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地区经济结构不合理,东中西地区之间、沿海和内地之间发展严重不平衡,也是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1.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必要条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益明显。企业经济效益差,产品过剩,就业矛盾突出等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几乎都与经济结构不合理有关。因此,我国经济已经到了以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发展的阶段,其中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关键。所谓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的产业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它对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基础地位脆弱,工业内在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且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关系不协调。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对于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对于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企业为主体,并注重资本、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机结合,着力从以下五个方面优化。

第一,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的先导产业,近年来我国的信息产业也以2~3倍于GDP的速度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大国。今后仍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的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第二,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应集中力量有选择有重点地推进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等高新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形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第三,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目前传统产业依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所在,应积极改造和提升,使其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市场空间,增强国际竞争力。要加快发展关系国计民生、涉及国家经济安全、为国家重点建设服务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通过必要的技术引进和改造,加快自主化进程,为各行业提供先进和成套的技术装备。

第四,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开放的20余年,我国基础设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瓶颈制约状况仍没完全消除,今后要在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保证质量,突出重点地加强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今后要加快发展信息、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社区服务、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同时改造传统服务业,提高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2.地区经济结构协调发展

地区经济结构不合理,东中西地区之间、沿海和内地之间发展严重不平衡,也是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央就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具体国情决定实施区域经济政策。1988年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的发展,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时候,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内地发展,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在这个战略构想的指导下,东部沿海地区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同时也带动了西部的发展。但这也使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扩大,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1999年9月,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

2001年3月,西部大开发列入国家十五计划纲要,成为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我国实施西部开发的地域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市区,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71·4%; 2001年人口3·64亿人,占28·6%;国内生产总值18245亿元,占17·1%。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但经济相对落后,生态环境恶化。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西部开发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大工程已全面启动,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教和人才开发力度加大,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

实践证明,西部大开发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改善各民族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环境,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有利于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边疆巩固。因此,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经济、政治和社会意义。

党的十六大又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新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明确提出:西部开发要打好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用好各类人才;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需要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量力而行、统筹规划、科学论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基本方针,争取到21世纪中叶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民族团结、山川美的新西部。

3.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关键之一还要使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粗放型增长方式,是指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来实现经济增长。这种增长方式的实质是以数量的增长速度为中心。集约型增长方式,是指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实现经济增长。这种增长方式的实质是以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为中心。

在过去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形成了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如今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关键在于依靠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经济运行机制:一是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二是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三是形成有利于市场公开竞争的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要求是,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到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也就是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到底要加快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