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存教育的内容与途径

生存教育的内容与途径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生存教育就为大教育,要延续在人的整个一生。生存教育的内容就是通过开展与生命保护和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向受教育者传授相关的生存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提高受教育者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存态度,在常态状态下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在非常态状态下得以保证生命安全。

二、生存教育的内容与途径

作为自然实体,人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有一个在母体内孕育,出生,成长,成熟,衰老,死亡之生命历程。但人的社会性又决定了人必须依靠教育完成社会化的出生,以适应人类的群居生活。由此,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自然与社会的双重挑战。为了生存延续,人类一方面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与大自然作斗争,以获得衣食住行必需的生活资料;另一方面必须将群体的经验智慧传授给下一代,使其学会并掌握与他人相处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由此循环往复,使得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发展。人类成为生存于自然界的主体,营造社会生活的主体,创造社会文明的主体。因此,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具有永恒性。教育的生产性、生活性、公平性是教育的根本属性。人类早期的教育就是生存教育。只是到了近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工业革命的出现,生产工艺的专业化和生产过程的复杂化,要求劳动者必须接受一定的学校教育,经过专业的培养与训练才能进入劳动过程以获取生存所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由此,有了学校教育与生活教育、生产教育之脱离。人的一生划分出专门的学习期、工作期。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要求人的一生活到老,学到老,强调教育要为人的现实生存和发展服务,生计教育、生存教育、生命教育就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可以说教育的根本使命和最终目的就是培养人,完成人的社会化过程,由此使我们的下一代学会生存,很好地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提高适应力、创造力、生产能力和生活能力,应为我们所追求。因为工业文明所建立的技术主导模式,已导致了极端的技术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人类在获取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和生存危机,过度消费、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口过剩、饥饿、暴力、战争等世界危机已残酷地摆在全人类面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需要全人类携起手来,共同应对。作为人口大国,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在2020年建成人力资源强国。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注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关注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就必须开展生存教育,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生存,学会在危急情况下生存,在压力下生存,在集体中生存,在逆境中生存,这是教育发展所必须,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所必须。

“生存”的定义为保存生命。人类要生存和发展,社会要延续和进步,必须以保全人类的生命为前提。由此,生存教育就为大教育,要延续在人的整个一生。生存教育的内容就是通过开展与生命保护和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向受教育者传授相关的生存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提高受教育者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存态度,在常态状态下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在非常态状态下得以保证生命安全。即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习得和掌握高超的生存能力。学校开展生存教育,主要通过专题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来展开,依托体育、科学等相关学科,开展有针对性地教育活动,利用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有关生存知识的普及与宣传,适时进行必要的专项技能训练和模拟仿真学习,提高学生的生存意识和逃生技能。

生存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和生存能力,树立科学的生存价值观,即懂得尊重、珍惜生命。只有较强的保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重视与他人和睦相处,与环境和谐发展,养成科学的人生观、积极的生死观、和谐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才能积极接受挑战,勇于面对挫折,不断进取,快乐生活。

生计教育实施的途径多种多样,可渗透于德育、生物教育、地理教育等学科教育之中,也可结合体育、郊游、登山等活动进行,由生命价值的教育、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教育、生命安全的教育、防止暴力伤害与犯罪分子斗争的教育、良好的心理品质的教育等重点教育所组成,着力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和能力,独立精神和自理能力,进取精神和自救能力,团结精神和互助能力,塑造优良的个性品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