来就在头脑中固有的,而是与一定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的,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政治关系的产物。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理想,不同时代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同,社会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不同,人们的理想追求也就不完全一样。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只能把获得较多的劳动产品、克服极端困难的生存条件作为自己的追求,不可能产生用高科技从事生产的理想。同样,在奴隶社会,奴隶们只有反抗奴隶主压迫、向往人身自由的理想,而不可能产生消灭阶级、消灭剥削的共产主义理想。在阶级社会,人们对未来社会的向往和追求,都是从自己所处的阶级地位和经济利益出发,因而理想往往打上阶级的烙印。例如,古希腊的思想家柏拉图曾提出过建立“理想国”的主张。在这个“理想国”里,私有制仍然存在,社会分成僧侣、统治者和平民,广大奴隶没有地位,这实际上是奴隶主阶级的理想。在封建社会里,封建皇帝的理想是他的政权能传到子孙万代,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理想是科举成名、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广大农民从小生产者的地位出发,向往风调雨顺、有清官和好皇帝的太平盛世的理想社会。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的生活目的和奋斗目标是为了取得更多的利润、快快发财。在他们看来,维护资产阶级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才是最“理想”的社会。而无产阶级的社会理想是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3.层次性和多样性

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类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和对未来的追求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理想的层次性和多样性。

就理想的性质划分,有科学的和非科学的、崇高的和庸俗的之别。凡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理想,是科学的理想;反之,则是非科学的理想。崇高的理想,是从他人、从集体、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出发的理想;庸俗的理想,是从个人或小家庭的狭隘利益出发,甚至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不惜损害他人、国家、人民的利益的理想。

就理想的内容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生活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衣、食、住、行、爱情、婚姻、家庭等具体目标的向往和追求。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工作类别的选择,以及对从事某项工作后达到何种业绩的向往和追求。道德理想是人们对做人标准和道德境界的向往和追求。社会理想是人们或社会团体(国家、集体以至整个社会成员)对未来社会制度、社会风貌的期望和追求。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它贯穿于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之中,决定和制约着它们的发展和实现程度,而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又从不同侧面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社会理想。

人生目标应该遵循历史发展规律。人生目标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判断其正误有许多标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看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融合,就会促进和推动社会的发展。青年学生要站在时代的前沿,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结合起来,通过对人生目标的不懈追求,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人生目标和个人成长

人生目标对于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理想是人生航程的灯塔。理想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它一经确立,就会指引着人生前进的方向。特别是在人生重要选择的关键时刻,理想就像大海中的灯塔一样,给人们指明前进的航向。

古往今来,凡是有作为的人,无不重视理想的导向作用,他们在青年时代就确立了远大志向。伟大人物之所以能创建千秋伟业,关键也在于他们有济世救民、安邦定国的远大理想抱负,无产阶级革命家尤其如此。人们常说:“理想是指路灯,没有理想就没有方向。”这是千真万确的。一个人树立了科学的、远大的理想,在人生的旅途中就有了坚定正确的方向,就能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在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开拓前进。

第二,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理想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它可以构成人们自觉行动的动机,成为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精神动力。理想比现实美好,人们为了把美好的未来变为现实,势必遇到种种困难、阻力,为此,就要以坚强的毅力、顽强的斗志、勇于拼搏的精神去奋斗。理想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一种极其强大的推动力量。

伟大的力量是为了伟大的目的而产生的。无数事实说明,一个人有了正确的、自觉的理想信念,他就会矢志不移,锐意进取,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挥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第三,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人们的生活可以划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大方面。物质生活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固然重要,健康充实的精神生活同样必不可少,而理想便是精神生活的支柱。一个人的躯体如果没有“脊柱”的支撑就会瘫痪,同样,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如果没有理想的支撑就会空虚、崩溃。一个人有理想这个精神支柱,就可以使人生更充实,能够在顺境时不骄不躁,在逆境中乐观向上、勇往直前。

理想虽不专属于青年人,但对青年人尤为重要。因为青年人对追求真理、探索人生价值有着强烈的愿望和需求。青年时代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就有了精神支柱,就会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青年学生展望人生,有不同的职业理想,但不管你打算将来干什么,只要你把个人志向与祖国、人民和全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就会成为一个有作为、有价值的人。

很多人小时候都会被大人们问起:长大想干什么?有的人说想当作家,有的人说想当科学家,有的人说想当发明家,有的人说想当医生、教师等。这中间,一些人是随意说的,而另一些人则是自己真实的想法。从小具有的真实目标想法,尽管很模糊、不具体,但会对人生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具有这种想法的人会比较注意理想中人物的爱好、故事、动态、消息,甚至行为举止,以此作为自己的标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的树立和改变。

大多数人的人生目标和理想是在小学、中学、大学学习期间,以及就业后的工作中慢慢形成的。有人说,普通人能有什么人生目标,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就满足了。这可能是相当一部分人的想法。

其实,没有目标本身就是一种目标。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期望平安是福等,就是一种生命状态的目标。所以,人生的目标并不是非要轰轰烈烈、成名成家、惊天动地、出人头地才算是目标。习惯上,人们把人生的目标理解为能够在工作中做出非凡成绩、在事业上做出一定贡献,而忽视了普通人非常现实的人生目标。

人生的目标对人生命运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很多成功人士、名人都对人生目标有精辟的理解。

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说:一个人要想前进和发展,目标是必修的第一堂课。

林肯则说:谁的生活没有目标,谁就会迷失方向。

美国作家丹尼斯·魏特利说:树立目标的最大价值在于可以避免浪费时间,避免漫无目的地瞎干,从而使你能集中精力去达到理想的目标。

立定志向可以成为追求成功的驱动力,主要是因为立下目标有助于排除不必要的犹豫,可全心致力于目标的实现。

还有一位美国人博恩·催西说得更简洁:成功就是目标,其他都是这句话的注解。

爱因斯坦说:在一个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

斯大林有一句名言:伟大的精力只是为了伟大的目的而产生的。同样的意思,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没有目标,哪来的劲头?契诃夫说:活着而又没有目标是可怕的。华兹华斯说: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成为壮举。

胸中没有大目标,一根稻草压断腰;胸中有了大目标,泰山压顶不弯腰。每个人的人生目标的形成原因可能不同,有家庭环境的影响,有社会环境的影响,有自己爱好的影响,还有个人理想追求的影响,或者在学习中慢慢产生等。个人的生活工作目标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个人的理想、志向、愿望、梦想,把目标的实现当作个人价值的实现,用大部分时间,甚至一生的精力去追求它。一个人有了目标、理想,他可以为之付出很多代价,也在所不惜、矢志不渝,而且把它作为一种人生的乐趣,成为生活工作中的一种精神境界。

目标是人生的航标,人们在生活工作中总是看着它,引导着人们前进的方向。人生就像大海上的帆船,尽管风向多变,但却总是朝着一个方向行驶。因为海上有设定的航标,一旦失去航标,将面临迷失在大海中的另一种命运。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条船,没有目标的人就像没有舵的船,总是幻想着什么时候能漂到一个富裕繁荣的港口。但没有控制方向的舵,只能在风流面前听任摆布,听其漂流,结果永远难以到达目的地,漂泊在屡受挫折与打击的大海中。事实上,人与人智力上的差别是很小的,普通人与成功者的区别根本上就在于,普通人缺乏激励自己前进的目标。

每一个人,他的能力素质决定他的现实成就,但是,每个人都有一部分潜在的能力素质没有得到开发,没有被发掘出来,而且往往自己意识不到这一点。如果他的心里充满了美好的梦想和目标,就能驱使自己为目标而奋斗,就能使他激发出潜能,超越自我。因此,每个人要精彩地生活工作,首先必须制订自己的奋斗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步骤。哲学家爱默生说:“当一个人知道他的目标去向,这世界是会为他开路的。”

在一定意义上,目标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目标是一个人生活工作的方向,虽然不能说,有目标的人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但可以肯定地说,没有目标的人,一定不会取得成功。一个人命运的发展趋势,取决于他是否有一个明确的生活工作目标。

是做一辈子穷人,还是做一个富人,有无做富人的目标,决定着他的命运。回过头来看一看富人的发家史,哪一个不是从穷人开始的。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富人,如果没有目标,一个人即使生在富家,也还会最终变穷。娘胎里生出来就是太子的,长大也不一定能当上皇帝。一个是有当富人目标的人,一个是没有当富人目标的人,目标决定了谁能成为富人。

人生必须有目标,你一旦确定了目标,就必须为这个目标付出你所有智力和体力。也就是说,你的生活将围绕这个目标,不断地否定自己,不断地丰富自己。给自己一个梦想、一个目标,并且为这个目标制订出详细而周全的计划,把它埋藏在心中,每天不断地提醒自己,不时检验计划的执行情况,最后就一定能够如愿以偿。

现实世界上有不少人,多才多艺,喜欢许多职业。但是,喜欢并不等于目标,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职业只能选一种,目标方向也只能选一个。什么都想干,是不现实的,目标多元化等于没有目标。今年干这行,明年干那一行,哪一行都不会成功。况且古人也说过“人过三十不学艺”,是很有道理的。在今天,不学艺并不是不学习,“艺”在古人那里也就是现在的职业,也就是30岁以前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职业方向确定得越早,个人职业发展的时间和上升的空间越大,成功的机会也越大。如果一个人到了30岁还确定不了自己的职业目标,还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要想获得人生的成功,恐怕是很难的。

哈佛大学曾经做了一个跟踪调查,在人群中目标清晰高远的人占3%,最终他们成为精英和各行各业的领袖;目标清晰短暂的人占10%,他们是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目标模糊的人占60%,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事业平平;根本没有目标的人占27%,最终其生活很不如意,总是一副怨天尤人的样子。

人生没有目标、没有方向,随波逐流是永远不会达到目标的。只要你立定目标、掌握方向,迟早有一天你会登上成功的彼岸。人生目标的大小与成功的大小是相对应的,大目标大成功,小目标小成功。小富即安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大企业家的,而具有宏伟目标的人,则以目标作为激励自己不断奋斗的强大动力。毛泽东长征到达延安时只有区区7000人马,当年斯诺在延安的窑洞内采访毛泽东,毛泽东谈到有一天要取得中国政权时,斯诺当时压根儿就不相信,以为是天方夜谭。苏联有一句谚语:一个人努力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于社会就更有效果。

生活中经常会把宏伟目标、远大理想与好高骛远混淆起来。二者的区别不用别人判断、评论,主要是在自己心中。很多成功的人开始的时候,都有被别人讥笑、蔑视、误解的经历。是不是好高骛远,只有自己知道。也有些人只会夸夸其谈,而没有实际行动,那是真的好高骛远。所以,对心中的目标有没有付诸实际行动,是判断一个人目标真实性的标志。

当一个人的目标比较大时,实现目标的计划也会更复杂,步骤会更多,任何人不可能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饭要一口一口吃,事情要一步一步做,每一步都是一个小目标,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就会距离大目标更近一步。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马拉松冠军在比赛后的采访中,他说明了成功的原因:“我在比赛之前观察了这里的地形。我把全程分成几个小目标。每到达一个就给心灵一次鼓励,使我坚持到底取得胜利。”人生即是如此,有目标就会有动力,有动力就会有成功。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这就是成功者的告诫吧。

人一生的基本目标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活目标,一类是工作目标。

生活目标是个人生存活动的要求和要达到的一种状态,比如青年人结婚,没有多少钱,但又想买房,买房就是生活的目标,这种生活目标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达到,他们要为此而努力;有人想买车,想出国旅游,也是一种生活目标;包括生育子女、教育孩子、对孩子的期望,都是生活的目标。

工作目标也可以理解为个人的职业目标、事业目标。作家要出好的、有影响力的作品,教师要教好学生,研究人员要出科技成果,行政官员要出政绩,企业家要做大做强等等,都是工作的目标。

工作目标与生活目标有直接的正负向关系。工作上进步快、事业有成的人,收入会比较多,生活中的目标实现也比较快。反之,工作进步慢,生活目标的实现也就比较慢。现在有些年轻人被称作“月光族”,按说收入不少,但生活目标不明确,收入多少花多少,总想着赚大钱后再买房、买车。这样的人工作上一般也会缺乏目标。有这种倾向的人,应该及早注意调整。

常言道,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气的人会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而坚持不懈地去追求,而无志之人经常会给自己树立目标,但又不去努力追求,人生的状态自然会有不同。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有了目标,就会使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有一种说法是挑战极限。人有时候会完成的事情曾经几乎连自己都不会相信。

还有一个东西在人的生命中很重要,就是欲望。目标事实上也是一种欲望。一个人对金钱、对名誉、对友情、对爱、对很多东西都有欲望。这个欲望决定着一个人想做的程度和做成的程度。

需要说明,人生的目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生的目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工作环境的变化,或者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行不断调整,也会越来越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变得越来越具体。年轻时,刚参加工作豪情万丈,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在真正进入职业和工作后,虚幻的豪情会变得越来越实际,逐步知道了实现目标的步骤和自己的具体目标。一个运动员,想当世界冠军,必须先进国家队,进了国家队,先要争取全国冠军,然后才能代表国家去比赛,才有当世界冠军的可能。想按揭买房,先首付,每年还多少,每月还多少,多少年买到手。生活目标和工作目标都一样。

人的生命虽然各有长短,但不管怎样,每个人都有其宝贵的一生。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必须珍惜自己难得的一生,在有限的人生中实现自己的愿望。如果你期望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就必须订下一个明确的目标,以及达成这个明确目标的明确计划。相信你在向它挑战的过程中,会发现无穷无尽的机会,会使人生攀上一个新台阶。

卢梭说:对于整个世界我微不足道,但是我对于自己却是全部。了解真我,能时时保持着这个真正的自己,才能完成上天赋予自己的使命。

三、自我的明确目标

明确的目标是事业的起步。你在事业上能够达到多大的成就,首先是看你定的目标定到哪一步。如果一个人只是想舒舒服服过小日子,拼搏事业无异于痴人说梦。

小阅读

1993年8月7日,在美国加州的“李小龙遗物拍卖会”上,一张毫不起眼的小纸条成为人们竞相争夺的宠儿,并最终以2.9万美元的天价被收藏家买走。这张小纸条究竟有何魅力?其实就是一段简短的宣言:

我,布鲁斯·李,将会成为全美国最高薪金的超级巨星。作为回报,我将奉献出最激动人心、最具震撼性的演出。从1970年开始,我将会赢得世界性声誉;到1980年,我将会拥有一千万美元的财富,那时候我及家人将过上愉快、和谐、幸福的生活。

——布鲁斯·李

李小龙写下这张便笺的时候正是他人生的艰难时期,当时他在好莱坞打拼,前途晦黯不明,虽然出演了几部电影,却都是怪异荒诞的配角形象,随时可能淹没在好莱坞层出不穷的造星工厂中,就如一位影评家说的那样:“一句话,因为李小龙是中国人。不是好莱坞的首脑对李小龙本人有什么偏见,而是美国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如无形的手,窒息了他们的思维。”

1969年1月,李小龙在与李峻九(人称“美国跆拳道之父”)谈论了生平大志和未来前景之后,踌躇满志,用英文在一张长10英寸、宽8英寸的便笺上写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

这张便笺的狂妄之语如果当时被好莱坞的人得知,一定会笑掉所有人的大牙,因此李小龙从来没有将它展示在人前,只有他的妻子小心收藏着,在他身边鼓励他。无论便笺上的豪言壮语有多么狂妄,都不如事实令人震惊。李小龙只凭借了四部半的电影赢得了世界级的声誉,将中国功夫扬名天下,并且让外文词典从此增添了一个新的词“Kungfu”(功夫)。时至今日,在许多外国人的眼里,李小龙就是功夫,而功夫就是中国。

在我们确立人生的事业之前,也要像李小龙一样为自己写下一份目标书。

第一,明确。只有明确的才是目标,随波逐流的是落叶。如果说事业的成就是正中红心,那你首先也得竖立一个靶子。如果有人这里踩两脚,那里动三刀,到头来就什么都没有做好,白白虚度了青春年华。

第二,心底自知,而不是到处宣扬。在目标没有实现之前,宣扬出来只会招来嘲笑和鄙夷,打气是心里的事情,自己激励自己。目标是心底最深的秘密,好比你的财富,财不外露,目标也应该把它深深压在心底,越是深藏的目标越是有着冲破一切的力量。

第三,行动永远是最有力的。说一千道一万,最后还是得落到实处,通过实践才可能实现。图纸上的摩天大厦如果不能建造,甚至还比不上一张明星海报能够让人赏心悦目。

小阅读

跟随唐僧西天取经的白马,回来以后被誉为“大唐第一神马”,功成名就,无上荣耀。其他的马啊驴啊艳羡不已,纷纷要它说说为何这般幸运。白马说:“其实这十几年来,我走一步的时候,大家也都在走一步,大家一样的努力,谁也没有闲着,只不过,我跟随玄奘大师一步一步朝着西天迈进的时候,各位只是在家门口来回打转而已。”

同样的条件,同样的努力,成功与平庸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有无明确的目标。鲁迅先生早就说过,制服敌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