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制约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是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低端地位。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新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客观要求。这是因为,一方面,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而来的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将淘汰一些原有的工作岗位,同时创造出新的职业岗位,劳动者需要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工作岗位的变化。中国政府对失业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采取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办法。

一、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提高劳动者素质

(一)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要求更高素质的劳动者

经济全球化,伴随着分工全球化,竞争全球化。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解决庞大人口的就业问题始终是中国制造业发展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因此,中国不可能也不应该放弃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但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也不能重复过去高度依赖低素质、廉价劳动力的老路,必须提高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制约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是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低端地位。而过去20多年来我们一直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中国劳动力素质较低,无法满足产业链高端环节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那么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呢?关键在于提高劳动力素质,使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从价格低廉的简单劳动力向价格适中的熟练劳动力、技术技能型劳动力转化,从而提高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

迄今为止,劳动力素质低仍是困扰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瓶颈,其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整体教育程度低。教育水平低下,不仅使劳动者无法直接满足产业链高端环节的要求,而且影响了“干中学”的能力,制约了劳动者的发展潜力。二是技能型人才严重缺乏。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发布的《2008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在接受调查的全国104个城市中,各种技能型人才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和高级技能人员的求人倍率分别高达2.25、1.84、1.78,这段时间的特征就是供不应求。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提高劳动者素质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分工细化而产生了许多的生产部门。这些不同的生产部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会在增长速度、就业人数、所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因此,在一个经济实体当中(一般以国家和地区为单位),在每个具体的经济发展阶段或发展时点上,组成国民经济的产业部门是不一样的。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新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客观要求。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进程中,将会直接引起社会职业在数量、种类、结构、要求等方面的变化,从而相应地要求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劳动力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其数量和质量都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生重要影响。能否为新的或发展扩大中的产业源源不断地输送劳动力,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重要条件。一是在劳动力供给数量过分充裕时,政府受“充分就业”这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制约而将支持劳动集约型产业的发展放在较为重要的地位;反之,在劳动力供给数量相对紧缺时,政府除了采取鼓励劳动力流入和输出资本的政策外,就是支持资金集约和技术集约型产业的发展,试图以产业结构的升级来解决劳动力要素供给的不足。二是劳动力供给的质量同样也影响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劳动力在产业间的移动不仅要有量的保证,而且要有质的保证,即教育和训练的水平、掌握高度技术和技能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有较高质量的劳动力供给,就能发展技术集约程度较高的产业。

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劳动者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劳动技能。这是因为,一方面,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而来的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将淘汰一些原有的工作岗位,同时创造出新的职业岗位,劳动者需要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工作岗位的变化。据统计自1989年到现在,美国已有超过360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了,一些行业甚至永远消失了,比如传呼机行业无情地被手机行业取代。另一方面,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的职业岗位变化对人们的工作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充分就业需要提高劳动者素质

就业是一个关乎社会稳定的民生问题,如果失业率过高,就易滋生社会的不稳定,经济就难以持续发展,可见就业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各国政府都很重视解决就业问题。美国有一个政策,即对兴办企业者给予减免个人所得税的奖励,这种奖励为失业人员提供了就业岗位。在德国,中小企业为缓解失业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据统计,德国的中小企业职工占全国总就业人口的70%左右。美国是一个发达国家,财力雄厚,某一个州20世纪80年代每月发给失业人员救助费400美元,这笔救助费足以满足其生活需要,但有些失业者还是要去抢劫犯案。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全球就业议程》强调:“工作是人们生活的核心……这使得工作成为社会和政治稳定的一个关键因素。”中国政府对失业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采取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办法。目前,各级政府、社区、企业和工会、妇联等社会中介组织,都在帮助失业者就业,政府还制定了一些政策,派出了就业督导组,有的地区更提出了消除“零就业”家庭。所有这些,可以概括成三句话,政府主导,社会动员,促进(充分)就业。然而,就业并不只是有工作、有饭吃这样一个简单概念,这里面同样牵扯着劳动者素质的问题。中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较大,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就业率及从业质量,把中国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这不仅需要政府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同时也要求每一个就业者在解决个人温饱的同时,都应当更多地在加强自身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个人技能及综合素质,帮助从业企业更大发展方面做出努力,这不仅促进了企业的进步,也提升了个人的就业质量和生活水平。

目前,有大批量的高中毕业生毕业即失业,成为社会问题,而技能型、实用性人才却又大量缺少,这当然不是一个好现象,但请注意,这个“失业”的群体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潜质人才库。未能升入高等教育的高中毕业生可以接受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学习实用的技能知识,成为各行业的技术骨干。通过这样的教育形式,不仅为国家、行业、企业培养了实用性、技能型人才,提高了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也解决了这部分人员的就业这一社会性问题。因此可见,要就业,就好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这利于通过教育、再教育提高就业者素质,增强劳动者就业竞争能力,拓宽其就业渠道,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产业提升的基本内涵

(一)改造提升制造业

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是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总体上看,我国制造业尚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工艺管理水平低,同样的消耗做不到最大的产出。改造提升制造业,要求调整人才结构,大力提升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岗位能力、管理素养和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

(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领域,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教育战线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如果不能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我们培养的人将很难让社会满意,难以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结构、规模和素养的新要求。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优先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服务、工程设计、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家政、社区、养老服务等市场需求大、就业吸纳能力强的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业,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不管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还是生活型服务业,都要求我们调整现有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服务业大发展的人才支撑力。

(四)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

(五)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发展和提升软件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要求我们加快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力度,要求我们大力培养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各类专业人才,以适应产业企业和岗位信息化对人才信息化素养的客观需求。

(六)发展海洋经济

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发展海洋油气、运输、渔业等产业,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要求采取有效政策措施,鼓励青少年学习相应专业,造就一批支撑海洋经济发展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

三、发展职业教育是提升劳动者素质的根本途径

提高劳动者素质关键是要切实采取措施培育适合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结构中培育人才的重要性。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既是我国教育结构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也是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必然反应。

(一)职业教育滞后是我国劳动者素质偏低的原因之一

目前我国劳动者素质偏低,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教育结构不合理,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滞后是原因之一。从2000年至2007年,全国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的年均增长率仅为7.3%,远低于同期高等教育16.3%的年均增长率;2007年中国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仅为1987万人,远低于同期高等教育2700万人的在校生规模,呈现出显著的倒挂现象。

虽然劳动力素质偏低是发展中大国难以在短期内根本扭转的禀赋特征,但是,通过政策的引导与支持,仍可以得到逐步改善,为此很多专家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根据中国劳动力与产业结构的特征,要提高劳动者素质,重点不是培育大学生、研究生等高端人才,而是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培育各种技能型、实用性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期限较短、投入较少、对自身基本条件要求较低,能以较低的投入、较高的效率获得中国制造业升级所必需的各类技能型熟练劳动力。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时,应特别针对目前产业工人主要来自农村的现实,大力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在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和生产体系中存在着三个连续的转化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将客观规律转化为学科理论,由学术型人才来完成;第二个过程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技术规范、设计方案和图纸,由工程型人才来完成;第三个过程是将技术规范、设计方案和图纸转化为产品及生产力,由技能型人才协助技术型人才完成。现代科技与生产的发展需要上述三种类型人才的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创新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促进了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新一轮的科技发展与经济建设迫切需要各类科技、经济与管理人才,通过纵向衔接、横向协调,将创造发明的思想变成现实。根据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理工科学生大致可划分为学术研究、工程设计和技术应用三种类型,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而职业教育则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而理工科院校则主要是为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服务的,因此,导致企业内部技术性岗位人才缺乏,技术创新型人才更为匮乏,工艺、产品的智能成分少和技术含量低,这种现象造成了我国产品质量低,高技术附加值小,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足。随着我国改革的日益深化和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急需大批能将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物质产品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设立的一种专门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

(二)发展职业教育对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关键作用

劳动者素质是指一个国家中能够从事社会劳动的全部人口的整体素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主要包括从业人员、失业人员,也包括处于劳动年龄之内的就学人员、从事家务人员和军队服役人员以及其他人员。社会生产和经济建设正是通过这些人的劳动来实现的,他们的素质状况,在生产力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提高劳动者素质,主要是依靠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它是一种规范化的教育,是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是由广大干部和教师负责任地去完成的教育,这种教育对提高劳动者素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当今世界,以人的素质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对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已成为当务之急,从而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一方面,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已在并还将逐年下降。而另一方面,高技能人才、技师、技术工人等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却又非常短缺,并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制约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突出因素。

教育界、用人单位及青年人都曾经片面追求高学历教育,忽视或轻视职业教育。然而学历并不代表能力,随着近年来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人才观念的进步,学历在就业市场的优势越来越低,用人单位更注重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比较务实地去选拔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社会正在由片面追求学历向能力转变。日益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一定要在层次上和类型上都能结构合理,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结构与类型多样化,而职业教育正是一种有效的补充。多年以来,中国职业教育曾为社会培养了许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和有职业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改善了中国劳动力队伍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为各行各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促进了劳动就业和社会稳定。许多行业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时,都对职业教育为行业培养的高素质劳动者予以肯定。因此,发展职业教育对于提高劳动者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通过职业教育培育出具有相关素质的人才

新型工业化的重心是发展高技术产业,而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基础是人才。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大量的技能型、应用型高素质劳动者。然而,在中国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与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已出现相当大的差距。中国的新型工业化必须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已经成为共识。有人计算,在进入中国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人员中,有一半以上是大学生、研究生、留学生。人们都已认识到,没有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就没有高层次的技术创新,就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业,从而将影响国家综合竞争能力的增强。不难发现,许多地区、许多高技术企业都在不惜重金引进高层次科技人员,有些高技术企业还建立了相关的行业研究机构。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也提出要“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的力度”,所有这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人们对人才战略的理解,却忽略了高技术产业一方面需要高层次的技术创新专家,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工厂、一个企业还需要相当数量的技术操作人员,才能形成一个合理的人才层次结构。实验室的技术成果,要进入工厂成为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中间还要遇到一些生产技术问题。这些技术问题,高层次的专家往往不太熟悉,他们也常常不屑一顾,而事实上又需要由有实践经验的一般技术人员去解决。美国、日本的企业派到中国安装、调试、维修实验设备和机器的人员基本上都是高中毕业后再经过两年技术培训,相当于中国目前的高职生。在生产过程中,一般技术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市场信息、用户反映,不断吸取相关技术和先进技术,日益改进和完善其操作技能,探索和建议产品的更佳设计等。孤立地看,它们往往是一些小改进,但积累起来,也会是很大的改革,会使产品多档次、多样化、个性化,从而增强产品和企业的竞争能力。反之,如果技术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不能应对新技术日益发展的挑战,那么企业的产品必然会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从而企业也就缺乏生命力。德国在发展高技术产业中,非常重视这类人才,要求他们成为企业中能适应新技术发展和高效工作的职工。德国对这类人才的培养,主要就是依赖职业教育。德国一贯重视职业教育,适龄青年也养成了接受职业教育的习惯,中小企业是学生接受职业培训的主要基地,因而中小企业也自然地成为职业教育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场所。由于德国的中小企业非常发达,其总数占德国企业总数的98%以上,其纳税额占全国总税额的45.8%,因而中小企业大大缓解了德国的失业压力。德国的高职教育适用性强,学生的就业前景好,“向高等专科学校进军”已成为德国高中生的常用语。

四、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职业教育是发展地区经济和文化的生力军

职业教育量大面广,遍布于各国大中小城镇。例如澳大利亚全国共有200多所技术与继续教育(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TAFE)学院,其中一百所位于主要大城市,另一百多所分布于各中小城镇。又如日本的专门学校共计3000余所,全国各地都有这类学校。学生通常就近升学,就近就业。例如日本专门学校的专业遍及工业、农业、医疗、卫生、教育、社会福利、商业、服饰、家政、文化、修养等。又如澳大利亚最受欢迎的专业是管理、商业、工程、社会和文化。这些专业一般都是根据本地区社会实际需要而设立,目标明确,专业对口,量体裁衣,学以致用。毕业生很受社会欢迎。例如美国社区学院的毕业生就受到95%企事业单位的欢迎。所以,大量发展短年制的职业教育对普遍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作用显著。职业教育对发展本地区特色的经济和文化至关重要。职业教育的遍地开花,有利于各地普遍的繁荣富裕,安居乐业。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已经是、也将是本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职业教育对于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高等教育学生总数中职业教育学生数量所占百分比很大。澳大利亚2002年一年内授予的高等职业教育学历约20万。全美国社区学院约1200所,其中公立的约1000所。社区学院学生总数约1160万人。社区学院年授予准学士学位约49万,授予二年制证书约24万。日本专门学校共3000所(大学700所),在校生70万人,约为大学在校生的28%。

职业教育使高等教育对最大多数的普通百姓来说成为可能。它的入学门槛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社区学院在校生占总人口的10%,伊利诺斯州占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包括美国在内的各战胜国的复员军人中有大量进入职业教育寻求新的生活门路。

职业教育把教育送到家门口,有许多不愿远离家乡到大城市去念大学的学生感到职业教育正中下怀。职业教育比较适合边工作边学习,迎合了普通百姓的需要。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中有64.4%的学生选择业余学习的方式。美国社区学院学生平均年龄29岁,有63%的学生是业余学习的。

职业教育大众化就是使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和超过15%。高等教育只有在考虑到传统的精英教育的同时,也考虑到最大多数普通百姓的教育需求,能够吸引他们进入高等学校,才能真正走向大众化。职业教育正是满足了这样的需求。它是国家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促使高等教育加速进入大众化的重要因素。

(三)职业教育正经历从工业社会到信息与服务社会的深刻转变

社会在变革,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一些传统的工作和工作岗位逐渐消亡。另一些新技术和新工种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例如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无线通信、多媒体、图形设计等。即使是一些貌似传统的工作岗位,也要求工作人员掌握计算机技术和分析技能。

在这样的形势下,职业教育一方面要对已有的劳动力加强继续教育,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工作性质的变化;另一方面要改革教育,以培养新一代的劳动力。

现代职业教育在改革中十分重视通识教育。这里说的通识教育包括文学和人文科学,数学和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等三个方面。职业教育一方面为学生打下比以往更宽的通识教育基础;另一方面,在培养专业技能方面也放宽了口径,既要使学生掌握适应当今社会的专门职业技能,又要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在出了校门以后,能够持续提高职业技能,能够灵活地自我调整,更能够独立思维。这样就能够以比较宽的路子应对一个开放的社会、一个比以往变化快得多的人才市场。

五、中高职教育衔接是优化我国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

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设定了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密切关系。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引发了对现有职教体系的解构。中国乃至全世界经济正面临着产业升级的需要,产业升级也是中国工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客观要求。中国企业正经历由产品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生产升级到高技术水平、高附加价值生产的过程。如何完成这一转变,从很多发达国家发展来看,职业教育是经济腾飞和转型的“秘密武器”。如何将职业教育为产业升级服务并发挥作用,系统构建职业教育体系至关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要。早在2000年,世界银行关于中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报告就谈到,中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应当逐步走向衰落,中国应当尽快发展高中后的职业教育。这个结论是基于美国职教结构与产业结构高度适应的经验而得出的。从我国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的不断提升可以看出,职教结构需要社会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的需求作为支撑,并要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因此,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决定了产业发展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永恒主题,产业发展的趋势直接影响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内涵。当前,产业发展科技化、融和化、人文化的趋势成为职教结构变化的重要导向。

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职业教育还有一定差距。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优化职业教育。优化职业教育的方式很多,中高职教育衔接是一种重要方式。中高职教育衔接是指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中高职教育衔接是关键。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当前需在十个方面重点做好衔接工作,即适应区域产业需求,明晰人才培养目标;紧贴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改进教育教学过程;改造提升传统教学,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拓宽人才成长途径;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推进评价模式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培养培训;推进产教合作对接,强化行业指导作用;发挥职教集团作用,促进校企深度合作等。

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确立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等职业教育与高一级教育相互衔接沟通。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学校职业教育被看做是人整个一生中所接受的一部分教育,一个阶段性教育,不是终结性教育,建立与高一级教育相衔接沟通的机制。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和吸引力是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最根本的问题是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机制,打通中等职业教育通向普通高等教育的路径,变终结性的中等职业教育为阶段性的教育,为职教学生提供继续接受高一级职业教育或普通教育的机会,大力扭转中等职业教育入口大、出口小的局面,进一步拓宽出口。

六、产业发展对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导向

(一)产业发展的科技化: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专业设置导向

岗位技术呈现出从原始技术、初级技术、中等技术到高级技术、尖端技术的结构特征。因此,伴随着岗位技术的先进程度和复杂程度的提高,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从经验性向科学性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层次需求逐渐提高。可以看出,产业发展的科技化,一方面对职业教育的层次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对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作出了导向。这就需要通过统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来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以应对产业发展科技化的需求。然而,在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研究与实践中,面临的重大难题是中高职专业设置的非对应性。一是从数量上看,中高职的专业不具有对应性,高职对口招生的中职专业数与中职开设专业数相差甚远;二是从内容上看,中高职的专业同样具有不对应性。从专业目录可以发现,中高职之间的专业设置有较大差异。以能源类专业为例,高职开设的专业包括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城市热能应用技术、农村能源与环境技术、制冷与冷藏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工业热工控制技术、反应堆与加速器;而同样的能源类专业在中职则开设选煤、石油开采、铀矿开采、电厂热力设备运行、反应堆及核电厂运行、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运行等20个专业,两个教育层次之间没有内在的关联性,难以实现层次间的衔接。因此,把握产业发展的动向,以产业的科技化为主导,统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教育层次的专业设置,是打破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专业壁垒的关键。

(二)产业发展的融合化: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技能教育导向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开放性,即有什么样的新兴产业和新生职业,就应该发展相对应的职业教育。产业融合作为提高产业生产率、竞争力的新兴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正在给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注入新的动力。产业融合不是几个产业简单的相加。它是由于技术进步、管制放松与管理创新,产业边界和交叉处发生技术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导致产业之间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从而呈现一种新型的竞争与合作关系,逐步形成产业之间产品、业务与市场全面融合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的融合发展趋势是对传统产业独立发展模式的突破,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重大的挑战。中高职教育衔接不仅仅是形式的衔接,更是内容的衔接,是“神形兼备”的衔接。因此,在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衔接过程中应将产业的融合理念融入到衔接中,根据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改革中高职专业设置、调整中高职专业内容,避免中高职之间的重复教育、脱节教育和狭窄教育,积极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例如,第一产业内部的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等行业之间,以生物技术融合为基础,形成生态农业等新型业态。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着眼点应抓住这些新型业态,构建以新型业态为基础的从中职到高职甚至更高层次的教育路径。

(三)产业发展的人文化: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素质教育导向

产业发展的趋势表明,现代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在于绿色发展,谋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产业发展的人文化顷向日趋显著。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最为直接,对产业发展应当极具敏锐性和敏感性,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则是对产业发展人文化的直接反映。产业发展的人文倾向实质上是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的极大提高。对于学生而言,中高职的衔接不仅是技能的衔接,更是素质的衔接,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素质教育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重要内涵。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各教育阶段实施的素质教育应当具有连续性和相对独立性。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两个层次,在素质教育的衔接过程中应当保持类型上的一致性和体现层次上的差异性。这样,才能真正地将产业发展的人文化理念有层次、有步骤地内化为学生的职业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中高职教育衔接不仅是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职责,政府与企业同样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重要主体。在衔接过程中,坚持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校(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政府和企业的潜能,调动衔接主体的能动性,构建多元互动的动力机制,应成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