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必须建立在区域创新系统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区域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自弗里曼提出国家创新系统概念后,便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国家创新理论研究的热潮。弗里曼认为,在人类历史上,英国、德国、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技术追赶和技术跨越,不仅是技术创新的结果,而且也是制度和组织创新的结果,因而也是国家创新系统演进和发展的结果。

一、决定区域创新能力的理论分析

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必须建立在区域创新系统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区域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有关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主要建立在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等理论的基础上。

(一)基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分析

自弗里曼提出国家创新系统概念后,便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国家创新理论研究的热潮。国家创新系统,是指一个国家相关部门和机构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的网络,是由经济和科技的组织组成的创新推动网络。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并形成了国家创新系统的不同学派和流派。

1.弗里曼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英国著名管理学家弗里曼教授在1987年研究日本经济政策和经济绩效时率先使用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并给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准确概念。国家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公共和私人部门机构组织的网络,他们的活动和相互作用促成、引进、改变和扩散了各种新技术。

费里曼认为,日本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以技术创新为主导,附以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便使国家的经济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工业化大国。这说明国家在推动一国的技术创新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国的经济发展和追赶、跨越中,仅靠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是不够的,需要政府提供一些公共商品,需要从一个长远的、动态的视野出发,寻求一个资源的最优配置,以推动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弗里曼认为,在人类历史上,英国、德国、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技术追赶和技术跨越,不仅是技术创新的结果,而且也是制度和组织创新的结果,因而也是国家创新系统演进和发展的结果。正是在考察日本经济政策和经济绩效的基础上,费里曼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模型和分析框架。在其技术创新系统分析框架中,他特别强调4个基本要素的重要作用:一是企业研究和开发的作用,尤其是在技术引进基础技术创新方面有重要作用;二是教育和培训的作用,尤其是对就业工人的培训和教育的重要作用,并主张打破白领工人和蓝领工人的界线;三是独特的产业结构的作用,尤其是企业集团的重要作用;四是政府干涉的作用,尤其是科技主管部门的重要作用。费里曼还强调在剧烈的技术变革情况下,将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和社会创新结合起来的必要性。他认为,创新的成功和失败取决于国家调整其社会经济规范以适应技术经济范式的要求和可能性的能力。

2.伦德瓦尔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伦德瓦尔长期致力于研究用户与厂商的相互作用,他认为,技术创新就是一个用户与一个生产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它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相互作用的学习过程。在他看来,国家创新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社会体系。创新系统中的中心活动就是学习,而且学习是一种社会活动,它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伦德瓦尔将国家创新系统界定为:“在生产、扩散和使用新的和经济上有用的知识过程中各种关系的相互作用——两者都位于或者说根植于一国的疆界之内。”他认为,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主要子系统包括:①企业的内部组织;②企业间的关系(产业结构);③公共部门的作用;④金融部门及其他部门的作用;⑤研究开发部门。

3.纳尔逊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纳尔逊在1993年主编出版的《国家创新系统》一书中,比较分析了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资助技术创新的国家制度体系,并且明确指出,现代国家的创新体系在制度上相当复杂,它们既包括各种制度因素以及技术行为因素,也包括致力于公共技术知识的大学,以及政府的基金和规划之类的机构。其中,私人以盈利为目的的厂商是所有这些创新体系的核心,它们相互竞争也彼此合作。根据纳尔逊的说法,国家之间在“产业组合”上的差异“强烈的影响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形态”。每个国家都有其自己的“与公司不同的机构组成与结构”。这些机构所发挥的作用、组织与所要解决的问题、帮助国内企业的程度以及资助的公共还是私人性质方面各不相同。研究开发系统的这些国家特点对于科学技术如何更好地融入工业活动之中并进而使一国的创新更为容易还是困难具有重要含义。

4.佩特尔和帕维蒂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佩特尔和帕维蒂(1994)认为,不同国家对技术投资的政策是不同的,由此造成了国际技术差距在某些国家之间的扩大。国家创新系统可以帮助一国确定对技术进行投资的政策,并根据这种投资效果来解释不同国家在技术投资上的差异和模式。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把国家创新系统定义为:决定一个国家内技术学习的方向和速度的国家激励制度和竞争力,并由此构建了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结构图。这主要包括4个部门:一是企业,尤其是创新进行投资的企业;二是提供基础研究和相关培训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三是提供一般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的公共和私有教育部门;四是促进技术进步的政府、金融等部门。

这里的激励是指在市场失效方面活动上的激励:首先,对基础研究和教育等市场失效方面的激励,各国都已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但对市场失效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面向企业的培训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其次,在对创新之后的短期利润的激励和来自模仿的竞争压力之间的平衡。

在佩特尔和帕维蒂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中,强调国家之间创新绩效的不同主要在于系统的失效和多样性。而系统的失效主要表现在要素禀赋的不同、对技术投资机构的不同、关键技术的掌握和竞争机构的建立等。

5.经合组织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发表的《国家创新系统》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不同主体和机构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创新并不是以一个完美的线形方式出现,而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反馈结果。这一系统的核心是企业、公共或私有的研究机构、大学和中介组织。”OECD进一步揭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政策意义,在其《国家创新系统》报告中指出,研究国家创新系统的政策含义是纠正技术创新中的系统失效和市场失效,即纠正企业因过短的眼光而对技术开发的投入不足。通过创新的产学研合作计划、网络计划等建立创新中介机构,以纠正创新的系统失效。国家创新系统的意义是加强整个创新系统内的相互作用和联系的网络: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创新合作联系,中介机构在创新主体间的重要桥梁作用,政府在创新中的产业战略与政策引导作用,以及政府在工作职能上的防调和系统集成等。OECD推荐使用联合研究活动、联合申请专利、引文分析和企业调查等方法来测度区域创新系统的各个机构之间的联系和知识流动。

由此可见,国家创新系统方法力图把影响创新的所有因素都考虑进去,不仅包括影响创新的经济因素,还包括制度、组织、社会和政治因素。下列几种因素对创新有重要影响:(1)知识基础设施,如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知识机构(创新企业、科研型大学等)。(2)有利于创新的政策体系(包括直接促进创新的政策,以及科技政策、教育政策、产业政策等)。(3)创新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如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高校和公共研究机构之间的知识流动)。(4)促进技术进步的政府、金融等部门发挥的作用。

(二)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

1986年,以美国技术经济学家罗默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的重新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内生技术变化”为核心的“新增长理论”,探讨了长期增长的可能前景。从一个角度来说,虽然对这一观点还存在着激烈的争议,也没有明确的形式能把这些内生的因素与经济范围的长期增长紧密联系起来,但是这些内生因素还是得到了相对广泛的认同,他们确实影响着创新的实现。从另一角度来说,这种理论对知识的认识还很肤浅。这一理论在强调人力资本和技术知识的同时,忽略了研发经费投入要素和制度要素。因此,许多学者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可以调节竞争、创新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微观环境因素。例如卢森伯格考察了微观环境与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波特以二战后十国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一国的产业集群创新环境可以加速企业研发的效率,进而提高国家竞争力。还有许多学者也提出,在给定的区域内,认识产业集群中创新的动力,以及产业集群与特定机构之间的作用机制——从大学到公共研究所,是非常重要的。

(三)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析

波特教授在其论著《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钻石模型”分析框架,其研究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国家创新体系的微观机制与其宏观运行实绩联系起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考察国家创新体系,因而属于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国际学派。在他看来,国家的竞争优势正是建立在成功的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的基础之上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只是作为一个公司的外在环境发挥作用,并加强或者是削弱其竞争力。因此,政府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创新过程。根据波特的观点,政府应该追求的主要目标是为国内的企业创造一个适宜的、鼓励创新的环境。据此,他提出了国家优势的四个决定因素,其中的每一个因素都受到政府的影响。这四个基本要素是: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撑产业及其间的相互关系、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国家政府主要通过影响四个基本要素间接影响国家竞争优势。

基于波特的分析框架我们可以总结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所强调的影响创新流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四点:1.高质量,专业化的创新投入。包括高素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R&D研发人员的投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同样强调的因素)。2.刺激创新的本土竞争环境(产业集群的程度)。3.国内需求条件的水平。消费者的需求对创新的影响很大。4.相关的支持产业,水平或垂直产业(在产业集群中通过知识溢出、交易效率、集群规模来影响其他企业的创新)。

因此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该国能否有高水平的创新投入和成功的进行技术创新的产业集群,以及有效形成竞争性环境和推动创新。波特的这种国家竞争力钻石理论被认为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另一个学说。

(四)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全要的要素、资源和分工正越来越集中于具有鲜明个性的地区。经济趋于个性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并呈现独特的发展规律和特征。传统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受到严重挑战,跳出梯度转移和自然资源的约束,以创新要素积聚为核心的区域创新理论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区域创新理论在“后福特主义”“产业群”“区域的崛起”等经济实践和经济理论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它以系统的、动态演化的观点将新区域科学中的制度、文化、组织等因素和新熊彼特主义的创新研究在市场机制起主导作用的背景下结合起来。解释区域进行系统化创新的能力和潜力以及对制度、组织等环境条件的要求,从而建立区域学习创新、地方环境和区域增长之间的有机联系,组成了一个分析区域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有效的理论框架。

二、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分析

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基于不同的研究和分析角度,创新系统有着不同的分析框架。虽然现在还不存在一个普遍的创新系统分析框架,但是,各分析框架共同强调的是相互作用的网络或系统,因此必须立足于我国现存的科技和经济体制状况以及不均衡的区域资源禀赋的现状,基于系统的观点建立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以便找出影响我国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

本文在借鉴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国家竞争力理论以及库克等人的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将影响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分为四类:一是创新的基础设施条件,即技术水平(知识存量)和研发投入(包括人力资本投入和资金投入)以及区域的创新环境和制度因素;二是外部的产业集群环境,企业技术创新受到外部产业集群环境的影响,波特的钻石评价体系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相关产业的支持,要素及市场供求条件,企业环境与竞争;三是前两者的关联度,基本创新环境和外部的产业集群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两者的关联度的大小,决定了一个区域在基本创新环境下一个区域内R&D的投资效率。四是区域创新主体之间知识流动的程度,一区域创新绩效的高低取决于创新体系如何有效应用知识并快速转换成为商品。其中,知识流动的效果是决定区域创新体系创新效能的关键。

(一)创新的基础设施条件

1.技术水平

根据罗默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知识和资本一样,是一个生产要素,它是“内生”于经济活动中的,起源于企业为获得最大利润所做的投资决策努力。因此,尽管某些特定的技术突破或许是偶然的,但技术的全面增加是与人们为其提供的资源成比例的。发达国家可以由于其丰富的人力资本和知识储备而保持较高的持续的经济增长,不发达国家则可能因为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源稀缺而陷入贫困陷阱,经济增长始终缓慢甚至停滞。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各区域初始创新条件不同,经济中存量部分积累了多少知识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本状况,决定了区域创新的初始条件。知识存量是区域自主创新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研发人才、技术、专利是知识存量的重要载体。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和知识存量同样反映了当地企业技术吸收能力。作为吸收外资的东道国来说在技术引进时获得技术溢出效应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东道国拥有经过良好训练的人力资本。如果东道国拥有较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也就意味着学习能力比较强,吸收技术外溢自然更容易,技术溢出效应越明显。如果东道国人力资本匮乏,则难以吸收和模仿引进的技术,抑制了技术溢出。此外,由于技术扩散是技术的传播过程,而技术是一种知识,对它的接受需要以一定的知识积累为基础,如果采用者没有一定的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去吸收、模仿外来的技术,学习过程就很难发生,技术转移就难以实现,作为技术后发国而言就更难以通过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来实现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

2.创新资源的投入

创新资源投入是区域创新顺利实施的基础,原始创新系统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资本的保障和供给,这是由原始创新高投入和高风险性决定的。创新资源投入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技术创新资源投入主要是指R&D投入。R&D投入包括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和研发人员投入强度。

R&D经费投入强度反映区域研究开发的规模。一般情况,一个地区R&D经费投入越多,研究开发活动规模越大,研究开发成果数量越多。所以。R&D经费投入反映了区域技术创新的基础能力和潜在产出。R&D资金的投入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研发的投入,政府可以进行技术研究与发展,也可以为研发提供资金援助。政府支持研发主要涉及基础领域,与政府自身需要有关的方面和旨在提高某个特定产业或地区竞争力的计划方面。基础研究对区域技术创新潜能的提高作用较大。这部分成果有外溢性,可能会在区域外转化为生产,在区域外产生技术创新绩效。另一方面是企业研发的投入,企业可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宏观指导下,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市场竞争格局,自主地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目标的创新项目,自主地进行筹资、融资和投资,自己承担相应风险。这部分投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直接贡献较大。

区域R&D人员投入数量体现了区域技术创新的规模,也反映了区域科技活动能力的大小。原始创新的具体过程是由参加创新的主体——科研人员来完成的。科研人员作为自主创新的主要参与者和实施者,他们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研发部门只有拥有了高层次、高水平的研发人才,才能够保证创新活动的进行,才能够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3.与创新相关的环境和制度因素

区域创新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能促生强大的区域创新能力。如区域内基础设施的条件好,信息交流顺畅,交通便利使得物流顺利流转,大大降低了信息和物质的交易成本,提高了要素的流动效率,自然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区域内教育发展水平高,就容易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力,获得创新需要的人才,就会加快新知识在本地区的转移,有利于新的思想的产生。

以诺斯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家高度重视制度演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他们认为技术创新主要解决的是技术的产出、应用和扩散,而制度创新则能显著改善技术的流动效率。内尔逊对美国支持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进行分解,认为美国支持技术创新的制度由四个方面构成:一是市场制度;二是专利制度;三是政府支持技术创新的政策和计划;四是风险投资与鼓励创新合作的制度。本文认为在我国,政府在区域创新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虽然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已经不是创新的主要发起者,企业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但是,由于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市场力量还不成熟,我国还没有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系统,因此需要通过政府制定科技规划、计划、确定发展战略来引导企业的行为;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还不够,因此政府的直接支持是必要的。政府的研发投入不仅是作为创新资源投入的重要部分,而且也是对有限资源的分配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此外,对外开放度是衡量市场制度最重要的指标,也是影响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制度因素之一。对外开放不仅意味着更多的进出口贸易联系,而且也意味着拥有更多的外界技术学习机会与吸收能力。罗默、格林斯曼、巴罗等人认为,对外开放的区域更有能力吸收先进区域的技术进步成果,通过模仿创新来实现本区域的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产业集群的创新环境

一些国家尽管在语言、文化、生活水平和方式、消费类型、公共部门规模等方面非常接近,但其创新系统仍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比如,丹麦的家畜养殖、加工和乳制品机械工业,芬兰的森林工业,挪威的渔业技术,荷兰的花卉业等,都表现出很强的创新能力,并成为本国的竞争优势来源。这是因为,创新是一个交互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因此,进行竞争的不是单个企业,而是不同类型企业的网络。按照这个观点,创新的产生强烈地依赖于企业与产业之间的联系的数量和多样性。近期研究认为,许多生产能力升级和多数创新都是通过企业之间的互动网络而有效的获得的。

一个特定的集群环境,投资政策会影响区域内产业集群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竞争力。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提出的相关的支持产业,水平或垂直产业在产业集群中可以通过知识溢出、交易效率、集群规模等方式来影响其他企业集群的创新活动。一个强有力的集群环境可以扩大创新基础设施的作用、一个弱小的集群环境则会削弱它,以法国医药产业为例,尽管拥有一个强大的创新基础设施以支持科技和教育发展,但是国家对医药产业严格的监管政策还是限制了法国医药产业集群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的发展以致创新的基础设施所起的作用不显著。

在我国,相当长的时间内,研究机构是研究开发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自20世纪80年代后的改革,使政府科研院所在科技中的作用不断下降,企业的主导作用开始显现。但总体而言,在中国,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还比较低,大学和研究所承担了大部分的研究开发活动,政府的支持也主要针对研究所和大学。但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可以看出,一个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应该也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较强的地区,也就是企业成为研究开发主体的地区。就地区而言,由于不同地区得到的中央科技资源的不同,大中型企业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不同地区间企业在研究开发和发明活动中的地位有很大的差异。

(三)产业集群的创新环境与创新基础设施之间的联系

创新基础设施与产业集群是相互促进的:对于一个给定的集群创新环境,创新的基础设施将会增强创新产出。例如:本土环保规章和发展完备的产业支持政策会鼓励瑞士的环保技术产业的发展,瑞士的环保产业进行创新和实现商业化的能力一部分依赖于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通过基础研究来达到,其次还依赖于鼓励新技术发展和商业化的政策措施。创新基础设施与产业之间的这种互动可以通过许多途径来实现,例如通过高校和科研机构发挥作用,到产业集群之间的贸易往来或者是通过其他的非正式网络。在缺乏强有力的联系机制时,下游的科学技术活动将更容易流向国外而不是被本国的产业所利用。例如德国利用了英国在化学领域的新发现。又例如三个日本公司将最早在美国研发的VCR技术成功商业化。这其中发挥作用的就是德、日、美之间的合作研发组织。(由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和日本贸工部合作与美国的合作研发组织)但是对于这种国际研发的联系机制目前的研究还很少涉及。

(四)区域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流动

按照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在技术开发过程中,各机构之间相互作用与研究开发中的投入同样重要,而且,各机构之间相互作用对创新投入转换为创新产出具有重要作用。创新系统的顺利运作有赖于知识流动,这些流动发生在企业、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之间,区域间知识流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既包括它们之间正式的经济技术联系,也包括它们之间非正式的联系和接触。由于企业是R&D的主要执行者和技术创新的主要主体,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绩效有很大的影响。

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之间的互动。在区域创新中,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各有特长,企业与大学、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互动,能实现区域创新活动主体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绩效有重要影响。

技术转移是创新系统中一种传统的知识流动。通过技术市场可以迅速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并弥补区域研发能力的不足。现有的研究表明,区域创新能力强的地方,一般都是技术市场交易活跃的地方,比如浙江地区创新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是技术交易市场活跃的结果。

人员流动。人员所掌握的知识(常称为“经验知识”)的流动是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一种十分关键的流动。人员之间的联系,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都是企业内部和公司部门之间知识移动的重要渠道。有时候,重要的不是特定知识的转移,而是创新的一般方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转移。北欧进行的研究表明,高水平人员的流动有助于提高劳动力的整体技能水平和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创新活动。人员流动是衡量创新系统知识流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现阶段还没有系统的统计数据可以加以利用研究。

除了上述四种形式外,柳卸林等也将外国直接投资作为知识流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他们认为,外国直接投资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同时也带来了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和大量的技术诀窍,因而是一种国际技术转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