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术道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

学术道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术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学术道德规范与准则、学术道德品质和学术道德信念。其中,学术道德规范是最基础的内容,学术道德品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学术道德信念是影响最为深远的构成部分。因此,学术道德教育就是引导个体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进而每一个个体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构成社会的学术道德风貌。学术道德信念是对学术道德规范形成比较稳定而持久的信仰,并在学术

陈曾燕

【摘 要】 当前学术腐败现象触目惊心,学术道德教育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学术道德教育主要包含学术道德规范、学术道德品质和学术道德信念三个方面的内容。加强个人的修身之道是学术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培养严谨端正的治学态度是学术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合理看待人生得失是学术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 学术道德教育 学术道德教育内容 学术道德教育方法

“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1]学术道德问题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而是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弥漫着浓厚的商业氛围,人们被卷入了一个竞争性的、速食化的、功利性的生存世界中。随着主体性利益的不断扩张,某些时候工具理性逐渐凌驾于价值理性之上。于是,不道德行为和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如今更是扩展到了学术界。如今的学术腐败包括考试作弊、论文抄袭、学术成果系他人捉刀等各种不道德行为。学术界本该作为人类最前沿的智慧探索的净土之一,如今却出现了触目惊心的腐败现象。因此,学术道德教育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道德的内涵

“道”与“德”是分开使用的,它们有各自的含义。道是指人们所走的道路,后来引申为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自然法则以及为人处世、做人的道理。如《易经》:“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儒家认为:“道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而朱熹认为:“道者,日用事物当行之理,皆性之德而具于心,无物不有,无时不然,所以不可须臾离也。”“德”最开始的意义似乎与今日之“德”相距甚远,商朝出土的甲骨文的“德”大多表示站在路口目光向前直视的意思,即目不斜视,行动要正。后来到了周朝,“德”逐渐发展为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的含义。《周礼》:“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德是包含内外两方面:在内需感知领悟它;在外需将这种认识落实于行动中,化为实践。许慎进一步解释说:“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一方面,提高自身的道德修身让自己受益;另一方面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施善予人,使他人受益。因此,道与德相辅相成,大道无言,德是道的载体,是道的表现形式,道通过德表现出来。

春秋战国时期,“道”与“德”开始出现连用,成为一个概念。荀子“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通过学习文化知识,礼仪规范,进而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荀子将道与德连用,并赋予它较为确定的含义,“礼”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的行为规范,因此在这里道德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并需要遵守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它调整着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在《论语》、《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著作中,有大量关于道德理论与行为规范的论述。

道德是人类社会一种特殊的精神现象。在原始社会,还没有出现国家、法律等概念,但是就有了原始道德。道德伴随着人的出现而产生,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它的特定主体是人。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道德的内涵不断地丰富与发展,总的来说,道德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依靠个人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的总和。

(二)学术道德的内涵

学术道德是特定领域的道德规范。从起源上看,学术道德是人们在长期的学术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与不断发展的,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学术道德内容不断丰富。从主体上看,道德制约的对象只能是有意识的人而不能是物,因此学术道德主体是从事学术道德活动的个人。从目标上看,学术道德是为了规范人们在学术活动中的行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维护学术领域的秩序。从内容上看,学术道德包括学术道德规范、学术道德品质和学术道德信念三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学术道德是指在长期的学术活动过程中形成的,通过社会舆论和个人内心信念来调节人们的行为,维护学术秩序的学术道德规范、学术道德品质和学术道德信念的总和。

二、学术道德教育的内容

学术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学术道德规范与准则、学术道德品质和学术道德信念。其中,学术道德规范是最基础的内容,学术道德品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学术道德信念是影响最为深远的构成部分。

(一)学术道德规范

学术道德规范是社会组织根据学术活动需要而提出的,用以调节人们的学术行为的准则。学术道德规范是学术道德知识内容的核心,它决定着学术道德知识的其他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准则和规范是从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和社会成员的现实物质利益中引申出来的,是道德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2]历代先人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关系下对学术活动的思考,形成了重要的学术道德知识。社会成员通过向外部探索和受教育习得学术道德规范和准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主要通过教育途径来习得学术道德规范,人们通过对这些学术道德规范的间接学习,习得相应的学术道德规范。

(二)学术道德品质

学术道德是在学术领域内依靠社会的舆论理论和个体的内在良知来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的总和。学术道德落实到每一个个体的身上就是个人的学术道德品质。学术道德品质是社会学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体现,而社会学术道德也无法离开个人的品质而存在。因此,学术道德教育就是引导个体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进而每一个个体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构成社会的学术道德风貌。学术道德品质是学术道德实践者身上所具备的品格素质,比如诚实、严谨、正直、仁爱等等。我们说某个人具备某种学术道德品质,那么一定是他履行了某些学术道德规范。因此,我们需要在实践中逐渐培养人们的学术道德品质。学术道德品质主要包括意志的独立性、坚定性和自制力。独立性就是要学会调节来自周围人们施加的压力,不随波逐流,坚定内心的学术道德知识与信念,依据自己的认识与信念,独自采取行动,不要轻易为社会或他人不好的行为所影响。坚定性就是长期坚信自身信念的合理性,并为崇高的学术道德理想人格而不断努力奋斗,在诱惑面前不动摇,在压力前面不屈服,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自制力表现在学术活动的全过程中,对外,需抵制各种不良的诱因;对内,需克制自身不合理的欲望,以及被外界不良环境所刺激的愤怒、失望等情感。

(三)学术道德信念

学术道德信念是对学术道德规范形成比较稳定而持久的信仰,并在学术道德实践中自主自觉地去履行的一种意识。道德行为在某些时候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违反学术道德可能会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但是如果没有内化为个人的内心信念,那么单靠外界的力量,这种约束力并不强。当前学术腐败现象如此触目惊心,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人们没有树立稳定的学术道德信仰,虽然知道有关的学术道德规范,但是没有将之内化于心,而且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越过法律法规的边缘,避免法律的惩罚与制裁。比如某教授2013年发表在《黑龙江高教研究》上的《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的表现、归因及策略》与裴立振2009年发表在《泰山学院学报》上的《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的教育根源与对策》具有80%以上的相似度,只是在某些细节上进行了增减。如此大胆、毫无避讳地抄袭,我们不得不说该教授缺乏相应的学术道德理想与信念,作为作者本人不可能不了解相应的学术道德法规。

将学术道德规范内化为每个实践者的自觉行为,这个过程主要通过反思与实践来完成的。学术道德规范如果不进行思考、内化,不与现实的学术实践相结合,那么学术道德规范与准则是流于形式的、空洞的。学术道德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受教育者在学术道德实践中不断地思考与反思,进而内化于心,形成指导个人学术活动的学术道德信仰。

三、学术道德教育方法

学术腐败作为当今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无疑是多种因素共同引发的结果。这其中当然社会的外在诱发因素有一定的责任,但笔者认为作为有意识有自由选择权的个人应该承担着最大的责任。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程度是学术腐败现象发生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对于学术道德建设至关重要。中华民族是一个道德修养高度自律的民族,尤为关注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事实上,中华民族传统伦理文化中就蕴涵着学术道德的重要思想。

(一)加强个人的修身之道是学术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

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一生都在复礼推仁,“孔子之所以谈论仁,是要重新找到价值的基础,一种内在的真诚的力量。当外在规范已经瓦解的时候,只能从内在找到规范的基础。”[3]周礼作为一种外在的力量,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而仁作为一种内在的真诚的力量,能感染净化人们的内心。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所以在孔子那里,仁代表着为人真诚、诚信。儒家特别强调做人要明礼,做事要忠诚,做人要真诚。《易传》里也提到“闲邪存其诚,修辞立其诚”。就是说,一个人要想避免为恶、做坏事,必须心存真诚。比如,如果明知道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是坏事,仍去做,那么他就不是一个真诚的人。儒家特别看重真诚,主张做一个真诚的人,不被外在的各种诱惑所诱导。如果一个人过于看重社会中的各种利害关系,那么就可能偏离真诚的轨道。真诚、正直是避免做出不道德行为的内在价值规范,具有很强的伦理力量。

学术道德教育就是启发人们做一个真诚的人。德性的最高境界是慎独。无论有没有人在场,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这就需要一种真诚的力量,一种由内而外的约束力。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是否偏离伦理道德,是否侵犯他人的利益。“但是很多人受过高等教育,照样不真诚。这说明人是非常特别的生物,一生能发现的事实只有一个——他是自由的。自由有某种内在要求,就是是不是真诚。如果不真诚,他纯粹是生物的一份子,表现出社会达尔文主义。在社会上、学术界也有生存竞争,不真诚的人好比在进行某种实验。如果真诚,他的内在就会产生一种自我要求,一旦达成,内心就会产生快乐。”[4]

道家认为修身不在于养形,而在于养心。“对于庄子来说,生命的鲜活不在于外在的形态,而在于内在的心灵。心灵自由是生命存在的本质。对于养生来说,重要的不在于生命外在形态的保全,而在于内在心灵的淡定自然;换句话说,养生之难,不在于外在形态的无法改变,而在于内在精神的不能自主。”[5]现代社会中,传统价值的割断,多元世界中不同价值的追求,过度的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术的腐败。这些对功名、功利、地位的追求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的牢笼,限制了人生的自由?外在的不合理的追求使人丧失了生命的本质——自由。比如,为了通过考试,学生考试作弊;为了达到论文发表标准,学生甚至教授抄袭、拼凑论文,盗窃别人的劳动成果。人或主动或被迫地卷入了恶性、不正当的竞争之中。因此,尊重本真与本心,不要因为某些外在功利性的目的而造成心灵的迷失,这是道家哲学给现代人最深刻的启示。

(二)培养严谨端正的治学态度是学术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命最好的状态在于学习,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孔子积极向上的生命境界值得后人学习,“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可见,孔子主张每时每刻都不忘记学习,使自己不断成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达到不同的层次,成就自己的生命。此外,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颜回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也一直为古代的知识分子所推崇,他们追求理想,忠于志向,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更不会为了不符合道义的荣华富贵而出卖人格。古人积极的求学态度,只关注学问的见长,而不问生活质量的高低。它启迪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所有人都应该怀着真诚的学习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这不仅是一种学习态度,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不仅儒家的思想值得借鉴,道家也有充满智慧的论述。比如庄子在其《逍遥游》中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水浅,载负不起舟;风不够厚,托不起鹏。做学问的道理也同样如此,它需要一个“积”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不断修养,积攒学识,丰富阅历的过程。只有厚积,而后才能薄发,厚积薄发是一种修养,一种气度。严谨端正的治学态度能够带来知识的见长,学识的积淀,凭借满腹文章,何须通过抄袭、剽窃等不正当的手段来发表文章?可见,严谨端正的治学态度本身对于抑制不道德的学术行为就起着一定的作用。

(三)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合理看待人生得失是学术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

儒家以注重道德教化而闻名,它的思想核心是“居仁由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可见,在孔子看来,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自己应该做的事,这些事必须是符合道德要求的,如果出于非道德的考虑,那么就属于不义的行为。但是,现实生活中“义”与“利”往往是相对立的,儒家非常鄙视为了个人利益而做出不道德行为的人。真正的人应该是有“仁”有“义”的人,做他应该做的事,履行他应该履行的社会义务。孔子曾经有这样的感慨:“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学而》)人之为人的根据就是人有意识,能够自我反省,常常注意自己的缺点,时刻提醒自己改善。人生要想过得有意义,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必须实践德行修养,必须追求人间正道。事实上,儒家倡导的“仁”并不玄远,并不高深,无非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行仁就是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在学术界,如果每个人在写论文时,都站在公正的立场,试想自己的劳动成果被他人无端窃取的心理感受,都能以自己的内心体验来揣度他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每个人的智力成果自然就能得到大家的尊重。

道家尤其注重人的内在精神世界。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老子·第十二章》)可见,在老子看来,人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内心,如果当你的身心全部在向外扩张,一心向外观望、向外征服的时候,你如何能注意到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如何发现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呢?因此,人要学会拒绝外界纷纷扰扰的诱惑,忠于自己的内心。庄子甚至提出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的至高境界,它主张忘怀功名利禄,与自然天地融为一体。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要求也不完全赞同这种太理想化的做法。但是,学术界的人如果能习得这种不沉迷于功名的束缚的超然态度一二,我想学术腐败现象将会减少很多,学术清明之风有望来临。也就是说,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自行打开社会或自己背负的精神枷锁,怀着一种淡然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安顺自然,不抄袭,不剽窃,用自己的真情实感、真才实学去谱写属于自己的文字,自然就不再会去弄虚作假。

可以肯定地说,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是道德体系形成的土壤。学术道德作为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离不开传统文化这个母体。因此,学术道德建设要善于把握与传统民族文化整体的内在联系,以民族文化的形式进行。我国传统文化中留下了许多关于道德建设的宝贵遗产,对当前学术道德建设问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儒家与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是对中华民族产生巨大影响的两大流派。它们虽然过于夸大了道德修养的作用,但是注重内省的修身观对当前的学术道德教育显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这正是本文以儒道两家思想为思想史依据进行学理阐述的理由之所在。

【作者简介】 陈曾燕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

           浙江杭州310028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傅佩荣.论语之美[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3]李振刚.生命的哲学——《庄子》文本的另一种解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张践.德性与功夫——中国人的修养观[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5]刘明亮.大学生学术道德现状和教育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9).

[6]戎华刚.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的内部动因探究——基于18所高校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

[7]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田广林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9]魏则胜.道德建设的文化机制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10]杨守建.中国学生腐败批判[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11]王国轩译注.大学论语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10.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5.

[2]张践.德性与功夫——中国人的修养观[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31.

[3]傅佩荣.论语之美[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5.

[4]傅佩荣.论语之美[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141.

[5]李振刚.生命的哲学——《庄子》文本的另一种解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9:4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