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思路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思路

时间:2022-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性措施。结构调整应有战略性的大思路,要放眼于21世纪中国经济和国际经济发展与竞争的大趋势和大格局。因此,要把城市化作为我国今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这是国内和国际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目前这一结构调整,中央已形成决议,关键是视经济发展形势和社会承担能力择机而行。目前沿海地区经济与中西部经济发展已有较大差距。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思路_对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若干思考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性措施。结构调整应有战略性的大思路,要放眼于21世纪中国经济和国际经济发展与竞争的大趋势和大格局。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时提出,当前面临的经济结构调整不是暂时性、局部性的调整,而是战略性的调整。这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在结构调整的实施中,政府的作用往往过多地倾注于具体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中。其实,产品结构的调整、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以及一些产业结构的调整,应当交给市场去完成。政府只需要出台政策法规,制定竞争规则,创造公平环境,加大对违规的监督和惩罚力度。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关注更多的应该是加强基础产业,振兴支柱产业,培育先导产业。即使是对这些需要支持和扶植的产业,应将有限的资金和力量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在一个时期攻破一个难关。如“七五”、“八五”时期集中力量进行轻工产业和基础产业的调整,就是成功的例证。在面向21世纪的未来,政府对结构调整的思路,要跳出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框框,理清战略性的思路。

一、进行“二元结构”调整

从国内经济长期发展的需要和消除扩大内需深层制约因素出发,必须解决工农两种生产方式、城乡两种生活方式的“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的矛盾,即进行“二元经济”结构的调整。这应该成为制定我国21世纪发展的重大经济结构调整战略的出发点。它的实质是农村人口城市化这一我们不应该回避也不可能回避的发展观问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能和广阔空间。没有理由怀疑我国未来的发展速度,关键是政治、社会的稳定和经济政策的正确。因此,要把城市化作为我国今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重头戏。以城市化发展带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十五”时期)的经济发展,以“二元经济”结构调整带动中国21世纪经济的长期发展。当然,作为起步,可以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辅之以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制的配套改革。

二、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

从21世纪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和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来看,必须下大力气发展高科技产业,即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以迎头赶上21世纪新科技革命的浪潮和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否则,我国将又一次失去历史性机遇而被发达国家远远抛在后面。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如“十五”时期),最紧迫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加快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大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传统产业与信息产业的接轨,发展电子商务,改变传统的结算与运输方式等。

信息技术产业,特别是互联网,为中国与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相对平等的起点,从而为我国加速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至少可以缩短与其发展的距离,以使我国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赶超。面对这一难得的历史契机,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并立即付之以国家战略的主要地位,而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探讨和媒体的炒作,否则必将与高速发展再一次失之交臂而愧对国家、历史和子孙后代。我们知道,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60年代美国对信息技术的投资只占美国企业设备投资的3%,目前已占到45%以上。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大大地提高了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在1994年以前的20年里,美国非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每年平均只增长1%左右,而1995年以后,每年平均增长了2%,1998年达到2.8%,1999年第三季度的增长率更是高达4.2%。劳动生产率的稳步提高已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可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时不我待,加强信息技术产业必须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三、推进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国企重组

从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来看,要坚定不移地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推进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目前国有经济分布过宽,整体素质不高,资源配置不合理,必须着力加以解决。对此,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可以考虑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退出,也可以加大部分上市公司国有股的减持力度,甚至应该出让、变卖一些中小国有企业的资产而用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这是国内和国际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它可以在“抓大放小”的方针下推进,但首先必须符合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这一大原则。目前这一结构调整,中央已形成决议,关键是视经济发展形势和社会承担能力择机而行。可以考虑在经济景气高涨时,加大力度,加快步伐推进;而在经济景气疲弱时,放慢速度,谨慎推行。

四、以中部崛起带动西部开发

从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来看,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要首先实现“中部崛起”的目标,以中部崛起带动西部开发。根据梯度推进理论和发展模式,先沿海,再中部,后西部。目前沿海地区经济与中西部经济发展已有较大差距。如果说现在已经完成第一步战略目标的话,那么下一步推进的应该是中部。即使不讲梯度推进模式,中部地区的崛起也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中部的崛起,就可能没有中国经济的真正鼎盛。中部的崛起,能很好地带动西部经济的开发。由于中部与西部在地缘和经济结构上的特殊关系,中部的崛起必将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否则,有可能事倍功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效果不尽人意。况且,就目前我国的财力资源,还远没有达到大规模开发大西部的可能。但党中央的重大决策是正确,它是面向21世纪的目标。我们可以在21世纪的前期尽快实现中部或中原地区经济的崛起,使我国综合国力更加强大,从而在21世纪中后期全面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

(此文刊于国家计委宏观院《信息与研究》,1999年第27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